行业现状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崔小明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102550)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乙二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从总体上看,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已出现了过剩的态势,而我国乙二醇产品的自给率只有约28.0%,因此我国除进口乙二醇以及对现有乙二醇生产装置进行挖潜改造以外,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乙二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乙二醇生产消费市场
乙二醇(简称EG)又名甘醇、乙撑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国内外大型乙二醇的工业化生产都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水合即加压水合法的工艺路线,生产技术基本上由英荷Shell、美国Halcon-SD以及美国UCC三家公司所垄断。

近年来,随着聚酯纤
维、聚酯塑料和防冻液等对乙二醇的旺盛需求,人们开始致力于乙二醇新合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Shell公司、UCC公司、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等相继开发了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制乙二醇生产技术;Halcon-SD、UCC、Dow化学、日本触媒化学以及三菱化学等公司相继开发了碳酸乙烯酯法制乙二醇生产技术;另外,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美国UCC以及日本宇部兴产等公司也开展了由合成气制乙二醇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其中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被认为是今后乙二醇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1 世界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1,2]
1.1 生产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聚酯市场消费的急剧增长,世界乙二醇生产发展迅速。

1993年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9 600 kt/a,1996年增加到11 200 kt/a,2001年达到14 330 kt/a,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15 862 kt/a,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5 065 kt/a,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1.9%;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 576 kt/a,占总生产能力的9.9%;中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 674 kt/a,占总生产能力的16.9%;日本的生产能力为925 k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8%;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的生产能力为4 059 kt/a,占总生产能力的25.6%,其他地区的生产能力为 1 563 kt/a,占总生产能力的9.9%。

Dow化学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商,2003年
生产能力达到2 195 kt/a,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3.8%;其次是沙特阿拉伯的SABIC公司,生产能力为2 150 kt/a,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3.6%;再次是Shell公司,生产能力为1 040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6.6%。

2003年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表1 2003年世界乙二醇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kt/a
1.2 新建、扩建情况
在2007年以前,世界上有许多生产厂家准备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新建或扩建装置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洲地区。

科威特Equate公司于2004年使其现有生产能力增加到620 kt/a,中国台湾南亚塑料公司计划于2006年在麦寮采用SD公司技术新建一套6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印度信赖工业公司计划于2005年新建一套3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中国台湾省远东纺织公司子公司东方联合化学公司(OUCC)计划于2006年在高雄新建一套5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壳牌公司拟在新加坡新建一套3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

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公司计划在伊朗哈里格(Kharg)岛新建一套55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装置计划于2006年建成投产,印度石化公司(IPCL)计划新建一套5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泰国烯烃公司(TOC)计划于2006年第二季度新建一套3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计划在延布将建设第8套乙二醇生产装置,这套600 kt/a的乙二醇生产装置是作为其子公司延布石化公司第3套800 kt/a乙烯装置的下游项目,装置预计于2007年建成投产;另外,SABIC的子公司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JUPC)将在朱拜勒建设625 kt/a的第7套乙二醇装置,作为产能1 000 kt/a乙烯装置的下游项目,装置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投产。

上述两套乙二醇装置的相继建成,加上东方石化公司(萨比克与三菱
化学等50/50的合资企业)在朱拜勒的乙二醇装置扩能,SABIC公司的乙二醇总生产能力将从2003年的2 150 kt/a扩增至2007年的4 200 kt/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商。

中国台湾人造纤维公司(CMFC)将采用Shell化学公司转让的Omega环氧乙烷/乙二醇技术工艺包,在高雄新建一套40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装置计划于2006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预计到2007年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2 500 kt/a。

1.3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2001年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2 514 kt,2002年总消费量为12 620 kt,2003年总消费量为14 200 kt,其中80.2%用于生产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膜和其他PET树脂),11.4%用于生产防冻剂,8.4%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包括胶乳表面涂层、不饱和聚酯及化工中间体)。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将以年均 4.8%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6 160 kt,其中北美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8%,西欧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8%,中东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8.9%,亚洲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6.2%。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总体上世界乙二醇产需基本平衡,但北美和中东地区乙二醇生产能力的过剩。

从全球乙二醇产需平衡看,中东地区、加拿大、美国仍将是世界乙二醇主要的出口地区和国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产量增加很快,严重过剩,已经超过北美地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乙二醇出
口地区。

另外,从世界的消费趋势看,乙二醇用于聚酯生产的比例在逐年增长。

亚洲是世界乙二醇的主要消费地区,也是世界上乙二醇贸易量较大的地区,其消费量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50%以上,但该地区的产量却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消费,每年都得大量进口。

随着亚洲地区大型乙二醇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亚洲地区乙二醇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亚洲聚酯工业的飞速发展,供需仍有很大的缺口,到2007年以后供需矛盾才会有所缓解。

1.3.1 美国
2002年美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为2 502 kt,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防冻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其中用于生产防冻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8.7%,用于生产PET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2.0%,用于其他方面(包括胶乳表面涂料、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化学中间体等)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9.3%。

在PET消费中,用于生产PET固体树脂的消费量约占PET总消费量的50.9%,用于生产PET纤维的消费量约占PET总消费量的37.0%,用于生产PET薄膜的消费量约占PET总消费量的6.8%,用于PET 片材的消费量约占PET总消费量的4.7%,用于PET工程塑料的消费量约占PET总消费量的0.6%。

2002年,美国乙二醇的进口量约为363 kt,约占美国乙二醇总消费量的15%。

产品主要来自加拿
大、沙特阿拉伯,其中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63.2%;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29.6 %;出口量约为527 kt,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加拿大和墨西哥,其中向亚洲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21.5%,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11.8%。

预计今后几年,美国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 4.1%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总消费量将达到3 060 kt。

近年来美国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近年来美国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 kt
年份PET固体
树脂聚酯纤

防冻剂聚酯薄

其他合计
2000 2001 2002 2007
691
760
790
1 159
692
568
574
748
730
726
717
703
98
101
106
114
321
320
315
337
2
532
2
475
2
502
3
061
2002-20078.0 5.5 -0.4 1.5 1.3 4.1

年均增长
率,%
1.3.2 西欧
2002年,西欧乙二醇的消费量为1 708 kt,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防冻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体树脂以及聚酯纤维等。

其中用于生产PET固体树脂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39.0%,用于生产聚酯纤维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1.5%,用于生产防冻剂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6.9%,用于聚酯薄膜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2%,用于生产其他PET树脂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3.8%,用于其他方面(包括胶乳表面涂料、醇酸树脂以及化学中间体等)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3.6%。

西欧地区是世界乙二醇的净进口地区,2002年进口量约为472 kt,占美国乙二醇总消费量的27.6%。

产品主要来自东欧(包括俄罗斯、波兰、保加利亚和斯洛伐克)、沙特阿拉伯等,其中来自东欧的进口量为179 kt,占总进口量的37.9%;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约为156 kt,占总进口量的33.1%。

预计今后几年,西欧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约 1.8%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 870 kt,近年来西欧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近年来西欧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kt/a
年份PET固体
树脂聚酯纤

防冻

聚酯薄

其他
PET
其他合计
2000 2001 2002 2007 606
634
666
778
370
361
368
403
273
268
273
288
87
91
87
89
64
64
65
65
226
227
232
248
1
626
1
652
1
708
1
870
2002-2007年
年均增长
率,%
3.2 1.8 -0.1 0.2 0 1.3 1.8
1.3.3 日本
2002年,日本乙二醇的消费量为614 kt,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防
冻剂、聚酯纤维等。

其中用于生产聚酯纤维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42.0%,用于生产防冻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0.4%,用于生产
聚酯薄膜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1.9%,用于生产其他PET树脂
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14.5%,用于其他方面(包括胶乳表面涂
料、醇酸树脂以及化学中间体等)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1.2%。

日本是世界乙二醇的净出口地区,2002年进口量只有40 kt,占日本乙二醇总消费量的 6.5%,产品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

出口量为121 kt,占其产量的16.5%,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和韩国,其中出口到中国的量占总出口量的80.2%,出口到韩国的量占总出口量的12.4%。

预计今后几年,日本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 1.2%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总消费量将达到652 kt,近年来日本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4所示。

表 4 近年来日本乙二醇的消费现状及预测情况kt/a
年份聚酯纤
维其他
PET
聚酯薄

防冻剂其他合计
2000 2001 2002 2007 266
251
258
259
98
95
89
111
74
70
73
78
64
64
64
64
157
154
130
140
659
634
614
652
2002-2007年
年均增长
率,%
0.1 4.5 1.3 0 1.5 1.2
2 我国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3,4]
2.1 生产现状
我国乙二醇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开始采用的是传统的氯乙醇水解法,即利用氯乙醇与碱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再由环氧乙烷水解制得乙二醇。

此方法能耗大,产品纯度差,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崛起,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1975年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首次引进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 公司)氧气直接氧化法技术,于1977年建成一套60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并于1998年扩产到80 kt/a。

1974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德国Huls公司空气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技术,建成一套44 kt/a乙二醇生产装置,1989年改用美国UCC公司纯氧氧化法专利生产技术。

随后,上海石化、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总厂、扬子石化和北京东方化工厂等先后引进美国SD公司的纯氧氧化法生产技术建成乙二醇生产装置;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等先后引进美国Shell化学公司的纯氧氧化法生产技术建成乙二醇生产装置。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装置有10套,2004年总生产能力为1 116 kt/a,生产工艺全部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氧化法。

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生产厂家有6家,生产能力合计为787 kt/a,占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