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几种纤维增强树脂复合表面与界面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OH +
Si-O
Si-OH + OH
玻璃纤维表面改性
1. 偶联剂



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性质基 团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基团可与增强材料发生化学 或物理的作用。 另一种基团可与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 作用。通过偶联剂的偶联作用,使基 体与增强材料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
1) 有机硅烷偶联剂
通式:
几种常用的硅烷偶联剂
A151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CH 2=CHSi(OC 2H5 ) 3
A172 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
CH 2=CHSi(OC 2H5 ) 3
A174、KH570 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 氧基硅烷
CH 2=C C O (CH2 )3 Si(OCH3 )3 CH3 O
A1100(KH550)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RnSiX4-n
R为有机基团,X为可水解基团,n=1~4; 若n=1,则通式为:
RSiX3
X可以是烷氧基团: CH3O-, CH3CH2O-在偶联反应过程程中析放出甲醇 或乙醇。
硅烷偶联剂作用机理
(a)X基团水解,形成硅醇:
X X Si R + 3H2 O X OH HOSi R + 3HX OH
常用玻纤
无碱E玻纤: 含碱性氧化物小于0.5%; 中碱A玻纤: 含碱金属氧化物11.5~12.5%.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冻结的液体”:各向同性,无固定熔点, 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光滑的圆柱体,直径5~20μm 密度2.4~2.7g/cm3. ; 拉伸强度1500~4000MPa,直径越细, 强度越高。 模量7×104,只有钢铁的1/3.
(2)控制有机硅烷偶联剂上可水解的X基团的数目.
a. 偶联剂有三个可水解的基团,形成硬度较大的、且亲 水性较高的界面区域; b. 带有一个可水解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可形成较大憎水性 的界面区域;
c. 带有二个可水解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可形成硬度较小的 界面区域
RSiX3
(3)有机硅烷R-基团的影响
a. 有机硅烷R-基团中带有极性基团(-NH2,
玻璃纤维的化学性能
E玻纤耐水性优于A玻纤,A玻纤 耐酸性优于E玻纤。 玻纤直径越小,化学稳定性越差

玻纤表面有很强的吸水性
Si-OM + H2 O Si-OH + M+ + OH
吸附的水可是多 分子层的
玻纤不耐碱,在碱作用下玻纤骨架破坏
-Si-O-Si- + OH
-Si-O- + H O
2
有机硅烷偶联剂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基质表面区域反应数目 2)有机硅烷偶联剂的类型有关 3)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有良好的性能,选择合理的碱反应、互穿网络的形 成和共价键形成等。 偶联剂提高树脂的粘结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润湿性、表面能、边界层吸附、极性吸附、酸-碱反应、网络的形成和 共价键等 设计理想的界面粘结状态要求: (1)估计纤维和树脂各自对各种偶 联剂的敏感性。

聚合物(树脂)基复合材料
: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
碳化硅纤维、晶须、颗粒等与热固性、热塑 性树脂组成的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比强度、比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 性、阻尼性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 化工、机械、电子、体育等。
2. 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 增强纤维: (1) (2) 璃纤维 : 碳纤维:
(2)缩合成低聚体;
(3)然后这些低聚体与基质表面上的-OH形成氢键; (4)最后干燥或固化过程,与基质表面形成共价键和伴随着少量的 水。
界面模型
化学键连接界面
扩散界面层
无 机 介 质
M — O — Si — M — O — Si — M — O — SiFra Baidu bibliotek— M — O — Si — M — O — Si — M — O — Si — ——偶联剂 ——高聚物
(3)硼纤维
(4)芳纶纤维(Kevler纤维)
(5)陶瓷纤维
Al2O3 、 SiC 、 Si3N4 、 WC 、 TiC、 B4C和石墨等
6.2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1 玻璃纤维概述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有玻 璃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 玻璃纤维赋予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基体 则对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 剪切、耐辐射、耐腐蚀、电性能等密切 相关
2.玻璃纤维的结构和组成
玻璃是由硅氧原子为主组成的不规 则网络,网络间存在空穴,空穴中 填充着Na+,K+、Ca2+、Mg2+等 金属离子。其结构如图:
玻纤拉制过程
示意图
浸润剂:
纺织型浸润剂
石蜡,必须除去。 增强型浸润剂:



骨架氧化物: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 改性氧化物: 氧化钙、三氧化二铝等; 助熔氧化物: 氧化钠等
第6章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 与表面 6.1 纤维与树脂简介 6.2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6.3碳纤维增强树脂 6.4 有机纤维增强树脂
玻纤增强PP的冲击试 样的断口扫描电镜照片
6.5 陶瓷纤维增强基体复合材料
6.1 纤维与树脂简介
1. 复合材料按基体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水泥基、玻璃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热塑性聚合物基:PP、PE、尼龙、PVC 热固性聚合物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 脂、酚醛树脂等
(b)硅醇的硅羟基之间以及硅醇硅羟基与 玻纤表面硅羟基之间形成氢键。
(c)硅羟基之间脱水形成-Si-O-Si键。

硅烷偶联剂与玻纤表面以 Si-O-Si化学键结合,同时在玻纤表 面缩聚成膜,形成了有机R基团朝外 的结构,如图。
硅烷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表面的反应过程
硅烷偶联剂处理玻璃纤维通常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开始时在偶联剂Si上的三个不稳定X一基团发生水解;
H 2N(CH 2)3 Si(OC2 H5)3
A1120(KH843)胺乙基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OH,-SH等) 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的表面能高; 极性分子有较强的取向 作用和色散作用 b. R-基团带有不饱和的双键,则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具 有中等地表面能; -电子的移动性而呈现出一定的极 性 c. R-基团带有不含极性的饱和链烃则处理后的玻璃纤 维具有低的表面能 非极性分子只有色散作用,没有取 向作用和诱导作用 d.带长链烃基比用带短链烃基的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 玻璃纤维的表面能较高。 RSiX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