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6-8章读书笔记》
第六章网络型课件的制作
网络的定义: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1987-1993年,研究试验阶段
第二阶段1994-1996,起步阶段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
定义: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受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课件
课件是用于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和电教教材。
课件包括: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课件的特点:整体性、固定性、封闭性、特定性。
网络课件的设计
(1)分析阶段
(2)总体设计
(3)网页编制与合成
(4)测试
(5)发布
(6)维护与更新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发展概况
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②CAL(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③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步骤方法如下:
①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②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③依据步骤1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①要运用先进2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②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③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④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⑤要注意结合各部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实施步骤:(1)创设情境
(2)启发思考
(3)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4)协作交流
(5)总结提高
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
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融合专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专注式学习精神的一种新的学习概念,这种学习概念强调学习活动以主题为导向,而学习主题的规划与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能切合学习者的生活情境,让学习者经由实际参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使学习者对学习主题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4)主题探究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特点。
(5)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内容
(1)应明确学生获得坚实的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首要任务。(2)注重将知识传授的教学转化成能力培养的教学。
(3)注重开发大脑,发展思维。
(4)注重个性品质的培养。
构建
(1)第一个教学环节是以境激情,教师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尽快把握方向,领悟全貌。
(2)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研探论证,使学生尽快介入,尽快接触,尽快认识,尽快全身心投入。.
(3)第四个教学环节是反馈矫正,教学的巩固与深化,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使之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
(4)第四个教学环节是总结评估,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外作业,促进全体达标,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品质思维的发展。
仿真实验教学模式
仿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符合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克服了传统实验在仪器配备上的不足和时空的限制,把仿真实验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不仅克服了传统实验所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发展。
仿真实验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兴趣。
(2)仿真实验无时空局限性,使得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仿真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应用仿真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人们容易错误的把仿真实验用来完全代替传统实验。
(2)许多人忽视仿真实验存在的缺陷,过分夸大仿真实验的训练作用。
(3)研究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否采用仿真实验,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将传统实验教学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1)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真实实验结合,用作演示实验,课后巩固。
(2)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3)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
(4)建立网络仿真实验室。
第八章微课与中小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