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炉现状及展望27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节能技术综述 共22页PPT资料

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节能技术综述 共22页PPT资料
4
3 未来工业锅炉的需求态势
影响工业锅炉市场的主要因素以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
速度和投资规模、北方地区采暖需要和住宅建设、第三产
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锅炉淘汰改造
以及正常的更新改造等。未来工业锅炉产品市场发展除了
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
求的制约。在国家倡导并推行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形势
3
2 工业锅炉行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2 . 1 全国在用工业锅炉每年排放SO2500~600 万t, 占全国SO2排放总量的21%。国际新的锅炉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也提高了SO2 排放控制要求,一些地方甚 至实施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如北京市),并 采取了限制燃煤锅炉使用的措施。这对燃煤工业锅炉 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技术上给于足够的 重视。 2 . 2能源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天然气开发应用进入 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认为工业锅炉行业应该抓住这一 机遇,开发相应的天然气利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系统 服务(如燃气锅炉和小型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甚至向燃气 空调系统扩展)。
9
(2)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①集中供热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是国家支持的优先发展的供
热方式。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
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
的锅炉容量大(单台容量35t/h 以上)、热效率高(一
般链条炉排锅炉约为80%,煤粉炉为88%~90%),适
宜采用性价比合适的除尘脱硫设备来满足环保要求。因
8
③燃气锅炉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大量的燃气锅炉将替代原有的
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为配合集中供热 和燃气热电联产的需要,大容量的燃气锅炉市场看好。预计 今后燃气锅炉将占年产量的15%~20%。 ④电加热锅炉

工业炉蓄热式燃烧技术ppt模板

工业炉蓄热式燃烧技术ppt模板
自1997年开始,蓄热式燃烧技术开始在我国轧钢加热炉等加热设 备上推广使用,并且发展迅速,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在400多座加 热炉上获得应用。尤其是空煤气双蓄热技术(中国创造)的使用,取 得了节能、减排显著成果。
➢2.蓄热式燃烧技术国内发展特点
(1)冶金行业是该项技术应用的先行者。轧钢连续加热炉 为最早的应用对象。
(2)民营公司和民营企业成为了该项技术推广和使用的先 行者。如北岛、神雾、力通、嘉德等民营工业炉企业, 萍乡、唐山国丰等民营钢铁企业。
(3)大型国有企业反应迟钝。如国内几个大型的工业炉公司, 大型国有钢铁企业。
(4)在机械、建材等其他行业起步略晚,推广应用程度不高。
➢3.蓄热式燃烧技术存在的问题
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国内获得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为 了深入了解国内蓄热燃烧技术的使用情况,对宝钢、马钢、济钢、首钢、首秦 5家企业的蓄热式炉进行了调研。
用户
炉型 燃料 燃烧方式 烧嘴型式 蓄热体 设计单位
使用情况及问题
宝钢热轧厂
步进炉
混合煤气
平焰烧嘴 +单蓄热烧嘴
美国套筒 式
小球
马钢中板厂 推钢炉 高炉煤气
双蓄热
左右喷混合煤气
双蓄热
左右喷口 布置
小球
单耗1.4GJ/t 问题:①煤气热值低,蓄热式效 果不明显②均热段大量平焰烧嘴
富氧助燃技术具有减少工业炉排烟的热损失、提高火焰温度、提高 工业炉产量、缩减设备尺寸、利于CO2和SO2的回收综合利用和封存等 优点。
③采用脉冲燃烧技术。 脉冲燃烧技术是高速气流燃烧技术与脉冲控制技术的联合应用,可
使燃烧器在燃烧过程始终在最佳状态下工作,通过控制实现炉内强烈 的气体循环,增加炉内对流传热量和炉温均匀温度,尤其适合中低热 处理炉子的应用。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

中国锅炉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有千余家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等级的锅炉。

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蒸发量≥10t/h)居多。

但燃煤锅炉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和节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天然气开发应用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小型燃煤工业锅炉将退出中心城区。

因此采用清洁燃料和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将是产品发展的趋势。

1、我国工业锅炉概况:国内有锅炉制造许可证企业,截止2002年底,未包括持有YJ级证企业37家,单独取得部件制造许可证的企业674家。

全国工业锅炉装机容量2002年为57.6万台,总热功率199.46万MW。

2002年度A、B级锅炉生产厂家,共完成工业锅炉2.36万台,约9.06万蒸吨。

统计表明,产量名列前50家的工业锅炉厂生产总和已超过了总需要量的50。

2、工业锅炉行业特征:制造锅炉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间竞争激烈。

2002年2月后全国钢材市场制造锅炉原材料价格上扬,与锅炉配套的辅机也相继提价,所有这些给锅炉厂增加了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锅炉行业厂点过多,产品雷同度大,企业间的竞争特别是价格战愈演愈烈,招投标过程中的互相拆台、明争暗斗,一些企业甚至不惜成本拼市场,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无疑耗掉了工业锅炉企业的利润,削弱了一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有少数企业甚至因此而断送了前程。

能源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天然气开发应用高速发展将给工业锅炉发展带来机遇。

我国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0~14.7万亿m3左右,西气东输工程将于2004年全线投入使用,届时工程沿线8省市将受益。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

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动力煤优质化技术与高效燃煤锅炉技术 开发”
工业锅炉是我国第二大燃煤用户,每年燃 煤4-5亿吨,污染物排放总量接近电站锅炉。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工业锅炉高效燃烧和烟气除 尘、脱硫一体化技术,同时发展动力煤优质化 技术和大型煤炭洗选技术,提高动力煤质量, 全过程地解决锅炉的燃烧与污染问题。发展动 力煤优质化技术和高效燃煤工业锅炉技术是我 国重大节能工程任务之一,是构建“资源节约 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1984,原国家经委立项组织开展工业锅炉产品评比选 优,后演变为行业经常性的节能产品评审,直至1998 年为止,共有10来批、一百多个产品被评为节能产品 并推向社会,同时分批淘汰了数十个落后低效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环境基金会(GEF)的资助下, 工业锅炉行业小部分企业中标参加了GEF中国高效工 业锅炉项目,但实施效果与当初设想相差较大,虽然 引进消化、开发了一些产品,但未能很好推广;另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原国家经贸委还组织开展了 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 实用成果。以上成果对工业锅炉的节能起到十分重要 的作用,但仅仅限于产品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由于工 业锅炉整体能耗水平的降低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此相 关的一些问题至今未能很好解决,如运行管理、燃煤 供应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锅炉技术性能的发挥。
项目总体目标:形成适应不同煤种、不同规 模的先进燃煤锅炉系统技术和实用改造技术,形 成分散式燃煤配套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技术锅 炉的效率提高10%以上,满足国家和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大型动力煤洗选 技术及装备,区域型煤炭加工系统技术,实现低 成本提高动力煤质量。为解决分散式燃煤存在的 效率低、污染严重问题提供换代技术和实用改造 技术。

浅谈工业炉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工业炉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1 . 6 检测、 计 量及 控 制仪 表 的力 度不 够 我国工业炉通常是工艺要 求控制某些参数才会设有
仪表 , 一般都是凭借经验来测量风量 、 能耗 、 烟气。 这些硬 件不达标更谈不上说工业炉节能问题 了。 1 . 7 管理水平不够 .
我 国基 础 管 理 人 员 对 工业 炉节 能 问题 没 有 给予 以重 视, 管理水平过低 ,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 “ 十二五计划” 继续贯彻执行实现降耗 2 0 %的 目标 , 我 国工业炉节能现状令人期待。 虽然近年来我国工业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但 是它的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 工业炉节能现状 1 . 1 炉型与燃烧装备落后 , 污染严重 针对工业炉存在的各种问题我 国的工业 炉节能 已采 我 国工业炉总量很大 , 但是燃烧装备落后 , 特别是燃 煤 锅炉总数多 , 耗煤总量大。 而燃煤工业炉又存在许多问 取 了许多 措施 。 2 . 1 设 备 改 进 题。 它不仅技术装备差 、 能源利用率低 、 热效率低 、 运行水 我国工业炉燃烧设备落后 、 陈旧。 而工业 炉装置又直 平也 比较低 , 而且污染又很严重 , 它每年会产生大量煤渣 , 向大气 中排放大量的烟尘 、 二 氧化碳 , 成为 了大气 的直接 接影响到能源消耗的多少 。 采用合理的燃烧装置可以实现 燃料的充分燃烧 , 使炉内温度场均匀分布 以及实现节能降 污染源 , 影响 了空气质量 。 1 . 2 工 业 炉大 多 分散 耗。 比如 : 在工业炉上 已经用到 的高速烧嘴可以实现燃料 既提高 了热量 的利用质量又节约了燃料 ; 平焰 我国工业炉虽然数量较多 , 但是分布散开 , 不集 中。 虽 完全燃烧 , 然我国许多地区已采取了热 电联供 、 锅炉大型化和供热集 烧嘴使炉内温度场分布均匀 ; 蓄热式烧嘴有很 明显的节耗 中的措施 , 以及利用清洁燃料 。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了 续 能 的效果 。 . 2 燃 烧 技 术改 进 空气污染 , 但是我 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 内不会 2 改变 , 所以煤炭工业炉还将长期大量被分散应用。 采用 良好 的燃烧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 如: 高温 1 . 3 工业 炉利 用 率低 空气燃烧技术 , 可以回收8 0 %的烟气 , 有低污染 、 环保 、 节 燃烧均匀、 燃烧面积广等优点 : 富氧助燃 技术 , 可 以加 我国工业炉间歇性运行这使得利用率很低。 我国工业 能 、 炉的平均 热效率较发达 国家 的工业炉 热效率 要低2 0 %左 快燃烧速度 , 促进完全燃烧 ,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 3 工业 炉 的结 构 改进 右, 可见我 国节能工作 还不够完善 , 节能空 间可以有很大 2 的提升 , 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极大提高经济效益 , 所以节 工业炉要选择适合 的炉膛结构 , 如: 选择圆形替代方 形 , 使 受 热 均匀 。 另 外 也 可 根据 需 要 加 热 的材 料来 选 择 合 能工作的依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善 。 1 . 4 技术落后 。 开发不够 理的炉膛结构及合适的尺寸。 我 国工业炉的运行状态较其它领域 的现代工业技术 2 . 4 余 温 高 效 回收 在燃烧完成后烟气通过排烟口排出, 但是由于烟气排 水平要低的多 。 工作方式原始 , 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技术水 出后在排出 口进行交换的时间短,烟气带走了大量的热 , 平还不达标 。 大约达到了4 0 %~ 6 0 %。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份热量 , 就 1 . 5 工 业 炉保 温 差 。 热 损 失大 可以 回收大量的热 , 提高热能源利用的效率 。 这一方法被 作者 简介 : 周祖 勃 ( 1 9 9 1 一 ) 男, 湖 北黄 冈人 , 主要 研 究方 向 : 热能与 利用最广泛 的就是预热助燃 空气。 预热助燃空气加快 了空 动 力 工程 。 气的升温速度 , 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 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

工业炉能耗的利用现状和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工业炉能耗的利用现状和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工业炉能耗的利用现状和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工业炉是工业加热的关键设备,是高能耗设备。

在工业炉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面对当前紧张的能源形势,要采取措施降低燃料的消耗。

标签:工业炉;能耗;现状;燃料利用率;措施一、前言隨着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提高。

工业炉是能耗大户,在工业炉使用的过程中,要采取节能措施,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中的工业炉仅指火焰炉,不含电炉、锅炉等广义范畴。

二、工业炉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工业炉的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热效率低。

我国工业炉的平均热效率仅35%左右,较发达国家的工业炉热效率要低20%左右,有明显差距。

2、污染严重。

我国工业炉总量很大,技术装备差、运行水平也比较低,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二氧化硫等,成为了大气的直接污染源。

3、自动化水平偏低。

我国工业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较为简单,总体而言自动化水平偏低,相比发达国家有相当的差距。

4、技术落后。

我国工业炉的运行状态较其它领域的现代工业技术水平要低的多。

工作方式原始,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技术水平还不达标。

5、热损失大。

我国工业炉大部分为非标产品,部分保温材料性能不达标,维护保养情况不佳,造成较大的热损失,降低了炉子的热效率。

6、余热回收不足。

我国有很多工业炉的烟气在高温状态下直接排入大气,烟气中的热量没有得到回收,造成能源的浪费。

7、节能意识不够。

我国的工业炉用户节能意识差,对工业炉节能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管理、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跟不上。

工业炉节能不仅能提高企业效益,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工业炉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企业的广泛关注。

因此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将工业炉作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十二五计划”继续贯彻执行实现降耗20%的目标,我国工业炉节能前景令人期待。

三、提高工业炉燃料利用率的措施1、使用高效的新型燃烧器。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作者:蒋磊磊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工业锅炉最多的国家。

到目前,全国持有各级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超过1000家;在用工业锅炉装机总量约55.33万台,年产蒸汽190.61万蒸吨。

我国还是煤炭生产大国。

受特殊燃料结构影响,我国工业锅炉用燃料主要是煤,每年要消耗全国原煤产量的约1/3。

近十几年来,由于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及大型油气田的开发,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工业锅炉产品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燃油燃气锅炉所占比例由1991年不足6%提高到2001年的15%以上;电热锅炉开始出现,少量燃生物质燃料的锅炉也投入使用;燃煤锅炉按容量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90%降至2001年的81%。

但是,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预计在本世纪前50年内仍将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我国燃煤锅炉仍将以工业锅炉为主导产品。

在过去50多年里,我国工业锅炉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最近发展起来的燃油燃气锅炉,其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不大。

然而,我国燃煤锅炉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热效率不高我国在用工业锅炉中将近85%是燃煤锅炉。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以层燃为主,并且以链条炉排锅炉为主,锅炉设计效率一般在72%~80%之间,但实际运行时普遍存在负荷较锅炉额定负荷低,炉渣含碳量高,过量空气系数大,排烟温度高等问题,热效率一般低于设计效率。

世界先进国家的层燃燃煤锅炉热效率可达80%~85%,锅炉投入运行二三十年仍可保持很高的热效率。

如美国NIOSH锅炉房的1台容量为55000lb/h的蒸汽锅炉,1980年投入运行至今,热效率仍达到83%。

污染物排放偏高我国工业锅炉每年烟尘排放量约600万~800万吨,占全国烟尘总排放量的33%;SO2排放量约500~600吨,占全__________国总排放量的21%;CO2排放量约6亿吨。

另外还排放大量NOX。

刍议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及发展方法

刍议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及发展方法

刍议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及发展方法我国的工业锅炉发展历史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伴随经济进步,锅炉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多,对于锅炉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满足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锅炉企业必须综合考虑环保,供热,能源多方面的因素,提高行业专业技能水平,保证企业的长远性科学性发展。

一工业锅炉行业现状1 锅炉制造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多锅炉生产企业的数量近十年左右不断增多,总体原因是我国重要的大型化工业行业不断的发展,中国的锅炉生产企业发展过快,超过了实际的需求情况,然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中小型企业遭到了市场的淘汰,渐渐的真正回归到了市场的需求量。

2工业锅炉以燃煤为主,清洁燃料锅炉比重小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相应的燃煤工业锅炉所占的生产比重相对比较有优势,燃气锅炉达到的比例相对比较少,电加热的锅炉占在百分之一上下浮动,剩下的都是以垃圾,黑液,沼气等等为主要燃料为主的。

我国的锅炉生产企业量大面积广,但是平均的容量比较少,目前投入生产的锅炉中,总的容量比较小。

锅炉的能源消耗率比较大,相应的热效率就比较低,就国际水平而言,总体非常低。

3 煤质多变,污染严重现在工业锅炉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煤炭资源的质量不能保证,经过对重点城市的污染调查研究发现,很多的地区电站锅炉的污染率都低于工业锅炉的污染率。

其中包括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煙尘排放量,这些都属于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重要原因。

4锅炉系统运行控制的水平比较低现今的锅炉运行总体控制水平和调节方向比较落后,无法和技术节能环节相配套。

长久发展的过程中,设备对于原材料的消耗量过大,对于这方面的技术并没有重视,疏于改革和完善,对于资源的使用率过高,节能效果不明显,这是我国锅炉行业想要长远发展进步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5工业锅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缺乏良性配套,协调机制原材料的供应,产品设计环节,后期的制造改造,检验,实际的运行工作,维修,燃料的供应,销售,运行管理,辅机的配套服务等都是相关的产业结构链条,这些行业的工作人员数量群体相当庞大,锅炉制造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技术专业要求不高,相对的优势不突出,技术改革和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产业链条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工业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管窥

工业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管窥

工业炉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管窥摘要:当前我国的工业炉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工业炉能耗利用现状以及提高和改进工业炉燃料利用率的措施,期望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业炉现状措施1.引言在我国能耗较高的行业中就有工业炉这个行业,工业炉的能耗可以占到全国能耗的25%左右,能耗总量仅次于热力发电的能耗,其中燃料炉的能耗可以占到工业炉能耗的90%,因而工业炉在我国的制造行业中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工业炉能耗高但是对能源的利用率较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率为50%以上,但是我国的利用率仅仅为30%,因而对我国的工业炉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工业炉能耗利用现状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工业炉能源利用率较低,热效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其中锻造加热炉的热效利用率为10%-20%之间,热处理的利用率为6%-25%之间,连续加热炉的利用率较为高些可以达到35%-40%之间,然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平均热效利用率在5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存在一定的能源浪费现象。

我国目前对工业炉和加热技术的评价主要从满足工艺要求、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来评价的。

工业炉首先应该满足工艺要求从而来提高热处理的质量。

其次,工业炉应该通过节约能源来降低能耗,从而可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

因为工业炉能耗的高低之间可以在产品成本上反映出来,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产品在时常上的竞争力。

再次,工业炉要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3.提高和改进工业炉燃料利用率的措施3.1改善燃料的燃烧状况燃料作为能源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第一,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燃料的总量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枯竭。

第二,燃料的使用具有不可重复性,燃料的使用是单方向的具有不可逆性。

第三,能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根据使用的方式和控制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第四,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伴有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电炉炼钢的现状与前景PPT课件

我国电炉炼钢的现状与前景PPT课件
第1页/共33页
2 提高电炉炼钢生产的竞争力
• 在废钢短缺及电力价格高的条件下,电炉炼钢应以 缩短冶炼周期为核心、降低生产成本及生产高附加 值钢材作为工作重点。 • 根据我们在数十家电炉企业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电 炉加铁水及如何提高电炉的供氧强度方面应注意的 问题。
第2页/共33页
100吨电炉(50%铁水) 与100吨转炉成本对比
第26页/共33页
转炉炼钢集束氧枪的开发
• 国外已经有工业试验报道,文 献介绍效果较好;
• 通过调整主氧及环氧流量,实 现化渣和脱碳同时进行;减少喷 溅;或在不同工位(双工位)分 别快速脱磷及脱碳;
• 高枪位操作,提高枪龄,喷头 不易粘渣;
• 变氧流量操作,提高氧气利用 率;
• 目前正进行数模、冷态实验的 研究,及喷头的设计工作。
高铁水比冶炼条件下,提高供氧强度 。
第10页/共33页
提高供氧强度需考虑的配套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供电供氧的匹配 全废钢冶炼应考虑供电能力最大化 ,加铁水冶
炼应考虑供氧能力最大化。 • 生产节奏要求
料场、渣场、精炼、连铸能力;生产品种;辅 助设备条件;生产组织水平。 • 氧气条件
制氧能力;氧气流量压力的稳定性(管道、气罐 等)。
铁水加入量与冶炼时间的关 系
• 铁水比提高,冶炼时间平
70
均是下降的,但线性关系不
60
净冶炼时间,min
明显。
50
40
• 主要受冶炼供氧强度及电
30
炉各项配套条件的限制。
20
• 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使 铁水比提高,冶炼时间下降。
10
0
0
0.2
0.4
0.6

浅析中国工业电炉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工业电炉的现状与发展
科 技论 坛 I l l
陈 海龙 陈光宇 状 与发展
( 尔滨松江电炉厂有限责任公 司 ,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7 ) 5 0 8
摘 要: 简要介绍 了中国市场对 工业 电炉 的需求 , 以及将 来的发展方向 , 国外制造商对我国电炉市场的影响 。 和 关键词: 需求; 发展趋势 ; 竞争
S nmm a y:Br f nt d cn h rq ie nt fr idutil l ti u n c i C n s r e,frh r e e— r il i r u i g te e ur me s o n sra ee rc fr a e n hiee mak t u te d v l ey o c o me ta d te ifu n e b n b u y frin p n n n e c r g a o tb oeg ma ua trrt o stc eeti u n c mak t h l i n fcu e o d me i lcrc fr a e r e.
Ke r : r q i me t d v l p n ie to c mp tt n y wo d e u r e n e e o me t d r c n i o ei o i
检测仪被许多用户所接受 。 制度 , 积极推行 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电炉设备市 中国工业 电炉 的市 场 ,是 一个 巨大 的市 热处理畸变的控制 : 采用淬火 炉预热区加 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迫使企业降低成本 ,竞争 场 。就这个话题而言 , 首先要了解它的市场、 它 长消除应力。采用全封闭带保温可控分级淬火 使电炉设备利润的趋 向更为合理。让我们在激 的需求量及它的发展趋势。工业电炉大部分是 槽 。 淬火介质温度均匀性 ≤5 为减少零件残 烈竞 争中找到市场的定位 、 ℃。 开发领先技术 、 制造 为机械工业 , 处理行业服务。 热 余奥氏体量 、 控制热加工后微量变形。 可靠 产品、 压缩生产成 本、 强化售后服务 、 随着 2市场的需 求预测 33低 成 本 .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 市场经济加强 , 将迫使大 机械工业 7 %的零件需要进行热处理 , 0 汽 随着我 国加入 WT ,我 国企业将置身 于 批零部件制造厂走大批量生产之路 ,从而对工 O 车、 拖拉机工业 7 % 8 %的零部 件需要 进行 热 国际化大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 ,市场将更迫 切 业 电炉 的需求进一步地增 长。这将给设备制造 0 ~0 处理加工 , 工具 、 刃具 和轴承产品则 10 0 %需要 需要价廉物美的热处 理设备 。 而价廉物美 的热 厂带来新的机遇。 . 进行热处理 ,即使 一些 民用轻工金属制 品的使 处理设备将是低成本的热处 理设备 而不是低价 结 束语 用寿命 , 绝大部分也依 靠热处 理得 到提高 。 紧 格 的热处理设备。热处 理设备 的成本 由五部分 而 国外机 械制造 业及工业 电炉设 备厂商进 固件行业 、 轴承行业 、 条行业 、 具行业 、 链 工 汽 组成 : 设备采办费、 设备运行 费、 设备维修费 、 设 军 中国 ,通过 中外技术交流使我国热处理设备 车、 拖拉机、 摩托车零部件行业都是靠热处理质 备停工费、 热处理失效处理费 。 制造业的技术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市场的无情 量来竞争市场。随着工业 的发展在十年 内预测 为此 , 设备制造商将不是力 争提 供低价格 调节也迫使我 国工业 电炉设备制造业 , 努力提 每 年 有 4 O万 t 增 热 加工 量 ,加 之 国 内很 的热处理设备 ,而是力争提供低成本的热处理 高设备生产 的总体水平 。随着制造业总体水平 o5 新 大部分电炉设备 的陈旧、落后 ,将趋向淘汰增 设备。 的提高,参与国际工业 电炉设备市场 的竞争也 新 , 以, 所 工业 电炉 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3 环 保 型 . 4 不 再是 梦 想 。 3电炉 的发展趋势 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 l 纪 2世 参考文献 今 后的工 业 电炉 技术将 带有 鲜明 的时代 议程” 倡导发展清 洁生产 , 国在 “ 我 加速科学进 【】 1中国机械 工程 学会 热 处理分会 . 处理行 业 热 特征, 具有 四大特 点 : 智能化 、 高质量 、 低成本 、 步的决定 ”中正式将清洁生产列 为重点开发推 “ 十五” 发展规划纲要 和 2 1 0 5年发展设想『1 A. 中 环保 型。 广的共性技术。进一步推广和开发各种清洁热 国 热处 理 f】 京 : 0 :6 — 6 C. 北 2 3 27 2 8 0 31智 能 化 , 处理技术和清洗、 清理技术 。 十五” 间各种废 f] “ 期 2 第十四届华北地 区热处理学术会议论文 集 发展运用最新程序 和热 处理数据库 , 计算 水 、 废气 、 废渣的排 放必须 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 【】 C. 天津:0 2 5 — 6 2 0 :5 5 . 机模拟仿真技术 和控制技术 , 采用高度柔性化 、 定 ,十年内力争做到热处理生产对环境污染趋 【】 国热 协 . 处 理 行 业 “ 一 五 ” 展 规 划 纲 3中 热 十 发 智能化的综合控 制和管理 系统 于工业 电炉及其 近 于 零 。 要和 2 2 0 0年发展 设想叨. 金属 热处理 ,0 57: 20 ( ) 生产线。未来的设 备操作 者仅需将待处理的工 目前已较成熟的清洁热处理如 : 可控气氛 5. 真空热处理 、 感应热处理 、 离子热处理、 件数量、 图样输入计算 机, 整套设备将 自行处理 热处理、 作 者 简 介 : 海 龙 ( 99 6 , , 专 , 陈 17 ,~)男 大 哈 出高质量 的产 品。 激光热处理 、少无污染的冷却技 术和清洗技术 尔滨松 江电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研 究所工业炉设 目前 已实 现 了整个系 统实时 多项 目 作 等 。 操 计 室工作 ,主要从事各种非标 炉设计及调试方 控制。如控 制装料量 、 运行速度 、 温度、 碳势等 , 4 设备购置层次 面 的 工作 。 可实现多 台群控系统 ,全屏幕监 视及控制分批 设备 的可靠性 、 价格 、 先进 性历来是 购置 进料之动态 。 能完全工艺程序控制 , 可储存若 干 商选购设备的三原则。但是这一原则 的顺序及 个工艺。能完全记录设备运行状 况中所检测 到 购置商群体的组 合随市场进程 的深化而变化。 的工艺参数 ( 零件号 、 材料 、 温度、 气氛等 )送计 , 大型企业 、 军工企业 、 天航 空企 业、 航 外资 算 机进行处理并存储记录。 可随时调阅和打印 。 企业 、 大型私 营企业选购设备 的排序原则为 : 先 可贮 存 十 年 的 记 录 。 进性 、 可靠性 、 价格 ; 口或 外资企业产 品为其 进 32高质量 . 首选 。 质量分散率为零 , 热处理 畸变为零。质量 具有 一定规 模的私营企业 、转制 民营 、 小 控制措施 : 型外资企业选购设备的排序原则 为: 可靠性 、 价 设备温度控制 : 炉温稳定性 ≤±lC 炉温 格、 q、 先进性 ; 外资企业产品或内资优 质产 品为其 均匀性 ≤5 冷处理温度均匀性 ≤5c 开关式 首选 。 ℃、 q。 温度控制将 被淘汰 。 资 本积累 中的私 营企业选 购设备 的排序 炉 内气 氛 控 制 :炉 内气 氛 均 匀性 ≤ ± 原则为 : 价格 可靠性 、 先进性 , 低价位产品为其 05C . % 。氧探头 、 0 除碳空气泵 、 碳势控制仪 、 炉 首选 。 气调节器可靠配合 电炉上普遍采 用。 5市场竞 争动态 淬火槽控制 : 证工件硬度均匀性及减 在保 工业 电炉 国 内企 业 占 8 %, 资 ( 资合 0 外 独 少零 件变形方面从以往的单纯降低冷却速度发 资合作 ) 企业数 占 2 %。 0 随着加入 WT , O 国外工 展到致 力于提高冷却均匀性 ,淬火槽添加可调 业电炉设备企业还陆续进军 中国市场 ,在中国 速强力搅拌器 , 重视淬火槽流场 、 强调淬火槽温 设厂 , 市场竞争将更趋剧烈 。 度均匀性 。 淬火槽温度 可控。 电脑冷却介质性能 国内 电炉 制造厂 要建立 现代化 企业管理 责 任编 辑 : 兆 杰 孙

煤粉工业锅炉发展前景分析PPT课件

煤粉工业锅炉发展前景分析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 粉工业锅炉将向更加清洁、高
效的方向发展。
煤粉工业锅炉将更加注重能源 的综合利用,如余热回收、联
产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煤粉工 业锅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 ,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针对不同行业和用户需求,煤 粉工业锅炉将向系列化、标准 化方向发展,降低制造成本和 维护成本。
推进自动化改造
提高锅炉自动化程度,减少人 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优化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提 高锅炉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取 得重要突破,燃烧效 率显著提高。
通过实际运行测试, 验证了煤粉工业锅炉 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煤粉制备、输送及燃 烧系统实现优化,降 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04
煤粉工业锅炉产业链结构及 优化建议
产业链结构梳理
锅炉制造环节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制造出不 同规格、型号的煤粉工业锅炉。
安装调试环节
对新安装的锅炉进行调试,确 保锅炉能够正常运行。
煤粉生产环节
包括煤炭开采、破碎、磨粉等 工艺流程,生产出符合工业锅 炉燃烧要求的煤粉。
辅助设备生产环节
生产锅炉运行所需的辅助设备, 如给煤机、送风机、引风机等。
分类
根据燃烧方式,煤粉工业锅炉可 分为层燃式、室燃式和旋风式等 类型;根据用途,可分为热水锅 炉、蒸汽锅炉和导热油锅炉等。
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
煤粉工业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煤粉制备、燃烧、传热和排放四个过程。首先,将原煤破碎、研磨成一定细度 的煤粉,然后通过燃烧器将煤粉和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烟气。烟气在锅炉内与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加热成 为热水或蒸汽。最后,烟气经过除尘、脱硫等处理后排放。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北京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从2010年至2013年先后对47家企业进行了51次能源审计。

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采取了现场测试、现状核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

为推动各单位能效提升,我们对各企业的普遍存在的节能潜力和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整理,将陆续刊登工业炉、工业锅炉、电机、热力系统等方面的内容供各企业参考。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陈操史建东摘要:工业炉窑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并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工业加热设备,工业炉窑常统称为“工业炉”。

本文对集团公司工业炉情况进行了统计整理和评价,列示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了燃气炉、电加热炉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计算了节能潜力和采取节能技术产生的节能量与节能效益。

主题词:工业炉节能潜力节能效益1. 集团公司工业炉现状1.1 数量及分布情况通过数据核查,47家共有各类工业炉窑2082台,按照供热方式分为燃气工业炉和电阻工业炉两大类,其中40m3/h以上燃气工业炉454台,30kW以上电阻工业炉1628台,广泛分布于装甲车辆、火炮、机械加工、箭弹等多种生产领域,少量分布于火炸药、火工药剂、光电等生产领域。

按炉型结构分:台车炉、室(箱)式炉、井式炉、推杆炉、步进炉、悬挂炉、辊底炉、环形炉、干燥炉、烘干室等十多个种类,按用途主要分为:热处理、锻造加热、熔炼、喷涂烘干四大类。

其中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是工业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行业工业炉总比例的55.10%和18.13%。

1.2 能源消耗情况集团公司工业炉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天然气和电为主。

根据企业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54台燃气工业炉2012年累计消耗天然气8312.14万立方米,折10.09万吨标煤;1628台电阻工业炉合计加热功率30.32万千瓦,负荷率约70%,理论年消耗电量63672万千瓦时,折7.83万吨标煤。

工业炉窑年能源消耗合计17.92万吨标煤,是集团公司各企业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

中国工业炉现状及展望

中国工业炉现状及展望
(1)对于人工操作的炉子,要注意炉子工作的经济点,减少空烧。 (2)对于已具基础控制的炉子,动态过程的温度设定,空燃比调整十 分重要。 (3)实现炉子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化,即计算机二级最佳控制,达到 真正意义的工业炉过程科学操作。
工业炉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关键性应用技术。
2.3 着力推广蓄热式燃烧技术,促进工业炉节能减排
1.2 我国工业炉能耗情况
工业炉是我国的能耗大户,年总耗能达2.6亿tce,约 占全国总能耗的1/4,占工业总能耗的60%,位居发电、 供热之后第三位。工业炉中燃料炉能耗占工业炉总能耗 的92%,其中固体燃料约70%左右,其它为气体和液体 燃料。电炉按台数计算占45%,而能耗仅占工业炉总能 耗的8%左右。
我国天然气发展应用前景分析
天然气能源是一种一次能源,天然气在给用户供气之前已经过净化处理,因而天 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的燃料能源。目前,天然气1/3作为化工原料,2/3作为燃料使用。 近来,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的发现有了重大突破,已多处发现大型天然气田构造,总储 量约达38亿万m3 以上,占世界储量的25%左右。
1.3 国内工业炉的技术现状
我国工业炉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工业炉的能源 利用总体水平不高,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工业炉 的热效率平均不到36%,而国际上工业炉的热效率平均为50%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钢铁大国,冶金工业炉的能量利用水平参差不齐。 以连续轧钢加热炉为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炉子热效率达到40%以上, 部分炉子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水平,但非钢铁联合企业的加 热炉效率均在40%以下,发生炉煤气加热炉的热效率在35%左右,直燃煤 炉的热效率仅为10%-20%。
二、中国工业炉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