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德育模式讲解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德育模式研究的主要视角
1.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 4.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 5.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二、当代西方几种主要的德育模式
(一)价值澄清模式
——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不能仅传授某 种固定的价值观点,重要的是教会学生 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 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明智的抉择。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 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 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 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前言
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 有主体精神、能主宰自己的“人”。呼唤一
种 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学校德育新模式已成为 当代德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第十二讲 德育模式
一、德育模式概述 二、当代西方德育模式 三、国内德育模式简介 四、当代 德育模式的人本化趋势
一、德育模式概述 (一)德育模式的概念
德育模式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德育专 家理查德·哈什提出。他认为,德育模式是一 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为过程的 方式,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 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2、 评价
(1)忽视道德情感的陶冶和行为习惯பைடு நூலகம்训 练; (2)忽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区别;
(3)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顺序固定不 变,否定了可能出现的“倒退”现象; (4)对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的研 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
(三)体谅关心模式:(英)麦克费尔 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
2、主要观点 (1)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 宿; (2)建立《生命线》和《学会关心》系列教 材及其教师参考书。
3、评 价 (1)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 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础,并使其在课堂 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教材《生命线》和《学会关心》别具一 格,内容逼真,对道德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有启示作用。
2、 评价 优点: (1)尊重儿童的主体作用; (2)注重发展儿童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 值观选择能力; (3)注重现实生活 (4)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缺点: (1)过分强调价值的个体特性,容易导 致价值相对主义; (2)如何架起个体的价值认识与道德行为之 间的桥梁,也需予以深入探讨。
(二)认知发展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儿童认知判
2、主要观点: (1)强调观察学习、榜样学习和强化的作 用; (2)以行动研究为主线,着眼于儿童道德发 展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3)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4)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 展阶段。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主 张德育应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 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
3、评价 (1)吸收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 义的思想,发展行为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 用,在道德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2)缺乏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必要关注, 对认知结构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重视不够;
(3)从外在习得的角度研究人格与道德发 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进家长、教师的行 为,完善、优化德育环境有重要作用。 (4)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 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5)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 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
(3)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 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4)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 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 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四)社会学习模式:(美)班杜拉 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
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 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
断的能力,他们把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教育只有遵循 阶段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
1、主要观点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 明辨是非的能力; (2)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按 阶段有顺序地发展;
(3)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 论; (4)倡导“道德两难法”和“团体公正法”。
1、理论假设 (1)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 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 成人的复杂行为; (2)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 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 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 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 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 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
德育模式 ——指在一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指导 下,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 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德教育范型。 是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 径等的结合方式。
德育模式包括:关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 育的理论观点,促进道德发展和组织德育过 程的基本原则,以及展开德育过程的组织形 式、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实施策略、评价 机制等。
时间: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美)拉思斯、哈明、西蒙等人 理论假设: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 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 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 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 临选择。
1、主要观点 (1)认为价值相对; (2)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析、辨别和认 清自己的价值,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3)价值观辨析过程由三阶段七步骤组成: 选择——赞赏——行为
谅别人 ,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 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 道德的社会公民。
教育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关心周围 的人与世界。从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 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 的家人﹑朋友﹑同事,关心其他的物种,关 心真理﹑知识﹑学习,也关心自己与自己的 健康.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