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观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其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要是解决抽象知识与具体事物形象之间的矛盾,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自从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育原则正式提出后,直观教学便由教育者的一种不自觉的活动转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那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呢?

一、实验教学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有效途径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丰富的感性认识,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

1 设计简单的小实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例如,根据生活经验,学生普遍认为摩擦力总是阻力,而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教师却说摩擦力可以是动力,并举出传送带、子弹打木块等许多例子。教师讲得很热闹,但学生却听得似懂非懂。其实。只要设计—个小实验,让学生把橡皮放在一张纸上。拉动纸,使橡皮随纸一起由静止加速运动起来。通过自己做的这个小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很容易理解到是摩擦力使橡皮由静止运动起来的。让学生做小实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个具体知

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物理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 演示实验的直观性。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创设一种研究物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探索和验证物理规律。但做演示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直观性,一方面是要确保实验结果本身的明显性、明确性;另一方面,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到。如有一位教师在演示受迫振动实验时,为了让后排的学生也能看到,在讲桌上放了一把椅子,再把仪器放在椅子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而有的教师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机械波”这一节时,也特地准备了演示实验,用若干细绳悬挂的小球(类似单摆)和连接它们的若干水平弹簧来模拟横波的产生和传播。但这个演示实验有两个缺点,一是情境太复杂,不简明;二是小球的振动方向是与黑板垂直的,只有在装置上方的教师自己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在座的各位学生根本看不到。

二、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适应从抽象的事物直接上升到理论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语言来描述所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清晰的物理情境,帮助他们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如在讲“光电效应”一节时,学生对入射光频

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这一条件感到很难理解。教师如能进行恰当的比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把金属内的电子比喻为一个关在院子里的小孩,把光子比作馒头。小孩一次只能吃一个馒头,吃完后获得馒头的能量,在院子里跑或跳墙,而且在吃第二个馒头之前,就已经把刚获得的能量完全消耗掉,能量不能积累。如果吃了一个足够大的馒头,就有可能跳到院子外面来,而如果只吃了一个很小的馒头(旺仔小馒头)。就不能跳到外面来。这样,就把看不见、摸不到的微观世界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头脑里建立了关于光电效应过程的清晰的物理图景。

除了语言的内容之外,教师的语言从形式上也要注意直观性。语速不能过快,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语调不能过于平淡,应该抑扬顿挫,重要的地方要放慢速度,加重语气,引起学生注意。

三、板书的直观性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布局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板书,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能吸引学生在物理世界遨游,引导学生到达智慧的彼岸。

板书的直观性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教师新课的板书还不错,但是到了习题课就有些随意了。有时由于板书的内容较多,有的教师的字写的偏小,以致后面的学生难以看清。有的教师还随写随擦,板书显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阅读。殊不知,习题课上教师的板演正是学生模仿的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比如,教师要想要求学生用尺画图。自己在黑板上就首先要用尺画图;要求学生解题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教师解题时就必须写上必要的文字说明,而不是只用嘴说说。

四、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不了解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过难,明显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讲得很热闹,但学生如坠五里雾中,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内容只能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跳一跳,够得到”,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

另外,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要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有些人“雾里看花”。

俗话说。教学无小事。我们要留心每一个细节,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通畅性,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