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重庆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调查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关于重庆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调查和思考

一、重庆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基本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制约发展和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第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审批效率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2013年以来,先后承接国务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7项,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权限841项,保留581项,审批事项减少50%。先后取消银行贷款承诺、资金信用证明、股东出资承诺等18类企业投资审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147项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并加强了后续管理。市、区县、乡镇建立三级便民服务窗口,建成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审批办理时限缩短30%。

第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发展活力极大释放。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严控工商登记前置许可项目,将215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先照后证”登记市场主体24万户。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0万份。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使11万户市场主体受益。完善市场准入监测预警机制,对投资、房地产开发、教育培训等行业实行准入资格审查,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严格准入限制。探索建立个体工商户强制注销制度,2016年依法注吊销4.43万户,一批空壳公司、僵尸市场主体快速出清。

第三,扎实推进企业降费减负,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出台涉企30条政策措施,推出五批《重庆市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目录清单》,并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减轻企业“五险一金”负担、减免企业保证金,降低企业要素成本、融资成本,压缩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13年以来,我市取消、停征、减免收费基金近120项,每年减负32亿元左右。

第四,强化投资体制改革,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许”原则,畅通民间资本参与各领域项目建设渠道,释放了民间投资活力。连续三年每年推出1300亿PPP项目,累计实施项目73个,已开工30个、投资2100多亿元。制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融入到市网审平台,实现“一口受理、网上流转、公开透明”,并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在线服务监管平台实现纵向贯通。

第五,切实抓好清单制度建设,政府和企业行为更加规范。市级3709项行政权力全部网上运行,实现与国家平臺联网互通和网上公开。探索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市级行政权项与区县、乡镇权力清单有效衔接,与行政审批项目动态调整有效对接。出台《重庆市产业投资禁投清单》,按照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建立差异化、特色化投资导向机制,分行业和区域制定产业投资禁投清单,创新了政府监管方式,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

第六,积极推进监管机制改革,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强化。全市具有行政检查权的部门,超过80%的区县部门、95%的市级部门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纳入随机抽查的事项占行政检查事项的90%以上。随机抽查事项占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率先试行法人数据库和地理空间

数据库融合运用,初步建成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平台。出台《重庆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初步形成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在全国首批实现各部门涉企信息的统一归集公示。

通过“放管服”改革,以权力“减法”、服务“加法”激发市场“乘法”,有效降低了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企业发展收获切实便利。2013年以来,重庆GDP年均增长11.7%,保持在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5%,民间投资比重超过50%。重庆的实践表明,“放管服”改革,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适应了经济新常态下培育新动能的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二、当前“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筹协调改革事项的力度需要加大

1.一些领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以2016年各地报送的行政许可数量为例,山东、重庆、福建分别为742项、452项、136项,最高相差几倍,影响了改革的统一性和效果评估。在探索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有的“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有的甚至“二十证合一”,企业在全国注册证照各异,影响了证照的权威。

2.条块间部门间放管不同步。比如,重庆已取消“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对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确认(企业所得税减免)”,但企业需要申请享受此类税收优惠政策时,海关等部门仍要求企业提供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又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将新建和扩建汽车生产项目下放地方,但工信部要求汽车生产项目必须到该部信息平台办理登记公示,导致办件企业仍要“上下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