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处理
一、作者简介
吉亚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inni,1858—1924),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之一。

普契尼出生于意大利一个音乐世家,他从小接触音乐,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1880年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开始学习作曲,随后便开始创作。

在他身患疾病时,仍坚持创作,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在布鲁塞尔与世长辞。

他的作品主要以表现平民的感情和命运为主,深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致力于揭露社会的不公平。

他擅长塑造一些感情丰富的悲剧性的女性角色,《托斯卡》就是一部不朽之作。

二、剧情介绍
歌剧《托斯卡》有三幕,取材于19世纪法国剧作家萨多(victorien Sardou,1844—1908年)为女明星贝娜所作的五幕同名歌剧,由贾科萨与伊利卡撰写脚本,作于1896—1900年,1900年首演于罗马。

《托斯卡》主要讲述了一位歌剧演员托斯卡的爱情悲剧。

1800年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托斯卡的爱人),由于掩护越狱的革命党人而被打入监牢,准备处决。

托斯卡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就去向警察局局长斯卡尔皮亚求情,斯卡尔皮亚便要求托斯卡委身于他来作交换。

斯卡尔皮亚答应假处决,使卡瓦拉多西获得自由并给她们离境通行证,托斯卡在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假意同意,在拿到离境通行证后,趁其不备,刺死了他。

黎明时,卡瓦拉多西被带往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

结果卡瓦拉多西真的被处死了,刺杀局长之事也暴露,托斯卡痛苦欲绝,最后被逼入绝路,跳墙自杀。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是托斯卡在第二幕中演唱的。

当她听到马里奥撕心裂肺的嚎叫,眼睁睁地看着爱人被投入监牢,明知道这是斯卡尔皮亚的圈套但又不得不跳进去。

在此情景之下,百感交集的托斯卡唱起这段咏叹调。

她怀着虔诚的心,希望此时能得到上帝的怜悯和垂爱。

三、音乐本体的艺术分析及演唱处理
《为艺术,为爱情》是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唯一一首很完整的咏叹调,旋律优美流畅,并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很好地展现演唱者的水平,所以流传很广。

要演唱好这首选段,准确把握它的情感,就应仔细分析它的每一个音所表达的意思,音符的长短、每一个表情术语的含义,每一个休止符的蕴义,它不是单纯的衔接歌曲,而是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谱子上能看到的以及谱子背后的历史都是我们演唱应该掌握的前提。

(一)歌词大意
《为艺术,为爱情》歌词大意:生来为了艺术与爱情,我从来就没有伤害过别人!我总在暗地帮助那苦难和贫困的人们。

信仰,我无比虔诚,我常向仁慈的
上帝祈祷披露我的心。

我信仰无比虔诚,鲜花不断献神灵。

但在这悲痛时刻,为何,为何,上帝啊,为何你对我一点儿不怜悯?我常用宝石去装饰圣母的衣襟,将歌声献给那天空,献给微笑着的星星,在悲痛时刻,为何,为何,上帝啊,啊,你为何对我一点儿不怜悯?
歌词中有叙述,有感叹,有疑问,感情从叙述直至追问,情绪一一高涨。

从歌词中我们得知了这首咏叹调所要表述的情感。

演唱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心情,这是托斯卡内心的独白和挣扎。

(二)歌曲结构分析及演唱处理
选段《为艺术,为爱情》分为A、B两段。

A段由1-15小节构成,它行走在降e小调上,2/4拍,是一段宣叙调。

歌曲的第一句起音是小字二组降E音,音准、声音位置都要准,力度轻柔,声音清晰。

3、4小节与5、6小节以同样的音不同的节奏型描绘着托斯卡不平的心。

演唱时要明显区分这里的不同,注意上面的表情术语,要准确的表达这简单的音符所描述的思绪。

在12小节出现了小字二组的降A音,八度跨越性的音并加上了重音记号,演唱时要明确这个音的重要性,它是这一段的高潮,极强的爆发但又不能破坏整曲的平稳性,需要保持声音的张力,气息落的更深,还要注意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不是劲儿用得越大越好。

B段由16—37小节构成,在主调降E大调上展开。

4/4拍,歌曲从小调转至大调,这时我们要充分地理解此时的感情色彩变化的对比。

乐句开始与A段相比显得柔和很多,有种娓娓道来的意味,演唱时声音张力不要大,起音要轻柔。

这一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16—27小节构成,第二部分由28—37小节构成。

这两个部分的前半句都以相同的节奏音型进行的旋律展开,是一种再现的手法,这里还巧妙地运用了三连音。

在18、19小节中,音乐一直在G音上行走,好似旋律停止了,但又延续了下去,歌曲一直就是一种叙述式的形式,时而激动起来。

在24、25、26小节中连续应用了三连音,并三次出现了“perche”这个词,演唱时要抓住歌曲的重心,不能只是把节奏唱好而忽略了歌曲相同的词不同的情感的处理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相较第一部分的情绪要更加地激动,此时的每一小句的开始都是以急促的短音符进行着,而结尾都是以长音收尾,接着又接人急促的短音符,再到长音????以这种密集到舒展的音乐创作手段来把歌曲一次次推向高潮,演唱时要感觉有一种叙述又感叹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依次激动起来的直至高八度的降B音的出现,这是情绪爆发的最高点,紧接着是叹息,直到最后的结尾“co-si”,pp(很弱)的力度收尾。

A、B两段用完全不同的旋律表现同一种情感,悲叹、痛苦。

A段以口语化的形式讲述出女主人公托斯卡的悲痛心情,B段进入主题,叙述她的痛苦无奈,并一次次的发问,希望能够得到答案,整首歌曲就是在叙述中完成。

总体来讲,首先要把握住情感上无比悲痛又无助的特点,内心既充满悲愤之情,同时又感到孤力无援:第二,要注意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尺度把握要准确。

歌曲总体速度稍慢,但不脱离行板的感觉、忌越唱越慢,最终陷入气息的困境;第三,要注意字与声的紧密结合,要始终保持一种紧张度(尤其中低声区),否则声音会松垮,吐字不清晰;第四,注意乐句的连贯、流畅,特别是字、音均较宽松的乐句,否则就会失去应有的韵昧;第五,强、弱对比要恰如其分。

这种技巧的运用并非越频繁越好,要讲究艺术上的美感,做到细腻、有序才是最佳;第六,要注意伴奏部分,人声和伴奏的配合要紧密、协调。

全曲的伴奏部分是三连音,旋律是两拍子的节奏,是三对二的节奏,演唱时要注意音乐的准确性。

最后,要注意歌曲的整体感:激情而不过分,舒缓而不拖沓;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四、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在完成对音乐本体的艺术结构分析之后,进入对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一部比较严肃、深刻的音乐作品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

对于这种精神内涵,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揭示它的本质。

普契尼的美学观是在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

现实主义原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欧洲,自法国小说家桑·佛洛里首次在文艺领域提出“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以来,现实主义就逐渐成为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文艺创作的主要潮流,主要表现在:注重实际和理性,讲究客观的观察,重视社会问题和科学的研究态度,在艺术上从对美的追求转而追求生活的真实等。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普契尼,艺术趣味根本上也是现实主义的,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那关注社会、热爱社会的伟大胸襟,使他成为现实主义歌剧艺术的主将之一。

作为19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有着真实主义的倾向,多取材于下层市民生活,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普契尼歌剧创作的手法和原则比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要丰富和细腻得多。

《托斯卡》是普契尼创作成熟期的巨作,被认定是真实主义风格的典范之作,而“为艺术,为爱情”则是其中最著名的“冲突性咏叹调”。

在该剧中,作曲家从人物设计到戏剧情节都是围绕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铺展的,“把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视为己任,力求真实地反映他们的贫苦生活和他们的悲欢离合,以此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其实质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写照。

因此,在演唱“为艺术,为爱情”这首咏叹调时,要准确把握真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作品的时代特征,在声音的处理上除按剧情的规定外,还要用自己的真诚,充分燃烧自己,去点燃观众的心头之火。

五、二度创作
对音乐本体和内涵进行分析之后,再融入自己的二度创作,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艺术,为爱情》整首歌曲就是女主人公在叙述自己对上帝的虔诚和无法找到解救答案的悲痛心情。

女主人公托斯卡对恋人深情的爱意和对警察局长
的极度痛恨,以及她对恋人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和对爱情濒临毁灭的悲哀。

我们在演唱时就要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让人们从音乐中体会到这种情绪,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我们的二度创作就成功了。

总之,要准确的表达歌曲,就要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情感,以及音乐中每一个音符、休止符、表情术语等的作用。

《为艺术,为爱情》表现的就是一位普通少女对爱情的悲叹,对黑暗社会统治者的憎恨,她在为自己即将面临死亡的爱人求解。

演唱者要把握情感的表现,真正达到用心唱歌、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枫,朱小强.外国歌剧选曲集—女高音咏叹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2]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年.
[3]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4]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5]吴艳彧.意大利歌剧咏叹调赏析[J].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年7月.
[6]姚燕玲.普契尼歌剧《托斯卡》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处理.
[7]姜淑珍.冲突性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J].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