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转。 ⁠
课堂要点
(3)思考:①理论上,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实验前镁 条的质量大,为什么?
反应有氧气参加,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 ⁠
量。 ⁠
②实际上,反应后残留固体的质量比实验前镁条的质量 小,为什么?
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逸散,故残留固体的质 ⁠
量比镁条小 。 ⁠
课堂要点
③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什么要求? 试剂能发生 化学反应 ;有气体参加或产物容易逸散 的反应,应在 密闭装置 中进行实验。
(填“是”或“否”)。 (3)欲利用上述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密

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课后作业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5.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为基础的基 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
A. H2 C. NaOH
B. Cl2 D. NaNO3
课后作业
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
于 反应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课堂要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注:(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 于物理变化。 (2)守恒的是“质量”,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 积)。
课堂要点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 质量 不能 (填“能”或“不能”)计算在内。 (4)“各物质”包括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应注 意不能遗漏气体和烟。
反应要验证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实验应如何改进? 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

课堂要点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点燃

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01

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01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化学学反反应应的各物质的质质量量总总和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化学反应
关 键 ②参加 词 ③质量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解释物理变化; 且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剩余的反应物、催化剂质量除外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④总和
不能漏掉气体和沉淀等物质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分析和微观解释
分析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数 相对质量
镁原子 氧原子
Mg O2 反应前
2
2
2
2
MgO 反应后
24×2+16×2=80
(24+16)×2=80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 组合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或“<”)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过程】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气球先鼓起后变更瘪,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按实际 按实际
Cu+O2 △ CuO
【装置分析】该实验装置中,橡胶塞的作用是__形__成__密__闭_体__系___, 小气球的作用是 _ _ _缓_ _冲_ 压_ _ 强_ _ _ _ ;如果没有它们,实验可能出现哪 些结果?__反__应__结__束__后__天__平__示__数__比___反__应__前__大___。
因此,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 原子质量
不变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不变
物质质量 不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

探究新知
2.玻璃管和小气球有何作用? 玻璃管和小气球起到缓冲作用,帮助平衡内外压强。
解释与结论: 铜粉加热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锥形瓶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参加剩反余应空气的物质(的空气总)质量等(剩于余生气成体)物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氧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氧化铜
剩余铜粉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 算在内。
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总质量不相等
★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 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 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总质量相等
探究新知
加热
铜+氧气
氧化铜
m1
m2
探究新知
进行实验分析总结
注意观察:1.加热后,铜粉的变化;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探究新知
1.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小气球加热时先膨胀,恢复室温后变瘪。 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进入小气球中。恢复至室温后由于氧气参加反应 生产氧化铜固体,瓶内体积变小,小气球变瘪。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 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练习与应用
2.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A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不过量,实验也能成功
在化学研究中,我们常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B 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C 红磷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红磷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与应用
3.一定条件下,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研究的量
适用于化学变化, 是“质量”的守恒 不适用物理变化 不是体积等其他方
面的守恒
研究对象
各物质
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物质, 所有参与反应的反应 物质总质量守恒,而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 物和生成物,不能漏 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 质不计算在内 掉、沉淀、气体物质 的质量守恒
实验5—1
分析与结论
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 成的氯化钠 、水 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物质




反应前质量 在化学研40究中,我们常依3据一定的标准对物5 质及其变化进行2分类
反应后质量
4
X
•锥形瓶内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加热时气球膨胀,冷却后气球变瘪
表达式 实验结论
Cu + O2 加热 CuO
m前 = m后
反应前97.4g
反应后97.4g
分析与结论
反应前
锥形瓶
锥形瓶
单孔橡皮塞
单孔橡皮塞
气球和玻璃管
气球和玻璃管
参加反铜应粉的铜粉
氧化铜
剩余的铜
剩余的铜粉
氧气
氮气稀有气体等
97.4g
氮气稀有气体等
反应的氧气质量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料
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
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
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波义耳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 实验 思路
1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
2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m2)
3 比较m1、m2 的关系
【提出猜想】
猜想1: m(反应前)大于m(反应后)
猜想2: m(反应前)等于m(反应后)
猜想3: m(反应前)小于m(反应后)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 加热铜粉
反应原理 铜+氧气
氧化铜
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实验前 实验后
质量
实验分析 铜+氧气
氧化铜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C. O2
D. Fe3O4
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产生气体,逸出到
解释 空气中,导致反应前后
质量不相等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实验5-2】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相等吗?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在反应前,只称量镁条的质量,
解释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①如果有气体参加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如果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佛山非遗铜箔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特制的铜箔上剪、刻而 成,(经称量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变) 不符合,无发生化学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参加反应的总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 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1.运用范围:化学变化;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2.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体积。 3.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指真正参加反 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有剩余)。
[猜想]
大于
?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活动与探究]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 密性良好后将铜粉平铺于锥形瓶的底部, 塞紧橡胶塞。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
质量守恒定律
R·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 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 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参加化学反应的_各__物_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_总和,这个规律叫作质量 守恒定律。 2.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 物)的___原__子____重新__组__合___而生成新物质(生成 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种__类___没 有改变,__数__目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质__量___也没有 改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 质量都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氧化铜 CuO
气球的作用: (1)密封系统,防止瓶内外物质交换。 (2)平衡压强,防止橡皮塞冲开。
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如:NaCl 如:NaOH
×
×

判断正误
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砂纸打磨: 去除铁丝表面的氧化物
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 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M1=86.2g
M2=86.2g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不一致,不矛盾, 没有称量气体
“六不变,二变,一可能变“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二变,一可能变“
化学反应前后 化学反应前后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 微观 ②原子的数目 ①分子的种类
③原子的质量
④元素的种类 宏观 ⑤元素的质量 ②物质的种类
思考:哪个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哪个能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遵守且

能验证
Cu + O2 △ CuO

验 三


验 二
遵守且 能验证
Fe + CuSO4 → Cu + FeSO4




反应前
反应后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遵守但不能验证
反应前
反应前
Mg+O2 点燃 MgO
遵守但不能验证
34.5g - 34.3g = 0.2g
反应前
反应前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 体,质量增加了。
分析: 镁条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气体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再想想
向澄清 石灰水 中吹气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讨论质量守 恒定律时, 各状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三、质量守恒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 一定含碳 有氢_____元素,可能氧含 有___元素。
“水变含碳元素的高价的汽 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 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 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 一谈你的想法?
中世纪,我国乃至世界上普遍流行着
一种炼丹术,一些巫师,术士们认为 可以用硫磺(S),硝酸钾
(KNO3),木炭(C)等物质通过 一定的方法炼出金(AU)来,达到 点石成金的效果,这种说法对吗?为
什么?
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 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I2O5 + 5CO =I2 + 5X,根据生成X 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则X的 化学式为CO2 。
制 作: 杜集杨文礼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小林
( 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1
实验现象
• 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 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种类
原子 (微 观)
数目 质量
不 变;
元 素 种类 (宏 观) 质量
物质总质量
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③重点词语


原理
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运用
①进行有关的计算
②解释现象
3、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 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
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C )
(A)18克 (B)7克 (C)8克 (D)6克
判断题
⑴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
×
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与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 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
不对
3.化学反应前后:①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 原子的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反应物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质量总和. 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C)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4.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 ) A.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 B.2g氢气与18g 氧气反应生成20g水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试管内固体药品 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D.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 二)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 钉
硫酸铜
硫酸亚


2
实验现象
•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相等。 ( ×)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
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
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1、现有一反应A+B→C+D,有10gA 和5gB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 无剩余,生成4g的C,则生成D的质量 为 8g 。
练习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2008年5 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 用R表示,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3N2﹢4H2O﹢2CO2则偏三甲肼的化学式 是
A C2H8N2 B N2H4 D C作业本及方指中的相应作业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
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H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2
H2
O
O
2


子 破裂 子
新 重新组合 分

新 聚集成 物

通电
H2O
H2+O2
通电
原子重组
三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4个 原子数目不变2个 原子质量不变6个
二变
4个
分子种类变2化个
物质种类变化6个
宏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