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4-3】 某二层礼堂框架结构,下层为车库,上 层为礼堂,两边2.2m走廊,外围砖墙,计算简图取 为内框架计算。施工时先施工框架部分后砌外围墙,砖 墙难以顶紧梁底,使框架外伸梁变为悬臂梁,强度和刚 度都不足,在外伸表梁根部出现较大裂缝。 • (3)计算错误、构造不当引起的变形开裂。随意简化 计算,造成误差太大;或由于粗心大意漏算荷载;或由 于新型材料、新型结构没有现成计算方法而套用其他差 别很大的计算方法,或遇振动、稳定等问题,力学分析 过于复杂,又没有实验数据而进行设计等酿成工程质量 事故。 •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计算中,有许多细节问题不是通 过计算确定,而在构造要求中来体现。但是,由于一些 人员对构造要求不熟悉或不重视,因而引起质量事故和 裂缝。
• 【例44】 某教学大楼,三层混合结构,在教学 楼板中,凡是纵横墙交接处板角均有呈45°弧线裂缝。 而主次梁交接处未发现裂缝,其主要原因是纵横墙压着 楼板,受力复杂,没有足够的构造筋所致。 • (4)构件刚度不足引起开裂。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 与裂缝有着一定关系,结构过大的变形,可产生对应的 裂缝,过大的裂缝又可扩大结构的变形。设计时应满足 构件的刚度要求。 • (5)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 房屋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模型有一定的出入,当设计 时没有进一步考虑其影响,即只考虑结构的主要应力, 不计算次要应力,因而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 (6)设计未考虑施工方法引起开裂。设计计算时应考 虑施工时结构的受力情况,否则施工过程中结构可能产 生损坏。
• 【例4-5】 某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结构,工程主体26层和地下室2层,总建筑 面积36500m2,平面尺寸15600mm ×59400mm,为一类建筑工程。主体结构 验收时发现现浇楼板多处有贯通裂缝:楼层四角 45°斜向裂缝,裂缝上大下小;板跨中、支座 处沿楼板纵横裂缝。经统计发现贯通裂缝80条, 裂缝长度50~160cm,裂缝宽度0.1 8~0.41mm。其中0.18~0.30m m的裂缝68条,大于0.3mm的裂缝12条。 有裂缝楼板129块。经验算,产生裂缝的原因 是由于在设计时忽略模板支架拆除时楼板承载力 的验算,楼板承载力不足以承担 上层楼板通过模板支撑传递下来的荷载而产生的 裂缝。
• 4)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 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 沉降所致。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 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 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地基不均匀 沉降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 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地基沉降引起上部结构裂缝有一定规律的,裂缝 的位置和分布情况与沉降曲线密切相关。图 • 4-2为混合结构坐落在地基呈微凹形沉降曲线 上的斜裂缝。图4-3为某框架结构边柱坐落在 局部坏土上,引起各柱沉降差而出现的框架梁柱 裂缝。
• (一)裂缝原因 引起裂缝(见图4-1)的原因很多,可归结成两 大类:第一类,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为结 构性裂缝、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相应,预示 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第二类, 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如温度 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 的变形。 • 两类裂缝有明显的区别,危害效果也不相同,有 时两类裂缝融在一起。根据调查资料表明:两类 裂缝中,变形引起或以变形为主引起的裂缝占主 导,约占结
• 3)温度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随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在受到约束时, 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即会出现裂缝,此裂缝称为温度裂缝。混凝土温 度裂缝有以下特点: (1)裂缝发生在板上时,多为贯穿裂缝;发生在梁上 时,多为表面裂缝。 (2)梁板式结构或长度较大的结构,裂缝多是平行于 短边。 (3)大面积结构,裂缝多是纵横交错。 (4)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且 沿结构全长没有多大变化。 (5)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 季较细。 (6)大多数温度裂缝沿结构截面高度呈上宽下窄状, 但个别亦有下宽上窄情况。遇上下边缘区配筋较多的结 构,有时亦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菱形裂缝。 (7)裂缝发生前会发出断弦、断索似的声音。
• 第二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
•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有以下几类:①混凝 土裂缝;②混凝土强度不足;③混凝土缺陷;④ 构件错位、变形等。 • (一)混凝土事故的原因分析造成混凝土工程质 量事故的原因有:原材料问题、混凝土配合比问 题、施工工艺问题、施工管理问题、使用不当等。 • 【例4-1】 中南地区某厂,跨度为11.6 3m的大梁,在拆模时即行垮塌,主要因是混凝 土的配合比不合格,拌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 设计要求混凝土为8,而实际施工只达到C 5.5。
• 1.非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塑性裂缝 混凝土浇灌好后开始逐渐凝聚,由流体逐渐变为塑态,然后硬化 变为固态,在塑态阶段产生的裂缝通称为塑性裂缝,是各类现浇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发现的一种早期裂缝。其主要有如下两 种原因产生的: • (1)混凝土骨料沉落裂缝。混凝土浇筑时,在振动器和重力作 用下,水泥浆上升,骨料开始下沉,骨料沉落过程若受钢筋、预 埋件及模板表面的阻力,或两部件沉落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裂缝。 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0.5~3h之间。这种裂缝 沿着梁上面或楼板上面钢筋位置出现,裂缝深度通常达到钢筋表 面,或在侧模板移动上表面,或在结构的变截面处、梁板交接处、 梁柱交接处及板肋交接处的表面,深度一般不超过20~25m m。 • (2)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仍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混凝土表 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均在表面出现,形状不 规则多在横向,长短不一,约在50~750mm之间,间距约 在50~90mm之间,又称为龟裂,类似干燥的泥浆面的裂缝。
• (7)预制构件连接开裂。预预构件的裂缝多出 现在构件连接处。主要是切口、托座的配筋构造 不当,构件间支承不当,温度收缩开裂等。 • (8)后张法张拉预应力开裂。后张预应力结构 是在混凝土浇筑养护后再张拉预应力筋。此时结 构应能承受张拉预应力所产生的力。如果不进行 仔细的考虑和验算,可能发生事故。
• (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性质鉴别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研究结果与大量工程 实践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普通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达到30%~40%的设 计荷载时,就可能开裂。因此,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计算 理论中,除对裂缝有严格要求的构件外,一般构件,如 受弯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事实上常见的一些裂 缝,如温度收缩裂缝、混凝土受拉区宽度不大的裂缝等, 一般都不危及建筑结构安全。因此,混凝土裂缝并非都 是事故,也并非均需处理。但过宽的裂缝对结构有较大 危害,所以,过宽的裂缝要进行处理。 • 对于裂缝事故处理必须从形成裂缝的原因、性质、危害 的分析与鉴别着手。分清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正 确掌握处理原则,合理选择处理的方法和时间,这些都 是处理混凝土裂缝事故的关键。
• 2)收缩裂缝 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多余水分蒸发,体积缩小称 为干缩。同时,水泥和水起水化作用逐渐硬化而 形成水泥骨料不断紧密而体积缩小,称为凝缩 (也称自收缩)。干缩和凝缩总称为收缩。收缩 以干缩为主。收缩裂缝发生在混凝土面层上,裂 缝浅而细,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 对于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均匀分布于相 邻的两根钢筋之间并与钢筋平行。大体积混凝土 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 多发生在箍筋位置上。对于高度较大的钢筋混凝 土梁,由于腰筋放得过稀,在腰部产生竖向裂缝, 且多集中在构件中部,中间宽两头细,至梁的上 缘及下缘附近逐渐消失,梁底一般没有裂缝。
• 5)施工缝处理不当引起的裂缝 浇灌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条件限制,不能连 续浇灌,在新旧混凝土间形成一条接缝,称为施 工缝。施工缝位置不当或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当, 往往在收缩或受力变形后呈现裂缝,见图4-4。
• 2.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构性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其裂缝与荷载相对应,是 承载力不足的结果,其裂缝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原因 如下: • 1)设计原因为主的裂缝 • (1)钢筋锚固长度不够产生的裂缝。受拉钢筋必须有 足够的锚固长度,否则会产生钢筋滑移裂缝,钢筋得不 到充分利用。 • (2)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引起的开裂。要进行房 屋结构设计,首先要根据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抽象 和简化,得出计算简图,然后才能进行计算。选定结构 和计算简图时,一方面要反映结构的工作情况,从实际 出发,分清主次,得出合理的计算简图;另一方面,在 选定计算简图后,还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使所设计 的结构体现出计算简图的要求。若计算简图选取不当, 就会引起结构事故。
第四章 混凝土事故
1掌握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装配 工程、局部倒塌事故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处理方法; 2清楚钢筋混凝土事故的发生所产生的巨大损失 和严重后果; 3基本了解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 在我国发生的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中,钢筋混凝 土结构占了主要的部分。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 958事故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倒塌事故的 比例为35.7年到1987年间发生过的建筑 工程倒塌%。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事事 故已不多见,但根据对建设部通报的从2003 年到2006年上半年中发生的三级以上事故的 不完全统计,钢筋混凝土事故约占40%左右。 这一比例是惊人的。 •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可以分为混凝土工程质 量事故、钢筋工程质量事故、模板工程质量事故、 装配工程质量事故、局部倒塌质量事故等。
• 【例4-2】 某高层住宅楼于1998年10 月15日开工建设,地下室框架柱、剪力的混凝 土设计强度C40,浇筑后发现地下室框架柱、 剪力墙留置7组试件中有5件仅达到设计强度的 71%~82%,混凝土评定为不合格,对地下 室结构随机抽取3个构件进行检测,发现混凝土 构件强度平均为32.69MPa,最小仅8M Pa。 • 经认真分析调查,认为可能出于如下原因: (1)混凝土生产用水泥质量不合格。 (2)误用了低强度混凝土。 • (3)混凝土配合比不严格。 (4)外加剂使用不当。 (5)计量不准确。
• 2)施工原因为主的裂缝 • (1)钢筋配置位置不当的裂缝。在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钢筋配置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结 构的强度、刚度和裂缝的宽度,钢筋位置不正确 时,不但使构件的承载能力降低,变形增加,而 且会大大增加裂缝的宽度,严重的还会使梁、板 有折断的危险。 • (2)模板不善引起的裂缝。例如,模板过干、 混凝土初Leabharlann Baidu受振、模板标高调整引起的裂缝、模 板下陷引起的裂缝、支模方法不对引起的裂缝、 模板尺寸错误、支模不牢、模板歪斜、滑模工艺 不当等。
• (5)施工质量粗糙低劣引起的裂缝。例如,混凝土配 合比不良、浇筑顺序不当、浇筑方法不当、浇筑速度过 快、保护层太厚或太薄、早期受冻、早期受振、过早 加载、养护差、构件吊装工艺不当等,都会引起结构的 裂缝甚至造成建筑的倒塌事故。
• 【例4-6】 某私人住宅楼为3层内框架结构, 于1997年竣工,住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 框架梁出现裂缝。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梁的裂缝 均出现于梁的两端,为约45°的斜裂缝,斜裂 缝均为贯穿性裂缝,且混凝土的质量较差。通过 对部分梁的混凝土取芯试压和回弹检测,平均强 度等级为C15,最低强度等级约C12,而图 纸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的实际 强度与设计强度相差较大。由于混凝土强度低, 经过复算,梁处于超筋状态,属脆性破坏裂缝, 应立即予以加固。
• (3)原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例如,水泥安定性不合 格、水泥养护不当、砂石级配太差、砂石含泥量大、使 用了反应性骨料、不适当地掺入了氯盐等。
• (4)施工超载引起的裂缝。施工期间在楼层上堆放材 料、机具等,有时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尤其施工尚未完 毕,混凝土强度偏低,各构件间连接尚未完全形成,一 旦超载,轻者使建好的构件出现裂缝,重者可能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