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我市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国内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总部引进工作不断推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借助长三角经济发展之先风,加上较为优越的投资环境,杭州国内招商引资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下面是2001年以来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的数据。
从资料分析(图表略)来看,杭州市主要承接温州、台州、宁波、绍兴等省内企业的转移,以非国有资本为主,在杭主要投资三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总部迁杭的大企业集团有广厦、康恩贝、美都、盾安、中义、吉利、圣奥、合盛、荣安、苏泊尔等企业(集团)100余家,主要为省内民营企业和上海、北京企业,集中在滨江、钱江新城和上下城等区块,投资总额逾百亿元,已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双五百强和集团数量在全省独领风骚。入围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有42家入围,具体分布:杭州20家,宁波9家,温州4家,绍兴3家,嘉兴2家,金华1家,台州1家,衢州1家,丽水1家。入围2004中国民企500强户数最多的是浙江省,有183家企业,具体分布:杭州58家,绍兴42家,温州33家,宁波18家,台州14家,嘉兴11家,金华6家,舟山1家。日前统计部门对全国经济较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以及4个直辖市共8个地区的大企业集团情况所作的比较显示,2005年,浙江大企业集团数量达到281个,低于山东(373个),排名全国第二位。近日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注册的集团以及以集团名字投资的公司达1477家。由此可见,我市依托全省的民营经济,大企业(集团)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总量上,都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这为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市外集团在杭设立办事机构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杭州在长三角南翼中心地位的不断增强,市外集团在杭设立办事机构呈每年增加的态势,集团驻杭办事处一般具有负责浙江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子公司管理等职能。据统计,目前在杭登记设立办事机构的企业集团有144家。这为今后吸引外地企业总部迁杭和设立地区总部提供了便利条件。
4、总部集聚已成雏形。目前杭州的企业总部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块,一是钱塘江两侧,二是延安路两侧,三是黄龙体育中心四周。钱塘江两侧,主要以江北的钱江新城和江南的高新区为主,钱江新城目前正在建设之中,但已有圣奥、金基、万地等20多家企业已购置土地建造总部大楼,随着行政中心正式进驻,会进一步加快总部大楼群的建设,同时总部大楼除了企业自用外(一般要求在1万
平米),还有大量的写字楼用于吸引更多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的进驻。高新区依托自身国家级开发区先发优势和与钱江新城遥相呼应的区位优势,已吸引吉利、康恩贝、苏泊尔等20余家集团总部迁入。钱塘江两侧主要集中了制造业、医药、高新等行业企业总部。延安路两侧,主要以下城区的武林商务圈(CBD)和上城区的休闲旅游商务圈(RBD)为主,目前主要集中了金融、文化、商贸、中介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总部。黄龙体育中心四周即西湖区正在打造的杭州西湖国际商务区(IBD),主要以黄龙商务圈和浙大科技园为核心,目前主要集中了制造业、投资类、旅游、研发等行业企业总部。
二、存在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总部经济发展存在盲目性。目前,我市虽然高度重视总部经济,但没有根据总部经济的特性,对全市进行统一规划,实行功能定位,导致目前老城区各自布局、安排建设,不但增加了招商成本,而且总部分布散乱,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2、缺乏统一和专项的总部经济政策。市政府于2001年4月,出台了《关于鼓励来杭投资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2001﹞6号),对鼓励外地企业总部迁杭明确了几条优惠政策。但发展总部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况且6号文件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其他城市,已无竞争优势可言。
3、贡献率及拉动力不强。目前在杭总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区租用几间写字楼居多,固定资产投入不大,而且总部功能局限于管理和投资,没有形成人才的集聚,因此企业的税收贡献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力不强。
三、杭州发展总部经济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沿江发展战略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直以来,杭州围绕西湖做文章,各项资源非常紧张,资源整合的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如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沿江发展战略,尤其要把钱江新城作为杭州今后的行政、会展、商务中心,企业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提升企业知名度,钱塘江沿岸势必成为企业总部向往之地。与此同时,沿岸正处于建设之中,规划和引导起来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2、市区的“退二进三”战略,使总部经济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随着“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市区的工业纷纷往外搬迁,一方面腾出更多的资源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搬迁企业为确保原有企业的品牌和留住高级人才,并延续原有的社会资源,企业会把总部和职能中心放在市区,以便继续使用中心城区所提供的高级资源要素。当然有可能会进行重新选址,这也将有利于全市总部经济的集聚。
3、城市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将加快杭州总部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杭州对城市重大交通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如建设当中的杭千高速、地铁、东西快速通道,以及已批准立项的沪宁杭城市轮轨和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等等。这些重大交通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使杭州能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杭州的辐射能力。交通的便利,使企业实现总部和生产基地的分离提供了条件。
4、楼宇经济发达,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原始积累。杭州由于资源紧张,楼宇经济一直以来是中心城区招商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楼宇经济与
总部经济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杭州的总部经济蕴藏于楼宇经济。在楼宇经济中,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和机构职能的升级,部分楼宇经济就会升级为总部经济。
5、浙商回归,将成为杭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浙商遍布全中国,经过多年的创业,浙商已完成了原始积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升级的需要,企业越来越需要获得中心城市高级要素的支撑,由于荣归故里的家乡情结,浙商回归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而杭州因其在省内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浙商的首选之地。
(二)挑战:
1、国内各城市的竞争,尤其是上海。自总部经济理论的提出,全国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就长三角而言,上海、南京、温州对杭州就形成很大的威胁。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目前已经吸引我省如正泰、均瑶、雅戈尔等一大批企业总部迁入。正在施工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缩短宁波、温州、台州、绍兴、舟山等浙江最发达的五个地区与上海的距离,这将进一步削弱杭州的区位优势。南京作为长三角的另一个副中心,凭借其区位和文化优势,杭州很难与其分长三角北翼企业总部的一杯羹。温州作为浙商主要籍贯地,在吸引浙商总部上,因其家乡、血缘关系,对杭州形成很大的竞争。因此,杭州发展总部经济,如何与上海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特色,进一步扩大比较优势,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
2、商务成本过高的问题。杭州土地资源紧缺、房价过高等,这对发展总部基地和引进高级人才形成很大的障碍。总部的搬迁,必然引起企业短时间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