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一、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 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 促进经济的变革, 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 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 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 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基本内容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

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二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 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 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 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 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 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 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 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 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 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六、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要强化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矛盾凸显,怎么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加强改革统筹协调,非常重要。二、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

(一收获期效应

人口红利,大量少青壮廉价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上世纪 70年代化肥厂陆续投产使用;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的成功运用。中国工业进入青春期,到 70年代末工业体系基本建立,系统效益开始显现。

(二投资推动

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策略, 一方面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国

内内需不足。为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只能依靠投资来拉动, 包括,大量地引进外资, 这样我们的发展就成为投资推动型发展, GDP 的增长主要由投资的大小来决定。

实际上,采取的依然是一种牺牲消费突出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个直接后果:国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不相匹配, 甚至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是相悖而行的。

就经济自身而言, 则不过是一种数量扩张粗放增长低质低效模式, 凭借着各种各样的透支,最多只是获得一个眼前泡沫竞争力而已, 在缺乏真正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情形下,是根本没有长足发展后劲可言的。

(三资源推动

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资源从国家垄断改为多元开发, 国内资源开采量飞速提高, 为 GDP 的增长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砝码。从过去的国家对资源的消极不作为,转而成为疯狂大作为。此为从政治挂帅向经济挂帅转变的典型表现之一。

透支生态、资源、环境的发展模式,其本质的的确确是一种断子绝孙的可怕模式。 (四 GDP 衡量标准作用

中国现行的 GDP 衡量标准,是将国外企业在华的生产产值统计在内。这样,随

着外资的投资不断增长,必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 GDP 的增长。

咱们的蛋糕的确是不小了, 可是其中的水分却也不少。受外部的、尤其是美元的影响非常之大。且不论咱们这块蛋糕的质量究竟怎样。

(五社会自然发展的作用

懂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无论什么朝代,只要社会稳定,经济一般都会得到发展, 这就是社会自然发展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我国未发生过大的社会动乱, 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作用,也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一个重要原因:经历了长期的动荡折腾,从上层到民众,思定思稳之心不可谓不强。三、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一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外开放

我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在自主自立、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来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及合作与交流,同时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二由点到面,循序渐进

经济开发区——沿海城市——沿海地区——内陆;

由第二产业为主到第一、第三产业逐步推进;

由单方位、低层次——全方位、深层次渐进式拓展。

(三从开放第二产业为主到全面推进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地产、科学研究等。

20世纪 80年代,优先开发第二产业(基本限制第三产业

90年代,逐步扩大开放领域,加入 WTO 后,逐步取消第三产业的限制性政策。2002年起,我国农业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由此逐步实现了三大产业全面开放。四、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

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传统体制在意识形态方面拥有强大势力,以及长期“条块分割” 所形成的部门与地方的独立利益, 我国在引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 面临着重重阻力。而通过以区域开放政策为先导并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 我国经济发展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