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_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广西在国内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壮瑶药材。广西药材资源丰富,应该抢抓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政策与机制,健全中药、壮瑶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保证优势中药、壮瑶药品牌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概况
一是中药、壮瑶药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广西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据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近年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稳步发展,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十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广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着大量的中草药、民族药、民间药单方验方,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二是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股。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发展。
2005年2月广西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支持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2006年明确提出“打造八桂药谷,创建南方药都,开辟西南药道,振兴民族药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特色较鲜明的产业体系。广西中医药产业拥有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2013年玉林市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玉林中药材贸易市场成为全国第三大市场,梧州中恒药业的“血栓通”单一品种销售进入全国同行前三位。2010-2014年,壮瑶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7.48%。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广西已建立中药、壮瑶药研发相关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9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有200多家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三金”、“玉林”、“天和”、“金嗓子”、“花红”等品牌全国驰名;复方扶芳藤合剂、三金片、湿毒清胶囊、西瓜霜系列、金嗓子喉宝、肤阴洁、花红片、妇血康、骨通贴膏、正骨水等30多个中成药品种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等方面在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均有较好声誉。
截至2013年底,除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健康业这一新兴产业未纳入统计外,包括中药民族药制造业、中药民族药材种植业、中药民族药物流业、中医民族医诊疗设备制造业在内的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总产值大概在250亿元左
右,其中中药工业是130多亿,全国第六。贵州省在中药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1亿元,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156.42亿元,居全国第五。而相邻的四川省,2011年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408亿元,居全国第2位。
二、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的中药、壮瑶药产业虽起步较早,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放缓。
一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步子还不大。广西整体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而且野生药材的开发与利用也由于缺乏管理,许多特色品种的资源连年锐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远远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中药、壮瑶药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已经明显减慢,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从周边省份对比情况来看,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中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东、浙江、吉林和天津等省市的中药资源虽然远不及广西,但他们现在却是我国的中药工业大省(市),这应该值得我们警醒和奋起直追的。
二是中药、壮瑶药产业整体规模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整体研发能力较弱。广西中医药企业发展迅速,虽然拥有“三金”、“玉林制药”、“梧州制药”等一些全国知名企业,但总体上看,广西企业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除了几个重点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外,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企业对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基本上是以仿制为主,产品绝大部分是中药材原料或饮片,附加值低,利润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中成
药产品不多。
三是中药、壮瑶药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远未完善。区内中医药研发山头林立,小而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做出成果;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以获取科研成果为导向,缺乏市场应用前景,与企业技术需求不匹配;企业创新需求不旺,创新活动不活跃;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导致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活动较少。
四是高层次科研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较弱。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短缺。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匮乏,导致广西中药科研水平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少。
三、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贯彻落实“高峰”战略,引领中药、壮瑶药科学发展。
建议区党委政府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乘势而举,明确提出并启动广西建设中药、壮瑶药强省的宏伟工程,使这项工程上升为广西的发展战略之一,做大做强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重点实施“高峰”战略,打造出一批引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专家、标志性项目、标志性技术、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学科。瞄准全国中药发展的最前沿、最高峰,建立全国中药、壮瑶药发展的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和医疗中心,力争在现有“高原”基础上不断形成“高峰”。集中人力,制定规划,规范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在人才、政策、资金、科技、产业等方面分析解决好制约中药、壮瑶药发展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营造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