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摘要】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学界普遍相信,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他们知道,中国不会干预邻国的制度,迈向现代化强国的中国,能发挥更加正面的影响力。
【关键词】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如何影响国际关系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国际关系的论著零零星星但不绝如缕,2015-2016年间却向上跨了一阶,2017年更俨然汇成一股小潮流。
适逢中国召开十九大,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些论述皆与学术界的讨论相一致。
国际学界针对中国发展的几个主要立场
针对中国国际关系的诸多论点,学界主要聚焦于一个问题,即中国外交是遵循着“独树一帜”的理论
方法,还是符合既有理论来开展。
这个理论问题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中国对既有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到底持什么态度。
欧美学者对中国发展的观点,大致可以整理出以下几个主要立场。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与其他国家一样,以权力与利益为核心,意图改造世界秩序,以中国为中心。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是国际关系中的“例外”,必须用中国自己的方法来认识中国,比如,“关系文化”是中国独有的视角,若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会了解中国的对外关系。
他们认为中国必须将“关系文化”纳入既有国际关系理论,才能让包括对欧美在内的各方学者的分析更完整,进而构成具有全球意义的国际关系理论。
一些亚洲学者与欧美学者不同,因为他们之中不少人觉得自己非常了解中国,与欧美个别学者秉持“中国威胁论”不同,他们认为中国的一举一动所释放出的信息,自己能够完全解读,所以不会陷入某种未知的恐惧。
关于国家软实力的问题,国际学界讨论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国际形象这一议题。
中国学者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形象,相形之下,研究美国软实力的学者从来不关注美国形象,反而强调即使美国形象
为人诟病,却依旧制约着各国的政策议程。
简言之,如果国家软实力就是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国际关系,那么中国不但已经做到,而且成效颇佳。
中国发展模式不仅在于自身的进步和完善,而且为其他国家和人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此外,学界普遍相信,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他们知道,中国不会干预邻国的制度,迈向现代化强国的中国,能发挥更加正面的影响力。
十九大召开前,中外“关系学派”的对话大约在二十年前,在欧美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学界兴起了对“关系性”的反省。
2017年,欧美与中国的关系学派开始进行对话。
欧美关系学派对主流的权力与国家利益分析,自始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主流研究忽略了国家不是单独个体,必然要在文化、语言、历史、生态等脉络中进行互动,这些脉络使得国家间的互动更有意义。
2017年春夏之交的中外关系学说对话,笔者尝试整合分析了其中的主要观点,大致归纳出几个不算成熟的观察:欧美的关系性是指,各国接受共享的规范、习惯、话语;中国的关系性是指,不受规范、习惯、话语差异而能彼此接受,做到和平共存。
欧美的关系性是透过之前的??践确认共享元素,超越时空;中国的关系性是透过当下的互动,来进一步调整或确认,受时
空限定。
欧美的关系性存在于多边互动之中,即使没有双边互动的国家间也彼此相关;中国的关系性主要
透过双边互动来实现,倘未互相确认关系,即使习惯相同,依旧不算有关系。
欧美与中国的关系性都强调过程及实践,强调国家的能动性,都不承认存在绝对性的结构制约。
欧美与中国的关系性都强调国家自我克制的必然性,所以能解释小国对大国的影响力。
欧美关系性里的小国是以共享的规范监督大国,中国关系性里的小国透过大国的让利情况来认可大国的信用。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针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重申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政策。
欧美关系学派认为,中国所提倡的全球治理思想,有赖于彼此具体协商,没有强迫接受共通性。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其谓“共同”,所以具有某种构成所有国家的普遍性内涵。
相较于欧美,中国的关系性着重强调双边的相互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恰恰是在处理各种不同的人类之间如何联系的问题,透过“一带一路”加以联系,是其中一途,
提供沿途国家各自认为妥当的物质性关系,适以巩固其不同。
在新时代,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要维系每个国家都必须建立关系的生存与生活要求,主权平等共商共建;不是以中国为中心,而是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并行;不是只重视双边互惠的安排,也重视多边协商。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性问题,也没有一个国家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参考文献】
①《外国政要学者热议十九大: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为全球做出新贡献》,国际在线,2017年10月23日。
责编/赵橙涔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