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5课《苏轼词两首》ppt课件

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课文 导读
定风波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遭受严

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
目 链

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
境。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 拨 栏目链接
手法,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
的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映衬也,就是利用事
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村来突出
栏 目

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学习这种手法,分析齐

已《早梅》中这种手法的运用。
探究 与点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
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
栏 目
险遭杀身之祸。但作者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
链 接
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两首词格调是豪壮的,跟失
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探究 与点

(2)烘托和映衬。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 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 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 栏
木jǐn(槿 ) 吝sè( 啬)
栏 目

呼 xiāxoi(ào(啸 萧
) )瑟
ɡ天ulāúnn((伦纶
)巾 )

xiāo(潇 )洒 lún( 轮)番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课件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
——谪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远贬岭南时作《定风波》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谪贬黄州作《临江仙》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谪黄州时作《定风波》
qióng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chán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qu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结合注释 理解词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 , 受 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亮而皎洁 高悬而清冷 美好而浪漫
令人憧憬 又让人落寞惆怅
活动二:析词人之为,悟词中之情
细读本词,圈画出体现词人行为的词语,并概括不同行 为阶段词人的情感或心境。
要求: 1.小组讨论,限时5分钟; 2.每小组各派一位代表展示和有感情朗读所找到的句子。
活动二:析词人之为,悟词中之情
行为一:“欢饮达旦” “大醉”

苏轼专题ppt课件

苏轼专题ppt课件
31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 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 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 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 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 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 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 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 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 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 边是丰湖。
4
苏轼的人格魅力
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文人形象 对人——“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 一个不好人”
5
苏轼
1.人格魅力: “中国古 代最高贵、最亲切、最 有魅力的文人。”
2.文化成就:“百科全 书式的文化巨人”
3.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的文人典范
7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 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 成为北宋诗坛骄傲。“苏黄”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28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 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 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 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 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 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 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 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 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 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史上最全苏轼苏东坡课件ppt

史上最全苏轼苏东坡课件ppt
这个诏书,简直就是为阿云量身定做的,按照诏书的规定, 阿云最多只会被判有期徒刑,而绝对不会被判死刑。许遵以皇 帝的诏书为依据,向刑部申诉。没想到皇帝的诏书在刑部不管 用。
刑部不接受许遵的申辩,依然维持死刑判决。这时事情又 发生了戏剧化的转折。许遵被调往大理寺任大理寺卿,这是大 理寺的最高长官,这下许遵掌握了案件复核的主动权,阿云被 改为有期徒刑。
驻足汴梁,一举成名
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 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青的, 那二十一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自然是少年 成名天下知。
苏东坡最大的幸运,是遇上了欧阳修。他当时正是 主考官,也是北宋 文坛的领袖。他提倡的古文运动,摒弃空虚造作的 文风,提倡文要达意。心里想 什么,就写什么。正好让血气方刚的青年苏东坡赶 上了,这可以说是天地的际遇。
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下来为他写了这篇记。
苏东坡感今怀古,暗含讽刺。没想到,陈一字不改,刻于石碑上,立在了凌虚台旁。若干 年以后,苏经历了人生的起伏风雨之后,想到这件事后,非常后悔。苏后来给陈写了墓志 铭,在宋朝,只有自己非常尊敬的人,才会为他写墓志铭。表达了自己少不更事的悔恨。
在北宋宋仁宗年间,表面的太平之下掩盖的是积贫积弱的王朝。国 库空虚,就是神宗的太后想做寿,都拿不出钱,百姓生活潦倒,军 队孱弱,就迫切的需要改革。1067年轻的宋神宗即位,他任命王安 石实行改革,力图自强,这就是王安石变法。但是,王安石要求改 革一定要快,要高效,所以不允许别人议论,批评。这个决定使他 任用的人都是非常年轻,资历不够,然后又非常功利,一心往上爬。 于是,很多别有企图的官员混进了变法机构,新法没有起到正面的 效果,于是朝廷里出现了支持与反对的两个派别。苏轼反对王安石 变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他反对的是王变法的快,急。宋神宗的急 切,王安石的独断,使苏东坡陷入了忧虑。

《苏轼简介》PPT课件

《苏轼简介》PPT课件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 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 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 作了高度的概况,很有哲理意味。
• 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 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 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 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 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
•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 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 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水调 歌头
明月 几时 有
.
12
作品赏析: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 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 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是埋怨明月 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 们的同情。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
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千古的离人之愿。
.
13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
•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 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 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 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 治豪情。

苏轼PPT课件

苏轼PPT课件
—— 苏轼《答谢民师书》
可常而其汩择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行不与,地

——
止于可山虽而吾
。所知石一出文

当也曲日,如 行。折千在万
轼 ,所,里平斛
《 常可随无地泉
文 说
止知物难滔涌 于者赋;滔,
) 苏 文 创 作 风 貌
》 不,形及汩不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 最重视的一点是 “以意为主” 。 因此,他既反对 “浮巧轻媚,丛 错采绣” 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 乏内涵的骈体文,也反对 “怪僻 而不可读” 之文。不过,苏轼更 加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 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
—— 《宝绘堂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 玮丽者也。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 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 《超然台记》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轼 像
——参寥《东坡先生挽词》
挽词从两方面归纳了苏轼的人格精神:既严正又平和,既坚 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 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 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 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 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 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学佛老者本期於静而达,静以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 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
—— 苏轼《答毕仲举书》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 《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 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 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

苏轼简介-PPT课件

苏轼简介-PPT课件
其逮入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
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 公事。
关于苏词
王灼《碧鸡漫志》称苏词“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除男女恋情、离合悲欢,更有田园风情、 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咏物 记事等。
苏词分类
• 豪放词风
• 慷慨激昂的感情、奔放豪迈的意象、飞 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铿锵 雄豪的音调。
• 旷达词风
• 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 特立
• 婉约词风
• 格调高远典雅、感情真实健康,由浓艳 转为清新。
苏词之最
• 豪放词
• 最早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最具风格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最具旷达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一生,无论得意与否,总是敢于坚持 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活得光明磊落、爱憎 分明、表里如一。当种种不幸袭来时,他 都能以一种豁达、超然态度来对待,无论 生活怎样的令他失望,也从未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正是 古代文人所少有的。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范滂(pāng)(137-169)东汉官员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 "清节"为郡人称道。
二十岁高中进士: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 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欲擢冠多士,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读轼书不觉汗 出,快哉!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 乃信服。

苏轼生平及创作ppt课件

苏轼生平及创作ppt课件

“哭途穷” 线条厚重有力
“乌衔纸” 线条幽怨绵长
收 放
书写特点:丰腴跌宕dàng 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
画作《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直抒胸中磊落不平。
《竹石图》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汴biàn 京
密州 杭州
黄州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坎坷一生
京城(旧党欧阳修)
(判官)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京城(中书舍人)
(旧党重启)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凤翔 杭州
(反对新党新政)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惠州 儋dān州
苏轼的人生曲线 蓝色 人生轨迹 红色 创作曲线
第一次 1080——1084年 地点:黄州 原因: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 第二次 1089——1091年 地点:杭州 原因: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 第三次 1094年——1100年 地点:惠州、儋州 原因:与章惇政见不合
苏轼及其作品欣赏
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籍河北栾(luán) 城,北宋眉州眉山人,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现存 诗2726首,词398阕, 散文4800余篇,开创 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 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 艺 全 才
3
第第第 三二一 节节节
苏苏苏 轼轼轼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 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 奈春光离去。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 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 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 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狼藉一片。 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叫人无计 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 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戏子由》);陛下 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
地)变桑田’ (《八月十五日看潮》);陛下谨 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
9
被贬黄州七年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 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 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 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 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 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 秋雨《苏东坡突围》
.
24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以人喻 茶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 体轻虽复强浮泛,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
25
饮湖上初晴后雨
.
10
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 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 职。
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
.
11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元符二年(1099)再贬儋州(今海南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2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 乃闻其尚在藤也。且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
18
以文为诗,始自昌黎,至东坡亦大放厥词, 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天生健笔 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 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 也 。”(赵翼《瓯北诗话》卷五)
.
19
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吴中田妇叹 荔枝叹 《石炭》
.
20
秧马歌
嗟我父子行水泥,朝 分一垅莫千畦。腰如 箜篌首啄鸡,筋烦骨 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 尻轩昂腹胁低,背如 覆瓦去角圭,以我两 脚为四蹄,耸踊滑汰 如凫鷖。纤纤束藁亦 可赍,何用繁缨与月 题,竭从畦东走畦西。
.
21
善说理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西林壁》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 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 1036 一 1101)
.
1
《东坡先生挽词》参寥
峨冠正笏立谈丛, 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履, 直将和气接儿童。
.
2
一 生平
童年母教。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 《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 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 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
7
山村五绝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
8
乌台诗案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
事,或能牧养小民。”
——《湖州谢上
表》
“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 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 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 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14
苏轼的思想:儒道佛通融不碍
儒家——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经时济
世的用世情怀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超然物外,顺
应自然
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看取
流涕
————————《后汉书·党锢传·范 滂》
.
4
嘉祐二年(1057)举进士。作《谢欧阳内 翰书》。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书,不觉汗 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 头地也。可喜!可喜!”
.
5
新 法 旧 法 之 争
.
6
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 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 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当下,随缘自适
.
15
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文—— “ 唐宋八大家 ” 诗——“苏 黄” 词——“苏 辛” 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
书法——“宋四家”(蔡襄、黄庭坚、米 芾)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
16
苏轼:枯木怪石图
.
17
苏轼之诗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书吴道子画后》
——————宋史 ·苏轼传
.
3
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 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
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李膺、杜密)齐
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
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
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
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26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曰:“后二句遂 成为西湖定评。”
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 赴》:“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
临镜台。”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被酒独行,
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
13
宋徽宗上台时大赦天下,回常州一年余死于常 州,享年64岁。
六月二十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
22
善比喻:丰富 新鲜与贴切
博喻: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百步洪》
.
23
《读孟郊诗》之“佳处时一遭”
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 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 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 又似煮彭越,竟日嚼空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