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幻灯片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 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 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 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①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 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9
管仲掌理政事,善于把灾祸转化为安福,
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十分注意事情的轻重 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桓公实在恼 恨小妻蔡姬,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趁机 讨伐楚国,谴责(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 包茅。桓公实际上北征山戎,管仲却趁机 让燕国实行召公的善政。齐、鲁两国在柯 地盟会时,桓公打算背弃同曹沫签订的归 还鲁地的盟约,管仲却设法使桓公坚守信 用,诸侯因此而纷纷归附齐国。所以说 “懂得先给予是为了后来获取自己想要的 东西,这是执政的法宝。”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 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 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 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上服度 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比喻什么?), 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②俗 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 而去之。
7
译文: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
判断句
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
14
2、 词类活用
①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耻: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③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信,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史记·管晏列传》
1
阅读导引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
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
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
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
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12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2),介绍管仲与鲍 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第二部分(3—4),叙述管仲任政 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三部分(5),司马迁的赞词,直 接评述管仲的一生成就。
13
文言现象梳理 :
1、 文言句式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也。 判断句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0
【注解】桓公伐蔡《史记·齐太公世家》 :
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 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 公怒而攻蔡。
【典故】曹沫之约《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 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 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 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 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 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 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 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 “诸候闻之,皆信齐11 而
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
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
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
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2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句式)。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 仲贫困,常欺鲍叔,①鲍叔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 子纠死(句式),管仲囚焉(句式)。 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句式), 任政于齐,②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4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 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 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 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shào )死之,②吾 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5
译文: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 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 把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 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 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拿我 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 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 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 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受辱 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 节而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感到 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6
3
译文: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年青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
他有才干。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 鲍叔,鲍叔却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 把这种事说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 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 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 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 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 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 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 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太史公说:管仲,世人都称他是贤臣, 但孔子却轻视他。难道是孔子认为在周王 朝衰败的时候,桓公如此贤明,而管仲却 不能勉励和辅助他去建立新朝代,而只满 足于称霸吧? 俗话说:“顺导发扬君主的 美德,纠正他的过错,所以君臣上下就能 互相亲近团结。”难道说的不是管仲吗?
小小的齐国处在临海的位置,流通货物, 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普通人同好恶。 他主张:“粮仓充实百姓就知道礼仪道德, 衣暖食饱百姓就懂得荣辱廉耻,居上位者 遵循礼仪法度行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 系稳固;礼、义、廉、耻如果不大加宣扬, 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应当像流水的源 头一样,顺民心、合民意,自然就会畅 通。”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 百姓有什么愿望,就趁势给予满足;百姓 不赞成的,就顺应民心革除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