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博康多维元素分散片剂型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活性。结果:最小抑菌浓度为40mg·ml-1,而同样条件下葡萄球菌对160mg·ml-1的大蒜提取物仍不敏感。提示:幽门螺杆菌对低浓度大蒜提取物的敏感是大蒜类蔬菜摄入地区低胃癌发生的原因。

4 大蒜抗肿瘤的应用研究

高玉民等[24]采用口服给药、腹腔注射、肌肉注射,观察荷瘤动物的生命延长率和抑瘤率。结果:腹腔注射大蒜油能延长荷瘤鼠存活时间,抑制肿瘤生长;肌肉注射随注射次数增加,疗效增加;口服给药作用不显著。说明大蒜油的抗肿瘤作用,与给药途径有直接关系。

5 结 语

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蒜在肿瘤防治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蒜确实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大蒜抗肿瘤的机理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阻断致癌物质的合成、提高cAMP水平、对抗肿瘤药物增敏、增强机体免疫、抗突变、影响肿瘤细胞周期及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目前,大蒜抗肿瘤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基础研究,应用方面的报道较少,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致谢:本文承马忠义老师审校,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高玉民,大蒜化学性质及抗肿瘤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3;15(1):1

2 郎彝江,张志远.大蒜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1;12(1):4

3 娄红祥.大蒜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2):77

4 赵余庆,杨志强,徐淑卿等.大蒜及大蒜制品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3;28(2):77

5 许海修.大蒜与胃癌关系的病例.第三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85;16

6 Davis DL.Envir on Res.1989;50(2):322

7 Y ou EC.Allium vegetables and reduced ris k of stomach cancer.J Natl Cancer Ins t,1989;81:162

8 罗仁夏,胃癌高发区民用鱼露致突变性及抑制实验研究.现代预防医学,1997;24(3):1479 孙喜文,戴旭东,林英姬等.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实用肿瘤杂志,1999;13(1):16

10 李文杰.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水平分析.

卫生研究,1997;26(5):351

11 杨渝珍.大蒜素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体外实验.

肿瘤,1995;15(2):147

12 张四清,赵蒿,闵吉梅等.阿藿烯(Z-Ajoen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科学通报,1998;43(9):961

13 王美岭.大蒜在体内外抑制亚硝胺合成的研究.实用肿瘤学杂志,1990;(4):26

14 王美岭.大蒜素对抗癌作用与环核甙酸关系的研究.肿瘤,1990;

10(5):222

15 陆婉琴.大蒜素对抗癌药物作用的初步研究.肿瘤,1992;12(3): 113

16 Yellin-SA,Davidson-BJ,Pinto-JT,et al.Relationship of glu-tathione and glutathione-S-trans ferase to cisplatin sens eitivity in hu-ma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arcinoma cell lines.Cancer-Lett, 1994;85(2):223

17 高玉民.大蒜油诱发瘤灶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中西结合杂志,1993;13(9):546

18 唐瞻贵.大蒜对口腔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及其对NK,T淋巴细胞功能和IL-2影响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3): 246

19 苏琦.大蒜、大蒜绿茶合剂对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PBL微核率的影响.肿瘤防治研究,1996;23(6):329

20 邓大君.二烯丙三硫对致突变性药物诱导大鼠肝细胞DNA程序外合成(UDS)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1993;15(6):423

21 曹江.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蒜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癌症,1996;15(6):401

22 李晓光,谢锦玉,李文梅等.大蒜油对人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和细胞间通讯的影响.中国科学·C辑,1998;18(4):366

23 Siva m-GP,Lampe-JW,Ulness-B,et al.Helic obacter pylori-in vitro s uscepti bility to garlic(Allium sativum)extract.Nutr-Cancer.

1997;27(2):118

24 高玉民,谢锦玉,刘铭福等.大蒜油抗动物肿瘤的整体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8):29

(1998-12-09收稿 1999-12-13修回)

(本文编辑 王绪明)

分散片发展现状

李国栋① 魏 华② 仲明远

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上海 200433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411医院 上海 200085

摘 要 目的:综述分散片研究现状,为剂型制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性能特点、已开发的品种、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临床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结果:分散片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片剂类型,但目前研究工作较少,理论基础研究则更少。结论:应该加强分散片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老产品的质量问题。

①作者简介:李国栋,男,药学硕士,讲师。

关键词 分散片;处方设计;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944.4

口服固体制剂是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但普通片剂和胶囊剂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人员开发了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tablets),简称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1]。由于它相对于普通片剂、胶囊剂具有服用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应小等独特性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无论在药物品种的开发、制备工艺的改进,还是在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分散片特点

1.1 与普通片剂胶囊剂比较 (1)普通片剂存在着溶解速度慢、溶解度小的缺点,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度。王卓等[2]制备的阿司匹林分散片(见处方)与阿司匹林普通片比较,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在5、10min分别为81.8%、9

2.1%,而普通片分别仅为29.1%和48.1%。处方:阿司匹林300mg;枸橼酸0.3mg;崩解剂或溶胀性辅料适量;甘露醇、甜味剂、食用香精适量;滑石粉2%;片重0.5g。将处方中原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其中甘露醇为稀释剂调节片重,用聚乙烯吡咯烷酮K30醇水溶液(含食用香精)湿法制粒,加滑石粉混匀后压片。(2)普通片剂、胶囊剂的体积较大,或一次常需用多片(粒),特别是给老、幼和吞咽固体存在困难的病人治疗带来了麻烦。分散片具有崩解速度快可放入水中分散后口服的优点。Gabr.Khairy E等[3]制备的氢氯噻嗪分散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甘露糖醇作为崩解剂)的溶解速度是非包衣片的5.78~5.10倍;并且,含25mg的氢氯噻嗪分散片可以完全溶于水中,这对儿童及吞咽困难病人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与泡腾片比较 分散片与泡腾片放入水中均可迅速崩解,分别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溶液,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然而,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多的优点(表1)。对阿司匹林分散片、泡腾片的水解速度进行比较,由动力学参数可知,分散片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泡腾片[4]。

表1 分散片与泡腾片的性能比较

性 能分 散 片泡 腾 片

在19~21℃水3min3min

中的崩解度

崩解后形成可通过于710μm孔径筛的混悬液清澈或略带乳色的水溶液或混悬液

处方配伍禁忌无与泡腾剂酸碱溶液相互作用的药物

对辅料的选择不需要泡腾剂和水溶性辅料需要泡腾剂和水溶性辅料

生产条件无特殊要求需控室温(<20℃)和相对湿度(<25%)制备工艺可同普通片剂较复杂

服用方法水中分散后口服或吞服水中溶解后口服

1.3 分散片速崩机理 目前认为,分散片速崩是由于所选择的崩解剂具有不溶于水(或不完全溶于水)与吸湿性强的特点,崩解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使水分子容易渗透进入片剂之中,吸水后粉粒膨胀而不溶解,不形成胶体溶液,不至于阻碍水分子的继续渗入而影响片剂的进一步崩解,故而崩解效果特别好[10]。

1.4 分散片虽然有上述众多的优点,但它还是有一定的缺点。为了保证药物的快速溶出,并达到其规定的粒度范围,一般要求在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将原料药进行打粉,增加了生产工序;其次由于要选择良好的崩解剂,所以相对成本在目前还比较高;再者,分散片由于其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质量标准控制难度较大。

2 已开发的分散片品种

由于分散片性能独特、优点突出,颇受研究者重视。目前,国外上市的品种有10余种(表2)。《英国药典》1988年、1993年版中收载的分散片有阿司匹林分散片、复方阿司匹林分散片和复方磺胺甲□唑分散片以及复方可待因分散片[5、6、7]。现已研究过的药物品种有[8、9]:(1)治疗低钾血症的药物如氯化钾;(2)治疗精神症状的药物如锂盐;(3)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4)治疗低钙血症或作为钙补充剂的药物如钙盐;(5)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氟化钠;(6)肌松药如二苯哌丙醇或其盐;(7)抗组胺药如二甲茚定或其盐;(8)治疗支气管病药物如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如丙羟基碱、二羟丙茶碱和茶碱);(9)治疗静脉疾病的药物如一种对-β-羟乙基-芦丁的混合物;(10)镇咳药如布他米酯或其盐(如枸橼酸布他米酯)、可待因或其衍生物及诺司咳平(1-α-那可汀);

(11)退热药如苯乙胺;(12)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13)心血管药如所有β抑制剂如1-对-乙基-3-对-丁基-5,6-二-对-(4-氯-苯基)-D-呋喃型葡萄糖;(14)用于治疗老年病或儿科的药物如吡啶琥醇(如吡啶琥醇二马来酸盐)、噻氯匹定、潘生丁或地西泮;(15)用于治疗腹泻和调节水盐平衡的药物如钾盐、钠盐;(16)抗生素如红霉素、强力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17)益智药如吡拉西坦;(18)利尿药如双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