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五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上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本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阶段如何划分?有何基本线索?每条线索下涵盖了教材上哪些具体知识点?自主学习篇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9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敌对紧张,中国援越抗美;1964中法建交。
1956中共八大是成功的探索;1958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1962经济恢复发展。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5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文艺短暂繁荣,但很快百花凋零。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6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1957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949第一次全教会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1956政府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生活改善但总体水平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陈设很少;实行票证计划供应;服装以灰蓝色调为主。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建立汽车制造厂和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发展较快,民航发展有限。《人民日报》《红旗》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影响大;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电影主题,1959优秀影片35部同时展出;1958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电视业发展缓慢。
1978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成为新理论的宣言书;198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中共十三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1992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2001江泽民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后民生根本改观;生活变化深刻反映社会的变化发展;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指从清朝末年(公元1796年)至当今(201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与中华民族有关的历史。
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史学家关注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教育社会学政治等领域研究中重要的背景。
中国近代史以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一、政治变革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可以概括为“晚清政治变革”和“新中国政治变革”两部分。
1、晚清政治变革晚清政治变革是清末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和思潮所形成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洋务运动和改良运动,以及开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改革、税制改革、改革行政组织等综合性改革。
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把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但由于受制于朝廷的缚束,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反弹的结果。
2、新中国政治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施以“三大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政策:改革主权政治制度,改革经济地位,改革文化伦理原则。
按照“民主革命”和“人民运动”的思想,从反帝反封建斗争到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政治变革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轨迹。
二、经济变革中国近代史的经济变革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和改良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史,形成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核心特征。
1、晚清改革晚清改革是从清末时期开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实现从封建资本主义到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以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晚清经济改革的主要成果包括开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改革、税制改革、工业改革、货币改革等改革措施。
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恶劣,这些虽然具有重要成果,但也受限于时代条件而未能得到完全发挥。
2、新中国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施了“三大改革”,采取“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到改革框架,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主要矛盾: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1895年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1861—1895
主持洋务运动
1895-1898
主持戊戌变法
1894兴中会 辛亥革命
1901-1911
参与清末新政 1840-1912 长期存在
立宪派
顽固派
地主阶级 倭仁、慈禧 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
内容或过程
性质
影响
洋务运动
挽救清朝 次保中国
挽救中国 次保大清
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 封建地主 局、京师同文馆,派遣 阶级自救 留学生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救国
《新青年》、民主、科 资产阶级 学、文学革命、马克思 思想解放 主义传播
打击封建旧思想, 为传播马克思主 义和五四爆发奠 定基础
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救亡的阶段
历 程 器 物 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 命—商品输出 两次鸦片战争 事 件 洋 务 运 动 戊 戌 辛 亥 核心内容 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 长生(代表企 业、双重性)
1840-1900年列强侵华手段的演变趋势及背景。
A、政治侵略:从单国发动战争到各国配合瓜分狂潮 B、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C、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治经济政策,共管中国)。 19世纪40到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急需原料 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用两轮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和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推行商品倾销。 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 掀起瓜分狂潮,经济上推行资本输出为主,美国的门户开放 也在这一时期提出。
西方入侵
不平等 条约体系 对华影响C
民族危亡 四轮战争 六个条约 半殖民化 西学东渐 对华影响C
不同阶级 探索救亡 三阶段 五事件
中国社会 现代化转型C
西方入侵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线索
专题一: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线索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1、开始与结束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两者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反对封建反外来侵略。
5、两个革命阶段:第一个阶段:旧民主主革命时期(1840—1919年)(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由资产阶级领导,推翻本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这一期间的革命斗争主要以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为主,其间也包含了其他阶级寻求改革、抵御侵略而引发的事件。
(2)最典型的事件:辛亥革命(3)三条线索: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条线:五次侵华史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第二条线: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维新派)、辛亥革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第三条线:民资发展史19世纪末初步发展1914—1918短暂春天①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③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其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①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争取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③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④结果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曲折与波折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可以被概括为四条基本线索。
这四条基本线索是: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化的探索、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本文将对这四条基本线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中国与世界的接触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逐渐与西方列强接触。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很多不同的侵略和欺凌,包括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并开始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但这个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在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接触过程中,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受到了侵犯,开始有了一些反对西方列强的声音。
同时,中国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的价值,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民族主义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振兴中国,让中国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三、现代化的探索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
这个探索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富强、更加强大。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开始建设铁路、电力、通讯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始推行西方的教育和法律制度。
这个时期的中国也开始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让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192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力量,它的目的是要推翻腐败的国民政府,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长达20年的革命,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首先,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其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1年-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接着,近代化探索包括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等,这些事件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科技的现代化。
此外,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了帝国主义侵略、革命、近代化探索、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诞生等多个方面。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
复习中国近代史把握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或者说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史。
中国近代史线索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先后经历五个政府统治:(1)清朝晚期(1840年——1912年1月)(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1——1912、4)(3)北洋军阀政府(1912、4——1927、4)并存政府:广东国民政府(1923——1927、1)武汉国民政府(1927、1——1927、4)(4)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10、1——现在)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1949、9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前)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争史——三次高潮性事件(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探索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年)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19、5、4——1927、7)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2)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星星之火(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3)抗日战争时期:(1937、7、7—— 1945、8、15)日本的侵略——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中国的反抗——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次大捷,中共七大,加速投降五件事(4)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49、9)准备——重庆谈判;防御——转战陕北;反攻——挺进大别山决战——三大战役;垮台——渡江战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1、鸦片战争(1840—1842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3、英俄侵略我国西北19世纪60-70年代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年7、全面侵华1937—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几种观点
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几种观点一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种观点1.“两个过程论”。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p632),原则上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应该以此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这一观点,史学界称之为“两个过程论”。
2.“三次革命高潮说”。
1954年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文章中,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
“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几成定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教科书和中国近代通史著作,基本是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编写的。
3.“两种趋向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史学界又一次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说法,如“两种趋向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
前者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向。
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这种认识史学界称之为“两种趋向论”。
4.“三个阶梯说”或“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文章中指出,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与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
强调要重视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意义,给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应有的政治地位,强调要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
中国现代史线索简表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民主(完善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基层民主);法治(方针、成就、依法治国)
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政策提出、统一大业的过程)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背景、表现)
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内容、意义);建立乡镇企业(意义);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内容、过程、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确立、意义);
②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背景、任务、特点、成就、改造过程、意义)
①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②“双百方针”的提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革时期(1956年底—1966)
我国各方面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是这个阶段的主流。
1、经济——虽有八大短暂的正确探索,但很快受到“左”倾错误影响。58年三面红旗,片面强调发展的高速度,造成三年困难。60年八字方针开始调整经济,经济有一定发展。后受文革的影响,经济受到全面破坏。
中国现代史线索简表
时期
阶段特征
主要事件
政治史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1、社会转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经济——建国初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3、政治——①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过程、意义)
①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背景、内容或表现、具体错误、影响)
②三年困难时期(原因)
③1960年”八字“方针(内容、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线索:(六)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历史影响为什么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人口众多;农村稳定政局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会富裕。
党对农村政策调整必须遵循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外交成就原因:①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和务实的外交政策③中国外交家努力(周恩来)④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祖国统一和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更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八年级历史(原因/目的/导火线)知识汇编(一)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7.中国近代史清朝屡战屡败的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妥协退让。
8.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9.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10.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1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手中无实权,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12.辛亥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结果。
1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5.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中国现代史线索
一、基本线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结束。
从此,中国历史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这50多年按历史发展情况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第二阶段,1957年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第三阶段,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四阶段,1976年10月开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中国现代史(建国后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线索
中国近代史线索1.时间类型分期: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2.革命类型分期:(1)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也叫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形态分期: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至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统治类型分期:(1)1840—1912年:清王朝统治时期。
(2)1912—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3)1928—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统治时期。
(4)1949年至今: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
5.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线索总结:(1)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1921—1923年)。
(2)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也叫国民革命时期,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也叫“十年内战”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其中,以1935年遵义会议为界,分为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和后期。
(4)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也叫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也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三年内战”时期。
(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也叫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7)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
(8)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9)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前)。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汇总
知识点二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
1、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的完整);(2)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4)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向英国商量(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化)
2、结果: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入新疆,1878年收复新疆;19世纪80的代,是俄立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知识点六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主民族危机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制定所谓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 中争
一、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随着列强的侵华,民族矛盾激化,中国人民展开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二、知识网络
三、知识点
知识点一 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扩大第外市场;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其毒害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
2、时间:1893年6月3日~6月25日(6月3日为国际禁毒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1.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2.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当然主要矛盾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中共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
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解决此矛盾,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为解决此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总论: 此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
3.1949年10月1日—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①1949年10月1日—1952年底,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美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中国的主要任务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为完成此任务,我们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造和“剿匪”斗争。
②1953年—1956年,土地改造完成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基本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
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解决此矛盾,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资产阶级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论: 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真正主人。
4.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中共八大指出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
20多年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了建设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5.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和超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此,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现阶段,
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分钟让你终生记住毛泽东各阶段代表著作!2014年8月16日23:56
请记住以下三句话即可:
1.萌芽阶段——“国民党分析运动”
2.形成阶段——“井冈山红色本本之火”
3.成熟阶段——“共产党论战争与文学”
这三句话还可以这样联想记忆:“国民党拿着井冈山红色本本之火就称自己是共产党了!”
详细解释:
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1921——1928年(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记忆法——“国民党分析运动”详细解释:国民党——《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的影响》;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运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标志: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1928——1935年(土地革命中前期),记忆法——“井冈山红色本本之火”,详细解释:井冈山——《井冈山的斗争》;红色——《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本本——《反对本本主义》;之火——《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标志: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1935——1945年(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记忆法——“共产党论战争与文学”,详细解释:共产党——《共产党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
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改造我们的学习》。
提示:记住了这三句话基本上就可以把毛泽东各阶段的代表著作记住了,你只需要根据著作所含的是哪句话的关键字,就可以判断该著作是属于哪个阶段的!2015毛中特考点总结: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2014年8月14日17:3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
"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党的根本建设。
"两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
"五个建设",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四自能力",即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保持党的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根本途径。
"三型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