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吉姆佩尔》的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傻瓜吉姆佩尔》的象征意义
摘要: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是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的成名之作,通过描述善良的吉姆佩尔备受屈辱和欺骗的一生以及他对天堂美好生活的期待,辛格表达了他对受苦受难的犹太民族的美好明天的向往,坚信和平的人道主义
终有一天会到来。
在这篇短篇小说名篇中,辛格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深化这一主题。
关键词:《傻瓜吉姆佩尔》;艾?巴?辛格;象征手法
一
一九七八年,瑞典科学院授予辛格诺贝尔文学奖,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给辛格的奖金证书中特别指出,辛格获奖是因为“他的洋
溢着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是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中汲取了滋养,而且还
将人类的普遍处境逼真地反映出来。
”[1]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纽约大学文学教授欧文?q哈沃也认为:辛格作为一个意第绪语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
仅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
由此可见辛格的作品受欢迎和受推崇的程度。
辛格的小说中,以短篇居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篇就是《傻瓜吉姆佩尔》,它是辛格的成名之作。
通过描述善良的吉姆佩尔备受屈辱和欺骗的一生
以及他对天堂美好生活的期待,辛格表达了他对受苦受难的犹太民族的美好明
天的向往,坚信和平的人道主义终有一天会到来。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辛格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深化这一主题。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非常普遍,早在文学形成的早期就已经被广
泛使用。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中就有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农夫皮尔斯》一诗中,威廉?朗格兰就把象征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约翰?班
扬的《天路历程》中象征手法的使用更是到了颠峰。
但什么是象征?文学上的象征手法,是指在特定情景下,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出另外的在某些方面与
之有某种程度相近或相似的思想或事物。
也就是说,作品中虽然只出现一种具
体的事物,但同时却包含两种意义:一种明意,即作品中直接出现的具体事物;另一种暗意,即由具体事物所暗示出来的意义。
正由于暗示,我们常发现,象
征的结果,明意(即意义的表现)也许是单一的,但暗意〔即意义)则往往是
复杂的。
由明到暗,由单一到复杂,这中间的距离,是通过暗示这座桥梁架通的。
所以大凡使用象征手法的文学作品都比较含蓄,有时也隐晦。
普列汉诺夫指出:“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
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就在此。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明确说:“‘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
思想。
”[3]象征手法的特点,与他们所论述的这条美学规律是相符合的,它能用具休个别的事物,给人以直接的形象观照,消除艺术中那些抽象的东西,给
予人们以美感享受,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象征手法
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中存在。
象征手法运用不但使抽
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而且,使文学创作由外
部世界转向了更加隐秘内在的精神世界,扩大了写作的题材范围,改变了人们
表现世界的方式。
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
事理,采用曲折隐讳的表现方法,大胆放手进行叙述或描写,因而也就可以更
深刻的揭示被象征物即本体的本质。
同时象征手法所创造的特有艺术意境,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它所引起的更广泛的联想,延伸了文章的内蕴,
使文章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
吉姆佩尔是个诚实勤劳的孤儿,却一辈子被人欺侮。
从小吉姆佩尔就被大
伙儿送到面包房去当学徒,每个人都来捉弄他;当他准备要离开弗拉姆波尔到
别的镇上去的时候,镇上的人们合伙欺骗他娶了尖酸刻薄不守妇道的艾尔卡并
让他当上了六个私生子的父亲;虽然艾尔卡一次又一次给他戴上绿帽子,他还
是对她很着迷,并且非常疼爱艾尔卡生下的孩子。
尽管吉姆佩尔全心全意在付出,他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回报:艾尔卡不但从来不让他享受作为丈夫的
权利,还总是对他恶言相向并不断地背叛他;她的那个小弟弟(私生子)不但
不感激他的养育之恩,反而常常打得他青一块紫一块;他对镇上人们的善良和
轻信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变本加厉的嘲笑和捉弄。
当他去拉比那里求救时,
拉比告诉他说“书上写着:当一辈子傻瓜也比做一小时恶人强。
你不是傻瓜。
他们才是傻瓜哩。
凡是令其邻人感到羞耻的人,自己就会失去天堂。
”[4] 然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比的女儿在吉姆佩尔准备离开的时候也捉弄了他。
从表面看来,辛格似乎讲述的是一个傻瓜悲惨的一生。
然而从深层次来看,吉姆佩尔实际上是一种象征。
他的孤儿身份代表着整个以“边缘人”身份存在
的犹太民族;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折射出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他对
另一个“真实的,没有纷扰,没有嘲笑,没有欺诈”的世界的憧憬,表达出了
犹太民族对全世界人民和平友爱相处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和平的人道主义的理想。
那么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是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一切的呢?
首先,吉姆佩尔是个孤儿,无依无靠,任人欺侮,任人捉弄。
他其实并不傻,因为他心里知道人们编来骗他的那些话根本就不是真的,但是,他却不能
不装出相信人们说的话,因为如果他表现出不相信的样子,就会引起众怒,大
家就都会拿他当靶子。
他的孤儿身份正是整个犹太民族现在所处的境况的反映,而他备受欺侮的一生就是犹太民族几千年的流散与苦难历史。
公元135年,犹
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成了没有国家、分
散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孤儿”。
由于多种原因,历史上欧洲对犹太人屠杀习惯
成自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残酷程度令人发指。
“集体屠杀所留下的痛苦回忆,将在几代犹太人的历史和思想意识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
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如此残暴的行径,没有哪一个民族有过这样的
遭遇。
”[5]
其次,现实生活中的吉姆佩尔,被世人欺骗,受妻子虐待,遭学徒羞辱,
甚至连学校的教书先生都帮他妻子的不忠行为说话,糊弄他。
但是吉姆佩尔并
没有怨天尤人,因为“肩膀是上帝给的,负担也是上帝安排的。
”[4]作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坚信一个人“一辈子不吃点苦头,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应
抱这样的期望。
”[4]吉姆佩尔堪称是以德报怨的典范,他从来不会因为别人欺骗他就侮辱和报复别人。
当他不断受到周围人群的捉弄时,他总是告诉自己:
算了吧,“至少我希望这样做对他们也有点好处。
”[4]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总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捉弄他。
当他偶然发现妻子艾尔卡背着他与别人有私情时,
他最终还是原谅了她,还“决心始终要相信人家对我说的话。
不相信有什么好
处呢?今天你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明天你就连上帝都不相信了。
”[4]艾尔卡临终前向他忏悔:六个孩子没有一个是他的。
他经过痛苦的思考,仍然决定不报
复任何人,并且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分给这些孩子们。
当世人欺骗他、魔
鬼诱惑他时,他也挡住了诱惑,不欺骗世人。
在吉姆佩尔身上体现着犹太人民
的苦难意识和深厚的犹太教博爱、宽容的精神。
他身上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折射
出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要好得多,只有一个
烦恼时,痛苦一定是深刻的,而有了十个,就不一样了。
没有一个自杀者是因
为有了十个烦恼,全是为一个烦恼而死的。
所以犹太人虽然苦难多多,但他们
并不惧怕,而是以极大的勇气正视一切的苦难与不幸。
最后,吉姆佩尔凭着自己超然的忍耐力获得了上帝的认同,他满怀期望,盼着自己到达那个“真
实的,没有纷扰,没有嘲笑,没有欺诈”的地方,“在那里,即使是吉姆佩尔,也不会受骗。
”[4]古老的犹太民族终日流离失所,经受着苦难与毁灭,富于历史感的犹太人民,承受了太多的苦难,背负着太多的责任,但善良的犹太人民
一直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忍耐着、承受着,内心里呼唤着、寻找着、期待着人与
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团结、互敬,并且在默默地为之受难、漂泊、流浪和牺牲。
犹太人相信,只要他们遵守摩西十诫,只要他们信仰上帝,与人为善,终
有一天他们会得到上帝的救赎,去到他们的应许之地。
三
这所有的一切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作家对一种和平
的人道主义的渴求。
辛格从小受到严格的犹太传统教育,他不但熟悉犹太教的
一切宗教仪式及犹太法典,而且熟悉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各种风俗习惯和传统,更使他对犹太人的苦难和不幸有着深深的感触。
辛格自己极其广泛的生活
阅历,尤其是对犹太民族苦难历史和现状深刻的切身体验,引发了作者对自己
民族历史和民族未来出路的思考。
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我的民族承受过
人世间疯狂到无以复加的沉重打击。
作为这个民族的儿子,我对即将到来的危
险岂可掉以轻心。
无奈多次的努力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1]这句话道出了辛格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作家,在其写作过程中对本民族命运和
未来的深切关怀和焦虑的心情。
他的各种题材和主题的小说,无不承载着他强
烈的民族意识,无不承载着他在各种“出路”之间的试探、挫折和失败后的忧伤。
正是苦难的历史和流浪生活促使辛格将整个犹太民族的生存写照全部凝聚
在吉姆佩尔的身上,把犹太民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境真实地反映在吉姆佩尔
以“愚人”身份生存在弗拉姆波尔小镇中。
吉姆佩尔是辛格借以抒发情感的象征。
实际上,吉姆佩尔就是辛格,代表了辛格等犹太人的共同愿望:和平的人
道主义终有一天会到来。
到那时候,吉姆佩尔在上帝面前会享受平等的待遇,
犹太民族就会不再受歧视、迫害和欺辱,犹太人民也有自己的家园,不再漂泊
流浪了。
这就是辛格的信念,这就是他对于人类深思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集》[M],毛信德,蒋跃,韦胜杭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2]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73.
[3]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 艾萨克?qB?q辛格,《傻瓜吉姆佩尔》[M],刘兴安张镜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5] 阿巴?q埃班,《犹太史》[M],阎瑞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黄芳(1981-),女,湖南新田人,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