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军新型履带式救护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我军新型履带式救护车
第22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上,我军展出了新型履带式救护车。从QQ群里看到这个消息时,就有同好说该车是仿制瑞典的Bv-206,我觉得这个话说得太绝对了。
Bv-206履带式运输车
Bv-206型履带式全地形运输车由瑞典的赫格隆和桑纳公司车辆分部生产,该车由两节车厢组成,车身之间用转向装置连接。车厢由底盘和车身组成,底盘部分由中央梁、侧传动和行动装置总成组成,4个独立的行动装置总成可互相替换。前车厢内可戴货0.6吨或5名乘员;后车厢可载货1.4吨或11名士兵。该车满载时可拖1辆总重为2.5t的拖车在任何道路环境下行驶,后车厢可轻易地更换,现在已经发展出迫击炮型、无后坐力炮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型、指挥通讯型、雷达型、救护型。
我军新展出的这款救护车同样采用了铰接式结构,这种设计的最大优势是地形适应能力好,几乎所有地形上它都能开,包括直接下水。这种车型通过性好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压强低,一个是前后车厢可以彼此帮助。
展出的我军履带式救护车
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新救护车前后车厢的履带都是与车厢等长的,接地部分的长度也能占到车厢长度的8成,这比任何坦克装甲车的比例都高,轮式车辆更是无法与之相比,因
此它的压强远远低于其他车辆。压强低,履带就不容易陷入淤泥中,车就不畏惧沼泽、泥滩等地形。对于轮式车辆来说,压强低容易导致爬坡时轮胎抓地能力不足,像汉兰达那样连坡都爬不上去。不过这款救护车是履带车辆,而且它的履带还不像推土机那样是平滑的,而是布满了大型锯齿,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摩擦力,不存在抓地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这张照片表现得不是很清楚,但也可以看到前后车厢之间的液压连接件,参考Bv-206的图就能搞清楚其结构。本来一个很长的车厢分成较短的两截,在通过圆木、陡坡等障碍物的时候更容易,前后重心变化不会那么大。这方面的原理以前看过,不过实在是日久遗忘,在此没法说明白,对不住大家了。
要说我军的新履带救护车和Bv-206之间的区别,有几点特别明显。首先从前车厢的侧面看,Bv-206的发动机装在车厢前面,所以其车首较大;我军救护车前车厢从侧面看被分为明显的两部分,前部是乘员舱,后部是动力舱,其体积远远超过Bv-206的动力舱,两者的结构不同。再就是Bv-206的后车厢前壁是垂直的,我军救护车则有很大的角度,这就减小了后车厢的容积。
这两点变化我认为是与我军新装备的使用要求相适应的。现在我陆军作战的重点方向分为西北和东南两处,其共同特点就是多山地地形,对车辆的爬坡能力要求较高;再考虑到青藏高原的特殊要求,那么新装备对动力和越野能力的要求就会特别突出。
为了适应高原使用发动机功率下降的特点,同时也为了加强爬坡能力,我军救护车就会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在一定科技水平下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体积,因此动力舱的体积必须加大。Bv-206的动力舱安排在车首,这样虽然便于前车厢的整体布局,但是若要进一步加大动力舱就会阻碍驾驶员对前下方地面的观察,在平地上这没什么,但是山地驾驶,错估半米就会出事故,所以无法沿用其布局。从图上看,我军救护车的车首极小,仅够驾驶员伸开腿,和Bv-206完全是两个级别。把动力舱放在前车厢后部,这样既能扩大动力舱空间,又把前车厢重心后移,有利于水上行驶时的整车纵向平衡和爬坡时抬头,提高了通过能力。之所以和乘员舱分为明显的两部分,应该是为了减小乘员舱噪音,提高乘坐舒适度。
后车厢前壁倾斜,我认为这可能一是为了增大两车厢向上翘起时的最大夹角,提高越障能力;在一个可能是和前车厢侧面上部向内倾斜一样,是为了控制车体重量,提高横向稳定性,以提高在山坡上行驶时的角度适应范围。
对于伤员来说,能及时出现的救护车才是好救护车,而这点依靠的是部队的编制配属和信息化能力。新闻里提到,该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伴随一线作战部(分)队在沙漠、沼泽、滩涂及雪地等特殊地形环境下实现越野机动,完成战场(灾害现场)伤病员的快速安全运送和途中紧急救治任务。这段话说明该车是配属给一线作战部队的,可能编在师卫生营中。
WZ751装甲救护车,这种部署在坦克师中
我军以前有多种履带式装甲救护车,都是用装甲运输车的底盘改造,这样能让救护车有与作战部队相同的机动、越野能力,也有利于装备的维护保养。但是履带式作战车辆和轮式车辆不同,不能把它视为一种可以跑长途的车辆,而应该被当作随时准备出故障的麻烦,能跑200千米不出故障就谢天谢地了。而且装甲车的发动机寿命很短,记得59式坦克的发动机寿命只有500摩托小时,到时间就要更换,因此坦克的使用成本很高。救护车要随时救助伤病员,万一路上抛个锚那真可误了大事;就算车不出故障,使用成本太高也让人用不起,这方面钱花多了,其他方面就要裁剪。
Bv-206虽然也是履带式,但因为它重量轻压强低,所以采用的是整体式橡胶履带,而不是坦克装甲车常用的钢质履带,所以履带的重量比较起来轻得多,寿命也长,故障率低,整车使用成本低。美国陆军已经下马的FCS车族履带车型曾经打算采用这种履带,不过万一在战场上被地雷炸断,那修理起来可比常规履带困难得多。救护车在后方行进,前方部队都会标出安全通道,所以这倒不用太担心。这种履带国内现在也有销售,经销商居然标价0.01元/条,要按照这个价格销售非让老板破产不可。
以前看文章,里面提到美军采购的Bv-206装甲车多装备山地师,在平原地形作战的装甲师则多装备悍马车。这是因为悍马在平原地形的越野性能足够满足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Bv-206的越野优势只有在沙漠、沼泽、滩涂及雪地等特殊地形环境下才体现的出来。我估计我军的这种车首先会装备给边防巡逻部队,满足他们在特殊地形下巡逻救护的需要;其次是西藏、新疆地区的作战部队,然后是东南沿海作战部队,号称陆军新装备实验场的38、39军倒不会有。他们可能继续沿用装甲救护车和轮式救护车的组合,前者用于将伤员从战场后撤到前沿救护点,后者把伤员从救护点送到野战医院,这样既提高了战场上的安全性,又降低了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