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英雄抑或叛贼_——从清初朝鲜对吴三桂的各种评价说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李 ( 1737 — 1795 ) , 乾隆四十二 年 ( 1777 ) 为 谢 恩 副 使 。 其《燕 行 纪 事 . 闻 见 杂 记 上 》 中记载路 “自凤城到沈阳, 程说, 四百四十三里, 沈阳到山海关 八 百 三 里, 山 海 关 到 燕 京, 六 百 六 十 里, 通计三千一 , 百二十六里, 除我境, 实为二千五十里 ” 自沈阳到山海关, 是中节, 山海关以西, 则是终节 。 但 他 又 说 明, 明代原来贡路是从辽东直取鞍山, 自海州卫以下, 皆 沿 海 而 行, 清 代 则 改 经 沈 阳, 所 以, 到十三山才见水 色, 到松山堡才近海滨。《燕行录全集 》 卷 52 , 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部 2001 年版, 第 634 — 637 页 。 ② 170 页 。 , 《燕 行 录 全 集 》 吴道一( 1645 — 1703 ) , 康熙二十五年( 1687 ) 出 使, 有《丙 寅 燕 行 日 程》 卷 29 , 第
小引 : 山海关边勾起历史记忆
自打李朝朝鲜国王不得不年年向大清帝 国 贺 岁 和 朝 觐 以 来, 从顺治到光绪的两百多 朝鲜使团离开朝鲜进入中国边境栅门 后, 在 中 国 境 内 总 是 沿 着 规 定 的 路 线, 从凤凰 年里, 城到辽东, 经沈阳到山海关, 进了山海关则经永平府 、 丰润县到蓟州, 然后, 经东边的三河 、 通州进入北京 。 据说, 路途差不多都是一个月, 因 此 一 代 一 代 的 使 者, 不仅总是在一个个 驿站中火( 中饭) , 而且总是无奈 地 观 看 同 样 的 山 光 水 色, 也无奈地重复经历相似的风雪
22
《中国文化研究 》Leabharlann Baidu2012 年春之卷
乱臣 、 英雄抑或叛贼 ?
— — — 从清初朝鲜对吴三桂的各种评价说起
葛兆光
提 要 清朝初年, 朝鲜使臣对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拥兵反叛之事件极为关注, 对吴三 清朝 朝鲜 吴三桂 评价
桂的评价呈现出复杂的心态, 从中可以看出朝鲜君臣对明朝的拥戴和对明朝覆亡的感叹 。 关键词
— — 从清初朝鲜对吴三桂的各种评价说起 乱臣 、 英雄抑或叛贼? —
23
笼罩天地 、 哭倒长城的悲切 。 而旁边的孔庙, 原 本 是 尊 崇 儒 家 先 师 的 场 所, 却常被他们看
① 成是礼崩乐坏 、 文明沦丧的征兆 。
在这里, 让他们常常想到的, 还有一个与 山 海 关 相 关 的 人 物, 这就是当年为大明镇守
② 因而入了山海关, , 者, 却总觉得“人物渐渐繁盛 ” 就仿佛进了文明之地, 心情格外愉悦 。
于是, 他们不免对号称“天下 第 一 关“的 风 景 和 故 事, 多 留 下 一 些 笔 墨。至 今 我 们 看 到数以百计的燕行文献中, 有不少在这里流 连 光 景 的 作 品 。 只 是 因 为 朝 鲜 人 根 深 蒂 固 地 蔑视胡虏的心理, 让他们总觉得中国一旦沦 入 满 清, 便 陷 入 无 极 的 悲 情 世 界, 一切都仿佛 这里的孟姜女庙, 原 本 是 文 人 的 吟 咏 题 材, 却总让他们想到 带有凄凉 。 山海关也不例外,
② 却“恸哭六军皆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 的吴三桂( 1612 —1678 ) 。 此地,
: 乍逢巨变之初的评价 一 “中华乱贼 ”
1644 年的夏天, 噩耗不断地传 来 。 隔 着 满 洲 人 早 已 占 领 的 辽 东, 当时已被满清控制 的朝鲜君臣, 只能通过种种渠道, 零零星星地知道, 原来一直宗奉的大明帝国, 在犯上作乱 的乱贼和伺机进逼的女真双重压迫下, 早 已 节 节 溃 败, 渐 至 土 崩 瓦 解 。 先 是 三 月, 李自成 攻进北京, 崇祯皇帝在皇 宫 后 面 煤 山 的 槐 树 上 自 缢, 这个消息就已经让他们感到无比悲 , 哀 。 到了五月, 当他们 经 由 大 清 的 正 式 文 件 得 知, 上 个 月“吴 三 桂 开 关 出 降 ” 清兵已经 “带神威大将军炮兵, 《李 朝 实 录 》 及吴 总 兵 马 、 步 兵, 前驱北京” 的 时 候, 就 更 是 绝 望, 记
③ 。 载, 不要说国王君臣, 连“舆台下贱,莫不惊骇陨泪 ”
吴三桂开关纳降, 清人直取北京, 成为明 清 历 史 的 一 大 转 折 点, 也使吴三桂成了朝鲜 人眼中的历史罪人 。 吴三桂作为明朝大将, 不 御 敌 于 国 门 之 外, 反 而 开 门 揖 盗, 引鞑虏进 入关内, 使神州沦陷满清之手, 在始终眷念大明帝国的朝鲜人看来, 这是十恶不赦的罪过 。 严守华夷界限的朝鲜人, 对于忠烈与叛逆的 爱 憎 比 中 国 人 还 要 分 明 。 就 在 第 二 年 即 顺 治 二年( 1645 ) 五月, 被迫到北京谢恩的朝鲜使团书状( 类似书记官) 成以性( 1595 —1664 ) 路 过连山驿, 就在明朝降臣祖大 寿 的 碑 文 前 大 发 了 一 通 感 慨, 他 说, 祖 氏“当 年 非 不 赫 然 隆 盛也, 缘( 祖) 大寿惜一死, 四世勋 业 一 朝 扫 尽, 而 今 独 两 石 门 余 存, 适足为后人唾骂之资 , “三 桂 以 大 寿 外 侄, 说到这里, 话锋突然一转, 便 说 到 山 海 关 和 吴 三 桂, 他 说, 颇有材 耳” 略, 受君命守此城, 为敌国 所 惮 。 闻 流 寇 陷 京, 称 以 复 仇, 举 兵 入 关, 名 则 正 矣, 既入山海 战败以死, 则志虽未伸, 忠亦可尚 。 而先卖其身, 击走子 ( 自 ) 成, 子 ( 自 ) 成既走, 更无 关, 所营, 身为降虏, 为 天 下 之 罪 人 。 噫! ” 两 天 之 后, 使 团 一 行 走 到 山 海 关, 他 不 由“举 目 相
① 当然也可以方便地借用前辈现成诗句来寄写心情 。 严寒,
不过, 山海关似乎是风景和心情的转折点, 经 过 一 个 月 的 跋 涉, 到了这里的朝鲜使臣 视野突然开阔, 而且目 的 地 京 城 在 望, 这 意 味 着 后 半 程 风 平 浪 静。特 不仅可以见到大海, 在朝鲜使者眼中, 山海关还是划分内外的一个标志, 关外虽然和朝鲜相连, 过去也曾 别是, 是大明旧地, 但是毕竟地处东隅, 而且因为是 满 族 旧 巢, 让朝鲜那些出身两班的士人使者 , , 而关内尽管也“渐染羯胡之习 ” 但是, 心中总是向往大明的朝鲜使 觉得“殊有戎狄风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