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消防系统与防排烟工程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防排烟新规,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留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只剩下百余天,再加上新教材也在该新规范正式实施前20天刚刚出版“面世”,很多考生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一块到底会怎么考?在接下来的准备中究竟要怎么学?要弄清怎么考怎么学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本文将从4个方面内容给考生一个明细的知识解读: 第一: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第三:新规范强制性条款要求 第四:新规范和老规范的内容变化对比 首先,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只要我们做到:对照规范,咬紧教材,紧扣大纲,掌握重点,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新规范报批稿和最终实施稿内容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异,而新教材由于早于新规范实施时间出版,和新规范实施稿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吻合”,因此我们大胆的预测,今年的防排烟内容不会很深很难。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那么这一块的分数势必会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我们学习的重点要倾向于,新教材和新规范都做了重要修订的部分。 那么接下来这一块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变化内容加以强化学习就可以了。下面第二个问题,我来说说重点变化。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教材是纲。教材内容变化相对于规范内容的变化更加重要一些,我们要做重点掌握。下面对教材中重要考点的变化做出总结。 1、防烟分区面积 16版教材P85: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18版本教材P94: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当空间净高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净高大于6.0m、小于等于9.0m时,不应大于2000㎡。 新的烟规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注: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相关规定。 解读:规范对防烟分区面积做了细化,同时表格中没有18版新教材中修改的小于等于9m的要求,所以按照规范,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

消防验收规范防排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管 表1.1.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 统 排烟系 统 b≤320 0.5 0.8 320<b≤450 0.6 0.8 450<b≤630 0.6 0.8

630<b≤1000 0.8 1.0 1000<b≤1250 1.0 1.0 1250<b≤2000 1.0 1.2 2000<b≤400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 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 标准G B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炯张洁玉寿炜炜刘激扬沈纹张磊 马恒李彦军朱鸣夏令操刘文利徐稳龙尹航? 周强韩峥王钊彭琼朱晔盛袁昕廖坚卫? 张兢刘卫江李德品盛伟军刘建宏黄德祥 主要审查人:罗继杰倪照鹏刘国祝马伟骏周敏金丽娜王厚华 张旭赵克伟易岚薛亚群祁晓霞张兴权张树平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重要消息: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2018年消防工程师考试题防烟排烟系统练习

2018年消防工程师考试题防烟排烟系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2.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m/s。 A.5 B.6 C.7 D.8 3.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m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A.15 B.20 C.40 D.60 4.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m。 A.20 B.30 C.40

D.60 5.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 A.1.0 B.1.2 C.1.5 D.2.0 6.层数超过()层的高层民用建筑,其机械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A.24 B.32 C.34 D.50 7.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问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 A.局部机械排烟设施 B.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C.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D.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 8.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m2。

A.3,2 B.5,3 C.5,2 D.3,3 二、多项选择题 1.不具备规定自然排烟条件内的下列()人防工程或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A.建筑面积为100m2的丙类生产车间 B.建筑面积为70m2的旅馆房间 C.建筑面积为800m2的丁类库房 D.建筑面积为500m2的网吧 E.总长度为18m的疏散走道 2.某办公楼,地上33层,地下4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建筑面积3840m2。该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剪刀楼梯间并设机械加压送风设备。则地下一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应考虑()等因素。 A.防烟分区的划分 B.排烟管道机械排烟口的位置 C.是否设置送风系统 D.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照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E.排烟方式 3.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917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建筑防排烟技术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会产生热烟气,烟气中的毒气可致人死亡,高温也使人难以忍受,以致烧伤,黑色的烟气会遮挡光线使人惊慌。据有关火灾死亡人数原因统计分析,有80%以上的人是烟气中毒而死,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物的防排烟的重要性。 排烟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是利用风机把热烟气从建筑物内吸走,排到室外。自然排烟是靠开启建筑物的外窗,利用烟气的热压差造成烟气运动,自己排出室外,开口部位高处向室外排烟,低处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形成对流。排烟设施位于房间和疏散走道。 机械防烟是利用鼓风机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气压升高,以阻止烟气进入,为安全疏散创造安全环境。 机械防烟、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简称防排烟。脑筋 一、防烟分区 (一)防烟分区的概念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隔墙或从

消防水、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消防水施工技术标准 (一)消防水工程技术要求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消防水系统技术要求 2.1消防系统的管材按照图纸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等现象。消火栓箱体的规格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光洁。箱门开启灵活,箱体方正,箱内配件齐全。栓阀外形规矩、无裂纹、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密封填料完好、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喷淋系统:系统组件、管件及其他设备、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备有出厂合格证。喷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主要系统组件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管材、管件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和重皮,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强条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强条 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和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5(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3.2.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的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3.2.2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共用前室合用前时不应小于3.0m2。 3.2.3采用自然通风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

3.3.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性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3.3.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送风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3.3.11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m2的固定窗。 3.4.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4.4.1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 4.4.2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消防防排烟阀规范

消防防排烟阀规范 篇一:消防验收规范(防排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管 1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表1.1. 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统 1 b?320 320,b?450 450,b?630 630,b?1000 1000,b?1250 1250,b?2000 2000,b?4000 0.5 0.6 0.6 0.8 1.0 1.0 1.2 排烟系统 0.8 0.8

0.8 1.0 1.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 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 2 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1.1.4 风机 1 防、排烟风机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1.1.5 其他附件

消防工程防排烟及通风施工工艺方法

消防工程防排烟及通风施工工艺方法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留孔洞→安装准备→支吊架制安→风管及部件制安→风管漏光测试→设备安装→单机试运转→系统得测定与调整→成品保护→竣工验收。 1风管支、吊架得制作安装 支吊架应牢固、可靠,详T616,且支、吊架应设在风管得外部,风管与支架间应加垫木,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架,所有吊装设备应单独设置支吊架。安装在墙上,柱上得支架都用膨胀螺栓固定,一般采用悬臂支架或斜撑式支架,安装时可接风管标高,定出支架与地面得距离。矩形风管就是管低标高。风管支架一般用角钢制作,当风管较长时,先拉一根线确定支架得标高,再定出中间支架得标高,线要拉紧。 风管敷设在楼板、屋面大梁与屋架下面,离墙柱较远时,用吊架固定风管,其由吊杆与托架组成,吊杆用圆钢制作,端部套出50∽60mm螺丝,以便调整支架得高度,托架用角钢制作,角钢上穿吊杆得螺孔应比风管边长宽140∽150mm。 支吊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风管与部件支、吊架得膨胀螺栓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并应符合螺栓使用条件得规定。 ②吊架得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吊杆拼接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吊杆直径得6倍,并应在两侧焊接。 ③支、吊架上得螺栓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开孔。 ④矩形风管得抱箍支架应紧贴风管,折角平直,连接处留有螺栓收紧得距离。 ⑤风管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得固定与调整,位置应正确,受力应均匀。 ⑥间距满足要求,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或等于400mm,不应大于3m。 ⑦悬吊得风管及部件应设置防止摆动得固定点。 2、风管及部件得安装

消防工程防排烟课程设计

消防工程08级 防排烟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王维林 班级:消防0801 学号:1208080917 指导老师:姜学鹏 完成时间:20110702

防排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掌握运用FDS软件,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火灾模型的设计; 2、通过FDS火灾模型更能深刻了解火灾发展状况及烟气、温度、CO浓度等变化; 3、对所做实况设计进行分析和给出建议。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每个火灾场景设计必须要附有该场景的现场图片; (2)报告中要有对建筑物尺寸(房间长宽高、窗门位置及宽高)及内部可燃物的详细介绍。 (3)报告中要有FDS所建物理模型的整体效果图; (4)火源面积请根据实际情况假定,火源功率请按照《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确定; (5)模型网格密度为断面0.3x0.3 x0.3m,程序计算时间为600s; (6)截取不同时间点的烟气流动云图,并分析火灾工况下烟气流动情况; (7)截取不同时间点的温度云图、一氧化碳云图,分析其变化情况。 (8)给出结论及建议。 三、课程设计资料: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图书馆网络中心1楼墙角火灾,长约14米,宽十米,高2.8米,其他具体情况据实估计即可,以下附有实体照片全景(图1和图2): 四、课程设计结果: 1、火灾整体空间模拟介绍: 电脑桌桌面简化为平面,电脑简化成连续的,椅子也简化成连续的,椅子靠背估计为竖直的,椅腿忽略。柜台简化为一单方向矩形体,其他均忽略,窗口只选择部分开启,其他视为不燃墙壁;整个空间只提供火源,其他障碍物均视为绝燃体。模拟图见图3和图4。

图书馆一室南面全景照片(图1) 图书馆一室北面全景照片(图2)

防排烟系统安装技术要求[1]

防排烟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风管支、吊架制作安装 2、吊架根部材料的选配 采用/ 50*5角钢和吊杆尺寸相匹配的膨胀螺栓。 3、支、吊架上的安装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等热加工开孔。 4、吊杆与根部角钢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吊杆与横梁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各部件 做好防锈处理后方可进行安装。 1、矩形风管粱、楼板吊架型的材料选配 矩形风管架型横梁、吊杆应平直,不得扭曲,吊杆上的螺纹完整、光洁。

5、风管吊架的吊杆露出部位应不大于30mm 6、支、吊架不得设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 法兰上。 7、风管支、吊架的间距,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风管:当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寸,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或等于400mm寸,不应大于3m并应在适当位置设固定卡。 2)垂直风管:间距不得大于4m当建筑物层高在4m以上时,每层的风管固定件不得少于2个。室外风管的支、托架应直接托于法兰下。

3)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 20m 时,应设置防止摆功的固定点,每 个系统不应少于1个。 8、支、吊、托架安装应进行放线,确定位置、标高及坡度。 二、风管与部件的安装 1 2. 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2、密封垫料应为不燃材料。 3、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 2)、金属风管法兰材料规格不应小于表 1的规定。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 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 高压系统风管(防排烟系统按高压系统执行) 不得大于100mm 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位应设有螺孔。 金属矩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表1

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表[详细]

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交工资料汇总表目录

建筑消防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 交工资料汇总表目录 1、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G.0.1-1 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G.0.1-2 3、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 查记录--------------------------------------G.0.1-3 4、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G.0.1-4 消火栓系统分部工程------------------------------F.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部工程------------------------F.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部工程------------------------F.0.1 通风与空调(防排烟)系统分部工程----------------F.0.1 注: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划分方法说明: 1、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 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原则上检验批应先确定部位划分,可按系统或区段、楼层、单元及施工时间等因素考虑实施,但应注意检验批范围不宜相差过大. 2、检验批编号从0 0 1~1 9 9号. 一、消火栓系统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用表 1、建筑消火栓系统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F.0.1 2、消火栓系统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F.0.1-05-01 3、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F.0.1-050101 4、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50101 5、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F.0.1-050102 6、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050102

消防验收标准规范(防排烟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防排烟系统篇) 1.1 设备及配件进场 1.1.1 一般规定 1 主要设备应有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应具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所有产品的型号、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并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建设、监理、施工和厂商等方单位的代表。 3 设备就位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 4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1.1.2 风管 1 普通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金属风管的钢板或镀锌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表7.1.2的规定。 表1.1.2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送风系统排烟系统 b≤320 0.5 0.8 320<b≤450 0.6 0.8 450<b≤630 0.6 0.8 630<b≤1000 0.8 1.0 1000<b≤1250 1.0 1.0 1250<b≤2000 1.0 1.2 2000<b≤4000 1.2 按设计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2 防火风管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 1.1.3 风管部件 1 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种类、批抽查10%,不得少于2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2 电动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口和送风口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1.1.4 风机 1 防、排烟风机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 1.1.5 其他附件 1 挡烟垂壁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作,活动挡烟垂壁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2 电动的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动作应可靠。 检查数量:按批抽查10%,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核对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或测试。 1.2 防、排烟系统的施工 1.2.1 一般规定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2018新版《防排烟》规范中各种数字总结

2018新版《防排烟》规范中各种数字总结 2m: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口)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3m: 当自然排烟口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 自然排烟窗(口)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 6m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排烟量计算: 1 建筑空间净高小于或等于6m的场所,其排烟量应按不小于60m3/(h·m2)计算,且取值不小于15000m3/h,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2%的自然排烟窗(口)。 2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其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应根据场所内的热释放速率以及本标准第条~第条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表中的数值,或设置自然排烟窗(口),其所需有效排烟面积应根据表及自然排烟窗(口)处风速计算。 9m 注2挡烟设施: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20m 水平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且间距不宜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2。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面积不计入固定窗面积,但可组合布置。 24m/36m/500/1000/2000 表,防烟分区长边不应大于24m,最大允许面积为500㎡; 3m6m,防烟分区长边不应大于60m,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不应大于75m,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 30m 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 50㎡ 对于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小于50㎡时,可通过走道排烟,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200m㎡ 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0㎡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 500m㎡ 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的房间外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 s 封闭式吊顶上设置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s。 10m/s、5m/s、3m/s 一般场所机械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为了减少送风系统对人员疏散的干扰和心理恐惧的不利影响,规定其机械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3m/s。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建设单位:重庆万州友豪置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 3、工程概要: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412.12m2,总建筑面积约71511.58m2,总容积率2.0。本子项地下室,子项概要如下:总建筑面积:32569.65m2;建筑总高度:-6.4m;建筑使用性质:地下车库、设备房。 4、施工范围: 4.1.通风部分:《B区地下室负一层通风系统平面图》中所有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通风口(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风阀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所有风机设备的安装,消防静压箱(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支、吊架的制作安装,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2.电气部分:B区地下室电施工图中所有风机配电箱或动力配电箱至风机及防火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敷设,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3.整个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调试,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3.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3.1风管安装: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3.4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3.5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3.6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3.7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3.8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9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3.10可伸缩性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3.11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3.12防排烟系统风管支吊架安装技术要求 3.12.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 不应大于3m。 3.12.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12.3托架、吊杆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和电焊开孔。 3.12.4风管排列时,严禁将法兰和调节机构装设在墙或楼板内,并且每一系统的螺杆朝一个方向安装。 3.12.5风管安装时,不应将支、吊杆固定在法兰上,并且支吊架设置要避开风口和各种风阀的位置。 3.12.6风管安装时不能出现扭曲和饶角现象,允许偏差如下:明装风管水平安装,水平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建筑防排烟设计的若干体会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光华 摘要:从应用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诸多环节予以探讨,提出了完善的建筑防排烟系统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设计注意要点。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要点、技术环节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就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暖通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控制等相关专业工程有效的协调配合,笔者认为:防排烟设计首先是一门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的消防科学技术,设计人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相关的规范标准,经济合理地运用现代消防技术,全方位地完成此项工作,笔者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提出一些想法建议,以供参考交流。 一、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概念的明确 防火分区按方向可分为垂直及水平防火分区两类,暖通消防设计应充分体现防火分隔这一基本的概念,在普通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必然与防火分隔物如楼板、窗、门、卷帘等相对应一致,规范中涉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则须是防火单元,否则风管穿越隔墙,楼板处设防火阀就失去意义,事实上空调通风机房如何合理设置防火阀的问题,目前存在一刀切现象,即凡是穿墙均设置防火阀,笔者认为在具体设计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讨。 在排烟系统设置方面,原则上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事实上排烟系统管路穿越防火分区的情况往往不可避免,比较常见的是多层排烟共用竖井,(穿越垂直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处理方法也较简便,排烟井壁耐火时限,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均可按规范执行,而排烟系统管路穿越水平防火分区的情况则显得相对复杂些,往往超大型地下车库等区域会出现此类情况,排风排烟竖井在某些特定的防火分区内无法设置而出现排烟管路水平穿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的情况,较为妥善的作法是将排烟管道耐火时限提高为2小时,其支吊架系统亦作有效的防护,即将水平排烟管道作有效防火分隔,缺点是造价较高,目前设计往往在排烟管路水平穿越防火隔墙处设置280℃常开排烟防火阀,其理论基础是我们设计依据的规范标准大多

苏州《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宣贯疑难问题解答

苏州《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宣贯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公式3.4.6 中N1 的取值 解答:地上楼梯间,大于24m,N1 取3,小于24m,N1 取2;地下楼梯间,不管多少层,N1 都取1;前室,3 层以内,N1 取层数,3 层以上,N1 取3。 问题2:自然防烟的窗户要求 解答:楼梯间和前室采用自然防烟时,外窗的面积均为可开启面积,也就是玻璃的面积,而非有效开启面积,开窗形式不限。因为楼梯间和前室的目的是防烟,而非排烟,火灾不会发生在楼梯间或前室,无需采用有效开窗面积。 问题3:关于固定窗的定义 解答:固定窗一定是外窗,应设置在外墙或屋顶,且平时不可开启。规范中关于固定窗的要求,均来自一线部队的意见,满足实战需求。 问题4:关于防烟和排烟的分段高度 解答:规范中的50m 和100m 均为服务区间的高度,而非建筑高度。如公建地上48m,地下5m,地上+地下大于50m,则需要分段排烟。另外,如风机未放置在服务区间,风机的压头要考虑非服务区间的损耗。 问题5:地上房间面积小于500㎡无需补风 解答:无论房间排烟量多大,无论房间的门是否为防火门,无论房间是否为内区,只要面积小于500㎡,均不需要补风。因为房间面积小,疏散快,另外,根据实验,连续排烟1 小时,不会形成太大的负压。地下走道或房间若采用机械排烟,均需设置补风。 问题6:上悬窗的使用 解答:房间面积小于200㎡时,自然排烟可以采用上悬窗,房间面积大于200㎡时,不能采用上悬窗,因为上悬窗不利于烟气排出。 问题7:负担不同净高场所排烟量的计算 解答:净高6m 及以下场所的排烟量为A,净高6m 以上场所的排烟量为B,其中A 为同一防火分区中任意两个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B 为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A 和B 取大值为系统排烟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