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创作研究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90 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
熊修雨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一
叙事学上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一部叙事作品的作者同他 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分裂的:比如《 红与黑》中充满了 激情和焦灼的欲望,但司汤达本人的最高理想却是“ 孤独和 独立”,只乐于在冷静的观察中享受生活。这只是差异,而走 向极端也不乏其例。人们早已发现果戈理在他的作品中表 现出深切的崇高,但在实际生活里,“ 许多追求美德的情节, 他们自己却绝不追求”。这些屡见不鲜的事实,使作者成了 作品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这样,只要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 会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物和隐含作者去推测作者本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在这些规律之内。以客观、不动 声色著称的福楼拜就曾经宣称:“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而在 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 作家自我的 心灵传记色彩,恐怕在中年一代的作家中是最强的”。评论 家张志忠甚至责备贾氏不能在自我和作品之间进行很好的 区分,“ 有意无意地造成作家自身与作品内容的相应和”! 。 这种被称之为缺陷的地方,却恰恰能成为人们了解作家、进 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突破口。
1993 年初,在终于成书之际,贾平凹称《 废都》是一本 “ 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 的书。这个评价对一部作
品来说,可谓高矣。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这部作品 是“ 唯一”能安妥作家灵魂的?在此之前的那些为数不算少 的作品又称之为何,如何定位呢?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在 此之前的那些作品,哪怕是很优秀、很精心的作品,都不是作 家为自己的灵魂写的。既然不是为自己灵魂写的,那么,只
能是向外的,是为他人而写的。这一结论看似突兀,但如果 仔细回顾一下贾平凹的创作道路,就会发现其中有着深刻的 必然性。
和所有新时期文学史上那些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贾平 凹最早的作品都是努力迎合当时的社会,积极地阐释并宣扬 意识形态,为社会的光明和美好而吟唱,比如他的处女作《 深 深的脚印》,后来的《 一双袜子》、《 兵娃》,甚至一直到他第一 次获全国大奖的《 满月儿》都是这样。这样的经历,在当代 作家中并不罕见。不必说十七年中的《 不能走那条路》、《 创 业史》和《 青春之歌》的反复修改等,就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 之作《 伤痕》,在这篇充满了强烈控诉的小说的结尾,主人公 仍然坚定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贾平凹作为新时期作家,有幸避开了意识形态最有力地 主宰、摆布一个作家的历史阶段,但仍被它硕大绵长的尾巴 扫了一下。
在贾平凹的所有作品中,《 废都》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废都》的出现,标志着贾平凹 90 年代写作方式的转变。只
要对比贾平凹 80 年代的重要作品长篇小说《 浮躁》,这种变 化就非常明显。《 废都》距离上一部长篇《 浮躁》只有六年之 隔,但二者从题 材 选 取、精 神 风 貌 到 写 作 方 式 都 迥 然 大 异。 《 浮躁》表现的是农村经济改革,而《 废都》则转向了城市自 我书写。《 浮躁》中如其标题所示,充满了浮躁凌厉之气,痛 苦、困惑但却不失理想、乐观;而《 废都》之“ 废”,则直接点明 了作者的身心俱瘁,充斥作品中的是颓废、阴暗、迷惘、没落 的世纪末情绪。二者更大的差别体现在写作方式上。《 浮 躁》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废都》则与此不 同。1986 年贾平凹在创作《 浮躁》的过程中,已痛感传统的 现实主义写作方式以其严谨和苦心经营而带来的写作之累, 以致写完后他做出了这样痛苦的决定:“ 我再也不可能还要 以这种框架来构写我的作品了。换句话说,这种流行的似乎 严格的写实方法对我来讲,将有些不那么适宜,甚至于有了 那么一种束缚。”$ 在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和中篇乃至 长篇之后,现在他渴望的是自由、真实的写作。
既然城市已是破废了,那么乡村呢?人们应该清楚地记 得,在贾平凹以前的作品中,乡村是作者理想中的诗意盎然 之地。如贾平凹到了商州之后,曾诗性地写道:“ 商州,实在 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呢。它偏远,却并不荒凉,它贫瘠,但异常 美丽……其山川河岩,风土人情,兼北部之野旷,融南部之灵 秀;五谷杂粮茂生,春夏秋冬分明;人民聪慧而不狡黠,风土 纯朴绝无混沌。我……真所谓过起温庭筠曾描写过这里的
90 年代贾平凹一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 废都》是第 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大概谁也无法否认《 废都》在 贾平凹的全部作品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尽管它一度创下了 文学作品畅销的记录,招来了铺天盖地、大褒大贬的评论和 议论。事隔数年,在人们已经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之后,法国 的费米娜文学奖又出来为它正名,《 文学自由谈》杂志也载 文指出,费米娜文学奖使贾平凹面对过去的那些批判露出了 秋后算账似的微笑" 。这些臆测或者评判其实都不重要,重 要的是《 废都》对于作家本人的意义。
作者果断地转变叙述方法,一是源于“ 严格的”写实主 义的不自由,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 使他不再那么强烈地希望得到周围世界的认同,他更想抒写 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对作家来说,是终于抵达的自由之境。
读者和作者本人大概都不会忘记那篇《 满月儿》。在这 篇获奖小说中,除了显示出作者特殊的审美兴趣和才华外, 也尴尬地烙上了作者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功利色彩。比如 小说中渲染的姐妹俩的良种试验,比如农业学大寨的宏伟蓝 图,在无形之中都降低了作品被重读的可能。当代中国的一 些知名作家都经历过从唱赞歌到暴露、鞭挞的转折,这一方 面同作家对社会的不断认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时代的文艺 环境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生存的策略,对社会环境从依赖 到相对独立,从附和到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贾平凹在 1993 年初称《 废都》是一本“ 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 书。此言不谬,在此之前的那些中长篇,从精神到内容其实 都不是为他自己写的,而是为了诠释时代、鼓舞众生,有的甚 至直接就是在外界的压力下而产生的,比如像《 小月前本》、 《 鸡窝洼人家》、《 腊月·正月》这三部中篇,甚至包括后来的 长篇《 浮躁》。在此之前,贾平凹因作品中的游离色彩而受 到过批评和指责,在思想上和创作上出现过苦闷和停滞,他 的上述作品的写作,实际上是向外界屈服求和的违心之举。 这也就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些作品越受到外界的公认 和欢迎,作者的内心却越孤独和寂寞。《 小月前本》等三部 反映改革的中篇博得了文坛一片喝彩,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
那么这种理想的写作境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年, 他在《 废都》业已成书时,袒露出《 浮躁》之后他对写作的重
37
当代文坛 2005 年第 6 期
创作研究
新思考和认识:“ 如果文章是千古的事———文章并不是谁要 怎么写就可 以 怎 么 写———它 是 一 段 故 事,属 天 地 间 早 有 了 的,只是没 有 宿 命 可 以 得 到 …… 中 国 的《 红 楼 梦》、《 西 厢 记》,读它的时候哪里会觉得它是作家的杜撰?恍惚如所经 历,如在梦境。好的文章,囫囫囵囵是一脉。山不需要雕琢, 也不需要机巧 地 在 这 儿 长 一 棵 白 桦,那 儿 又 该 栽 一 棵 兰 草 的。”! 正是对天地万物浑然天成的认识,使贾平凹放弃了文 章在形式和布局上的刻意为之,而以“ 囫囫囵囵”、混沌不凿 来反映生活,以期表现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整个 90 年代贾 平凹的小说创作对此都可以说是有意为之,在他相继发表的 四部长篇———《 废都》、《 白夜》、《 土门》和《 高老庄》中,都体 现出上述追求。在叙述上,这些作品回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传统笔法,语言繁复绵密,以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吃穿用度 为叙述材料,事无巨细,从容不迫,按照生活流程的本来形态 娓娓道来,在内容上表现的则是原生态的日常生活本身,而 这正是《 金瓶梅》、《 红楼梦》等的惯常笔法。贾平凹曾在《 高 老庄》的后记中说,他写的是一些“ 蝇营狗苟”的事,讲究的 是“ 粘粘乎乎又汤汤水水”的叙事效果。" 这种追求,使自《 废 都》以来的四部长篇在艺术表现上挥洒得更为随意,虽然不 比《 浮躁》的精致、繁省有度,但它们在粗朴中藏一团浑圆饱 满的真气,未被 作 者 点 破 的 气 韵 于 压 抑 之 中 在 作 品 内 部 游 走、冲撞。中国古典小说不仅给了贾平凹自然、鲜活的艺术 形式,更重要的是使作者本人的胸臆能寄寓其间,在情感的 表达上也更为含蓄。在这四部小说中,我们已 看 不 到《 浮 躁》的尖锐和锋芒,更多的是对世事红尘的静观和默想。
声誉,紧接着的长篇改革小说《 浮躁》甚至还获得了香港“ 美 孚飞马文学奖”的殊荣,但恰恰是在写完《 浮躁》之后,作者 却公开地声明要告别原来的写作方式,发出了压抑已久的上 述要自由写作的心声。这在中外文学创作上的看似反常之 举,其实却有着深刻的必然性。
二
伴随着作家艺术上这种转变的,还有他对待周围世界认 知态度的变化。这首先体现在贾平凹对待城乡态度的变化 上面。90 年代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外在的显著变化,就 是艺术表现空间的转移,由乡村创作转向城市书写。与之相 伴随的,是贾平凹对待城乡态度的变化。贾平凹出身农村, 可大部分时间却在城里生活。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城市 生活的怀疑,使他一度处在城乡矛盾的困惑之中,这是大多 数农村出身的作家所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在贾平凹 80 年代 的创作中,城市内容表现得很少,但在他的有限的与城市相 关的内容表现中,我们还是能隐约地看到作者对待城市的态 度。80 年代是中国整个社会蒸蒸日上的时期,城市作为社 会进步的标志,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在当时作家们的笔下 是受到肯定的。路遥的《 人生》中,高加林拼得鲜血淋漓的 进城梦,显示了城市对现代青年的诱惑力和作家们对城市的 首肯。80 年代的贾平凹,对待城市的态度也是如此。《 浮 躁》中的金狗,几乎就是又一个“ 高加林”,金狗作为记者的 城市生涯,显示的是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力量的巨大。而 到了 90 年代,贾平凹对待城市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转变。 在《 废都》中,贾平凹对城市采取的是讥讽、揭露、参破一切 甚至是 诅 咒 的 态 度,书 中 屡 屡 出 现 的 老 头 子 喊“ 收 破 烂 喽———收破烂喽———”,预言了城市最后的结局。《 废都》所 开始的这种城市批判,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得到了继续。《 白 夜》中,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染缸,吞噬着人的本来面目,使 人异化。夜郎和 严 铭 这 一 对 健 康 的 男 女,作 为 城 市 的 外 来 者,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纷纷迷失自我,最终为城市所流放。 城市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在喧哗和骚动中,精神和肉体 都被挤压和撕扯,表面的浮华掩饰不住末日的苍白和惶恐。 《 土门》中,作者对城市的憎恨演化为尖锐的城乡对立,城市 对乡村的鲸吞使“ 仁厚村”———城市里面的最后乡村,演绎 出了一首慷慨的现代悲歌。作者在城乡的对立和对比中揭 示出了城市的贪婪和无耻,通过一种城市流行病———肝病来 喻示现代城市人心肝的变坏,并以农村文明的代表———云林 爷对这种病的手到病除,来指出城市的自我拯救之路,这典 型地表明了作者对待城市的态度。
38
当代文坛 2005 年第 6 期
创作研究
生活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遇人家便讨吃讨喝,见 客店就歇脚歇身,日子虽然辛苦,却万般地忘形适意。”① 但 这种诗意盎然之情在贾平凹 90 年代的创作中却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对乡村的怀疑和失望,这典型地体现在 90 年 代的长篇《 高老庄》中。《 高老庄》可以说是作者贾平凹的一 次精神还乡。乡村出身的教授高子路携娇妻西夏回乡祭祖, 与以往不同的是,作者借西夏的目光,第一次在作品中对乡 村的落后、愚昧和污秽表示出嫌恶,这在贾氏以前的作品中 是不曾有过的。比如,用鸡爪一样的黑手去捞面的老妇人; 蒜水碟子上的那一圈污垢;正要用饭,却听见邻家的妇人喊 狗来吃小孩的粪便等。西夏的忌讳和不满,其实正是作者与 农村生活保持了一段距离后所必然产生的隔阂与不满。在 《 高老庄》中,子路的前妻菊娃、新妻西夏正好代表了乡村和 城市,子路对菊娃的牵挂、对西夏的欣赏,正好表明了他对乡 村和城市两难取舍的困境。而书中唯一一次子路和菊娃的 性事描写,也以子路的失望收场,这似乎是对上述两难困惑 的一个选择和回答———他不可能再以原先的情态沉醉并适 应乡村生活了。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创作研究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90 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
熊修雨
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保衣
一
叙事学上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一部叙事作品的作者同他 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分裂的:比如《 红与黑》中充满了 激情和焦灼的欲望,但司汤达本人的最高理想却是“ 孤独和 独立”,只乐于在冷静的观察中享受生活。这只是差异,而走 向极端也不乏其例。人们早已发现果戈理在他的作品中表 现出深切的崇高,但在实际生活里,“ 许多追求美德的情节, 他们自己却绝不追求”。这些屡见不鲜的事实,使作者成了 作品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这样,只要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 会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物和隐含作者去推测作者本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家都在这些规律之内。以客观、不动 声色著称的福楼拜就曾经宣称:“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而在 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 作家自我的 心灵传记色彩,恐怕在中年一代的作家中是最强的”。评论 家张志忠甚至责备贾氏不能在自我和作品之间进行很好的 区分,“ 有意无意地造成作家自身与作品内容的相应和”! 。 这种被称之为缺陷的地方,却恰恰能成为人们了解作家、进 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突破口。
1993 年初,在终于成书之际,贾平凹称《 废都》是一本 “ 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 的书。这个评价对一部作
品来说,可谓高矣。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这部作品 是“ 唯一”能安妥作家灵魂的?在此之前的那些为数不算少 的作品又称之为何,如何定位呢?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在 此之前的那些作品,哪怕是很优秀、很精心的作品,都不是作 家为自己的灵魂写的。既然不是为自己灵魂写的,那么,只
能是向外的,是为他人而写的。这一结论看似突兀,但如果 仔细回顾一下贾平凹的创作道路,就会发现其中有着深刻的 必然性。
和所有新时期文学史上那些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贾平 凹最早的作品都是努力迎合当时的社会,积极地阐释并宣扬 意识形态,为社会的光明和美好而吟唱,比如他的处女作《 深 深的脚印》,后来的《 一双袜子》、《 兵娃》,甚至一直到他第一 次获全国大奖的《 满月儿》都是这样。这样的经历,在当代 作家中并不罕见。不必说十七年中的《 不能走那条路》、《 创 业史》和《 青春之歌》的反复修改等,就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 之作《 伤痕》,在这篇充满了强烈控诉的小说的结尾,主人公 仍然坚定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贾平凹作为新时期作家,有幸避开了意识形态最有力地 主宰、摆布一个作家的历史阶段,但仍被它硕大绵长的尾巴 扫了一下。
在贾平凹的所有作品中,《 废都》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废都》的出现,标志着贾平凹 90 年代写作方式的转变。只
要对比贾平凹 80 年代的重要作品长篇小说《 浮躁》,这种变 化就非常明显。《 废都》距离上一部长篇《 浮躁》只有六年之 隔,但二者从题 材 选 取、精 神 风 貌 到 写 作 方 式 都 迥 然 大 异。 《 浮躁》表现的是农村经济改革,而《 废都》则转向了城市自 我书写。《 浮躁》中如其标题所示,充满了浮躁凌厉之气,痛 苦、困惑但却不失理想、乐观;而《 废都》之“ 废”,则直接点明 了作者的身心俱瘁,充斥作品中的是颓废、阴暗、迷惘、没落 的世纪末情绪。二者更大的差别体现在写作方式上。《 浮 躁》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废都》则与此不 同。1986 年贾平凹在创作《 浮躁》的过程中,已痛感传统的 现实主义写作方式以其严谨和苦心经营而带来的写作之累, 以致写完后他做出了这样痛苦的决定:“ 我再也不可能还要 以这种框架来构写我的作品了。换句话说,这种流行的似乎 严格的写实方法对我来讲,将有些不那么适宜,甚至于有了 那么一种束缚。”$ 在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和中篇乃至 长篇之后,现在他渴望的是自由、真实的写作。
既然城市已是破废了,那么乡村呢?人们应该清楚地记 得,在贾平凹以前的作品中,乡村是作者理想中的诗意盎然 之地。如贾平凹到了商州之后,曾诗性地写道:“ 商州,实在 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呢。它偏远,却并不荒凉,它贫瘠,但异常 美丽……其山川河岩,风土人情,兼北部之野旷,融南部之灵 秀;五谷杂粮茂生,春夏秋冬分明;人民聪慧而不狡黠,风土 纯朴绝无混沌。我……真所谓过起温庭筠曾描写过这里的
90 年代贾平凹一共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 废都》是第 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大概谁也无法否认《 废都》在 贾平凹的全部作品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尽管它一度创下了 文学作品畅销的记录,招来了铺天盖地、大褒大贬的评论和 议论。事隔数年,在人们已经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之后,法国 的费米娜文学奖又出来为它正名,《 文学自由谈》杂志也载 文指出,费米娜文学奖使贾平凹面对过去的那些批判露出了 秋后算账似的微笑" 。这些臆测或者评判其实都不重要,重 要的是《 废都》对于作家本人的意义。
作者果断地转变叙述方法,一是源于“ 严格的”写实主 义的不自由,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 使他不再那么强烈地希望得到周围世界的认同,他更想抒写 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对作家来说,是终于抵达的自由之境。
读者和作者本人大概都不会忘记那篇《 满月儿》。在这 篇获奖小说中,除了显示出作者特殊的审美兴趣和才华外, 也尴尬地烙上了作者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功利色彩。比如 小说中渲染的姐妹俩的良种试验,比如农业学大寨的宏伟蓝 图,在无形之中都降低了作品被重读的可能。当代中国的一 些知名作家都经历过从唱赞歌到暴露、鞭挞的转折,这一方 面同作家对社会的不断认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时代的文艺 环境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生存的策略,对社会环境从依赖 到相对独立,从附和到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贾平凹在 1993 年初称《 废都》是一本“ 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 书。此言不谬,在此之前的那些中长篇,从精神到内容其实 都不是为他自己写的,而是为了诠释时代、鼓舞众生,有的甚 至直接就是在外界的压力下而产生的,比如像《 小月前本》、 《 鸡窝洼人家》、《 腊月·正月》这三部中篇,甚至包括后来的 长篇《 浮躁》。在此之前,贾平凹因作品中的游离色彩而受 到过批评和指责,在思想上和创作上出现过苦闷和停滞,他 的上述作品的写作,实际上是向外界屈服求和的违心之举。 这也就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些作品越受到外界的公认 和欢迎,作者的内心却越孤独和寂寞。《 小月前本》等三部 反映改革的中篇博得了文坛一片喝彩,为作者带来了巨大的
那么这种理想的写作境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年, 他在《 废都》业已成书时,袒露出《 浮躁》之后他对写作的重
37
当代文坛 2005 年第 6 期
创作研究
新思考和认识:“ 如果文章是千古的事———文章并不是谁要 怎么写就可 以 怎 么 写———它 是 一 段 故 事,属 天 地 间 早 有 了 的,只是没 有 宿 命 可 以 得 到 …… 中 国 的《 红 楼 梦》、《 西 厢 记》,读它的时候哪里会觉得它是作家的杜撰?恍惚如所经 历,如在梦境。好的文章,囫囫囵囵是一脉。山不需要雕琢, 也不需要机巧 地 在 这 儿 长 一 棵 白 桦,那 儿 又 该 栽 一 棵 兰 草 的。”! 正是对天地万物浑然天成的认识,使贾平凹放弃了文 章在形式和布局上的刻意为之,而以“ 囫囫囵囵”、混沌不凿 来反映生活,以期表现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整个 90 年代贾 平凹的小说创作对此都可以说是有意为之,在他相继发表的 四部长篇———《 废都》、《 白夜》、《 土门》和《 高老庄》中,都体 现出上述追求。在叙述上,这些作品回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传统笔法,语言繁复绵密,以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吃穿用度 为叙述材料,事无巨细,从容不迫,按照生活流程的本来形态 娓娓道来,在内容上表现的则是原生态的日常生活本身,而 这正是《 金瓶梅》、《 红楼梦》等的惯常笔法。贾平凹曾在《 高 老庄》的后记中说,他写的是一些“ 蝇营狗苟”的事,讲究的 是“ 粘粘乎乎又汤汤水水”的叙事效果。" 这种追求,使自《 废 都》以来的四部长篇在艺术表现上挥洒得更为随意,虽然不 比《 浮躁》的精致、繁省有度,但它们在粗朴中藏一团浑圆饱 满的真气,未被 作 者 点 破 的 气 韵 于 压 抑 之 中 在 作 品 内 部 游 走、冲撞。中国古典小说不仅给了贾平凹自然、鲜活的艺术 形式,更重要的是使作者本人的胸臆能寄寓其间,在情感的 表达上也更为含蓄。在这四部小说中,我们已 看 不 到《 浮 躁》的尖锐和锋芒,更多的是对世事红尘的静观和默想。
声誉,紧接着的长篇改革小说《 浮躁》甚至还获得了香港“ 美 孚飞马文学奖”的殊荣,但恰恰是在写完《 浮躁》之后,作者 却公开地声明要告别原来的写作方式,发出了压抑已久的上 述要自由写作的心声。这在中外文学创作上的看似反常之 举,其实却有着深刻的必然性。
二
伴随着作家艺术上这种转变的,还有他对待周围世界认 知态度的变化。这首先体现在贾平凹对待城乡态度的变化 上面。90 年代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外在的显著变化,就 是艺术表现空间的转移,由乡村创作转向城市书写。与之相 伴随的,是贾平凹对待城乡态度的变化。贾平凹出身农村, 可大部分时间却在城里生活。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城市 生活的怀疑,使他一度处在城乡矛盾的困惑之中,这是大多 数农村出身的作家所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在贾平凹 80 年代 的创作中,城市内容表现得很少,但在他的有限的与城市相 关的内容表现中,我们还是能隐约地看到作者对待城市的态 度。80 年代是中国整个社会蒸蒸日上的时期,城市作为社 会进步的标志,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在当时作家们的笔下 是受到肯定的。路遥的《 人生》中,高加林拼得鲜血淋漓的 进城梦,显示了城市对现代青年的诱惑力和作家们对城市的 首肯。80 年代的贾平凹,对待城市的态度也是如此。《 浮 躁》中的金狗,几乎就是又一个“ 高加林”,金狗作为记者的 城市生涯,显示的是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力量的巨大。而 到了 90 年代,贾平凹对待城市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转变。 在《 废都》中,贾平凹对城市采取的是讥讽、揭露、参破一切 甚至是 诅 咒 的 态 度,书 中 屡 屡 出 现 的 老 头 子 喊“ 收 破 烂 喽———收破烂喽———”,预言了城市最后的结局。《 废都》所 开始的这种城市批判,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得到了继续。《 白 夜》中,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染缸,吞噬着人的本来面目,使 人异化。夜郎和 严 铭 这 一 对 健 康 的 男 女,作 为 城 市 的 外 来 者,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纷纷迷失自我,最终为城市所流放。 城市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在喧哗和骚动中,精神和肉体 都被挤压和撕扯,表面的浮华掩饰不住末日的苍白和惶恐。 《 土门》中,作者对城市的憎恨演化为尖锐的城乡对立,城市 对乡村的鲸吞使“ 仁厚村”———城市里面的最后乡村,演绎 出了一首慷慨的现代悲歌。作者在城乡的对立和对比中揭 示出了城市的贪婪和无耻,通过一种城市流行病———肝病来 喻示现代城市人心肝的变坏,并以农村文明的代表———云林 爷对这种病的手到病除,来指出城市的自我拯救之路,这典 型地表明了作者对待城市的态度。
38
当代文坛 2005 年第 6 期
创作研究
生活了:‘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遇人家便讨吃讨喝,见 客店就歇脚歇身,日子虽然辛苦,却万般地忘形适意。”① 但 这种诗意盎然之情在贾平凹 90 年代的创作中却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对乡村的怀疑和失望,这典型地体现在 90 年 代的长篇《 高老庄》中。《 高老庄》可以说是作者贾平凹的一 次精神还乡。乡村出身的教授高子路携娇妻西夏回乡祭祖, 与以往不同的是,作者借西夏的目光,第一次在作品中对乡 村的落后、愚昧和污秽表示出嫌恶,这在贾氏以前的作品中 是不曾有过的。比如,用鸡爪一样的黑手去捞面的老妇人; 蒜水碟子上的那一圈污垢;正要用饭,却听见邻家的妇人喊 狗来吃小孩的粪便等。西夏的忌讳和不满,其实正是作者与 农村生活保持了一段距离后所必然产生的隔阂与不满。在 《 高老庄》中,子路的前妻菊娃、新妻西夏正好代表了乡村和 城市,子路对菊娃的牵挂、对西夏的欣赏,正好表明了他对乡 村和城市两难取舍的困境。而书中唯一一次子路和菊娃的 性事描写,也以子路的失望收场,这似乎是对上述两难困惑 的一个选择和回答———他不可能再以原先的情态沉醉并适 应乡村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