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能求一般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理进行思维的方法;
(3)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并写出并理解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1.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2.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命题,但不够系统和详细,教学时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1、什么叫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用“若P,则q”形式来表示
2、如何判断这四种命题的真假?
问题2:思考、分析
观察下列四个命题中: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
(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我们已经知道命题(1)与命题(2)、(3)、(4)之间的关系,你能说出其中任意两个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吗?
点题:今天我们学习“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二:师生交流、进入新知
由命题(2)(3)是互为逆否命题,命题(2)(4)是互否命题,命题(3)(4)是互逆命题。学生通过分析,将发现四种命题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以“若2320
-+=,则2
x x
x=”为原命题,写出它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问题4:结合以上练习思考:原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假有什么关系?
通过此问,学生将发现: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假时类似。结合以上练习完成下列表格:
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真真
假真
假真
假 假
由表格学生可以发现: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总是具有相同的真假性,逆命题与否命题也总是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由此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之间是否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由于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是互为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由于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所以在直接证明某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证明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来间接地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
活动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例4: 证明:若22
0x y +=,则0x y == 五、当堂检测
1.命题“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的否命题为( )
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两直线不平行,则内错角不相等
C .内错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
D .内错角不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2.命题“若a b >,则
1a b
>”的逆否命题为( ) A .若1a b >,则a b >B .若a b ≤,则1a b
≤ C .若a b >,则b a ≤,则a b ≤ 3.写出“若220x y +=,则0x =且0y =”的逆否命题:; 4.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其真假. (1)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能被6整除的数既能被3整除也能被2整除; (4)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平分弦所对的弧 (5)写出命题“若a 和b 都是偶数,则a b +是偶数”的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6)判断命题“若5x y +≤,则2x ≤或3y ≤”的真假.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层次的反馈例练,由浅入深,逐渐达到运用新知的目的,同时反馈 学生学习理解的 程度,进行学习监控和补救.】 六、课堂小结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七、课时练与测 八、教学反思 在初中,学生接触的简单的逻辑推理及命题间关系(原命题和逆命题)主要来源于几何知识,有很强的几何直观性,便于掌握.高中学生要面对大量代数命题,因此,很有必要学习命题的有关内容,以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需要,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