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摘要:林业建设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林业建设中要提高林木植被的健康

生长效果,就要积极采取措施来防范病虫害侵袭。在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利

用营林方式、化学方式和生物方式都取得了较好效果,随着林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必然会出现更为有效的技术方式,降低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途径;生态环境

引言

现代社会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为确保森林资源能够有效

应用并保障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体现林业产业现

代化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达成可持续化发展目标所不容忽视的工作内容。林业

产业对其他社会产业发展也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基本

构成部分,需要多方位开展研究分析,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果,结合实践开

展细致的分析探讨。

1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林业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

国林业发展已经在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林业发展

中也会面临一些较大的挑战,其中以林业病虫害最为显著。林业病虫害是严重威

胁林业植被生存和健康成长的因素,一旦林木遭遇严重的病虫害,不仅会导致林

木大量死亡,对实现我国长期的生态保护目标也是极为不利的[1]。加强林业病虫

害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之路,是现代林

业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也是国家林业领域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2产生林业病虫害的原因

2.1发展环境影响

依据我国现有的林业发展建设条件,在初期阶段进行区域规划设置存在一定

的问题,也是导致后期植物生长出现病虫害问题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人们对林业

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多,但是在林业建设阶段,还会由于其他问题导致在

区域规划管理阶段出现诸多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单位容易在经济效益管控

阶段忽视生态均衡发展的要求,只考虑林木的经济价值,忽视区域内林木种类的

多样性,无论是在植株密度、类型设置方面以及珍稀树木栽培管理方面,都存在

一定的问题。由于初期阶段未能实现对环境的考察,出现同区域内频繁地出现病

虫害问题,导致林木自身的防护系统建立所面临的困难增多。病虫害拥有良好的

繁殖空间,则树木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问题也会普遍存在。

2.2病虫害产生抗体导致病虫害发病概率提升

当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病虫害也不断得到进化和演变,由于经常使用同种

消灭害虫的试剂,导致害虫对药品产生了抗体,致使这些药品无法发挥作用,不

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使出现害虫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所以需要及时地改变工

作态度,创新防治药物,尽可能地研发新型消灭害虫的试剂,提升防治手段。传

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效果不明显,很难发挥作用,甚至还可能降低树木吸收营

养的质量,导致树木营养不良,甚至使树木失去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员

不认真了解病虫害的种类,没有真切理解防治工作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使防

治工作停滞不前。

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3.1采用营林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贯穿于整个林业生长期的工作内容,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用营林措施。营林措施是在选种、种植和管理等环节,对植株病虫害

进行全面预防和干预。在选种阶段,要选择那些质量优良饱满、抗病性强的植株

种子进行培育。种子培育前要做好消毒工作,这样可以将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害

和虫卵等杀死,提高种子的抗病性和驱虫性。林木幼苗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

行消毒,尽量减少土壤环境中隐藏的虫卵和病害体。育苗时期要及时进行除草作业,提高植株整体的健康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对于已经发生了严重病虫害的林区,应当及时与其他林区进行阻隔切断,并对该区域进行焚烧,这样可以避免病虫害

传播影响更大的区域。

3.2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该技术

手段的应用优势也极为明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且实践操作的便捷性较强。通常情况下,物理防治技术会选择人工捕杀的途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管

理效果,但在整个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还有部分林业种植区域会采用

设置隔离区的基本形式,对已经发生病虫害问题的区域进行隔离,经过检测后及

时控制区域病虫害的倾向问题,从源头开始管控病虫害的蔓延。经过区域隔离处

理后,能够有效控制林业的损害问题。

3.3多样化种植

针对林业病虫害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以及不可预防等特点,在种植

时应采取多样化种植方式,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气候、土壤、环境等情况,尽可能

选择多类型树种。林业病虫害皆在某种特定树种上发生,而多样化种植,可以很

好地将此类树种实施隔离,阻隔病虫害的传播,同时林业人员可对患病树种实施

针对性治疗,以此提升其工作成效。除此之外,多样化种植还可以实现各树种之

间的互相扶持,利用各树种的特性,招引不同种类的昆虫,而这些昆虫中很有可

能存在害虫的天敌,在预防虫害的同时,还能起到生物杀虫的作用。

3.4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操作简单,治理效果较显著,能够有效地在病虫害大肆蔓延的时候

进行快速灭杀并控制虫源,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广泛传播。目前在我国,采用

这一技术来治理病虫害的林业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左右。化学防治的主要手段

是依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其中,杀菌剂又涵盖了多种保护剂、铲除剂以及吸收剂,常用的有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虫剂常用的有爱福丁、锐劲特和蚍

虫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方法在平常的病虫害防治中应尽量减少使用,避免

增强病虫害的抗药性。

3.5采用化学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

化学方式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是最常见的,化学防治病虫害方法,主要利用化

学试剂对病害进行去除,对虫卵和成虫进行杀灭。化学试剂是通过研究化验,总

结出能够应对病虫害的一些化学成分,以此为关键调配出来的。目前,市场上的

化学试剂可以针对一种或者几种林业病虫害达到防治目的。化学试剂进行病虫害

防治,并结合现代喷洒设备,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但化学试剂对土壤、水

源等也有着明显的污染,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必须使用化学试剂时,尽量选择污染性较弱的类型。

3.6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

森林无公害防治技术就是在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物

防治措施、机械防治措施等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提高防治的能力和水平。森林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