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造林验收技术规程
造林验收技术规程一、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森林资源的减少,造林工作成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气候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造林质量和效益,提高造林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文《造林验收技术规程》。
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1. 制定验收计划:根据造林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验收计划,确定验收时间、地点和验收人员。
2. 准备验收工具:包括测量工具、土壤取样工具、显微镜等,以便对造林区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
3. 了解造林项目情况:熟悉造林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过程、种植材料等相关信息,为验收提供依据。
三、验收内容和标准1. 种植材料的验收:(1) 树苗质量: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死亡现象。
(2) 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要求,树苗之间的距离均匀一致。
(3) 种植技术:种植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树苗的生长良好。
2. 土壤质量的验收:(1) 土壤肥力:土壤养分含量符合要求,适宜植物生长。
(2) 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合理,有利于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3)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合树木生长。
3. 林分结构的验收:(1) 树高和胸径:树高、胸径符合设计要求,反映出树木生长状况。
(2) 林木密度:林木之间的距离均匀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3) 林分组成:树种组成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防护设施的验收:(1) 护林网:护林网完好无损,能有效防止动物破坏和侵入。
(2) 护根带:护根带宽度符合要求,能有效保护树木的根系。
5. 病虫害防治的验收:(1) 无重大病虫害:林区内无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
(2) 病虫害发生率低:林区内存在的病虫害发生率低于一定的标准。
四、验收方法和步骤1. 采样检测:对造林区的树木、土壤、病虫害等进行采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得出科学的数据。
2. 现场观察:对造林区的树木生长情况、土壤质量、防护设施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评估。
3. 记录和整理:对采样检测和现场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验收报告的撰写和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四十六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第三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和制度,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
区、乡林业工作站负责本区、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二章森林病虫害的预防第七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植树造林应当造地适树,提倡营造混交林,合理搭配树种,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二)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三)对幼龄林和中龄林应当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清除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林木;(四)有计划地实行封山育林,改变纯林生态环境;(五)及时清理火烧迹地,伐除受害严重的过火林木;(六)有采伐后的林木应当及时运出伐区并清理现场。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无检疫对象的林木种苗基地。
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当依法对林木种苗的木材、竹材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发现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害,应当及时采取严密封锁、扑灭措施,不得将危险性病虫害传出。
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法律规定,加强进境林木种苗的木材、竹材的检疫工作,防止境外森林病虫害传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办法(20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办法(202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11•【字号】•【施行日期】2020.07.1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办法(1994年6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6号发布根据2020年7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16号《关于修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等13件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国家《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逐级签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书。
第三条各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上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工作情况。
发生危险性病虫害或者发现新的检疫对象应及时上报。
第四条各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工作由本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负责。
乡、镇林业工作站和林场、苗圃、农牧场负责本单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五条各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对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二章森林病虫害的预防第六条植树造林要适地适树,提倡营造混交林,并选用良种壮苗。
造林、育苗、更新必须有预防森林病虫害的措施,平原地区营造人工林要留有喷药车通行的林间道路。
第七条育苗和造林用的种子、插穗等繁殖材料和苗木,不能带有国内检疫对象和自治区补充的检疫对象及本地区的危险性病虫。
第八条对森林和林木应当加强抚育管理并按营林设计方案的技术要求进行卫生伐,伐除的林木及时运出林外,并对带有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的林木进行除害处理。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定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们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各种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林木病虫害防治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保护性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定保护性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定旨在有效防止病虫害对保护性森林的威胁,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其中,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支持防治工作的开展。
2. 病虫害调查与鉴定:加强对病虫害的调查和鉴定工作,确保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和程度,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3. 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水平和效果,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损害。
4. 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和职责,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二、人工造林病虫害防治规定人工造林病虫害防治规定主要针对人工造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旨在确保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相关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同时,应注重品种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2. 健康苗木生产管理:加强对苗木生产的管理,确保苗木的健康和质量。
包括苗圃管理、苗木运输、苗木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3. 田间管理与防治技术:加强对人工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林农的技术水平,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建立健全的人工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体系,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森林病虫害疫情监测与预警规定森林病虫害疫情监测与预警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病虫害监测网点建设: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网点,覆盖各类森林,确保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全面展开。
林业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林业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前言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的各类病害和虫害。
它们会导致大面积的林木死亡和减产,对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实施方案。
二、病虫害监测与预警1.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网格,利用遥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林区进行全面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分布范围。
2.实施定点监测选择重点林区和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建立定点监测站,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为后续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3.建立预警机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监测数据,建立预警模型,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和天然微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松毛虫等有害昆虫的繁殖,使用微生物农药来防治病原菌。
2.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黄板诱捕器防治飞虱,利用粘虫板防治蚜虫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覆盖材料、隔离网等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3.化学防治在严重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管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林农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林农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2.完善法规政策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宣传,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要求,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病虫害防治的支持力度。
3.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水平,为实施防治方案提供科学支撑。
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达到预期。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1989.12.18【实施日期】1989.12.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号《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已经1989年11月17日国务院第五十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总理李鹏1989年12月18日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第三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和制定,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第五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
区、乡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本区、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二章森林病虫害的预防第七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植树造林应当适地适树,提倡营造混交林,合理搭配树种,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二)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三)对幼龄林和中龄林应当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清除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林木;(四)有计划地实行封山育林,改变纯林生态环境;(五)及时清理火烧迹地,伐除受害严重的过火林木;(六)采伐后的林木应当及时运出伐区并清理现场。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无检疫对象的林木种苗基地。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引言:林木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木材质量和林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的规程进行全面论述,涵盖防治措施、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等方面,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
第一节林木病虫害的调查与监测1. 调查范围与频率林木病虫害调查工作涵盖所有森林地区,包括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和林果基地等。
调查频率应根据不同地区和树种的特点进行调整,一般不少于每年一次。
2. 调查方法与指标林木病虫害的调查方法应综合运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调查指标包括树干病斑、叶片枯萎、虫卵数量等,要进行统计和记录。
3. 监测系统建立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树种,建立林木病虫害的长期监测系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二节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经济、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或应用微生物制剂等,调节害虫的数量和种群结构,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适用于快速控制和消灭大面积病虫害。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确保安全环保。
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如捕捉器械、保护屏障等。
这种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但作用有限,一般适用于小范围和局部治理。
4. 栽培技术防治栽培技术防治是通过合理的造林和管理措施,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包括合理选择树种、适时修剪和疏伐等管理措施。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1. 防治技术指南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和影响程度,制定详细的防治技术指南。
指南应包括防治措施、使用药剂和施药方法等内容,为林业从业人员提供操作指导。
2. 药剂使用标准使用药剂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包括剂量、喷洒浓度、施药时间和溶解方法等。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
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引言林木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林业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规程、规范和标准,以指导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就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的重要内容进行阐述,并分为以下几个小节进行论述。
第一节:综述林木病虫害是指各种病菌、病原体、寄生虫和食草动物对林木健康和生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病虫害不仅对林木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还会导致木材质量下降,甚至引发森林火灾等严重后果。
为了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林业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规程、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程主要包括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疫病防治措施、防治技术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旨在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指针对具体病虫害种类的防治手段和方法。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中,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捕食者或病原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或者引入新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种群的数量,从而减少害虫对林木的危害。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通过喷洒或施用农药来杀死或抑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耕作管理耕作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林业操作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常见的耕作管理包括清除过密的林木、修剪疏松的枝条、补植弱势林木等,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第三节:疫病防治措施疫病是指可以在林木中迅速传播并造成大面积枯死的疫源性病害。
对于这类疫病,林木病虫害防治规程中也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防疫管理防疫管理是指根据不同的疫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需要进行严格的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株,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2. 防病接种对于一些具有疫病抗性的树种,可以通过疫病接种来提高它们对疫病的抵抗力。
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
林木病虫害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版)第一条为了防治林木病虫害,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林木病虫害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属地管理和谁所有、谁防治的原则。
第三条区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协调、督查、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第四条林木病虫害防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根据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主要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指标,纳入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任期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植树造林应当坚持适地适树,选用良种壮苗,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
提倡营造混交林和不同树种的隔离林带。
第六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检疫人员对辖区内繁育的苗木进行产地检疫,并加强对市外调入种苗、木材的检疫。
引进和应用新物种时,应当进行前期论证和隔离试种,防止形成物种入侵和有害生物的传播。
第七条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有代表性的林区或者重点乡镇建立林木病虫害测报站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所属林地内林木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第八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林木所有者进行林木病虫害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和监测记录发布林木病虫害短、中期预报,提出林木病虫害防治意见。
第九条林木所有者应当按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意见及时进行防治。
第十条林木病虫害防治实行营林、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提倡生物防治和无公害药剂防治,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无公害防治率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在林木病虫害常发区,林木所有者应当建立专业防治队伍,配备防治器械,或者实行联合防治、委托专业队伍防治。
第十二条对危险性和新传入的林木病虫害,当地政府应当采取封锁措施,林木所有者应当及时除治。
第十三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辖区突发性林木病虫害防治应急实施方案,配备除害设施和检疫、检验设备,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处置辖区内突发性林木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方法
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方案设计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危害程度和影 响范围,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 件,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案,包括营 林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 施。
VS
方案实施
根据设计方案,采取有效的实施方法,包 括选育抗病品种、营造混交林、加强森林 抚育等营林技术措施,同时合理使用化学 农药,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剂量,保护天 敌生物,维护生态平衡。
• 减少森林生产力:林业病虫害会导 致林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降低 了森林的生产力,影响了木材和林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破坏生态环境:林业病虫害会导致 大量的林木死亡,破坏了森林生态 系统的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功能。
• 增加森林维护成本:为了防治林业 病虫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增加了森林维护的成本 。
应用预警系统指导防治
根据预警系统的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及时控制和消灭病虫 害。
04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概念及原则
概念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种系统性的防治方法,它结合了多 种防治手段,以科学、合理、安全的方式控制林业病虫害, 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原则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遵循"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 强化责任"的原则,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 持续发展为目标。
综合治理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效果评估
定期对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对比分析治理前后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森林生长状况等指标, 评估综合治理方案的成效和不足之处。
持续改进
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调整和完善综合治理方案,提高防治效果,实现持续改进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普及,提高防治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细则
在某林场的应用中,物理防治技术针对不同的病 虫害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 如,使用灯光诱杀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蛾类害虫 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案例四
• 总结词:构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 详细描述: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通过设立监测点、加强信息传递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及时发现和预测病
森林病虫害防治 细则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森林病虫害防治概述 • 森林病虫害预防措施 • 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 森林病虫害防治组织与病虫害防治概述
森林病虫害的定义与危害
森林病虫害的定义
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寄生、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林木 生理机能、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林木发育受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通过监测站点和信息采集系统, 实时监测森林病虫害情况,根据
预警标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宣传与教育
加强病虫害预警宣传和教育,提 高相关人员对预警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促进全民参与森林病虫害
防治工作。
04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 法
生物防治技术与方法
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来防治森林病虫害,如苏 云杆菌等。
组织领导与责任制落实
组织领导
建立由政府主导、林 业部门牵头、有关 部门协作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组织体系。
VS
责任制落实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森林病虫害防 治工作中的责任,制定考核评估办法,确 保责任落实到位。
队伍建设与技术培训
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建设,提高防治人 员的素质和能力。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林木或树木造成损害的疾病和虫害。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林木生长发育受阻、密度减少、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对林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 病害防治技术:
(1)合理选择抗病品种:通过品种改良,选育出具有抗病性的树种或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
(2)聚集病害病源:通过及早发现和健康树木的清除,减少或消灭病害的病源,降低病害的传播速度和程度。
(3)加强生态管理:合理调整林木密度,增加树木之间的距离,改善林地通风和光线条件,减少病害的滋生和传播。
(4)生物防治:利用昆虫、细菌、真菌等天敌对病原体进行控制,利用生物对抗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虫害防治技术:
(1)集约化管理:加强对林地和树木的日常巡查,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扩散。
(2)物理防治:如设置陷阱、粘虫板等,诱杀或捕捉虫害,减少虫害的数量。
(3)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或喂食给虫害,达到杀虫的效果。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选用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或人工培养的天敌对虫害进行生物控制,促使虫害的天敌和寄生虫对其进行攻击和降低数量,减少虫害的危害。
(5)综合防治:综合运用不同的防治措施,结合环境因素、病虫害生物特性等进行防治,提高防治的效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若干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若干规定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若干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号1997年3月31日)第一条根据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城内的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以下简称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按《条例》和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自治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和执行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本乡(镇)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四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预防和除治病虫害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好交界地区开展联防联治。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经常发生森林病虫害的地区,实施以营林措施为主,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调整纯林结构,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五条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市、县、乡(镇)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和防治服务体系,具体负责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当地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组织防治专业队,实行多种形式的防治承包责任制,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咨询服务。
第六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一)铁路、水利、公路等部门和机关、团体、部队、国有林场(含苗圃)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其经营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二)乡村集体林场(含苗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负责经营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三)联合经营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由联合经营管护各方共同负责;具体防治范围的划分,应当在联合经营协议中明确规定;(四)承包经营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森林,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在承包合同中规定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第四章
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给予奖励:(一)严格执行森林病 虫害防治法规,预防和除治措施得力,在本地区或者经营区域内,连续5年没有发生森林病虫害的;(二)预报病 情、虫情及时准确,并提出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合理化建设,被有关部门采纳,获得显著效益的;(三)在森林病 虫害防治科学研究中取得成果或者在应用推广科研成果中获得重大效益的;(四)在林业基层单位连续从事森林 病虫害防治工作满10年,工作成绩较好的;(五)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其他显著成绩的。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二章
森林病虫害的预防
第七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植树造林应当造地适树,提倡营 造混交林,合理搭配树种,依照国家规定选用林木良种;造林设计方案必须有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二)禁止 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三)对幼龄林和中龄林应当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清除已 经感染病虫害的林木;(四)有计划地实行封山育林,改变纯林生态环境;(五)及时清理火烧迹地,伐除受害 严重的过火林木;(六)有采伐后的林木应当及时运出伐区并清理现场。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第三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和制度,加强对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整理)
利用天敌昆虫
通过引入或繁殖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达到生态平衡。
微生物制剂
使用对害虫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源物质制成的农药,对害虫具有毒杀作用,同时对人畜 安全。
化学药剂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
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
优先选用对环境友好、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严格按照用药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
。
2023
PART 04
应急处理与恢复措施
REPORTING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制定针对不同类型森林病虫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和处置措 施。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森林病虫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 处置。
建立应急指挥体系,明确指挥机构、人员职责和通信联络方式,确保应急处置工作 的高效有序进行。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法规政策背景
01
国家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等法律法规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02 03
林业政策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林业政策,如《全国林业有 害生物防治规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等,明确了森林病虫害 防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森林法》
国家层面的基础法律,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详细规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组织管理、预防措施、疫情报告与处 置等方面的内容。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密 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地方性政策文件梳理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及有关规定
森林的经济价值。
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
01
02
03
防止有害生物传播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防 止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降低对人类健康和安全 的威胁。
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保 护农业生产的安全,避免 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和果树 的侵害。
维护公共安全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有助于 维护公共安全,减少自然 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强化属地管理,确保防治工作得到有效落 实。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搭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 。
增加对防治工作的投入与支持
01
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
森林病虫害防治 的意义及有关规 定
汇报人: 2023-11-16
目录
•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 森林病虫害的类型与特点 •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 •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社会经济影响 •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01
CATALOGUE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
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防治人员的 业务水平和能力。
建立科技示范区
选择典型区域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科技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建立多部门协同的防治机制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森林病虫害问题 。
森林虫害的类型与特点
病虫害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生物 资源控制病虫害,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防治病虫害,如Bt菌防治 棉铃虫。
物理防治标准
灯光诱杀
阻隔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 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利用塑料薄膜、纱网等阻隔材料,阻 止害虫的侵入和繁殖。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色板诱杀 蚜虫、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 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病虫害防治原则 • 病虫害防治通用标准 • 病虫害防治专用标准
01
病虫害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预防措施
通过预测预报、检疫检验等手段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防止 其扩散和蔓延。
综合治理
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 治手段,结合农业、林业、水利 等措施,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和危害。
化学防治标准
选择低毒农药
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 选 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和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规定,确保施药 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03
病虫害防治专用标准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标准
水稻病虫害防治
针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虫 害,如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 等,制定相应的防治标准和措施
02
病虫害防治通用标准
农业防治标准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 性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
合理轮作
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避 免连作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
精耕细作
通过深耕、细耙、平整土 地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 ,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油茶低产林验收方案
油茶低产林验收方案为了保障油茶低产林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验收方案,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
一、验收前准备1. 验收前必须确定验收时间、地点和验收的范围。
2. 验收前必须对油茶低产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种植树龄、种植密度、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
3. 准备好验收表格和必要的测量工具。
二、验收内容1. 林地整体情况评估:根据油茶低产林的树高、树冠覆盖率、树形结构等情况进行评估。
2. 林木生长状况评估:对油茶低产林中的林木进行生长状态评估,包括树高、胸径、树冠形态、枝芽生长状况等情况。
3. 林木病虫害评估:对油茶低产林中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防治情况等情况。
4. 林地管理评估:对油茶低产林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肥料施用、灌溉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修剪情况等情况。
三、验收标准1. 林地整体情况评估标准:(1)树高:油茶低产林中,树高应达到3米以上才能进行验收。
(2)树冠覆盖率:油茶低产林中,树冠覆盖率应达到70%以上才能进行验收。
(3)树形结构:油茶低产林中,林木的树形结构应呈现出较好的形态。
2. 林木生长状况评估标准:(1)树高:油茶低产林中,树高应达到3米以上才能进行验收。
(2)胸径:油茶低产林中,林木的胸径应达到2厘米以上。
(3)树冠形态:油茶低产林中,林木的树冠形态应呈现出较好的形态。
3. 林木病虫害评估标准:(1)病虫害种类:油茶低产林中,病虫害种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危害程度:油茶低产林中,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防治情况:油茶低产林中,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 林地管理评估标准:(1)肥料施用:油茶低产林中,肥料施用应达到一定标准。
(2)灌溉情况:油茶低产林中,灌溉情况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3)病虫害防治情况:油茶低产林中,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4)修剪情况:油茶低产林中,林木的修剪情况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1-08-18T17:07:36.10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10期作者:吴文龙[导读] 随着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了。
吴文龙广西桂平市江口镇综合执法大队广西桂平 537200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了。
为了更好地减少林业常见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有效降低林木发生病虫害的风险,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本文首先就林业常见病虫害产生的原因进行概述,再对林业常见病虫害的种类进行介绍,然后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言:近几年,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国的森林面积占比得到了有效提高。
但由于很多林区是人工种植的,在抗病虫害方面能力较弱。
为了更好地解决林业常见病虫害带来的林木减产,增强林业常见病虫害的防范和治理技术,下面将以林业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作为主题进行研究讨论。
首先概述林业常见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再介绍林业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然后分析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管理问题,最后探究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林业常见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概述通常林区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偏僻,且人迹罕至,除了自然气候带来的影响外,其他外界干扰因素相对较少,这也是林木稳定生长的必要条件。
因此,林业常见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抵抗力差易患病虫害,二是人为携带导致的病虫害传播,三是外来林木引进导致的病虫害发生,下面做分类概述。
(一)生态抵抗力差易发生病虫害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广泛实施,加上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农民在政策鼓励下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林木的栽种和培育,这导致了很多人工种植的林区林木品种单一。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一、验收内容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
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
其标准具体如下: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
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
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1、全面踏查每小班;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2、编写验收报告第四步:递交成果六、成果组成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前言;2)规划的简要说明;3)验收情况;4)分析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
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
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
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
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3)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4)规划图纸
标注: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造林年度
—小班面积小班号—
图名: 分公司 林场林木病虫害验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