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课前如果有条件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成语积累,导入课文1、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鱼的成语?(如鱼得水浑水摸鱼鱼水相逢殃及池鱼鱼跃龙门……)2、从孩子们积累的成语中可以看出鱼儿和水密不可分,但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却很特别,鱼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纸上。

(板书:鱼游到了纸上)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1、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⑴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⑵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⑶ “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2、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⑴ 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⑵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⑶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我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人们评价他“鱼游到了他的纸上”,青年说是“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⑷ 指名朗读有关语句出示句子(全班齐读):① “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③ 那个年轻人是怎样回答我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板书:先游到了心里5、出示句子:鱼游到了他的纸上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根据这两个句子质疑:(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三、教师小结,布置任务孩子们真会动脑,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要来得可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4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4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4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启疑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鱼有关的课文,不过今天的鱼可不同凡响,齐读课题。

2、声音真响亮,读题不光要用嘴巴,而且要用眼睛。

再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看来同学们的疑问真不少。

这说明大家初次看到这个课题心里都有一个感受,就是——。

(好奇、疑惑、奇怪。

)4、就带着这种奇怪、好奇的感觉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1、孩子们,只有用心读书,才能读出感觉,读出味道。

现在带着你的疑问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请同学们端起书,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个要求:找一找课文中,有多少个带有“游”字的句子。

把用直线划下来。

明白两个要求了吗?好,开始大声朗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鱼真的自己游到了纸上吗?(没有。

)①怎么上去的?(青年画上去的。

)②看来是作者写错了,或者是印刷工人印错了,我们还是赶紧把它改过来吧,行吗?(不行。

)③为什么?明明是画上去的啊。

(两个原因,一是游比画更吸引人,二是青年的鱼画的栩栩如生。

)你们的理由挺充分的,我心服口服了,这题目咱不改了。

3、找到课文中带“游”的句子了吗?。

(生汇报)一共有7个带“游”的句子,你都找到了吗?真厉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在用心读课文呢。

4、这“游”字从文章的开头一直游到了文章的结尾,如果你用心去读得话,你会发现,这7个游字,字是一样的,但他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

(板书:鱼画到了纸上)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

“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

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

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学生讨论。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质疑学生齐读课题、质疑预设: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二、前置性作业展示(一)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写一写:在课文后的生字条中挑选认为最难写的字,写一遍,并告诉同学们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多音字展示(二)入情入境,品味人生.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接读)读后小组间想到评价。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青年画技的高超.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青年画技的高超2.你从哪里感受到青年人鱼画得好?重点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了他的纸上来了。

”(1)指导读好句子(2)比较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3)想象说话围观的人们在看到青年的画后,会说些什么?(4)说写法作者在描写小姑娘的时候,对小姑娘的什么进行了描写?2.“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目标:1、体会聋哑青年的忘我。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聋哑青年的忘我。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板书:鱼画到了纸上(齐读),有什么发现吗?引起学生的质疑。

师:鱼不是在水里游的吗?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是什么原因?(学生快速看完书或讨论后给出答案)2、因为画的鱼太逼真了,就像是鱼游到纸上一样。

(注:这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手法)来,我们做个小练习:PPT出示:把鸟画活了,应是:鸟()了纸上。

把青蛙画活了,应是:青蛙()了纸上。

把画活了,应是:()了纸上。

小结:青年的画技高超。

二、学习“画鱼”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青年是如何让鱼游到纸上的,自由读课文第7自然段。

1、这位青年正在做什么?板书(画鱼)2、他是如何画的呢?(老师摆动作)是:这样?是这样?(找出关键词告诉我)(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一丝不苟)什么叫工笔细描?(PPT)——学生判断,女生读。

什么叫挥笔速写?(PPT)——学生判断,男生读。

什么叫一丝不苟?(PPT)——:像一条狗一样,没有一根毛吗?那是什么意思?小结:这些文字,从什么角度描写青年画鱼的?(动作、神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画画时非常认真、细致,而且还画得快(教师手势),那么你能这样画出游到纸上的鱼吗?为什么青年能呢?你能从书本上找出答案吗?(过渡)三、学习“看鱼”1、这么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第5自然段)列举文中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青年在做什么?(板书:看鱼)2、哪些词让你觉得最能体现出他的认真专注?(抓住“老是”体会到青年爱看鱼;“呆呆”写出了青年看鱼看得入神,着迷;“静静”体会到青年在用心记鱼的样子。

)你体会的真好,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是呀,青年看鱼就是这样专注,这样忘我。

(板书:忘我)(引读)PPT:春天,柳绿花开时,他——夏天,荷叶田田时,他——秋天,红叶似红时,他——冬天,寒风剌骨时,他──3、小结: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为了画好鱼,青年都要来看金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通用11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析: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对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二、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不但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本节课让学生找到青年言行的句子品读、感悟,再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使一个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跃然纸上。

同时,在这种品读、感悟之中也了解了是怎样写的。

然后再让学生读文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就这样,学生学完课文后,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清澈见底、一壶、鱼缸、花港2、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估计学生会说:一位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以及他画技高超的事。

)3、学了课文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估计学生会说:玉泉“泉如白玉”;观鱼的人多;看鱼赏心悦目……)二、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谈话:我们从前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中知道:要了解一个人,要把一个人读活了,就应该抓住文中描写他的句子来品读感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篇课文中的青年是个怎样的人?2、布置任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写青年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中体会到青年是个怎样的人?3、小组讨论交流。

人教四下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四下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

二、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认识4个生字,会写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四、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学关键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

师:同学们,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

2、板题:鱼游到了纸上。

3、读题。

4、师: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读了课文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看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第二环节:查读课文,交流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师查读字词。

罢.了厂徽.聋哑..花港.清澈.见底一壶.茶金鱼缸.一丝不苟.绣.花挥.笔①读词语。

②读生字并强调字音:澈(chè)③交流不会写的生字的笔顺。

(注意:“港”的写法。

)④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结合课前预习着重来交流“赏心悦目”、“融为一体”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环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1、主要内容:主要描写一位聋哑青年在星期天到玉泉看鱼、画鱼的情景。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具体:认识爱鱼青年,看青年画鱼,与青年交谈。

第四环节:细品课文,读中悟情。

以课题为切入点:(一)研读:鱼真的游到了纸上吗?“鱼游到了纸上”说明了什么?1、师: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生: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

2、师: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生:举止特别。

师:为什么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3、师:找出具体描写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的语句,同时也是青年外貌、神态、动作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7.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7.27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3.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情感需求,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4.教师及时检查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多元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珍惜友情。
6.课后拓展,提高实践能力: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鱼游到了纸上”的想象作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实践能力。
7.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鱼游到了纸上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第二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大意。
3.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绘等方面。
4.教师适时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如“鱼游到了纸上”、“青年画家”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培养孩子关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
3.每位同学从课文中选择一句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4.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人教版)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写人的文章。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值得学生学习;文章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忘我、执着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预设: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二、前置性作业展示
(一)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写一写:在课文后的生字条中挑选认为最难写的字,写一遍,并告诉同学们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多音字展示
(二)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1.课文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接读)读后小组间想到评价。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青年画技的高超
1.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青年画技的高超
2.你从哪里感受到青年人鱼画得好?
重点句子:
1.“哟,金鱼游到了他了他的纸上来了。


(1)指导读好句子
(2)比较句子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哟,金鱼画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3)想象说话
围观的人们在看到青年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4)说写法
作者在描写小姑娘的时候,对小姑娘的什么进行了描写?
2.“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1)你从哪里知道鱼画得好,说明理由。

(2)对这句话你还有哪些体会?
重点词语:工笔细描速写静静地
(3)创设情境,学生画画,体会静静地
(师读青年画鱼的句子,生闭眼想象)
①你看到了金鱼的哪些动态?
②指导读好句子。

当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金鱼的时候,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刻着的只有谁?他心里印着的只有谁?他心里游着的只有谁?工笔细描也罢,挥笔速写也罢,有人围观也罢,有人惊叹也罢,他的心里只有谁?
师:这才叫“静”啊!一心不乱的“静”!胸有成竹的“静”!让我们一起,再去看一看那位青年一心不乱地画画。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想,有一个特写镜头你们一定印象特别深,一定不会忘记。

这是一个怎样的特写镜头呢?请看——
(课件呈现: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那样细致;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没想到,这位画技高超的青年,竟然是个<>人。


1. 学生自由读,填空。

2.生齐读补充好的句子。

3.质疑:
面对这个特写镜头,有什么问题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吗?请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二、分析“画技高超”的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请你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向你透露着聋哑青年练功的秘诀。

请在找到的理由前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分析原因
(1)“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青年人鱼画得好的,他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用关联词语说明“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体会青年的“忘我”
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逼真,作者在书中也用了一句话做了最好的
说明。

①“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什么是“忘我”?
②小组学习:从文中找出体现青年忘我的句子
③小组汇报,说出句子及理由
④重点分析句子: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从哪里体会到青年的忘我?
他这样看了多久?从哪知道的?
(3)小结:现在你知道青年为什么能有如此高超的画技了吗?
三、拓展升华
1.名人名言
2.写一写
四、作业
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执著
坚持不懈
先游到了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ɡǎnɡ qīnɡ chè yú ɡānɡ yì sībù ɡǒu
( ) ( ) ( ) ( )
xiù huā huī bǐ lǒnɡ yǎ yì hú chá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绣()致()挥()缸()
锈()到()浑()缺()
徽()苟()巷()描()
微()句()港()瞄()
三、选字填空。

澈撤缺缸诱绣微徽
1、小河里的水清()见底。

2、他因为有贪污行为被()除一切职务。

3、任何人都有()点,关键看你是否及时改正。

4、鬼子再()骗雨来,雨来也不说李大叔的隐藏之处。

5、茶室后面的金鱼()边围了许多人。

6、她的()花技巧很高。

7、她对客人总是面带()笑。

8、看到他胸前的校(),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大学生。

四、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
2、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
4、“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
5、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
6、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

()
五、填充词语,再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泉白()()()由()在清澈()()
天真()()一丝()()游()游()
赏()悦()融为()()
六、缩句。

1、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正在一丝不苟地画金鱼。

2、清澈见底的玉泉池里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

七、阅读理解。

(一)
我挤过去一看,原本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1、根据课文填空。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青年画画时的态度:。

4、文中“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是:。

它和“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

5、文中着重抓住那位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样子来写,你能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吗?
(二)贝多芬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呜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在弹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

4、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打“√”
5、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
A、服务员
B、旅客
C、贝多芬
D、作者
6、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八、续写一个片段。

那位年轻人真勤奋、专注啊!我们班的()和他一样,学习也非常认真,下面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