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的生活现状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2cc199bc2cc58bd63086bd27.png)
一个在美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看到网上有人写北京白领的真实一天,手痒,写写在美国的华人白领的真实一天与大家分享。
人物背景:考托,考G,拿奖学金读学位,读完在不同的全美2000不强的公司上班,共约八,九年。
7:30 AM,家闹钟响了。
今天一早好象没有会开,再睡15分钟。
8:00AM,还是家靠,又睡过了,跳起,淋浴,刷牙,早饭牛奶,面包,火鸡肉,燕麦片,一共需30分钟搞定。
不堵车还得再开25分钟呢。
9:00AM,公司今天没堵车,准点到了。
和同事打打招呼。
进办公室,还有点不清醒,泡上一杯从国内运来的新茶。
股市还没开,上上网,新浪,文学城,YAHOO查查EMAIL,茶好香。
9:30AM,办公室股市开盘,精神振作。
同时打开几份文件,做进入工作状态,全神贯注状。
其实眼睛紧盯着YAHOO的财经版实时股价,手指虚点鼠标,还要耳听八方,好确保在没礼貌同事(或老板)不敲门进来时,随时切换电脑画面。
不容易啊!10:00AM-12:00PM,自己或别人办公室股市没什么波动,就看下午会不会V反弹了。
手下几个虾兵蟹将,得去监督一下他们的工作进度,就指望他们出成绩呢。
年纪较大的老美工程师A明显在混,给他上了上发条,可以管用几天吧。
年纪很轻的新移民工程师B竟然写着写着报告,卡壳了,说试了好久也不能把某图形加入到MICROSOFT的VISIO图形里。
什么?这也叫困难?让他把文件发了过来,琢磨了几分钟,噢,原来如比,10分钟搞定。
再把他叫过来,耐心教导。
得让你知道,做你的顶头上司还是得有点真功夫的。
看着小伙子的背影,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其间,11点左右吃酸奶,再上上网,新浪,文学城,看看股市,和老板(们)的秘书(们)聊聊天,掠过不表。
这些老板们的眼光太差了,尽召些45岁和 180磅以上的大妈,也不学学中国的老板们是怎样鼓舞办公室的士气的。
唉,怀念几年前那个RUSSIA年轻MM啊,可惜嫁人后就辞职了。
12:00PM 自己办公室QA 经理又派人来敲门,说一份文件一定要我看过(review)之后,他们才放行。
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
![美国华人现状与华文媒体生态的考察研究——基于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实地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7c0027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4.png)
第一部分:在美华人现状概览狭义而言,美国华人又称华裔美国人或美籍华人,英语为:A m e r i c a n o f C h i n e s e ,是依据国籍确定的称谓;广义而言,凡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和旅居美国的中国人,都应纳入美国华人的范畴。
1860年开始,“华裔”成为第一个亚裔分类,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普查回答类别表格上,其他州则从1870年开始增加。
当前华人在美国已经成为亚裔族群中人数最多的族裔。
根据人口普查局列出的《2010年按州列出的最大细分亚裔人群百分比分布》,华人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为:加利福尼亚(36.2%)、纽约(15.4%)、夏威夷(5%)、德克萨斯(4.6%)、新泽西(3.7%)、其他州(35.2%)。
[1]一、从“三刀”到“三师”华裔超508万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了,经历了几次移民潮。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之后,大批华人开始移入美国“淘金”。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大批中国工人到加利福尼亚修建太平洋铁路。
1943年12月,小罗斯福签字废除了历时61年的《排华法案》生效后,饱受战乱之痛的华人难民经香港、台湾移居美国。
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移民法》,彻底废除之前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条款,赴美华人移民数量大幅度增长。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及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通过留学、技术移民等方式进入美国的高素质华人开始迅速增加。
传统移民所从事的行业也从“三刀”(菜刀、剪刀、泥水刀)向新型移民的“三师”(工程师、医师、律师)等高素质职业转变。
1990年代开始,中国居民赴美留学、探亲人数增多,这些人被称为华裔中的新移民,以区别1980年代及以前从广东、福建、香港、台湾赴美的老移民。
2018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华裔美国人超过508万,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
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七成以上。
在收入方面,华裔家庭收入中位数约7.28万美元,他们赋予婚姻、生育、艰苦工作和事业成功以更多的价值感。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https://img.taocdn.com/s3/m/9c709732ff00bed5b9f31dd1.png)
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作者:李大玖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03期“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20年前,因为一部折射东西文化差异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这句话曾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20年后,有消息说这部描写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美淘金的中国人的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正计划重新拍摄,而今天,仍有众多和剧中男主角王启明一样的“追梦者”来到纽约坚持着、奋斗着。
适应“救急不救穷”的理念“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热播之后,很多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抠门,自己亲戚一下飞机就送到地下室,扔下500美元还说是借给他们的,太绝情了吧?”时隔20年后,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大姨妈的扮演者慎广兰接受采访时笑道:“这个细节在现实生活中很真实。
要我说呀,这种做法现在也一样,没什么大改变。
”慎广兰家住美国纽约皇后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到美国已20多年。
记者采访她时曾两次碰钉子——原来她正忙于接待来访的客人——几位北京电影学院刚退休的教授,也是她的师哥师姐们。
头天接到他们,慎广兰请他们去纽约RADIO CITY看一年一度的圣诞歌舞剧,晚饭后,邀请客人到自己家留宿,第二天又带客人去纽约市内观光游览购物。
如此热情接待客人,与《北京人在纽约》中将亲戚送到地下室可谓天壤之别。
这件事能够说明20年来美国华人社区人情冷暖发生了变化吗?慎广兰却不这么认为。
慎广兰说,长期落地和短期做客的接待方式当然不一样。
接待准备长期留在美国的亲戚朋友,如果能够帮他找个住的地方,帮他找个工作,然后借给他500美元,这已经做得很好了。
帮他找工作受限于他的专业技能,租房自然要考虑他的承受能力。
“如果留在自己家里,一来不利于他自己打拼,二来时间长了,由于各自生活习惯、作息方式、文化差异等等,难免会有矛盾,甚至最后成为仇人。
短期的观光旅游就不同了,很多人都会让客人住在自己家里,这样热闹,说话也方便。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
![如何保护海外的华](https://img.taocdn.com/s3/m/785a2add33d4b14e852468e7.png)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境外华人、侨 民和机构权益的保护。对发生动乱或 遭受战争灾难的国家,要及时的采 取安全的撤侨、移侨措施确保其生 命安全,同时还要通过驻使馆人员 与所在国家进行沟通确保其境外资 产不受进犯或对其经济损失赔偿其 一定的费用。
总而言之,保护和拓展中国的海外利 益就要维护好华侨华人的利益。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社 会的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 到海外去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到海外投 资,会有更多的资本到海外寻求新的机会。 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会在不断的延伸与扩展。 因此加强保护海外的华侨华人,切实的保 护他们的权益应当也必须成为一切侨务工 作的着手点。
中国对本国海外侨民的保护措施:
在海外发生严重的骚乱事件,海外公民生命或财产遭 受损害时,我国政府一般是通过外交渠道加以解决,或者 通过使领馆实施保护和救助。但是,这些方式的作用相对 有限。我们知道任何时候,安全都需要一个较为全面而系 统的保护体系。海外公民的安全,同样需要一个多层次、 立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人身和 财产安全,重视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已经非常现实而 紧迫地摆在我国政府的面前。
二、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现状
(一)经济地位 作为居住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华人经济对居住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发展(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以华人为首的少数派在东南亚 的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东南亚的 华人对于当地居住国家而言其经济地位相 对比较高一些。
全球华人富豪500强
第五名,缅甸和老挝;缅甸、老挝华人都是由于历史和 政治原因而留下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缅甸华人 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且从事牙骗生意,还发了大财。缅 甸和老挝政府军几次要围剿他们,都无功而返。 第六名,菲律宾、越南;菲律宾有三百多万华人,和新 加坡全国人口差不多。但由于目前中菲关系紧张,华人的处 境也不是很好。而越南对中国一直采取敌视的态度,因此越 南华人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的歧视。 第七名,柬埔寨;柬埔寨在红色高棉时期,迫害过许多 华人,目前虽然柬埔寨政府调整了对华人的一些政策但华人 处境仍旧一般。 第八名,东帝汶;东帝汶由于经济相当落后。而且帝汶 人勇猛好斗,华人常常成为他们的欺负对象。 第九名,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反华事件时起彼伏, 华人处境非常糟糕。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909bdb18be1e650e52ea99f7.png)
在美国的华人到底生活得怎么样?作者:王楠来源:《留学》2015年第13期出来的人,总是要面子的,只会给国内说在美国的好,自己真正过得如何,都是不会讲出去的,不然给人家笑话,所以国内人都觉得国外很好,都想移民。
清晨,当杨婆婆把波士顿唐人街的垃圾桶差不多都翻完一遍后,纽约长岛的李太太刚刚结束了一场派对睡下,Alex则钻出纽约地铁,猛灌了几口咖啡,抖擞了下精神走进终年不见阳光的华尔街。
在美国的西海岸,洛杉矶富人区的华人派对正热热闹闹迎来高潮,一些留学生还在熬夜改着论文,面前放了一排红牛;旧金山的古董商人王先生躺在床上还没睡着,他在琢磨下月回中国后去拜访哪些人,再赚上一笔;硅谷的Bruce还在修改着演讲用的PPT,作为一家社交软件公司的CEO,他正面临着如何带领这家创业型的公司发展壮大的考验,让国内VC追投很关键。
这些在美国的老中青三代华人们,由于来美的时代背景和身份家庭差别巨大,彼此的交集很小,生活方式迥异,各自为彼此的时代做注脚。
但相同的是,作为华人,都切不断与母国连接的脐带。
偷渡来的人阿伟举家迁居到波士顿,更确切地说是偷渡到美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阿伟祖籍广东台山——全国著名的侨乡,移民到西方国家几乎是每个台山人出生后的使命,先出去的人也总会想方设法帮助老家的亲友移民,偷渡或投靠亲人是最主要的途径。
阿伟的舅舅是家族里第一个闯荡美国的人,从做唐人街的黑社会打手开始,从最底层一步步往上爬。
阿伟舅舅发家致富的模式很典型:靠收保护费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投资中餐馆,因为其他生意不会做,餐馆赚了钱,于是买房子,再出租,收租金,赚了钱再买更多的房子,更大的楼,其他理财方式一概不懂。
上世纪八十年代,阿伟家族二十多号人浩浩荡荡投奔舅舅时,他舅舅已经在波士顿唐人街买了两栋楼。
但舅舅只施舍给他们一间破旧的十几平的地下室,二十多口人就挤在这间地下室。
阿伟那时十一二岁,说起“美漂”的最初经历依然情绪激动:“哪里有床?板子用砖架起来,就是床,老人睡上面,年轻的钻进去睡床板下面,我睡放鞋子的门边,插脚地方都没有,每天都要小心睡觉时被踩死。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https://img.taocdn.com/s3/m/82a247916529647d272852c0.png)
盘点在美华人扎堆居住的城市!看看美国哪些州华人最多
移民美国一直是很多高净值人士的选择。
很多新移民拿到绿卡后,都会面临去哪儿居住的选择。
本期,小编来盘点移民美国后华人最喜欢居住的城市,给那些即将移民美国的新移民们一个择居参考。
据统计,在美华人主要分布在美国东西海岸,这些区域内的一线城市是很多华人新移民的居住选择地。
以下这些州,华人扎堆最多。
加利福尼亚州:110多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36.9%;
纽约州:50多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16.9%;
新泽西州:13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4.4%;
德克萨斯州:12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4.2%;
伊利诺斯州:近10万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3.3%;
华盛顿州:8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8%;
宾夕法尼亚州:7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5%;
马里兰州:6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2.3%;
佛罗里达州:6万多人,华裔人口占总华裔人口的 4.1%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大批投资者移民迁居美国,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会优先考虑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美国几大城市。
未来,华人越集中的地区,会吸引越多的海外华人投资者来此投资置业。
更多美国移民资讯,请登录澳信移民网,每天为您更新各国新鲜热辣的移民政策信息,更有权威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99f61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6.png)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作为一群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并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外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分布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海外华侨华人的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东南亚国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为主。
同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有大量的华侨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身份认同、工作机会、教育环境、社交网络等。
首先,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海外华侨华人往往身处异国他乡,需要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融入当地社会。
这需要他们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与本地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挑战。
其次,工作机会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至关重要。
在国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新移民来说。
语言、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
因此,一些海外华侨华人可能会面临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挑战。
教育环境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关注的重点。
对于那些带着家庭移居到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他们需要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时,如何帮助子女平衡中西教育,维护自身文化传统,成为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建立社交网络也是海外华侨华人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加入社区组织、参加社交活动等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扩大社交圈。
同时,社交网络的建立也为他们提供了求职、交流等方面的机会。
面对这些问题,海外华侨华人也有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维护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无论身处何地,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加强身份认同和自信心。
其次,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是融入社会的关键。
通过学习当地语言,他们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就业和社交网络的建立。
美媒 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
![美媒 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https://img.taocdn.com/s3/m/2a13e280cc22bcd127ff0c0d.png)
美媒:华人移民大量涌入令纽约布鲁克林巨变《纽约时报》网站15日发表文章,讲述了华人移民的大量涌入对布鲁克林区人口组成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华人居民在布鲁克林的生活现状。
报道描述了在班森贺区、U大道、羊头湾等社区中新华人社区的形成和兴旺。
以下为全文翻译:刚到下午5点,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幼童从楼梯上奔跑下来,而他们来自中国的祖父母们则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着身后。
之后不久,这些中国孩子们的父母也到了,他们大多数是邮局人员、警察、餐厅老板以及金融分析师。
在接到刚完成中文、西班牙文及数学课的孩子们以及祖父母后,一家老小便驾驶休旅车离去。
这是布鲁克林IP Kids学校最常见的一幕。
IP Kids是三年前布鲁克林的班森贺(Bensonhurst)和格拉夫森德(Gravesend)交界处开始运行的“蒙特梭利学校” (Montessori school)(被广泛称为蒙氏教育法),这里也是布鲁克林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截止目前,中国移民已经是纽约市第二大的外国出生移民群体,仅次于多米尼加移民,而中国移民的涌入也正在改变纽约市各个传统社区的组成,其中最明显的改变发生在布鲁克林区。
当布鲁克林八大道作为该区首个中国城正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班森贺区的86街上,你可以看见中国超市正在一个接着一个地开张,这里已成为了布鲁克林的第二个中国城。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选择搬入一些原本是欧洲移民居住的地区:例如贝瑞吉(Bay Ridge),康尼岛,地区公园(Borough Park),达客高地(Dyker Heights),克里申(Gravesend)以及海军公园(Marine Park)。
“这几乎就像滚雪球”。
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移民和亚裔美国人研究教授邝治中(Peter Kwong)表示,“一旦你一开始确定了一个方向,就会沿着地铁线路一直顺延。
” 邝治中说。
位于布鲁克林的班森贺拥有纽约最多的中国出生居民,共有中国出生人口31,658人居住在此。
在休斯顿的华人生活
![在休斯顿的华人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15ac325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d.png)
在休斯顿的华人生活
在休斯顿,有很多华人居住在这里。
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友好的华人社区,它几乎到处
都能看到。
华人在休斯顿有他们自己的社区、中国学校、社团、商铺、餐馆等,这些都是
他们生活的中心。
这些人非常投入他们的热情,在休斯顿建立文化和社会联系。
华人社区经常举办社会聚会,吃中国食物,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艺术课程。
华人学校也有很多,每年都会举行文化
活动,比如春节庆典,以及其他文化表演和活动。
除此之外,休斯顿华人也朝向更多兼融的方向发展。
他们参与到城市中的社区活动中,努
力在一起争取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
他们也加入美国的文化活动中,例如新年庆祝活动,
棒棒糖的分配,以及各种小节日的庆祝。
在休斯顿,华人有很好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来,不管是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方面,他们都大有作为。
休斯顿华人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许多财富,他们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
休斯顿的发展中,建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社会。
中国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现状怎么样2022华人在美国现状
![中国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现状怎么样2022华人在美国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a5c7c1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a.png)
中国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现状怎么样2022华人在美国现状一、中国人移民在美国,华人移民的背景报告1六成华人在移民前的英语水平有限在2022年,5岁以上中国移民中有61%的人被统计英语水平有限,而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美国移民中,只有49%的移民被统计英语水平有限。
而且在家中不说英语的华人移民也相对更多。
大约有10%的中国移民在家中只说英语,而在所有移民中在家说英语的百分比是16%。
2移民美国的中国移民年龄层偏大在2022年,中国移民的中位年龄为44岁,美国本土出生人士中位年龄为36岁。
76%的中国移民在工作年龄内18至64岁之间,17%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18岁以下的占7%。
相比之下,美国所有外来移民中79%的人在工作年龄内,15%的人年龄在65岁以上,6%的人年龄在18岁以下。
和出生在其他国家的移民及美国本土出生人士相比较,华人移民的年龄层明显偏大。
3华人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更加高在2022年,25岁以上的中国移民近一半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而在所有移民中只有30%的人拥有学士或更高的学位,美国本土出生的人中有32%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的学位。
随着教育程度越高,华人移民和其他国家移民,以及美国本土出生的人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差距更加显著。
据统计,27%的华人移民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而所有移民中只有13%的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美国本土出生的人中有12%的人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和其他群体相比,华人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更加高。
专家分析,实际上华人移民的受教育程度与他们移民美国的方式密切相关。
早期移民美国的华人多是以技术移民为主体,赴美的中国人大多在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很多华人移民通过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顺利进入科技、教育等领域。
二、中国人移民在美国,华人移民的生活报告1.中国移民多聚集于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在2022-2022年期间,中国人移民美国某多的城市是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大都会地区。
据统计,44%的中国移民居住在美国这三个大都市地区,居住在加州的中国移民占中国移民总数的31%,居住在纽约州的中国移民占全美中国移民总数的20%。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
![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9639ee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f.png)
海外华侨华⼈的⽣存状况海外华侨华⼈的⽣存状况华侨华⼈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的“独特机遇”,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量。
随着华侨华⼈的⼤量产⽣和国际影响的扩⼤,有关华侨华⼈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和政界的重视。
那么海外华侨华⼈有着怎样的⽣存状况呢?他们在外国中的政治经济等⽅⾯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通过了解他们在海外的现状,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延续我们的中华民族,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他们很⼤⼀部分都是因为⽣活所迫,⽐如国内战乱、兵荒马乱、民不聊⽣。
移居或者说偷渡到国外,都是为了混⼝饭吃⽽已。
因此,早期在海外的华侨华⼈⼤都是靠为别⼈做苦⼒来维持⾃⼰和家⼈的基本⽣活,⽐较少有国内的达官显贵跑到⼀个⾃⼰完全陌⽣的地⽅⽣活,若是有,那也许是叛逃或者遭追捕的吧。
早期的他们在海外的经济条件差,地位⽔平低下,所以,当他们在海外遭受暴⼒时,他们往往⼿⽆⼨铁之⼒,只能任由摆布。
于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死于暴⼒或者贫困,能继续⽣存下来的,都是些能⼒⽐较突出的⼈。
⼏⼗年前的印尼中,就会存在有许多的暴⼒对待华侨华⼈的事件,因为当时华侨华⼈在印尼是处于弱势团体中的。
⽐如1947年发⽣在苏门达腊巨港的事件。
1947年,苏门答腊巨港荷军于元旦发动攻势,攻击扼守市区的印尼军,前后五⽇,双⽅伤亡极少,⽽华侨聚居的街道却变成了⽕海,商店住宅包括领事馆都被炸平。
印尼军民乘机纵⽕抢劫,华侨被炮弹击死者101⼈,被暴徒杀害者80⼈,死因不明者75⼈,受伤114⼈,财产损失较万隆更为严重。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也趋于稳定,各种展⼒排华事件也越来越少。
不过还是避免不了时不时的排华事件。
⽐如1998年在印尼发⽣的严重暴⼒排华事件。
由于当时出现全球经济危机,印尼经济状况也很差,印尼本地民众⽣活⽇趋艰难,于是他们就把发泄的⽭头对准了华侨华⼈,认为华侨华⼈占据了他们的很⼤⼀部分财富,他们要把华侨华⼈赶尽杀绝,起初骚乱发⽣在雅加达,5000多所建筑物被抢劫、焚烧,遭强暴的妇⼥达85⼈(其中⼤部分是华⼈妇⼥),后来骚乱蔓延到全国各地。
移民美国会后悔吗?洛杉矶华人的真实生活讲述
![移民美国会后悔吗?洛杉矶华人的真实生活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870fb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d.png)
【导语】洛杉矶是⼀副折叠起来的画,每⼀层都不⼀样。
作为美国的第⼆⼤城市,是⼈们⼼中的“天使之城”。
⼀起来看看洛杉矶华⼈的真实⽣活吧。
环境 飞机降落的时候俯瞰这座城市,阳光耀眼。
⾏驶在洛杉矶郊区的道路上,道路两边遍布棕榈树。
搭配着路旁停靠的⽼式轿车,让⼈忍不住想起LanaDelRey的复古好莱坞专辑封⾯;有时再过⼀个街区⼜能看见⼀排排蓝花楹温柔地晃动着长满紫花的枝⼲,周围地上落满了细腻的花瓣。
还有很多让我们说不出名字但是格外引⼈注意的树。
有⼀种长得像⼩型猴⾯包树,肆意地⽣长在与之看似毫不相称的宾馆或是商场门前。
在我看来,猴⾯包树硕⼤的树⼲和那圆⿎⿎的形状⾜够光怪陆离了,更别说它的缩⼩版,像极了外太空的栽培物,硬⽣⽣地⽣长在⼈世间,让⼈对洛杉矶这块⼟地的由来产⽣怀疑。
这边温差很⼤,夜晚很冷但是⽩天很热,阳光很强烈,并且⾮常⼲燥,第⼀次来可能会有点不太适应。
但洛杉矶的居住环境是极好的。
这边地⼴⼈稀,建筑密度很低,且多是两层的独⽴楼房,每家每户的房前有⽚草坪,据说可以根据草坪的保养看出这户⼈家的经济情况,因为在美国打理草坪是很费事费钱的。
在转悠的时候,每每看到⼀些漂亮的房⼦就让⼈兴奋,感觉住在这样的房⼦⾥有这样宽松优美的好环境真是很惬意。
房价 下午,我们来到洛杉矶的华⼈聚集地之⼀的EIMonte,Garfield。
这⾥⼤多数居住的都是华⼈,马路上的报亭和⼴告,都印有中英双译。
这让我想起了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长⽥长霖做的⼀个演讲,概括起来,他给在美国的中国⼈说了这么⼀句话:beanAmerican。
学做⼀个美国⼈,这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我不反对“既然你来到了这个国家,就要好好学习这个国家的⽂化、包括它的经济、政治、历史新闻、⽂化艺术以及社会等各个⽅⾯”。
但光深⼊了解美国还不够,还有第⼆句话:beaChinese。
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忘了⾃⼰的中国⽂化,因为最后的价值,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体现出来的。
说⼀下洛杉矶的房价情况。
美国华人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
![美国华人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8f1cbea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0.png)
【导语】⼤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印象,就是美国的⽣活⽔准肯定⽐国内⾼,其实,真正的华⼈社区可能跟你想象的差的多。
居住条件差,房价⾼,⿊帮流⾏,下⾯来说说美国华⼈的真实⽣活是怎样的。
前两年,上突然冒出来⽆数的打着“创业及⽣活随想”“旅美轶事”之类的的美国华⼈“真⼈秀”,勾起了⽆数国内P民的“美国梦”,为此投下50-100-200W美⾦的巨资来这⾥混美国绿卡,最后的结果确实有不少是鸡飞蛋打、⾎本⽆归,更惨的是妻离⼦散也⼤有⼈在,那真实的美国华⼈区到底是什么样⼦? 以⼀个在美国待了20年的中国⼈的经历告诉你,现在美国的华⼈聚居区就是美国南加州MontereyParkCity及其周边的⼀些⼩城市,南加州90%以上的华⼈都住这⾥(包括坛⼦⾥天天真⼈秀的⼏个“名⼈”),这⾥可以说是全加州甚⾄全美国最烂的地区,物价贵、房价贵、环境污染、⽔污染、⿊帮遍地。
当地“世界⽇报”头版头条的常见新闻不是国内的⼤事⽽是教你如何在MontereyParkCity保命-----不要随便看⼈、不要随便做⼿势、不要随便说话,不要随便⾛动,你⼀不⼩⼼就会⾛进某个⿊帮的⼤本营,进去就出不来了,下⾄16上⾄60的单⾝⼥性,天⿊后不要单独出门,否则,等等。
搭伙过⽇⼦ ⼀般来美国的华⼈通常都是只⾝⼀⼈,男性或⼥性,为了互相有个照应,很多⼥⼈就找个⾃⼰认为合得来的男性同居。
反正家⾥的⽼婆或者⽼公也不知道,他们在这边都互相称呼“⽼公”或“⽼婆”,不是⽼桥你很可能认为他们真的是⼀家。
搭伙⼀般是由男⽅⽀付房租和伙⾷费的花销,很少有⼥⽅倒贴的,那除⾮是⼥的找⼀个⽐⾃⼰⼩⼗⼏岁或⼆⼗⼏岁的⼩⽩脸。
⼀般租⼀间分租房,在洛杉矶也就是500美元-800美元/⽉左右,华⼈区超市的东西很便宜,因此两⼈的伙⾷费也就是150-200美元/⽉,花这点钱对⼀个⽼桥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刚刚下飞机的新移民来说就是⼀笔不⼩的开销。
总之,美国是⼀个很实际的国度,有付出必须有回报。
在美华人谈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解读
![在美华人谈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48fde0240c844769eaee64.png)
在美华人谈真实的美国生活和房价来源:何凌昊的日志在美国生活有些年头了,说说真实美国房价。
总体而言,普通美国人这年头买房没也有国内媒体说的那么容易,但是比起国内的老百姓而言,还是压力小很多。
美国的房价也是跟人口分布相关,一般而言,东西两岸,主要是纽约及周边的城市,还有加州贵一点,中间地区便宜。
除了人口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几乎人人有车,这让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扩大了很多,买房时候的选择余地也很多。
美国房子的中间价目前在20万美元左右。
前面说过,东西两头贵,所以美国中间大部分地方的都不到20万美元。
我今年到过美国的两个中部城市,一个是底特律,一个是堪萨斯城,就人口而言,这两个城市在美国排在10-50之间,算是二线城市。
但是人口100万都不到,中国大一点的县城都比它大。
房价也便宜,一个楼都只要10几万,甚至不到10万,20万出头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但是这些城市KB的一面,就是人口少,根本看不到中国人熙熙攘攘的人群。
晚上睡觉,外面路上一点响动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什么丰富的。
很多刚来美国的时候,感觉总算清净了,但是没过几个月,就开始无聊了。
而事实上,住在这些二线城市的美国人也是挺无聊的,所以年轻人还是会往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跑。
这里稍微说一句题外话,美国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说到底是自由经济社会体中,资源自由配置的结果。
不想我们,一个大项目建在哪里要发改委说了算。
美国都是大企业主导,企业觉得这个地方低价便宜、交通便利,就来这里设厂,可能一下子能涌进1-2万人口,城市便慢慢发展起来。
再回到上面说到的底特律、堪萨斯城这样的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便宜,但是这里的人靠什么过活?收入多少?美国是一个大企业主导的城市,因此每个城市几乎大同小异。
买东西,都去沃尔玛;吃饭,都去subway;买家电,都去Bestbuy;买衣服,都去GAP;买鞋子,都去Nike……这些大企业几乎垄断了美国人所有的日常消费,是个无处不在的巨无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个地方聘用当地的员工。
出生在美国并且长大的华人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出生在美国并且长大的华人真实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00bbbe8c02d276a200292e93.png)
关于身份如果有人问起,我会回答我是亚裔美国人,他们继续追问的话,我会答是华裔。
很少人会回答“华裔美国人”。
因为实在太少人这么说,我觉得这个词念起来怪怪的。
也很少人会回答“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倒是常用这个词形容我来着。
我和我的朋友们认为我们是亚裔美国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有不同的种族分类:美国白人,美国黑人,拉美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
而且所有涉及种族的文件要求填的都是“是否亚裔”而不是“是否华裔”。
大多数亚裔美国人的社区组织也是这么命名的,比如全美亚裔职业协会。
那些名称中特别包含华裔的组织通常是为那些在中国长大的人设立的。
和我大多数去过中国的朋友一样,我在美思华在华思美。
我称这种感觉为灵魂的时差混乱,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美国当周围同龄的华裔用中文打打闹闹的时候我总若有所失,感觉与他们的世界格格不入。
而当我真正回到中国有时也为文化差异苦恼不堪。
总之,做华裔美国人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足够敏锐的话,你可以在华裔和美籍两个身份之间自如转换,但是也很有可能你在这两个身份中……凌乱了。
关于教育公立学校如你所料,我所学的大多数都是关于美国的。
我会唱美国国歌而不是中国的。
我了解美国和欧洲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的。
我的数学一直很“棒”,因为在小学四年级教乘法之前我已经学会了,并且在那之后,我一直是数学尖子。
小学时,我的家庭作业几乎都包含了一些故事,比如苏西去银行存她的硬币,她一共有15个硬币加起来是$2.25。
请问她的硬币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研究课题,比如写出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描述他/她的贡献。
或调查你认识的人并将他们的生日绘成表格。
或设计一个科学实验。
实验结果是什么?有什么科学道理?偶尔也有一些测试记诵内容的作业,但一天一般不超过五题。
总而言之,家庭作业一天大概要花半小时。
初中作业也是这种形式,只是课题主题会更复杂小组合作更多,一天大概花一小时写作业。
美籍华人
![美籍华人](https://img.taocdn.com/s3/m/3fb66664b84ae45c3b358ca8.png)
美籍华人,又称华裔美国人(英语:Chinese American),广义指具有华人的后裔血统的美国籍公民;而狭义则指中裔美国人,为亚裔美国人、海外华人之一。
美籍华人包括来自于中国及世界各地、后来归化成为美国公民的华人及他们的后代。
他们的人数至2009年约380万人,占总人口的1.2%[2]。
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大都会纽约地区、北加州及洛杉矶[3]。
2007年美籍华人总数有3,538,407人[1],占亚裔美国人口的23.3%,美国总人口的1.2%,高于其他亚裔在美国所占的比例。
最著名的美籍华人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其他著名人士还有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朱棣文,政治人物吴仙标、骆家辉、赵小兰,律师邱彰、演艺人员李小龙、雅虎创办人杨致远等。
美国华人过去200年来,深受美国白人的歧视,著名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止。
加州议会于2009年、美国参议院于2011年,正式向美国华人为历史的排华法案道歉[4][5]。
在法律上,中美尚未签署引渡条例,因此若在中国境内犯罪后逃匿美国,实现司法正义可能受阻[6]。
华人在美国被尊称为“模范”少数民族,他们不像黑人轰轰烈烈地为自己争取权益;就算在职场上受到歧视,也多选择默默地承受。
根据2005年美国平等雇用委员会(EEOC)的调查,华人在职场上受到歧视的比例为31%,比黑人的26%更高,但较少有人以诉讼方式解决问题[7]。
1868年美国和大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其第五条款规定华人愿常住美国或入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8]。
此条约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
1877年美国加州经济转入低迷,出现第一次排华浪潮。
1880年美国与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其中第一条款规定限制华人到美的人数和年限[9]。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移民。
许多西部州也开始生效了一些有种族歧视的法律,使得中国和日本移民很难拥有自己的土地或者找到工作。
华人在西雅图的生活
![华人在西雅图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ffd7bd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华人在西雅图的生活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城市,也是华盛顿州的最大城市。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西雅图吸引了许多华人移民前来定居。
他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
在西雅图,华人可以找到许多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首先,西雅图的华人社区非常活跃,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活动。
华人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华人超市和餐馆,可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食材和享受地道的中餐。
此外,西雅图也有许多华人组织和社团,他们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活动,让华人们可以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除了社交生活,华人在西雅图也可以找到许多工作机会和教育资源。
西雅图是一个科技产业发达的城市,许多华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西雅图也有许多知名的大学和学院,为华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许多华人家庭选择在这里定居,以便他们的子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西雅图,华人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和社会福利服务。
这座城市有许多医疗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为华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
华人在这里可以获得与其他居民一样的权利和福利,享受到优质的生活。
总的来说,西雅图是一个对华人友好的城市,这里有许多适合华人生活的资源和机会。
华人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工作机会、教育资源和社会福利服务,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他们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成为了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希望西雅图的华人们可以继续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生活,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美国论文
![美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286014fad6195f312ba6e3.png)
美国社会与美国政治选修课题目浅谈移民美国现象及在美华人现状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联系方式自我评分二○一一年十二月中国·南京浅谈移民美国现象及在美华人现状摘要: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延伸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代以来,中国人移民美国人数大幅增加。
深入了解华人移民美国现象,分析其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移民华人原因一: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有少量中国人因贸易原因前往美国,用瓷器、丝绸等运抵美国换取墨西哥白银。
1849年美国西部发现“金山”后,始有大量的中国人侨居旧金山淘金。
其后,美国开发西部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又成为筑路的主力,许多人在艰险繁重的劳动中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南方动荡不安,所以这段时期华人一般来自广东。
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全美已有华侨10万之众。
,1868年,美国和大清签订《中美通商条约》,其第五条款规定华人愿常住美国或入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
此条约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
大批华工随即涌入美国。
由于美国加州经济转入低迷,从19世纪50年代起,美国开始排斥华人,此运动一直持续到民国1943年,共计90年。
在这期间,华人的权利受到践踏,华侨被驱逐、杀害的事件层出不穷。
白人暴徒针对华人发起多起暴动,如1871年洛杉矶案,1880年丹佛惨案等,几乎所有在惨案中受害的在美华人都得不到合理的补偿。
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移民.美国各地和联邦政府也颁布了各种排华法案,对中国人进行刁难。
排华现象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引发的,其中以政治因素为主,背后也离不开美国政府的支持。
中国人竞争力强,对工资要求低,难以被同化,致使美国人对华人抱有强烈的敌意。
除此之外,还有社会、道德、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华人的生活现状
关于美国华人生活现状到底怎么样,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华人在美国属于“二等公民”,也有人说华人在美国普遍收入较高,多为中产阶级……在美国的华人有多少?都住在哪?马里兰大学发布的华人数据报告总结出了一些数据来说明在美华人的生活现状,里面的一些数据十分有趣,请跟随出国移民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华人生活现状:
新移民占大多数
虽然华人在美国奋斗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在的美国华人当中,有70.6%都是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地方。
也就是说,新移民占据了全部在美华人的7成以上。
在这七成新移民中,59.5%的华人来自中国大陆,25.5%来自港澳台地区,剩下约15%则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属于二次移民。
芝加哥唐人街是美国最早的中国城之一。
不过当年这些中国城的中国劳工大多还是落叶归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
在美华人由来美年龄可以构成一代移民(成人后才来到美国),1.5代移民(青少年时期来到美国,在中国受过一定教育),及二代以上移民(在美国出生),其中54.2%的华人都是一代移民。
29.8%是二代及以上移民,而16%则是1.5代移民。
华人都聚居在哪些州
美国各州华裔比例。
不难看出加州、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华盛顿州和檀香山是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
超过一半(57.6%)的华人都住在两个州:加州(38.4%)和纽约州(19.2%),而超过60%的华人都住在都市区域(Metropolitan regional urban area)内。
从事职业:“码农”并不是最多
虽然华人工程师和程序员似乎是网上论坛的主流,但其实做餐馆才是华人中比例最高的职业。
有高达12.3%的华人劳动力目前从事的是饮食行业,这几乎是程序员(4.6%)、教育事业(4.5%)及医疗事业(4.1%)的总和。
总体来说,这四项是华人劳动力中从事人口最多的职业。
各种菜系的中国餐厅几乎是所有中国城的最大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数据显示的是华人群体的总体情况,如果单看来自大陆的人群,
男性所从事职业前两位是:厨师(13.4%)和程序员(8.2%);
女性则是:程序员(6.1%)和会计(5.2%)。
此外还有4.8%的来自大陆的女性在做餐馆服务员,4.0%做收银员。
考虑到来自大陆的华人占所有华人近6成(59.5%),我们不难看出,华人群体里白领与蓝领巨大差距。
这多少也能反映出高科技移民和偷渡的低教育移民之间的技能鸿沟。
究竟有多少非法移民
其实并没有多少。
现在,美国亚裔非法移民总共有约140万,其中只有12万(移民局估计数值)到20万(马里兰大学调查估计数值)左右是华裔。
比起近400万的华人群体来说,这12万到20万已经算很少了。
比起665万的墨西哥裔非法移民来说,亚裔非法移民真是九牛一毛。
奥巴马总统的移民改革让不少非法移民看到了希望。
这些非法移民多数过着艰苦卓绝的生活,期盼着美国政府的“大赦”。
在华人群体中,最关心移民改革的就是非法移民了,他们在美国挣扎谋生,有些人已经在美国十多年、二十年,不论是在餐馆打工还是干苦力,自己的事业已经在美国扎根。
只是身份问题没有解决,许多人无法和配偶孩子团聚,思念之苦只能独自忍受。
收入状况
从整体来看,华人的收入的确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中位数(Median)还是均值(Mean),华人在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收入、贫困率上都随着代差显著优化,不过考虑到二代及以上移民中很多都有着家庭财富几代积累,当然会对统计有所影响。
华人个人收入中位数为37,229美元,均值为51,835美元,均远超美国平均水平,这与华人好学、勤奋的特点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亚裔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族裔,而华裔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更是高于亚裔平均水平。
不过,当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收入表现最好的是1.5代移民。
美国本土出生的华人二代在收入方面除在“部分大学”教育程度这一层级中略胜1.5代以外,其他各个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都是输给同样教育程度下的1.5代移民的,尤其是硕士以上教育程度中,差距最大,平均工资差了近5000美元(1.5代移民平均工资10.6万美元,二代移民10.1万美元),从行业来看,二代移民只有坐到了经理层才终于开始挣得比1.5代移民多(1.5代移民11.5万美元,二代移民20.0万美元,差距还是很显著的),但如果从行业来看,无论是金融、IT、科技、法律、医疗,二代移民的收入水平都是全面落后于1.5代的。
当然,无论1.5代移民还是二代移民,挣的都比一代移民多多了,毕竟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起一代移民普遍好得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华人虽然平均收入在各族裔中排在前列,但中位数却并不高,还是
有9.4%的人口在贫困线挣扎,在亚裔中贫困人口比例第三高(第一韩裔11.7%,第二越南裔11.5%),不过终究还是比美国平均贫困率9.8%略低。
如果从所受教育水平分层来看,华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群体的贫困率都高于平均,反而是所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人群的贫困率更低。
通婚情况:华人女性真爱白人男性吗
总体而言,华人和其他族裔通婚率是随着代差而增加的。
华人女性更容易与白人通婚这个现象的确是可以用统计数据证实的:第一代华人女性与白人男性通婚比率几乎是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通婚比率的5倍(8.8%对1.8%);
而华人男性、女性与其他非亚裔少数族裔通婚的比率则差距不大(都小于1%,0.8%对0.3%) ,1.5代华人女与白人男性通婚比率也是华人男性与白人女性通婚比率的约1.5倍(20.8%对13.5%)。
而在二代移民中,与白人的通婚比率就很高了(女性41.6%对男性26.7%),考虑到华人男女和其他非亚裔少数族裔通婚率都很低(最高不到3%),且其他亚裔也不过14%(二代华人男性有13.8%与其他亚裔女性通婚,反之只有10.5%的二代华裔女嫁了其他亚裔男性),因此,说华人女性比华人男性更容易与白人成婚是有数据支持的,至于原因是“华人女性更爱与白人通婚”,还是华人男性不受白人女性欢迎,那就是更深层次的话题了。
而同性婚姻的话,目前马里兰大学还没有给出相关的数据,因为全美同性婚姻合法还不到1年时间,相信未来会出现很多相关的数据资料。
展望未来:华人移民将成影响美中关系的中坚力量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新一代华人移民,虽然与以华工为主体的老一代移民之间有着历史传承关系,但是却拥有完全不同的整体素质和历史机遇。
新一代移民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41%,而在美国总人口中这一比例不过是20%。
他们就业的领域也多是医药、工程、技术和教育等方面,可以说是美国社会中的技术精英。
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专长,对祖国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老一代移民的“侨汇”。
在今天,华人得以依靠快捷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建起联系美中两国的商业、移民和交流的网络。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大陆过去三十年的迅猛变化和加入国际社会的坚定步伐,也为他们建立这些网络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和动力。
如今,新一代的移民开始更多地利用起自己较高社会地位以及获得不久的政治投票权,参与美国的政治运作。
与任何历史时期相比,美籍华人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政治媒体中扮演如此引人注目的角色。
社会经济地位之改善、族裔意识的提高、同中国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实力,还有对自身文化的欣赏将注定使得美国华人在美中两国发展中同时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