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等成本线的特点
• (1)在直角坐标系中可画出无数条等成本线,同 一条等成本线上的任何一点所代表的总成本水 平相同。距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的总成本 水平越高。 • (2)等成本线斜率是负值,由价格比率决定。 • 因为:等成本方程:C=w L+rK • 则:K=C/ r –w/r L • (3)在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总成本一定时就可 画出一条等成本线,总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向 右上方平行移动,反之,向左下方移动。
K K
0
L 图4—7脊线
0
L
三、等成本线
• 1、等成本线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 本能购买的生产要素组合点的轨迹。 • 假设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是由劳动和资本消耗构成的, 则有:C=wL+rK. K=C/ r- w/ r. L
K
10 8 6 4 2 0
C1 C2 C3
1
2
3
4
5
L
图4—7等成本线
K 10 生产扩展线 8 Q2=200 E3 6 Q1=100E Q3=300 2 4 E1 2 C1 C2 C3 0 1 2 3 4 5 6 L
本均是可变的。生产规模可变。分析长期生产函
数需要运用等产量线、脊线、等成本线等基本分
析工具。
• 一、Baidu Nhomakorabea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为了简化分析,将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和资本,且
都是可变的。长期生产函数可简写为:Q=f(L,K)
产量
二、等产量线(isoquant curve)
• 1、等产量线(isoquant curve):表示在技 术条件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两种生产要素 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3、生产函数分类 • (1)按生产要素是否可变分为: • 短期生产函数Q=f(L,K)和长期生产函数Q=f(L,K)
只有可变资本可变
全部要素可变
• (2)按技术系数不同分为: •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一辆汽车一位驾 驶员运10吨煤 一亩地施 1.2.3.4.5 公斤化肥
3、生产函数分类
三、等成本线
已知:C1 =3000 w= 1000 r=500 则有: 3000=1000 L+500 K. 令:L=0 则K=6 ,令: K=0 则L=3
据此画出 C1 线,同理画出 K C2 = 4000、C3 = 5000时的等成本线
10 8 6 4 2 0
C1 C2 C3
1
2
3
4
5
L
图4—8等成本线
• (3)齐次生产函数: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增(减) λ倍,产量就增(减) λ倍,为线性齐次生产函数。若 产量增(减) λn倍,为齐次生产函数。 • 齐次生产函数的表达式: • λnQ=f(λ L , λK, λT,…) • • • •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典型的线性齐次生产函数, Q=ALαKβ 当:α=0.75,β=0.25, α+β=1 f(A,λL,λK)=A(λL)0.75(λK)0.25 = λ1A(L0.75K0.25)= λQ
四、生产者均衡—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最优的要素组合有两种情况:一是产量一定,成本最低。 • 二是成本一定,产量最大。 • 这两种情况的要素组合在图上都表现为等成本线与等产 量线切点之处。
K 10 8 6 4 2 0 K 10 8 6 4 2 0 切点处:w/ r= MPL / MPK
则有:MPL/w=MPK/r
• 例如:Q=1/8KL • 如图4-5所示
80 60 40 20 0 20 40 60
射线R
K 80
Q3=150 Q2=100 Q1=50 100 L
2、等产量曲线的性质
• (1)在直角坐标系中可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的产量相同,距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水平 越高,但任何两条生产可能性曲线都不能相交。
证 明
• 求AP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零,则有MP=AP. • 证明:因为d(AP)/dL=d(TP/L)/dL
MP.L TP MP AP 1 ( MP AP) 2 L L L MP AP 0 则有:MP AP
五、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在一定的生产 技术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 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 的增加会递减。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亦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注意三个前提: • 1、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是可变的。 • 2、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 3、连续增加的生产要素其质量和效率相同。
C1 EC2 C3
E
1 2
3
4 5
L
1 2
3
4 5
L
产量一定,成本最低
成本一定,产量最大
总结

生产者均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wL rK C MPL MPK w r
成本限制 条件
最佳组合的 实现条件
(一)要素价格变动对生产者均衡的影响
• 1、替代效应:在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的 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 会更多的使用这种生产要素去替代另一种 要素。这种效应叫替代效应。 • 2、产量效应: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会 导致总成本下降,进而导致厂商增加生产, 使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增加。这种效应叫产 量效应。 • 总效应=替代效应+产量效应
K 10 8 6 4 2 0
生产扩展线
E3
E1E2
C1 C2 C3
L
已知生产函数,求扩展线
• 10题:Q=KL2 • 依据均衡条件:
MPK MPL PK PL L2 PK 2 KL PL
MPK L LPL K 2 PK
2
MPL 2 KL
第四节 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
4、等产量曲线的两种特例
• 1、固定技术系数的等产量曲线 • 2、生产要素完全可替代条件下的等产量曲线 K
10
8 6 4 2 0
Q1 Q2 Q3
K
Q3 Q2 Q1 3 2 1
1
2
3
L
0
1 2 3
L
5、脊线和生产区域
• 脊线:是把所有等产量线上斜率为零和斜率无穷 大的点与原点一起联结起来,形成的两条线。 • 脊线内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
总效应图解
总效应=替代效应+产量效应 K Q1 Q2 KE KF KG
LE LG 为替代效应
Q1 <Q2总效 应为正
E G
F
LG LF为 产量效应
0
LE LG LF
图4—11要素L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L
(二)投入总成本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 1、生产扩展线(expansion path):是总成 本变化,生产者均衡点变化的轨迹(扩大生 产规模的轨迹)。
TP、AP、ML曲线之间的关系
L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TP与MP
MP为TP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值
MP>0, TP递增 MP=0, TP最大 MP<0, TP递减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2、TP与AP
AP是TP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 斜率越大,AP值越大,反之,越小。
• 1、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 所生产的最大产量,简称TP。 • 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是指平均单位生产 要素生产的产量,简称AP。 AP=TP/L • 3、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是指每增加一单位 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简称MP。 • MP=△TP/△L
结论
• 在短期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投量不是越多越 好,连续地单一地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 入,会使要素比例失调,当总产量达到最大以 后就会出现负的边际产量。使生产进入边际 报酬递减阶段。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是在 第二生产阶段即:AP最大点到MP=0。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 在长期中,一切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劳动和资
• (2)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都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 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K/△L=dK / d L • 因为: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有: • ︱△K· MPK︱= ︱ △L· MPL ︱ • 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MRTS= △K/△L=MPL / MPK
Q f ( L, K )
如果 f (L, K ) f ( L, K )
• 3、规模报酬递减。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一倍,产量将增 加少于一倍。
Q f ( L, K )
如果 f (L, K ) f ( L, K )
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报酬递增原因: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一 倍,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产量将增加一倍以 上是因为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和 管理水平提高。
第一节
生产函数
•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 1、生产是一切能够创造和增加效用的活动。生产活 动需要消耗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 企业家才能。
• •
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第一节
生产函数
• 2、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 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产品产出量和生产要素 投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 式:Q=f(L , K, T,… ) • 式中:L—劳动 ;K—资本 ;T—生产技术 • 如:Q=3 L+2 K; Q=AKαLβ
第四章
本章学习目的:
生产理论
Theory of the Firm and Production
1、了解厂商的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 2、掌握厂商均衡的条件与原则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规模报酬
重点
难点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研究的是生产 者行为。生产者通常是指企 业或称厂商。企业按其组织 形式可分为三类,即业主制、 合伙制和公司制。企业经营 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本章研究的内容就是企业如 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3、MP与AP
MP曲线穿过AP曲线最高点
MP>AP, AP递增 MP=AP, AP最大 MP<AP, AP递减
四、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 • • • 投入产出的三个区域: 第一区域:平均产量(收益)递增区域 第二区域:平均产量(收益)、边际产量递减区域 第三区域:边际产量(收益)为负的区域
• 第二区域为经济区域,最佳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在此区域 内。第二区域的起点在AP最大点且与MP线相交。终点 在MP=0处。
• 一、规模报酬的含义:生产规模扩大,各种生产要素同时 增加,产量增加的情况。 • 二、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 1、规模报酬递增。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倍,产量将增加 一倍以上。
Q f ( L, K )
如果 f (L, K ) f ( L, K )
• 2、规模报酬不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一倍,产量将增 加一倍。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数学公式表达:假定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TP=Q=f(L)=27L+12L2-L3 则有:AP=TP/L=27+12L-L2 MP=dTP/dL=27+24L-3L2
求;TP的最大值,令MP=0 L≈7
2、用列表表达
生产要素投入量L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 一、短期生产函数研究一种可变生产要素(L) 的投入与产出量(Q)之间的函数关系。
• 在短期生产中生产要素分为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 生产规模不变。。 • 短期生产函数:
Q f ( L.K ) Q表示产量,L 劳动的投入量 K 表示资本投入量不变 。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0 1 2 3 4
5 6 7 8 9
0 10 25 44 60
70 75 76 76 71 61
0 10 12.5 14.6 15
14 12.5 10.9 9.5 7.8
0 10 15 19 16
10 5 1 0 -5
10
6.1
-10
3、用图象表达
PP 77
60 第一区域 B 第二 区域 A 0 19 0 1 2 3 4 5 AP 6 7 8 MP 9 10 C TP 第三区域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 (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 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是等产量曲线上各点切线的 斜率值。 • 可用公式表示:
MRT SLK lim
L 0
K dk L dL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 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需减少的另 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 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 线是凸向原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