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练习学生版 (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 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练习

之其以而所者因何乃则为若也且焉于与乎

㈠之

1.代词,

①人称代词,一般作第三人称,有时也作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人代事代物

②指示代词,一般是近指,有时也是远指。A.近指,译为“这”“这些”“这样”“这里”

等;B.远指,译为“那”“那些”“那样”“那里”等。

③物主代词,在句中作定浯。

2.助词,包含结构助词和音节助词两类。

①结构助词,又分为6 种:

A.结构助词,“的”

B.结构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之间,构成偏正关系。不译。

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结构助词,用在动补之间,译为“得”

E.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F.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②音节助词,调和音节,舒缓语气。不译

3.动词,相当于“去、往、到”“到…去

4.固定结构:“之徒、之类、之属、之群、之伦、之流、之辈”等,译作“一类、这一类、这一班、这一群、这一辈”等。

1.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4.之①

..人也,物莫之②

..伤

5.千室之.①邑,百乘之.②家,可使为之.③宰也。

6.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7.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

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也已。

9.宋何罪之.有? 10.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1.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13.不然,何忧之.远?

14.吾斯役之.①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②甚也。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6.顷之.,烟炎张天。 17.宋轻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

18.沛公引兵之.薛 19.王见之.①,曰:“牛何之.②?”

20.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㈡其

⑴代词

①人称代词:一般是第三人称“他(们)”“它(们)”,也可作第二人称“你(们)”

和第一人称“我(们)”。②指示代词:一般是远指,“那”“那些”“那里”;也可

近指,“这”“这些”“这里”;有时译为“其中”。

③物主代词:在句中作定语,译为“他(们)的”、“我(们)的”“其中的”。

⑵副词,①语气副词:A.揣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也许”"或许""可能"等。B.婉商语气,译为“还是”C.祈勉语气,译为“请”“可”“千万”等。

D.疑问语气,不用译出。E.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为什么”等。

②时间副词,译为“将”“也将”

⑶连词,①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和前面“虽”呼应构成让步假设。

②表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还是……”

⑷助词,常用于形容词的前面、后面或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后面,无实义,起加强语气,调和音节的作用,有时是结构助词“的”。

1.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3.樊哙侧其.盾以撞。

4.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其.①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②非庸人也。

7.百姓多闻其①

..死也。 8.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贤,未知其②

9.俨乎其①若是,茫乎其.②若迷。

10.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11.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12.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何伯妇,即娉取。

13.其.一犬坐于前。 1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1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遂灭滑而还。

16.其.皆出于此乎。

17.季孟其.①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②亡乎!若家不亡,身不必免。

18.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1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0.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1.一之为甚,其.可再乎?2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3. 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济。

34.虽萎绝其.亦何伤,哀众芳之芜秽。2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26.嗟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真耶?

2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㈢以

1.介词。

①表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②表凭借、译为:凭,靠③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④表带领、率领、带领⑤表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⑥表对象、和跟同对对于⑦表处置(译为“把”)译为:把。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⑧用于意念上的直接宾语之前,译为“给”。

⑵连词,①表并列,译为:并且、而、又

②表承接,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译为:而、就、然后,或不译

③表递进,译为:而且④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译为:因为、由于

⑤表假设,译为:如果⑥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而、的、地、着,或不译

⑦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以致、以便

⑧连接方位名词“上、下、内、外、东、南、西、北、前、后、来、往”等。(一说助词)⑶名词,根据语境翻译。⑷动词,根据语境翻译。

⑸通假字,“己”

1.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2.2.夫韩、魏亡,而安陵以.①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②有先生也。

3.常以.身翼蔽沛公。 4、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余船以.次俱进。

6.大道以.多歧亡羊。

7.将(qiāng请)子无怒,秋以.为期。 8.不赂者以.赂者丧。

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韩说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 12.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14.阳平侯闻之,以.吕产谋告丞相平。 15屠惧,投之以.骨。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18.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1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致具者少。

20.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2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有三。

22.作《师说》以.贻之。23.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

24.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5.且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不可。

2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27.吾恂恂以.①起/匍匐以.②进。

28.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30.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31.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32.信陵君…不耻下交,有以.也。 33.皆以.美于徐公。

34.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35.忠不必以.,贤不必用。

36.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方来。

37.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农耕和战功),而以.巧言虚道。

38.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 39.以.服为臣。40.无以,则王乎?㈣而

⑴连词:表并列、递进、承接、目的、修饰(偏正)、假设、因果、转折等关

系(注意:并列递进承接有时很难区分)

⑵代词。读上声(er)相当于古字“尔”,通常代人,作第二人称,相

当于“你”“你的”,在句中充当定语。

⑶时间副词和别的词连用,构成固定结构,如:“已而、既而、俄而、寻而、继而、而后”等。

⑷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后来逐渐被淘汰了),有时构成固定结构“而已”。

⑸介词,和“东、西、南、北、上、下、往、来”等词结合,译为“以、从、往”等。

1.剑阁峥嵘而.崔嵬。

2.宽厚而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