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写作的“四个必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导语写作的“四个必须”
新闻导语,就是在一条消息的开头,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或者反映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思想及意义,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吸引他们进一步读完全篇。

新闻导语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也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笔者认为新闻导语写作必须做到“四个必须”。

一、导语里的事实必须是最重要、最新鲜的
新闻事实是有重要性的等次之分的,不能把一般化的过程、措施和泛泛而谈的经验体会写进导语里,以免把最重要的、实质性的内容掩盖了。

事实的实质性内容往往最有特色、最受读者关注,也最有吸引力。

只有最重要的,才是最有意义的;只有最新鲜的,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新华社写了许多闻名中外的新闻,在新闻导语写作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这条著名消息的导语是:“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灭亡,无疑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新鲜的事实,不但全国人民关注,世界各国也关注。

这一事实的重要程度是战役前后的其他任何事件不可比拟的,最振奋人心,最有意义。

因此,将它写在最前面的导语里,是最吸引读者的。

不能要求将新闻的六要素全写进导语里,但可以根据每条新闻的特点,从六要素中选取一二个最重要最能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要素,突出地写人新闻志语之中,其余的要素则分散到新闻的正文部分去交代。

请看这样一条新闻导语:“用假的案件数字来表明‘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的地方,不但不能得到表扬奖励,反而要被追究责任!广东省委副书记陈绍基严厉警告那些在案件数字上做文章的基层公安部门。

”(2000年9月12日《羊城晚报》)这条导语很别致,很富吸引力,但它只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而将通常放在导语中的“时间”要素放到了第二段才交待,何也?事实的重要性之故也。

不成功的导语则让人不知所云,如坠五里烟雾。

请看这样的长新闻导语:“最近,泉州市文管会在开元寺殿前左边宋代方形石塔下发现一座五代石经幢,这座石经幢建于南唐保大4年(公元946年)3月18日,经幢用坚细太湖石刻制,雕工精致,主体是八角形,直径四十六厘米,高一米二十八厘米,各边长为二十厘米,顶盖及基座都雕刻形态优美的飞天和其他图案,石刻文字基本完整,字迹清晰可辨,是泉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文字保存又最完整的一座石经幢。

”这条新闻导语竟有163字,作者把不必要的背景、数字以及繁冗的描写不加选择地塞进导语里,不但使读者喘不过气来,理不清头绪,而且使最主要的事实掩盖在一般化的繁琐的事实之中,让读者不得要领,莫名其妙。

二、导语必须简明扼要、短小精悍
新闻导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拖泥带水。

导语给读者的印象一定要眉目清楚,一目了然,使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这就是说,导语必须简明而扼要,言简而意赅。

只有这样,才能使导语写得具体、肯定、准确,才能使导语写得短小精炼、干净利落。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本报武汉专电3月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

(2000年9月5日《湖南日报》)”这条导语只有一句话,31个字,它把新闻事实中的时间、事件、结果三要素十分清楚地作了交待,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无误。

可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许多著名的通讯社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如美联社先是规定导语只能在27个字以内,后又规定了能超过23个字。

新华社对向外报道的导语规定,最好不超过25个英文字。

这就要求导语写作中,要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谓语,尽量不用复合句、从句、公句等。

请看这样一条导语:“本报福州讯日前,福州九星集团公司正式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对武汉市技术监督局在该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专利侵权案中,向法院及国家专利局出具虚假文件,导致其巨额损事件,要求武汉技监督局在媒体上赔礼道歉,并赔偿500万元的经济损失。

作为国家打假的监督行政机关,因涉及在专利侵权案中作证被推上被告席,为全国首例。

”(2000年9月7日《羊城晚报》)这条导语,未含标点符号就长达147个字,几乎占了整条新闻的一半。

读者在阅读之时,一下子难以弄清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导语,不能引导读者把握消息的主旨,完全丧失了导语的作用,称之为“瞎导语”是恰当不过的了。

作者试图一口气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于是将本应放在正文中叙写的新闻背景、新闻的主要内容都硬塞了进来,反而适得其反,让人无所适从,让原本可以出彩的新闻失去了诱了的光彩。

导语要尽可能地只突出一个方面,方能简明扼要,达到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境界。

简明扼要的导语是提炼、概括出来的。

新闻中是不容许那些可有可无的字词存在的,导语是如此,累赘的语言必须走开。

三、导语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导语要把读者的兴趣味逗出来,就需要依靠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影响的广泛性、后果的严重性、地点的接近性及事情的特殊性、知识性、趣味性等。

但是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具有这样的特性。

如果新闻事实比较一般,怎样才能使导语写得生动活泼,引个入胜呢?这就需要选用形象的事实,用富于文采的语言来写导语。

请看下面一条导语:“克罗地亚主攻手芭芭拉从后排高高跃起,一记重扣打在中国女排自由人李艳的下巴上,李艳倒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

这一幕被悉尼奥运7号台当作花絮滚动播放着。

”这也正是中国女排目前在世界排坛的真实写照。

“二进宫”的主教练胡进执教下的中国女排惨败悉尼奥运,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何以如此?读者的胃口被吊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新闻正文中,记者才交待其原因———胡进教练“能力一般,魅力不够,战术思想没有形成特点。


再看一条成功的导语:“今天下午,记者终开见到了陆蓓英。

撩开门帘进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妇女。

她一头披耳短发,遮住了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

”(2000年7月8日《文汇报》)这条导语用“身材瘦小”,“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来描写被拐卖妇女陆蓓英的外在形象是最富有特色的,因而让人读之便欲罢不能。

其实,形象描写关非文学作品的专利, 新闻导语的写作是完全可以“借用”的。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看新华社的消息看第一句,第一句看不下去就不看了。

”这既说明了导语的重要,更说明了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只有这样,方能激起读者“探知”的欲望和好奇心,诱惑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四、导语必须创新,不能墨守陈规、死守教条
新闻导语的写作,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已形成了一些新闻界公认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但我们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有独特的角度,新鲜的内容,还必须注意表达方式上的刻意求新,力求写得和别人不一样。

俗套的表达,往往会使本来具有新意的新闻事实明珠暗投,失去光泽,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因而要敢于创新、敢于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

在导语写作上尤其如此, 新闻导语讲究出语不凡,尤其是导语开头的那几个字,一语定意,对于整个新闻导语,乃至整篇消息,影响巨大,不能等闲视之。

请看新华社著名记者郭春玲写的新闻《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导语:“新华社7月16日电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

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导语构思奇特,打破了追悼会消息的传统格式。

追悼会消息的导语,过去往往是“某月某日某人追悼会在某地召开”,几乎是千篇一律,刻板至极。

这条导语则一反常规,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向“鲜花、翠柏丛中”,“金山同志的遗像”,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耳目一新。

下面是消息《墙外种菜墙内香》的导语:“本报讯白生生的萝卜、红通通的辣椒、紫莹莹的茄子……近日,从龙山县八面乡运来的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在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上市,走进了星城的千家万户。

”(2000年9月4日《长沙晚报》)这则导语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用简炼的语言,描写也新闻内容中最富有特色的事实,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人产生强烈的欲望。

这就是创新。

墨守陈规,死守教条,对导语写作是没有前途的。

必须不断探究,不断创新。

散文式、白描式的导语,在优美的文字中,把重要的新闻的事实、记者的观点倾向等,都溶进去,逗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其按照作者的意图去理解新闻事实。

当然,创新须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新闻记者队伍中的新朋友,首先是掌握规范,熟练之后方可去实践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