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权制度角度看我国国企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产权制度角度看我国国企改革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产权改革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将马克思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方法操作结合起来看待我国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最后给出了加快完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产权制度,国企改革,股权结构
一、产权理论
产权是一种权利,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和受损的关系,产权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权。
1、马克思产权理论
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关系。其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只有商品交换的双方彼此承认对方的财产权利才可能会发生交换行为。所以产权关系的明确是商品交换可能发生的前提。
2、西方产权理论
科斯认为产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科斯定理“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权利的一种安排会比其他安排产生更多的支出”。
3、两种产权理论的异同
二者区别方面,首先二者研究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内在矛盾而后者重点维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二者研究方法不同,前者采用唯物主义方法而后者主要运用西方经济学研究
方法。
不过二者研究对象都是产权和制度,也都把产权关系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把利益问题当作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都对资本的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离等产权现象,以及商品所有权之间的等价的交易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企改革依循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先后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造、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组建国资委等措施。十六大后,国有资产管理由“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改为由各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管理体制,到后来却演绎成为企业管理者与私营企业掠夺国家财产的手段。
2、我国目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政企不分。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还要补贴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使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了生存而疲于奔命,不能集中财力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主管部门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权力固定,一些重大事项如项目审批、资产重组、对外投资等企业没有自决权,当企业产生问题时不愿承担全部责任;腐败成风。行政权和经营权结合直接滋生腐败,国企人员选拔方面的作法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这种机制客观上使政府官员
和企业领导人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求经济利益;激励机制较弱。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体制,激励机制不灵活,效果不乐观,纠其原因,无一不与产权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国企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
我国积累了巨大的国有资产,管理好数额巨大的国有资产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坚持东西方理论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思想。理顺财产关系,按照权利分离的原则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对法律上的财产关系和经济上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调整;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产权制度改革不是所有权制度改革。不是放弃公有制,而是坚持和完善这种公有制;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对收入分配权、支配权、转让权、使用权、剩余索取权、经营决策权、经营监督权等各项经济权利在不同的经济主体方面的配置和组合,通过这些权利的配置和组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
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以及产权的自由流动,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明确产权界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权主体的权、责、利统一,这样各产权主体才会根据收益与成本作出比较,采取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对我国国企改革操作中的具体建议
逐步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制约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权力进行制
衡。通过逐步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方式来打破“一股独大”的局面,形成比较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一股独大”问题的解决要预防与治理并重。
逐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制衡管理层。强化董事会的作用,实现强势利益人、弱势利益人二者的合法利益。在程序上建立健全董事受托责任体系。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对其去行政化,用企业家的标准来要求企业家,逐步改变由组织任命国有企业一把手的机制。
健全公司激励机制。在推行股票期权和年薪制的情况下,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以实现约束机制。健全公司激励机制,实现公司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诚信建设。要让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最大程度的减少社会不公,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防止管理层在产权改革之机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成就产权富翁。
完善产权改革制度,提高违法成本。解决管理层在产权改革中的不规范操作问题、提高违法成本、给国企的管理层以足够的处罚。提高违法成本是保障国企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安全的一项必要安排。
抓好制度落实。公平与效率是法律的价值基础,在保证规则制定过程的公平性和规则内容有效率的同时,要让规则得到有效的实施。解决有法不依问题,健全执法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避免道
德风险。政府监督部门与司法监督部门要履行好自身监督职责。政府失灵时,社会监督应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监督,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俞志方:国企产权改革的理论选择与现实路径 [j],求实,2009(11).
[2]周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3(7).
作者简介:牛艳娜,(1989.3--),女,河南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