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颐和园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激情引趣
1、展示本班学生在颐和园内所拍摄的照片,通过学生介绍照片的背景,激发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趣,引出课题。
2、生介绍自己游览颐和园的情况。
二、交流资料,预习反馈。
1.导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讲。
2.学生交流资料。
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较为全面,同时对学生查找的资料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语:的确,颐和园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们想不想到颐和园去看一看?那好,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颐和园。
2.颐和园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景色美。
3.回答: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是否能用上书中的语句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或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说明。
3.小组交流:学生可以画游览示意图,可以用书中的语句来概括。
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些游览点学习作者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同时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品析,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五、抓住特点,感受美丽
1.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对颐和园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颐和园的那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再读课文,注意反复朗读描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景物段落。
3.小组学习交流,师引导:把给你印象深刻的景物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
可以朗读,也可以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还可以以游客的身份说一说。
如果把你查找到的资料也融入进去就更好了。
4.全班范围汇报。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如果采用朗读的方式,读后可让学生评议: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怎么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如果
学生采用导游的方式,可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并从中渗透导游的技巧。
(1)长廊
师引导:通过导游的介绍(朗读)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抓住重点词句:一眼望不到头, 700 多米、 273 间、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等等。
从中体会作者运用具体的数字介绍长廊长的特点写法。
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长廊很长?我们都来读一读。
(2)佛香阁
师引导:(学生介绍)出示图片: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谁能指出哪座建筑是佛香阁?你怎么认定就是它?体会作者抓住佛香阁建筑上的特点来介绍景物的写法。
通过看图理解“耸立”一词。
(3)佛香阁前
师引导学生理解:“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一句中作者运用“镜子”和“碧玉”作比喻,突出昆明湖静、绿的特点。
指导朗读。
(4)昆明湖(十七孔桥)
师引导学生想象“十七孔桥”的狮子形态,理解“姿态不一”的含义,可联系学过的《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来想象。
六、组织资料,再次交流
导语:颐和园内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通过查找资料大家还要介绍哪些呢?给大家介绍
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让人说也说不尽。
现在,我们的游览即将结束,如果让你在颐和园的留言册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你会写些什么呢?
七、语言积累:放颐和园录像,背诵2、4自然段。
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介绍颐和园的历史地位。
我国像颐和园一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29处,你还知道的有哪些?
九、布置作业
查一查:上网搜集资料图片,了解中国29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处景观。
参考网站:华夏旅游、神游中国
写一写观察一处景物,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有顺序地写下来.
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地脉至此断,天
山已包天”——(清)洪亮吉;“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现)汪曾祺。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课件出示重点字词。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5)“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无边的繁花呢?”该为陈述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无边的繁花。
”
(6)图片欣赏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
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家中菜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板书设计
七月的天山
走进天山
雪峰溪流
再往里走
森林
走进天山深处野花
奇异风光天山景
生机无限七月情
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学生不仅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
能做到这样,我想主要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
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
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
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