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原则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治疗——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 有效治疗,截断其传变途径(初期, 萌芽阶段)
2、预防性治疗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依据:内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处理疾病时,必须 从局部联系整体。 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中医防治原则
6
第二节 治则 中医治疗学,一般可分为治则与治法两大类
※但是,疾病过程中的矛盾关系是可变的。
中医防治原则
13
《内经》“标本相移” 以标本代表主次矛盾,病变中它们的主次地位可相互转移。 故,治疗重点、先后随矛盾主次地位的转移而调整
临床治疗:
可直接治本——一步到位 分清病证标本缓急, 制订治病求本的实施计划 先治其标——再治其本
标本同治——二者兼顾
标本治疗三步骤
标与本的不同含义 以标与本分析各种疾病的主要与非主要矛盾,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运用范围的不同,标 本有多种含义。
中医防治原则
11
从邪正关系而言 从疾病关系而言 从病变部位而言 从发病时间而言
正气为本
邪气为标 病因为本
症状为标 在内为本(本质)
在表为标(表象) 先病为本(原发)
后病为标(继发)
中医防治原则
此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一经确定,使临床
方法、选方用药有所遵循。
中医防治原则
8
二、 治则的总纲——治病求本
无论确立何种治则,都要着眼于疾病本质。
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是具有最普遍指导意
义的治疗规律、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基本
方针,对其他各种治则具有统领指导作用。
(一)含义
病因——“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顺应四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防邪侵入 避开邪气
环境卫生 目的:防止病邪侵入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中医防治原则
5
(二)既病防变 含义 疾病发生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病情发展和变化。 方法 1、早期诊治
早期诊断——贝微知著(邪浅病轻或病初,病人 自觉症不明显;虽病较重,但症状隐匿, 无明显感觉——潜病期
本 病性——本于阴阳
病机——谨守病机
现代医家认为:
求——辨
本——证
中医防治原则
9
求本即辨证,治病求本本于证。
因为“证”是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包括病因、
病位、病机、病性、邪正关系(或称病势)在内,
反映了疾病内在病理变化的本质。
结论:
“治病求本”就是辨证论治的体现。
核心:
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
2、或机体对标症的反应尚能适应。
操作:直接治其本,本去而标自消或先治其本继而
治标。
例:肺阴虚咳嗽—滋阴润肺使肺阴充足,咳嗽自消
阳虚水肿——温补阳气使之振奋,水肿自消
标本同治
应用原则:针对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
治疗原则——标本兼顾同治
注:此时,疾病程度上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
中医防治原则
16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正治是逆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 又称“逆治”——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药 进行治疗。 适应:
(二)“治病求本”的具体运用
1、治标与治本
传统又称标本先后、标本缓解。
首见于《素问·标本病传论》是急则治标、缓则
治本以及标本兼治之说的概称。
中医防治原则
10
基本精神: 从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区分轻重缓急,确定 治疗上的先后主次。体现了处理疾病过程中各 种矛盾的灵活方法,体现了重点突出、措施有 节的治疗步骤。
急则治其标:
应用原则:标症紧急,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对病本的治 疗——救急措施
注:标症或标病治疗后,仍须治疗本病,是治本的必要前 提
中医防治原则
14
例:大出血者——紧急止血、固脱,再究出
血病因病机
蛔厥腹病——当先安蛔止痛,再图驱虫治本
原有慢性病复感外邪——先治外感再治宿疾
本病。
《内经》:中满、小大不利者,治其标。
例:
气虚外感——益气解表
阳虚水肿——温阳利水
注:标本同治并非治标与治本绝对平均对待,
或标多本少、或本多标少,有所侧重。
总结:
本重于标,必须治本
治标与治本
标急于本,暂时治标
标本并重,标本兼治
2、正治与反治
是在“治病求本”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
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
中医防治原则
17
正治法 含义: 正:正规、常规
中医防治原则
7
一、基本概念
治则:治疗疾病的法则
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为指导
治则 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
可指导临床立法、处方用药
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具有概
括性、指导性)
治法——是治则的具体化,从属于治则(具
有灵活、多样性)
注:治则的确立必须以辨证为基础,是通过对疾病
的全面分析,使我们对疾病有一个纲领性认识,由
12
注:标本之本与“治病求本”是不属于同一 层次上的概念。
治病求本——含义明确而单纯,指能决定疾 病病理变化规律的内在本质。
标本之本——相对于标而言,随不同运用范 围,有多种含义。
治标治本的临床应用 ※一般而言,治疗疾病总以“治本”为要。
古有“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
汗,有热莫清热,喘生休耗气,遗精莫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之说
中医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含义
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制止疾病的发展。 《内经》谓之“治未病”
突显中医历来就重视预防的思想。包括未病 先防与既病防变二方面。 二、预防的内容 (一)未病先防
含义 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 好预防工作,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防治原则
2
方法 对于未病先防,中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因疾病的发生事关邪正双方,故治未病必 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1、针对人体正气(正气充足与否是决定发 病的关键)
中焦胀满——药食不能纳入
危及生命
大小便不利——邪无出路
例:水臌病先逐水通便,再调理肝脾。
注:
急则治标属权宜之计,可暂用而不可常用。
目的是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
中医防治原则
15
缓则治基本
应用原则:针对标症不急、病情比较平稳的病证而
采取的常用治则——对指导慢性病的治疗有较大的意
义。
注:1、此时标症未危及生命。
中医防治原则
3
调节精神、情志活动
调摄精神
避免不良刺激
饮食有节——节度
保养
正气 调节饮食起居
起居有常——规律
促进血脉流通
煅炼身体
关节疏利
气机调畅
药物预防,人工免疫
中医防治原则
4
目的: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御邪气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发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针对致病的邪气(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 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