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合集下载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十八 大报 告强 调指 出 : “ 坚持 走 中国特 色军 民 融合 式发 展路 子 , 坚 持 富 国和强军 相统 一 , 加 强 军 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 、 体 制机制建设 、 法 规 建
设。 ” [ 1 这 是我们 党 着眼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义建设 总
世 纪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建设 实 践 中 , 对 国防建 设 与 经济建 设 之间关 系认 识不 断深 化 的结 晶。 1 . 1 建国初 期 的“ 军 民两 用” 思 想 军 民融合 式发 展 思 想 , 在 2 0世 纪 5 0年代 新 中国成立 不久 的 国防科技 工业 形成 过程 中开始 萌 芽 。那时 我 国首先采 取军 用科 技工 业和 民用科 技 工 业分 线建 设 的 方式 , 用 比较 短 的 时 间建 成 了专

思 想 的时代价 值 。
关 键 词 军 民融合 式发展 ; 科 学 内涵 ; 时代 价值 中图分 类号
文献 标 志码E Fra bibliotek 2 5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3 8 2 8 ( 2 0 1 4 ) 0 1 — 0 0 0 9 — 0 5
DOI 1 0 . 3 7 8 3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8 2 8 . 2 0 1 4 . 0 1 . 0 0 2
i n g o n t h e r o a d o f t h e f u s i o n o f t h e mi l i t a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t h e c i v i l i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wi t h Ch i n e s e
ZHANG J u n g u o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军民融合是指军事领域与民用领域的融合发展,通过军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军民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军民融合的发展态势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军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方面,军队积极推动装备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推动高端装备的研制和制造;另一方面,民用企业也积极参与军工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军民融合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军民融合发展的进程还不够顺利,军民融合程度和效益不高。

一方面,军队在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民用企业在军工领域缺乏经验和技术优势。

其次,军民融合面临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此外,军民融合还面临一些安全和保密问题,如技术的泄露和利益的损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快军民融合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

特别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转化和市场开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其次,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军民融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研发机构,加强军民融合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再次,促进军民融合的创新合作,加强军民双方的合作意识和协同创新能力。

要鼓励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最后,加大对军民融合的推动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形成军民融合发展的合力。

浅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浅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样 化 军事 任 务 . 赢信 息 化 条件 下 的局 打 部 战争越 有 利
1 深 刻 认 识 军 民 融 合 式 发 展 的 重大 意 义
中共 十 七 大 报 告 站 在 国 家安 全 和 发 展 战 略全 局 高度 . 刻 总 结 了“ 民 深 军
最 优 化和 效益 最大 化
12 军 民 融 合是 对 “ . 寓军 于 民” 思想 的
军 为 加 合 、寓 军 于 民 的武 器 装 备 科 研 生 产 体 可 以说 . 民 融 合 式 发 展 . 科 学 统 筹 利 用 国家 科 技快 速 发展 成果 . 速 推进
以信 息化 为 核心 的军 队现 代化 建 设 ; 二
是 军 民融 合 对 于实 现 国防 和 军 队 建 设
建 设 与经 济 社会 发 展 有 机结 合 起来 . 既 机 制 有 利 于从 国家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 获 取 国 13 军 民 融 合 是 推 进 国 防 和 军 队 建 设 . 防 和 军 队现 代 化 建 设 的 丰厚 资 源 和 发 又 好又 快发 展 的 内在要 求 展后 劲 . 有利 于 发 挥军 事 领 域对 经 济 又
11 军 民 融合 是 实现 富 国强 军 相 统 一 .
的必 然选择
军 民融 合 式 发 展 的实 质 是 在 更 广 范 围 、 高层 次 、 深 程 度 上 把 国防 和 更 更 展 体 系之 中 .全 面 推 进 经济 、科 技 、 教 育 、 才 等 各个 领 域 的军 民融 合 。推 进 人 军 民融 合 式 发 展 . 国防和 军 队 现代 化 把
军 民融 合式 发展 路 子 。”
质 量 效益 相 统一 具有 重 要 的促 进 作用 。 军 民融 合 . 以更 好地 贯 彻 勤俭 建军 方 可 针 . 高 经 济 建设 、 防建 设 和军 队建 提 国 设 整 体 效 益 :三 是 军 民融 合 的程 度 越 高 . 我 军 应 对 多 种 安 全 威 胁 、 成 多 对 完

新形势下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中国军转民54研究与探讨esearch and analysis 新形势下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应解决的重点问题赵淑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

”这是对十七大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为当前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三项重点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一、进一步搞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加强战略规划,是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成功做法。

我国军民融合有着很深的中国特色,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军民融合式发展。

这既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可以利用市场灵活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所以我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提出时间不长,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011年颁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两大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国家和军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划(2011-2015)》也被列为“十二五”国家规划,一些领域还相继制定了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

目前实践运行提出的主要问题是:战略规划和统筹设计的理念还需进一步确立,思路还需进一步明确,方法还需进一步具体,真正避免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局部内运行、低层次徘徊;分散式领导、区域内转圈;体系内推进、局部上获益”等现象,避免军地双方相对封闭、信息交流不够透明、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全局性重大战略,需要制定实施长远科学的发展战略,努力使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运筹、同步落实、同步推进,形成二者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融合格局。

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应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统筹确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努力使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安全与发展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向前推进。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军民融合已经成为了国际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军事力量不再仅仅只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更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中汲取经验,为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启示。

一、国际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1.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美国一直是军事技术和科研创新的领先者,其军队与民用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了国际上的典范。

美国政府鼓励民间企业与军事部门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以提升军事实力。

美国军方与民用企业合作开发的无人机技术,不仅为军事侦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在农业、环保、输送等民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色列是一个被战争和冲突包围的国家,因此军事技术一直是其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色列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以军事技术的转化和商业化为目标,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军事装备、通讯技术、网络安全等领域,以色列的军队和民用企业形成了紧密合作的模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德国一直以其工业制造业的强大实力著称,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也在德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德国政府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国防科技的研发和生产,以提升国防实力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德国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实力。

1. 加强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国际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

各国都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法规保障等措施,鼓励军队和民间企业进行合作。

中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利益,为军民融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在军事技术和科研创新领域也应该加大投入,推动军队和民间企业的技术合作,形成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

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科学推进

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科学推进
做 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美 军根据军事 、 经济和科学的 发展及 美军作战需求的变化 , 为推进 国防 工业 的军 民一体化进
会上提 出 :要建设军民结合 、寓军 于民的国防科技 创新体 系 , “ 加强军 民科技 资源的集成 , 实现从基础研究 、 应用研 究开发 、 产 品设计制 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 结合 , 形成军民高技术 的 共享和相 互转 移的良好格局 。” 后 , 随 国务院颁布 的《 国家 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22 ) 出了 “ (06 00提 建设军 民结 合、 寓军于民的 国防科技创新 体系” 。在 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 , 胡
世纪 8 年代以来 , 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的迅猛 0 随 发展及广泛运 用 , 不仅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 日 益呈现 出融合 的
发展态势 , 而且高新技术两用化 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 9 3 19 财年 ,
美国确定 的计算机 、 软件 、 自动化辅助 设计 、 电一体化 技术 、 机 人工智能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 算机 虚拟 现实和仿真技术 、 计 新
看, 武器装备发展所需的许 多关键技 术都是民用技术 中发展 最 快的 ( 如计算机软件 、 电路 、 器材和先进材料技术 等 ) 集成 通信 ,
且这些民用技术 的发展 已遥遥领先 。在这种情况 下 , 为使 国防
的新 趋势 , 更好 地推进军民结合 、 如何 寓军于 民 , 以促进 我国国 防科技 工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 速的发展 , 更是成为 党中央
2 军用技 术与民用技术 日益呈现 出融合的发展 态势。自 2 、 0
为军用生产。” 2 世纪 6 年代初, 到 0 0 中央军委就制定了国防科
技工业要实行“ 军民结合 、 平战结合 、 以军为主 ” 的方针 。但由于 后来 形势的变化 , 特别是 在帝国主义 的封锁下 , 卫国家安 全 保 成为我 国在相 当长一段时期 内面临的首要 战略 任务 , 导致国防

谈谈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

谈谈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

任何 事物都 是历 史的产物 ,都 可以从历 史过程 中得到诠 释。中国的军工体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 开始照搬苏联模式 , 在
力量 , 为晋后来统一全国打下 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汉代 以后 的历代政府 , 利用兵士和农 夫垦种荒废 的 田地 , 都 为军 队提供
给养或粮草 。唐 以后各代屯 田, 又称“ 田”军屯 、 营 , 民屯都有 , 也都取得 了较好效果 。由于耕地面积增大 , 能用先进耕作法 ,


军 民 融合 式 发 展 历 史
致, 经历了走“ 国的路 ” “ 俄 、探索走 自己的路” “ 中国特 色 、走 的发展 之路 ” 三个阶段 。党的十七大以后 , 锦涛总书记 提出 胡 “ 民融合式 发展 ” 军 重大 战略思想 , 对此 中国兵器装备集 团公 司的经验最富有启示。
( ) 出历 史 一 走
十大 军 工 企业 。这 实 际上 宣 布 了军 转 民 的 市 场化 取 向 , 使 军 迫 工 企 业 把 军 转 民作 为 主流 意 识 和 主 导 方 向 。 ( ) 索 实践 二 探 实 践 中 , 际上 很 少 有 纯粹 的军 工 企 业 。 国作 为 发 达 国 国 美
民的生产热情 。 陕甘 宁边 区部队开赴南泥湾 、 槐树庄等地屯 田生产 。这是工农革命
行” 的两难选 择 , 中国军工 企业 必须走 出一条 具有 中 国特 色 的新型发展 道路 , 军民融合式 发展战略就是 这种背景 下提 出
来的 。
眸历史 , 从汉代 的“ 田” 屯 到抗 日战争时期的军民大生产 , 无不
给 我 们 以深 刻 的启 示 。

二、 我国军工企业的发展路径和启示 我 国军工企业的发展路径 ,与国家发展的路径选择大体

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考

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考

专家论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

”党中央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明确提出,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对于全面提升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的重大意义,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军民融合科学发展。

(一)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适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高。

为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世界各国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中央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将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战略选择,通过统筹社会经济资源,兼顾国防建设与国家各领域建设的科学协调发展,把国防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体系之中。

这样,不仅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而且还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强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国防动员体系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国防建设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相适应,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相互配套和相互衔接,体现了协调发展的要求;强调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降低消耗,提高建设效益,避免时断时续或大起大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五大要点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五大要点

方 案的推 开 ,以功成不 必在我 任 的勇 购 资 源 上 下 功 夫
应 当 承 认 , 推 动 军 队 采 购 军 民
气 和 钉 钉 子 的 锲 而 不 舍 的 作 风 ,一 个
“他 山 之 石 , 可 以 攻 玉 ” 。 在 军 融 合 式 发 展 , 尤 其 在 军 队 编 制 体 制
重要 。 中 央 已 经 把 通 联 系 , 及 时成 立 军 队 采 购 军 民 融 合 还 需 各 级 采 购 机 构 出 台 更 为 具 体 的 建
国家 战略 ,中 央 、 发 展 组 织 。军 民 融 合 发 展 组 织 应 当 定 设 制 度 ,而 这 正 是 落 买 国 家 军 民 融 合
7军 民融 合 发 展 领 期 召 开 军 地 联 席 会 议 , 明 确 建 设 发 展 制 度 的 关 键 一 步 。
式建 设 发 展 大 的 方 重 点 ,协 商 解 决 建 设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问
目前 ,军 队 采 购 系 统 编 制 体 制 调
邪环 境 已 经 具 备 , 题 ,共 同 推 动 军 地 采 购 协 调 发 展 。
融合式发展 的五大要点
陕勤 部 物 资 采 购 站
以此 来 抓 建 设 谋 发 展 ,进 而 推 动 军 队
采 购 快 速 有 效 发 展 。
二 、出台 实施 方案 ,在落 实 方
针 政 策 上 下 功 夫
法 规 制 度 具 有 全 局 性 、 长 远 性 和
根 本 性 ,只 有 从 制 度 上 进 行 完 善 , 才
建 设 全 局 ,瞄 准 的 思 维 模 式 , 跳 出原 有 的 条 条 框 框 限 “物 资 、工 程 、 服 务 三 采 合 一 ” 强 力

关于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认识

关于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认识

关于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认‎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属于军‎工企业范畴‎的航天科技‎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对于一些长‎期处于“发展窘迫”状态的企业‎而言,更是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

国防科技工‎业本质上属‎于具有较强‎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的制‎造业。

所谓制造业‎,也就是习惯‎上所称的第‎二产业。

制造业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行业区‎别,无论是军品‎制造,还是民品制‎造,都无法违背‎。

对于军品制‎造而言,除了需要满‎足一般制造‎业应该服从‎的普遍规律‎之外,还有其若干‎特殊的属性‎。

这些特殊属‎性由其服务‎的对象决定‎。

军品制造业‎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因此,军品制造业‎除了要服从‎一般制造业‎普遍应该服‎从的规则之‎外,还必须服从‎一些特别的‎规则。

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普遍规则是‎基础性的、起主导作用‎的规则,特殊规则用‎于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如果我们本‎末倒置,过分强调特‎殊规则而忽‎视普遍规则‎,甚至用特殊‎规则替代普‎遍规则,就会出现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

军民融合式‎发展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据统计,美国大约8‎0%的航空航天‎企业、70%以上的原子‎能企业、60%的船舶企业‎、40%的电子企业‎、34%的机电设备‎企业、30%的机械制造‎企业和10‎%的钢铁与石‎油企业从事‎军品生产。

以军品生产‎为主的企业‎,民品占企业‎总产值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为1‎0%~20%,80年代后‎占50%~80%;全部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50%的人员从事‎与军事有关‎的研究,全部职工中‎,有20%的人员从事‎军品生产。

在俄罗斯和‎欧洲也大致‎如此。

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落脚点是‎市场经济一‎样,“有军工背景‎的高科技制‎造业”的落脚点就‎是制造业。

简单地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是‎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唯一选择‎。

切实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兼论省军区系统如何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切实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兼论省军区系统如何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突 击力强 的综 合应 急 队伍 ,保证 平时应 急 能 “ 快
反” 、战时应 战当 “ 拳头”。三是专业支援队伍 。
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在各项 军事行 动中的作用不可 替代 。应 以行业 系统 为依托 、以专家 型和技术型人
才为骨 干 ,组建种类 齐全 的专业支援 队伍 ,确保在 各项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融合这篇大文章。胡主席的重要指示 ,深刻指出 了
速 向信息化战争演
变 ,军事行动呈 现 “ 科技主导 、快 速
转换 、精确 高效 ”
等 新 特 征 。我 国 的
军民融合式发展 的重 大现实 意义和深远历 史意义 , 明确提 出了军 民融合式发展 的方 向 、重点 、途径 和 要求 。省军 区系统是实现军 民融合 、寓军 于民的桥
素质过硬 的兵员 ,组建一支规模精干 、快速反应 、
摩擦越来越多 ;改革 开放触及 深层 次矛盾 可能引发 的不稳定因素也不可忽视 。为此 ,我国的军民融合 必须向政 治 、经济、军事 、社会等各领域各行业拓
展 ,努 力提升 全民全社会共 同应对 多种安全威胁 的 能力 ,才能有效维护 国家的安全 、稳定和发展。 三是确 立基 于经济体制 变革 的融合理念 。社会
队多用的方 式 ,尽 可能合 并编组 。二是聚合民兵
得军 民融合范 围的拓展受到制约 。在这种全新形势 下 ,必 须根 据所 有制结 构 、资 源配 置方式 和利 益 关系 的发展变化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综合利用行 政 、法律和经济手段 ,进一步提高集中调控能力 , 才能有效推进军 民融合式发展。 二 、采取 “ 力量聚合、资源整合” 的办法 ,在 后备力量建设 中体现军民融合
换 奠定 基 础 。 二 是 确 立 基 于应 对 多种 安 全 威 胁 的 融合 理 念 。

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

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摘要:为丰富我军军民融合发展理论,加快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发展,从发展的主要内涵入手,总结新时期推进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意义,系统分析其面临的主要任务,并从找准发展途径和切入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加快新时期国防交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防运输;运输安全;军民融合1在新形势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1)拓展国防运输深度和深度军事斗争的必然性尤其是美国加速推动亚太平洋地区的“再平衡”战略,对我的全面防御和控制,形成了重要的战略威胁。

可以说,周边热点问题的持续发酵,对本人的安全造成的辐射影响越来越大;在陆地边界、南海、钓鱼岛等问题上,我对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保护的压力急剧增加。

国防运输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我们立足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军事斗争和国防运输的准备工作,以促进我国国防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只有从更高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统筹军地资源,做到军民兼容、日常工作上军地协作、保障行动上军地一体,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军事斗争国防交通准备。

(2)提高国防运输综合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为了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我国国防运输系统应从战略投送、快速反应、战时生存能力、平战转换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高。

信息化时代,部队的战斗保障工作日益依赖于国家的交通和通讯资源,这就客观上要求各国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1]。

我国的交通、通讯工程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若不从源头上落实国防需求,合理调配资源,到临战时进行临时改装,不仅耗时、成本高、工作量大,还会影响战时快速动员,贻误战机。

要使我国的交通、通讯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必须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以达到经济和国防的和谐统一。

2军民融合发展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1)借助国家发展,构建国防运输系统与军民融合国防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与发展依赖于一个国家的运输体系。

浅议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

浅议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

・宏观论坛・9 2009・4浅议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杨梅枝 侯守令内容提要:文章介绍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军民融合 发展道路中图分类号:F426148 文献标识码:A作者:杨梅枝,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政教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校军衔。

侯守令,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对“军民结合”的继承和发展“军民结合”是我国国防建设一贯坚持的指导方针。

1952年,毛泽东提出了“军民两用”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

上世纪末,江泽民进一步拓展了“军民结合”的范围,提出在军队后勤保障、人才培养、国防教育等方面实现社会化。

新世纪初,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是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重要战略抉择。

(二)“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核心思想、二个基本目的”。

“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办的事就实行社会化保障;“二个基本目的”,指既要坚持勤俭建军,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又要协调发展,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

具体而言,军民融合就是要实现“八个融入”,即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和战场建设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军事人才基础教育培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军队生活服务保障融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国防工业布局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布局;国防动员融入国家危机管理大体系。

浅析军民融合式发展

浅析军民融合式发展
于 市场 经 济 而Leabharlann ,军 品不 能 因其 联 系 。
在从 事 民 品生 产 时必 须 突破 军 品
特殊 性 而有 悖 市场 经 济规 律 的一
简单地说 ,军 民融合与军 民结 思 维 ,把 质 量 、可靠 性 和 成本 控
般 性 。也 就是 说 ,军 民融 合 的方 合 的主要 区别 在 于 ,前 者强 调 的 制 有 机统 一 起 来 ,否则 民用 市场 向不 是 民品 向军 品融 合 ,而 是军 是军 品和 民 品 的有 机 统 一性 ,指 将 无 法有 效 扩 大 ,军 民融 合 目标 品向民品融合 ,即 “ 特殊 ”向 “ 一 的是 军 民品 的一 体 化发 展 ;而 后 仍 将 难 以实 现 。 民品充 其 量仍 然 般 ”融合 。这也正 是 “ 寓军 于 民” 者 则 强 调 的是 ,军 品 和 民 品分 别 是补充 ,而不是主体 。
与 本质 , 以更 好 地促 进 国 防科技 两 个细 分市 场 进行 所谓 的融 合 是 不 特 别敏 感 ,而 民 品则往 往是 竞 工 业 的发 展 ,是 我们 当前 面临 的 无 意 义 的。在 这里 ,我 们 必须 强 争性 市 场定 价 ,价格 战可 能 是市

项迫切任务 。
界定 。显然 ,在 这 里我 们不 能 把 往 是 多 品种 、小 批量 ,生产 规模
★ 兼哈 尔滨工业 大学人文学院经济 系教授
另 外 ,就 我 国 而言 ,军 品 和
2 0l 航天工业管理 E 回 匝 [
研 究与探讨

民品在 研 发 、管 理 和定 价 方 面 还 充分 利 用整 个 国 民经 济 基 础来 发 够有机融合 呢? 有诸 多 明显 的差异 。从 研发 上看 ,

为什么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为什么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为什么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我们党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思想已近两年。

表面上看,其必要性、必然性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

其实不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推进融合发展所以仍有不少阻力,所以仍存在许多不作为现象,皆与未能真正和充分认识其必然性有关。

今天,我们党提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有着极为深刻的动因。

第一,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抉择。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以史为鉴。

公元1500年以来,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和苏联都曾为追寻强国梦而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其重要的教训之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

如何在资源配置上确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黄金分割点”,既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今天,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极为特殊和复杂的安全态势。

概括起来就是: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相互交织。

面对这一安全态势,要破解大炮和黄油两难选择的历史难题,只有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才能推动两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第二,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军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归根到底,是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体系对抗的能力。

信息化战争作战周期短、突发性强、消耗量大,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集中表现为小打大备、小攻大防、小行动大保障的鲜明特点。

工业时代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机械化战争条件下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建设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基本要求。

从本质上说,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虽然直接表现为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但实质上是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

只有实现军民融合,以整个经济社会为依托,国防和军队建设才能获得技术最先进、成本最经济、来源最稳定和最有可持续性的物质力量,才能极大地提高体系对抗能力,才能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统一和利益拓展提供强大支撑。

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培养军事人才

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培养军事人才

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培养军事人才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各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日益成为各国军队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军队的建设中,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培养军事人才的途径。

本文将从教育融合的背景出发,探讨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一、教育融合式发展的背景随着战争形态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战争已经从单一军事力量的对抗转变为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之间的综合对抗。

这就要求军事人才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全面发展的素质。

而教育融合式发展则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提出的。

通过将军事和民用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具备军队所需素质的人才。

二、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意义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军民教育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

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可以让军事人才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领域,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军民教育融合可以有效加强军队与社会的联系。

通过与民用教育机构的合作,军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调整军事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更好地适应战争形态的变化。

再次,军民教育融合可以提升军事科技的发展水平。

通过与民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军方可以借鉴民用科技的先进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军事领域,推动军事科技的发展。

三、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具体做法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军校与民用高校的互联互通机制。

通过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基地等方式,让军校与民用高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师互换。

其次,加强军事科研和民用科研的交流合作。

通过开展联合研究、合作攻关等方式,促进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的共同发展。

再次,推动军事人才与民用人才的交流互动。

通过开展军民交流活动、组织实践实习等方式,提升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四、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成效外军军民教育融合式发展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取得了显著成效。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

论军民融合式发展作者:刘育青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2年第6期文/刘育青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是新阶段我们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总结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经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兴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

正确理解和有效贯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对于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目标的统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意义军民融合式发展,为我们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我们应该从战略全局上把握内涵、认清意义,不断增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

第一,军民融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这一战略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有效利用和发挥现有军地资源优势,防止重复、分散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二,军民融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人民战争思想,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论述。

中国革命历史经验表明: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军发展壮大的根基在民、力量在民、保证在民。

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军队靠山,军队是人民支柱;战争是保护人民的战争,战争也是人民的战争;经济社会要发展,军队建设也要发展;“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是对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就。

第三,军民融合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

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范文

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范文

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论文范文建设军民融合主要是为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建设军民融合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建设军民融合论文篇1:《军民融合制度建设》摘要:近几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在新形势下,要想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子,需要深刻理解军民融合的思想内涵,自觉成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坚定实践者。

但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面临着“时间短、经验浅”的问题。

尽管专家学者对有关军民融合的国内外经验、典型案例和历史发展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的研究仍略有不足,尤其是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制度建设的研究尚不多见。

关键词: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为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正式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

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上再次强调了“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妥善处理军事领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

(二)研究意义。

军民融合的军队建设思路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军民融合是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既可以开展规范研究,也可以进行实证研究;既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的、微观的研究,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宏观的研究;既要总结国内实践经验,也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

研究军民融合的制度建设,使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得以落实为具体完善的制度体系,使之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具可行性,为更有效地贯彻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条件。

本文总结和借鉴了前人关于我国军民融合的制度变迁、问题与对策以及具体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其他关于军民融合的研究提供借鉴,推进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军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发展重点之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军民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军民融合,简单来说,就是指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1. 军民融合的内涵和意义军民融合的核心在于互通有无,即让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之间的资源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实现资源优势整合,从而为国家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军民融合可以实现国家资源的协调发展,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促进民用产业的发展,推动国防工业转型升级。

2. 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目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类:政府引导型,利益驱动型和市场引导型。

政府引导型模式是由政府来主导军民融合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框架,以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融通与协同发展。

利益驱动型模式是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模式,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主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型来实现军民融合。

市场引导型模式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来的模式,优先考虑市场和科技进展的趋势,积极引导市场,以便更好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三、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应用实践中,军民融合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

1. 技术创新以军民融合技术为核心,在民用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中逐步实质化。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可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定制,例如借助民用技术,在军事系统中实现更快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2. 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信息化建设是继技术创新后的重要领域。

当前,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技术,如云计算等。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军民融合模式的更加完善。

3. 人才培养为了推动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大幅增加具备军民融合技术专业能力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