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把握语文教学原则的内涵。

3.掌握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主要原则。

4.了解西方近现代主要教学理论。

5.在总结古代与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归纳语文教学的

基本原则。

6.在总结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方

法。

[教学设想]

本章拟用四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在吸收中国古代和西方近现代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归纳语文教学基本原则;如何总结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特别是总结中小学一线名师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炼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案例入手,归纳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研讨之中。

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泛政治化(二)模式化(三)功利化

(四)浮躁化:1不入文而曲解2不知人而妄谈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方法,这里可以进一步引用鲁迅的话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鲁迅3不论世而谬说4不察己而乱议。

(五)去语文化(六)误读

三、教学原则的概述与举例

(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过程的一般原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

(二)中国古代教学原则举例

1因材施教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学思结合原则

4启发问难原则

5因势利导原则

6循序渐进原则

7专心致志原则

8博约相依原则

9劳逸结合原则

10教学相长原则

11乐学善教原则

12隆师亲友原则

注意这些原则的归纳一定要联系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古代教学名师的成功经验。

(三)欧洲近代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自觉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量力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教育性原则

这些教学原则的归纳必须联系对中国近现代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和前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1956年在《教育学》提出7项教学原则:

1.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2.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3.教学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5.掌握知识的巩固性原则。

6.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

7.教师对班级体进行集体工作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

布鲁纳提出的教学原则(其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结构主义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提出了“知识结构”观点和“发现学习方法”) :

1.动机原则。(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巴班斯基1979年在苏联《国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现代普通教育学校中的教学原则》:

1.综合性地解决对学生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发展任务的教学方向性原则;

2.教学的科学性、教学与生活、与共产主义建设实际联系的原则;

3.可接受性原则;

4.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良好态度,培养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

5.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6.在教学中教师起领导作用的条件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

7.口述的、直观的和实践的教学方式方法,复现的和探究的,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方式的最优结合原则;

8.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以及全班、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的最优结合原则;

9.创设最优的教学条件原则;

10.教学的教养教育及其他成果的巩固性和实效原则;

四、在总结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归纳中国古代、西方、前

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立足汉语言的本质特征,提出中国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语文训练和人格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二)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互相促进的原则

(三)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四)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五)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

第二课时

一、语文教学基本方法的探讨

(一)语文教学方法的常式

1讲授法

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张志公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

(1)讲述法,关键是“述”(叙述和说明) 。

(2)讲解法,关键是“解”(解说和诠释) 。

(3)评析法。

(4)串讲法。

(5)评点法。正如叶圣陶所说:“这样指点文章的脉络,揭示作者的用心,旧时有所谓‘评点’一派,作得好的对于读者很有帮助。今天的语文教师若能继承这个传统,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不烦,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可以观摩余映潮老师示范《狼》的视屏,主要运用了评点法)

2.诵读法

古称“讽诵”。讽,“背文”,即背诵;诵, “以声节击之”,就是朗诵。时至朱熹,倍加强调:“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今人王力先生也强调。

(1)朗读法。一是要准确,二是要流畅,三是要传神。

(2)背诵法。

(3)吟诵法。

关于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