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201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得到中央和地方的重视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台中心小学地处矿区,规模较大,全中心有30 个教学班,619名学生,有84.2%的学生为非本市户籍,他们的父母从老家来到我区在木城涧矿务工,学生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学习方式、心理特点等与本地孩子有一定差异,在教育上有着特殊的需求。研究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策略问题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学生发展的需要
对全中心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情况调查显示: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全中心只有35人,仅占家长人数的2.3%;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家长占到25.4%,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能力弱,在教育孩子上缺少科学的方法,陈旧的家教观念与学校的现实教育产生很大矛盾,使孩子早期习惯养成出现缺失,对孩子未来成长极为不利。外来务工子女流动性强,从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心理健康上有特殊的需求,需要学校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享受与本地孩子同等的教育。
(二)教师成长的需要
由于我校学生生源的特殊情况,家庭教育又跟不上,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了教师的身上,我校教师又属年轻老师居多,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束手无策,左右为难,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鉴于此种情况,为突破教师的教育瓶颈,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定教,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学校依托课题研究,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台小学地处矿区,在我区有着独有的特点,生源来自多十个省、市、自治区,流动性较大,家长素质普遍偏低,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不辜负“山区教育的一面旗”,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策略已是当务之急,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概念界定
“外来务工子女”也被称为“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流动农民适龄子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等,主要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一般泛指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
“教育策略”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教育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经验水平,对所选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模式等,在应用中不断予以相
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有效促进学习学习。教育策略不是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因为每一种方法在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的时候都有其局限性,需要加以重组,所以可将教育策略看成是一种教育观念或原则。课程实施的过程常常被看成为广义的“教学”过程。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02年颁布的《北京市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是北京市把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的一个重要标志,2003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北京市接受外来务工农民子弟学校时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标志着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儿童少年本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益。2004年将借读费彻底取消,这样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率稳步提高,随之带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及义务教育法制公平研究》(祁雪瑞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8),从农民工的身份性、社会资源的公平性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做了阐述,呼吁社会关注、重视并保护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以期促进教育公平;《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中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课题组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0.03),该书描述了中国流动儿童的特点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在分析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随迁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教育政策的执行,并基于“教育政策的执行”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完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体制”。并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范畴”,使随迁子女在首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纲要》还指出,要加强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首都生活的教育,在确保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同时,注重他们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生活习惯的培养,以使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较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大多是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以及教育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各地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一些大城市就进城务工家庭子女上学问题也进行了专题调查,如:河北省的《实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服务计划》;天津市的《不能把一个孩子拒之门外》;陕西省的《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北京市的《保障“流动花朵”教育平等权——关注弱势群体、共享一片蓝天》,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倾注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这些调查研究和措施,只是对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及其保障机制进行了宏观分析,对教育策略的研究只能见到一些只言片语,还没有鲜活的经验和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又如:北京教科院研究项目“建立适应社会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就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学现状、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改善现状的途径上提出了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切性以及政策上的支持等;石景山的“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干预研究”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做了调查分析,并进行了干预行动;教科院研究项目中“流动人口子女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干预研究”结合调查现状采取了以绘画、讲故事、看地图、专题活动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