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滨州地税纳税评估案例
![滨州地税纳税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5bf4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0.png)
滨州地税纳税评估案例案例一:李在滨州市拥有多处房产,却只申报了其中一处的房产税。
地税局接到线索后进行评估,发现李涉嫌漏报房产税,随后通知李前来核对并补缴相关税款。
评估内容:地税局根据房产登记、房屋出租信息等,对李一名下的房产进行评估,并与其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结果:地税局确认李漏报了多处房产的房产税,并要求其补缴相应的税款。
原因分析:李故意隐瞒部分房产的纳税情况,以逃避更多的税收。
地税局通过评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依法要求李补缴税款,保障税收的公平与合规。
案例二:王在滨州市购买了一辆豪华车,并按时缴纳了车船税。
然而,地税局接到举报称王在实际购车时价格远高于申报价格,怀疑其故意少报车船税。
地税局对王进行了评估,并对其购车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评估内容:地税局参考市场价格、购车发票等信息,对王购车行为进行评估,并与其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结果:经过评估,地税局确认王购车时价格确实存在漏报的情况,并据此要求其补缴相应的车船税。
原因分析:王少报车船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纳税额度,以降低负担。
然而,地税局通过评估发现了这一问题,依法要求王补缴税款,维护了公平的纳税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纳税评估在维护税收公平、规范纳税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评估过程中,地税局根据市场价格、资产登记、纳税申报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于发现不合规的纳税行为,地税局将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并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罚款措施,以维护税收秩序的严肃性。
同时,纳税评估也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监督机制。
在评估过程中,地税局通过搜集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并查处违规行为,使其纳税人提高自觉遵守纳税法律法规和规范纳税行为的意识。
综上所述,滨州地税纳税评估案例是纳税评估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评估过程,地税局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人违规行为,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
而对纳税人来说,纳税评估是一种规范和提醒,通过认真申报和合理避税,既能够减少合理税负,又能够避免因违规行为造成的处罚。
某水泥有限公司纳税评估典型案例分析
![某水泥有限公司纳税评估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f5929ca417866fb94a8ec7.png)
某水泥有限公司纳税评估典型案例分析一、确定对象根据市局对水泥行业纳税评估的安排,分局确定该企业作为本月纳税评估对象。
二、评估分析(一)企业基本情况某水泥有限公司,于1996年4月始正式投产,注册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主要从事32.5#水泥制造。
目前公司有3条10万吨级立窑水泥生产线,但其中一条没有生料库和熟料库,生产不正常,企业基本使用2条线进行生产。
该公司2003年度利用“三废”减免税政策到期,2004年起不再享受“三废”减免税政策优惠。
2005年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0511741.08元,主营业务成本为54361382.36元,营业利润-21005049.97元,净利润为-17972519.55元,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增纳税调整增加额1588604.16元,主要是调整应由其他企业(通达公司)承担的利息支出610072.39元,和未经报损列支的无法收回的水泥欠款678317.12元,纳税调减2487.9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6376544.29元。
企业已建立资源税代扣代缴明细帐,但未建立原材料仓库帐,无盘库资料。
(二)、审核分析:评估人员通过查阅征管系统和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疑点:一、05年度印花税少申报16元。
二、05年度城市维护建设税少申报2105.97元。
三、05年度石灰石的收购数量与其取得的甲、乙种资源税凭证不符,应扣未扣石灰石26850吨,应扣未扣资源税为53700元。
四、通过查阅相关营业帐簿,按照市局水泥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分列并计算03、04、05三年主要生产成本指标,对比如下:注:1、该企业生产耗用的煤是在原材料科目核算。
本表在计算材料成本率时,材料成本中未含煤的数量。
2、由于企业无销货运费,因此在计算运费率时,未含销货数量。
由于材料成本率和单位成本中运费率、煤耗率和石灰石耗用率、电耗率占生产成本的决大部分,且直接人工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次评估主要对上述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要求企业进行说明解释:1、运费率:03、04年的存货购进平均运费为每吨15.54元,05年的存货购进平均运费为每吨24.23元,该年度存货购进数量为387802.07吨,05年度各存货购进量配比无明显差异,按前两年的平均运费率计算,05年运费发生额约为387802.07*15.54=6026444.17元。
纳税评估优秀案例
![纳税评估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ba67cb0975f46527d3e153.png)
纳税评估优秀案例【篇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一、内容提要**省**县国税局在**市国税局推行的税收风险管理框架下,关注纳税人各种信息的收集,应用分析工具识别其中可能带来税款流失的风险因素,为纳税评估找准切入点,强化了税源管理。
2004年11月15日**县国税局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纳税状况普遍较差的实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b超市作为评估对象,成立了由第二税务分局分管副分局长为组长,分局2名税收分析员和1名责任区管理员为组员的纳税评估小组,通过对该户涉税指标分析、约谈和实地查验有效地控制了该县超市行业的税收风险,至2005年2月20日,历时三个多月的评估处理终结,b超市共补申报销售额957264.95元,补税162735.04元,加收滞纳金2359.66元。
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行业集中评估,补税52.63万元,同时修改完善了2005年度超市行业相关涉税参照指标。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
**商业超市,自2000年第一家a公司开业,2001年、2002年相继增加了b、c、d三家,且各家超市在县城竞相增加网点,开展价格竞争、地域竞争、服务竞争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
全县商业超市经营的面积从2000年的400平方米,发展到2004年的5000平方米;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23人,发展到2004年的306人(其中:固定职工194,厂家促销人员102人);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450万元,实现增值税5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2600万元,实现增值税37万元;2004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850万元,入库增值税108万元(包括评估入库数),入库所得税17万元,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然而,从2003年申报资料分析,各超市的增值税负水平极不均衡,企业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县稽查局在对几个超市的检查中,发现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帐外经营、迟做销售、错用税率、获取返利等经济利益不计税等偷税行为。
化工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化工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a11847d4d8d15abf234e6e.png)
化工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一、来源――市局交叉评估2007年10-12月,我们根据市国税局四季度纳税评估的工作要求,对市区某分局辖管的镇江某化工有限公司所属期2006年1-12月份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情况进行了交叉重点评估。
二、申报――企业基本情况镇江某化工有限公司,2002年8月成立并开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为查帐征收方式。
该企业位于镇江市化工开发区谏壁焦湾大道;纳税人识别号321102741331***;法人杜××;经营方式:生产及批发零售;注册资本69万元;主营产(商)品:三苯。
该企业2006年度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报资料和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如下:全年申报增值税应税销售收入64529445.54元,所得税应税销售收入64779445.54元,销售成本59545804.46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24030.32元,期间费用6955644.80元,其他扣除项目1091989.84元,当年账面利润总额为-2938073.88元。
企业第五次申报的亏损额为1853634.27元,应退预缴所得税142803.51元;某分局汇算清缴复查核定的亏损额为1441885.13元。
三、分析――发现存在异常我们首先运用应税销售收入变动率分析法分析,2005年是213977754.85元,而2006年只有64529445.54元,环比为-70%,异常。
至于异常的原因,我们在税情监控记录里未能找到答案。
据管理员讲,是企业管理层内部闹矛盾,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导致了2006年销售收入大幅下滑。
这又给我们对“企业管理状况如何?”、“财务核算是否混乱?”加大了疑问。
其次用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变动率”分析法分析,2005年是0.48%元,而2006年为0,环比为-100%,异常。
在税情监控记录里,我们发现该企业2006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7%,偏低:“主营业务成本率”为92.28%,“主营业务费用率”为13.8%,都偏高。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a91a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对纳税人申报的所得税数据进行核实和调整,以确保其真实、合法、完整的过程。
纳税评估不仅有助于防止税收漏缴和违规行为,还能帮助纳税人自我纠正,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检查和处罚。
指标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指标分析,如利润率、税负率、成本费用比例等,评估其经营状况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
数据比对法:将企业的申报数据与同一行业或类似企业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其申报数据的合理性。
流程审查法: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审查,了解其经营状况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
专家评审法:邀请税务专家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进行评审,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近期被税务机关发现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数据存在疑点。
经过纳税评估,发现该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员工工资未按照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导致所得税费用虚高;针对这些问题,税务机关要求该公司进行调整和整改。
经过调整后,该公司的纳税申报数据得到了修正,避免了可能的税务处罚。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纳税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人的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推动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税种,对于企业的盈利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合理规划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纳税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规定的差异、税率的优惠等各种合法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或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利润。
纳税筹划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原则,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违反税收法规。
2024年纳税评估所交流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纳税评估所交流心得体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9dff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4.png)
2024年纳税评估所交流心得体会在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关于纳税评估的交流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企业代表一起分享了彼此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这次交流,我对纳税评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发现纳税评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企业在纳税评估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企业在确定纳税评估时往往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方法。
他们强调了重要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与内部不同部门的密切合作。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纳税额。
另外,一些企业还建议在纳税评估之前,先进行一些预估和模拟,以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和改进的空间。
其次,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纳税政策的新变化和实施细则。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纳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及时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
在交流中,有一些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对新政策的理解和应对措施。
他们强调了不仅要了解政策的表面规定,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和实施细则。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政策的利好,并避免在纳税评估中出现问题。
除了纳税评估技巧和政策变化,我还对一些企业在纳税责任履行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印象深刻。
一些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在社会责任和税收诚信方面的经验和实践。
他们强调了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纳税义务,并与政府共同打造公平和透明的纳税环境。
一些企业还建议,应该加强企业之间的纳税信息共享和合作,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纳税诚信度。
通过这次交流,我对纳税评估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我明白了纳税评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策、法规、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纳税人,我将继续学习并应用这些知识,以更准确、合理地评估纳税额,并履行自己的税收义务。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纳税评估中,合规的重要性。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9f3d2558fb770bf78a55d6.png)
纳税评估案例1. 案例分析A市某区国税局利用计算机系统对2005年1至10月份辖区内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纳税评估筛选,系统提示发现该市某酒类销售有限公司2005年税收负担异常且应纳税额变动与销售变动配比变动率为“-1”,综合疑点系数较大,被列为当期评税对象。
在评税分析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存在如下异常问题:1.2005年8-10月企业实际税负率为8.91%,而参照税负率为1.96%,实际税负高于参照税负,且超过了偏差限制度;但通过测算2005年1-10月税收负担,发现该企业2005年1-10月税收负担为1.6%,仍低于参照税收负担率。
2.2005年10月份销售收入为444790.60元,应纳税额为17710.22元,2005年9月份销售收入为175235.04元,应纳税额为29789.96元。
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53.8%,而应纳税额减少40.55%。
评税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其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申报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发票使用明细表及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认真的分析。
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数据异常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10月份少记商品销售收入2.2.商品已入库,货款未付清,进项税额已申报抵扣;3.由于所经销的商品是日常消费品有可能赠送他人,未做销售收入;4.由于货款暂未收讫,未做销售收入。
针对上述疑点对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及法人代表进行了约谈。
约谈中,评税人员通过对企业财务人员及法人代表宣传税法,并介绍评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使企业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积极配合评税工作。
经财务人员的自查,确认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有隐瞒销售收入滞后申报及视同销售货物的情况,具体违法事实如下:1.2005年1-9月漏申报商品销售收入7113.54元,应缴增值税1209.30元。
2.2005年10月1号凭证商品销售收入4634.16元,10月2号凭证商品销售收入256002.85元,应缴增值税44308.29元。
3.库存商品用于赠送他人按零售价计5870.00元,应缴增值税997.90元。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9950b2961711cc7930b71630.png)
评估处理
• 1.棉纱销售498吨计876.4万元应补申报增 值税149万元,补征滞纳金20.5万元。
• 2.出售二等品、下脚料46.8万元,应补缴增 值税7.9万元,加收滞纳金1万元。
• 3.因该公司2011年度盈利,所以以上两项 共调增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923.3万元,应 补缴企业所得税230.8万元,加收滞纳金 15.6万元。
• 江苏省某县国税局通过决策监控系统分析 发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2008-2012年确认 收入10519.16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三项 费用及税金10421.01万元,缴纳所得税 109.6万元,总体税负率仅为1.04%,远低 于房地产企业平均税负。5年来,公司利润 额为98.15万元,年均利润仅为19.63万元, 显然不合常理。该局遂将其列为重点评估 对象。
13
• 分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合理运用酒店餐饮 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4种收入测算方法, 完整展示了如何从千头万绪的账务中发现 风险点,继而按照“案头分析找疑点,税 务约谈释疑点,实地核查证疑点”的思路, 层层推进,开展评估,为餐饮企业的全流 程纳税评估提供了一个成功经验。
14
案例二:纳税评估揭开楼企不实 申报谜底
19
• 财务人员还称,网上楼市不要求提供车库 销售信息,所以这部分销售与管理较为混 乱,有的车库被业主强行占有,销售部和 后勤部没能提供详细信息,所以只申报了 部分车库收入。
• 针对上述问题,评估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该 公司提供房地产相关政策辅导,要求企业 对照税法,认真开展自查,降低涉税风险。
20
举证确认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交流
纳税评估是一个发现涉税风险 ----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消
除的过程。
1
纳税评估流程方法及经典案例分析
![纳税评估流程方法及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3ae8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8.png)
16
变动率趋势比较分析:将纳税人某项变 动指标(变动率)与其历史连续若干期 平均变动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增减变化 方向和幅度,对指标变动幅度不在正常 范围的初步认定为有问题。
17
配比比较分析:将某一评估对象存在内 在配比关系的两个变动率指标对比,对 指标变化幅度不在正常范围的初步认定 为有问题。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 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21
以某织布厂评估情况为例:该厂2005年6月被 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供货企业,现 有职工90人,共有织机11台,主要产品为不 割绒茶巾、浴巾。2006年1—5月,实现销售 收入684500元,销项税额116365元,进项 税额105857元,缴纳增值税税额10508元, 当期税收负担率为1.53%,产品平均售价为 19.2元/公斤(不含税),1-5月投入棉纱 62385公斤,账面产品期初无库存,期末库存 为13000公斤,销量为37000公斤,该行业不 割绒茶巾、浴巾的投入产出率应在85%以上, 评估人员运用投入产出率模型对该厂进行评估。
1、企业生产函数模型:目的在于根据企业实 际运营资本、人力资源投入,估算企业的最大 生产能力,也就是估算出税基。
2、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这是根据持续经营假 设,上一个时期的成本和销售、合同、费用必 然影响下一个时期的这些项目,从而建立时间 序列模型推算本期的相应的成本、费用、销售、 库存等数据。
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3fa40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9.png)
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一、企业基本情况该公司于2004年9月10日开业,注册资本1080万元,由五个浙江人投资入股,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税务登记证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物业管理服务、商铺租赁。
该企业开发建设的温州商贸小商品市场一期工程总规划占地面积97亩,土地面积64602平方米,建筑面积86618.5平方米,已经预售面积69898.91平方米。
动工时间2005年7月,竣工时间2007年11月。
由31栋楼房组成。
2004—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119400075.89元,主营业务成本88310726.33元,毛利率26.04%,利润总额69613710.88元,利润率19.3%。
二、收集信息外通按照分工,首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从八个部门进一步采集涉税信息。
一是与发改部门协调,采集开发项目批准文号、建设单位、批复项目、投资概算、建设地址、项目备案号等立项批复信息。
二是与规划部门协调,采集开发项目名称性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可销售面积、不可销售面积、公共配套设施情况等信息。
三是与建设部门协调,采集发放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书编号、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工程概算、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工日期等。
四是与土地部门协调,采集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信息,转(出)让方、转(出)让方地址、受让方地址、土地位置、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土地成交价格、转让金额等。
五是与房产管理部门协调,采集房地产开发企业名称、房产位置、建筑面积、产权证号、发证时间等房产交易信息,预售许可证发放的情况,以及涉及拆迁户数、面积、补偿款等开发成本情况。
六是与地税部门协调,采集开发企业营业税计税收入信息与施工企业的纳税信息。
七是与银行与金融机构协调,采集开发企业收取的个人银行按揭贷款与公积金贷款购房情况、开发企业银行资金等信息。
八是与媒体协调,采集开发企业发布的楼市开盘广告与房屋价格等信息。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安徽国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安徽国税)](https://img.taocdn.com/s3/m/b3462b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安徽国税)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案例分析主讲人:陈玉琢教授纳税评估的目的,依据,方法,载体,地位,税收敏感性一、企业所得税评估通用指标(一)税负类指标1.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本期企业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100%指标功能:通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指标比较分析,查找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
本期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3%),或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等于25%,或为0,则可能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异常。
数据来源:本期企业所得税额可取自主表第27行“应纳所得税额”,或第30行“应纳税额”,或第33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取自主表第13行。
分析运用:一般地,如果企业不享受税收优惠,利润总额经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会大于利润总额,第27行/利润总额计算出的税负率应大于税率。
本企业不同年度税负率比较——纵向比较与同行业相同年度的税负率比较——横向比较25.93%3.13%——25.93%30行/利润总额=26%33行/利润总额=26.8%30行/营业收入=6%33行/营业收入=6.8%第27行4166040.25第30行4166040.25第33行4166040.254166040.25/14617787.87=28.50%连锁超市:4166040.25/=0.78%——28.50%第27行3602427.24第30行3602427.24第33行3602427.243602427.24/18967643.61=18.99%房地产:3602427.24/=1.48%——18.99%(3602427.24-7491576.75+)8249328.0425/=3.40%7491576.75252.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本期企业所得税额÷本期营业收入×100%指标功能:通过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指标比较分析,查找企业所得税申报风险。
纳税评估案例与分析(DOC)
![纳税评估案例与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e0539b83d049649a66580a.png)
关于对××贸易公司的纳税评估案例一、确定对象:2008月5月,评估人员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时发现××贸易公司2 007年度销售收入26386197.64元,而2006年销售收入为32842394.37元,20 07销售收入较2006年大幅下降,降幅达19.66%。
而两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均在88000多元左右,相差不多,因此产生了该公司是否存在少计收入、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将该公司列为评估对象。
二、评估分析:(一)了解基本情况评估人员通过征管信息系统基础信息查得,该贸易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注册资金100万元,自营和代理各种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企业所得税实行查帐征收。
通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及财务报表了解到该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263 86197.64元,营业成本22020681.36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91.15元,销售费用3790120.31元,管理费用306943.57元,财务费用16928.67元,营业外支出15616.56元,利润总额269485.36元,应纳税所得额269485.36元,未有纳税调整项目。
(二)分析比对在征管信息系统内调阅该公司2006年度、2007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近两年主要税收和财务指标。
企业近两年税收和财务指标单位:元所属期2006年2007年增减比财务指标营业收入32842394.37 26386197.64 -19.66%营业成本28487250.10 22020681.36 -29.37%营业税金及附加258.72 291.15 12.53%销售费用3823997.98 3790120.31 -0.89%主营业务利润530887.57 575104.82 8.33%管理费用265615.39 306943.57 15.56%财务费用16462.39 16928.67 2.83%利润总额268368.80 269485.36 0.42%应纳税所得额268380.79 269485.36 0.42%缴纳企业所得税88565.66 88930.17 0.41%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16.68% 15.46% -7.31%所得税负担率33% 33% 0通过分析,评估人员认为存在以下几个疑点:疑点一:隐瞒销售收入从上表中看出,2007年销售收入26386197.64元,2006年产品销售收入32842 394.37元,2007年销售收入比2006年减少6456196.73元,降幅达19.66%。
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
![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fef9ba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1.png)
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某纺织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浙江省绍兴市地税局第二税务分局2004年组织开展了以检查盲点企业、重点税源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企业等作为主要纳税评估对象的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专项评估工作。
在开展纳税评估中采取人机分析结合、评查结合的办法,对辖区内上述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纳税申报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析,发现绍兴市某纺织企业亏损的真实性以及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的纳税存在疑点,于是采取约谈举证的方式,对评析的疑点问题进行核实,在核实纳税申报差异的基础上指导纳税人解缴漏缴个人所得税、印花税以及税款滞纳金54.86万元,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92.32万元。
绍兴市某纺织企业系集体企业,成立于1984年,主要生产涤纶织品,该企业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5.59万元,申报入库各项地方税收合计569.6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运用资料分析,发现疑点问题。
通过对税务登记资料、2002年度、2003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及附列资料、财务报表(包括征管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和纸质资料)进行系统审核分析比对,发现该企业存在以下疑点问题:疑点一: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55845.67元,帐面利润-11174711.75元,比对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681019.83元,帐面利润55533754.18元,差距较大?是否有销售不入账,是否有多列成本少记收入,其亏损是否真实?疑点二:2003年企业计提机器设备折旧62387682.28元,据计算折旧率达到10.85%,高于按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计算的机器设备折旧率。
疑点三:2002年有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职工集资利息)申报入库,2003年度没有代扣利息个人所得税入库;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费用支出较大,2003年支出额达26839997.65元,其他应付款期末挂帐余额有19649666.25元,当年有无支付职工集资息,其具体内容需进一步核实。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e0fe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9.png)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纳税评估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税收政策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合理的纳税评估成为了每个纳税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纳税评估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
由于公司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纳税评估成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公司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纳税评估,降低税负,提高利润。
纳税评估分析:首先,针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公司需要对其资产进行评估。
根据税收政策,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需要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进行计提折旧。
因此,公司需要对其房地产资产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折旧费用的合理计提,避免因为计提不足而导致税负增加。
其次,公司还需要对销售业务进行评估。
在销售业务中,公司需要面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税收政策,公司需要对销售额和成本进行合理核算,确保纳税基础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销售时间和收款时间,避免因为时间差异而导致税负增加。
另外,公司还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编制和调整。
在纳税评估中,财务报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公司需要通过合理的财务报表编制,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财务报表不完整而导致税务部门的质疑。
最后,公司还需要合理规划税收筹划方案。
在纳税评估中,税收筹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司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降低税负,提高利润。
同时,还需要遵守税收政策,避免因为税收筹划不当而导致税务风险。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纳税评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公司需要对资产、销售业务、财务报表和税收筹划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税收政策,避免因为违规操作而导致税务风险。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纳税评估工作。
纳税评估案例
![纳税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afb6fa9ec3d5bbfd0a74e3.png)
纳税评估案例第一篇:纳税评估案例蛛丝马迹藏玄机〔评估对象〕某某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服务站,微机代码23569874,税务登记号码为231923w00005000。
〔基本情况〕该单位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为公用事业,创办于1968年9月,注册类型为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某某,财务负责人某某,联系电话789654。
征管方式为纯营业税户,征收方式为查帐征收,申报方式为上门申报。
该单位注册资本为24xx元,xx年度销售收入为455924.69元,xx年度帐面利润为914.38元,上年资产总额为2316828.88元,上年负债总额为1517668.07元,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799160.81元,xx年度入库地方税金费72014.06元,xx年1-10月入库地方税金费13320.12元。
〔确定评估对象的依据〕根据水利站报送的财务报表和征管信息系统中相关涉税信息资料分析,该单位存在以下疑点:1、今年1-9月份收入为174519.09元,去年全年收入为455924.69元,今年与去年相比收入差距较大;2、今年1-9月份申报地方税额为13320.12元,去年申报地方税总额72014.06元,今年与去年相比税额差距较大;3、xx年帐面利润仅914.38元,这与同行业的盈利水平明显不符。
根据上述疑点,评估人员将该单位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
〔评估分析和约谈询问过程〕一、寻踪觅迹查疑点评估人员带着疑点,对辖区内某某水利站、某某水利站等同行业进行了走访座谈,详细了解了近两年我县水利工程的总体情况。
随后,评估人员又到县水利局和陈集镇政府对陈集水利站近两年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掌握了陈集水利站近两年的水利工程项目和工程预算金额。
评估人员综合多方面信息,初步确定该单位自xx年至今承建县镇水利工程项目8个,工程预算总金额达600万元,而自xx年至今企业实际申报收入只350万元,即使剔除未完工程企业仍然存在隐瞒收入现象。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评估人员针对该单位少记收入等问题,请他们限期写出纳税评估情况说明,但他们的解释却令人失望。
砖厂评估案例
![砖厂评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c9da7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png)
一、确定对象由于近年来棚户区改造、地下工程、物流园区的建设工程,带动了我市建造业的发展,从而使建造用的砖、沙石、土、空心砖等材料需求量明显增加。
通过走访了解,去年我市红砖的需求量在 1.5 亿块,但我们了解到牙克石市及周边的砖厂年产量在 6000 万块摆布,差距较大,为了使我市建材行业的税收做到应收尽收,税源三股将建材行业列为今年纳税评估工作的重点,因此开展了红砖行业的纳税评估工作。
评估小组同时对四户红砖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 ,从纳税人的原材料采购、销售收入等多方面进行筛选,发现 XX 砖厂2022 销售收入、成本变动率等异常的问题,被确定为纳税评估对象。
二、评估分析该企业注册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位于牙克石市八号农场 01 号,成立于 2003 年 3 月,经营范围:红砖创造、销售。
2022 年申报销售收入 213.4 万元; 2022 年申报销售收入 193.7 元,增值税普通纳税人,按简易办法进行征收。
为了把握该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们从调查行业基本信息入手,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行业特点:红砖创造生产企业属非金属加工行业,该行业的特点是:产品生产流程较为简单,品种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且因厂家和技术不同也有较大差别。
成品率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易计算。
红砖的价格随着市场的供求而变动。
砖厂的土质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红砖的产量,如下雨较多则红砖产量锐减。
砖厂生产用主要设备有搅拌机、鼓风机、砖坯机、切砖机、推土机、砖窑等。
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土、水、煤等,产品为普通烧结砖,由于我市属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砖厂生产季节短,生产期惟独 5 个月摆布,在非生产期住手生产,部份砖厂关门只留人看管厂地。
砖厂都是个人独资或者私人承包,在生产经营上重生产,轻管理,财务管理上帐务核算不健全,特别是砖坯晾晒过程中损耗率难以计算。
红砖行业生产流程:由于红砖创造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其生产流程主要如下:1、砖坯类取土→粉土→搅拌→砖坯泥→砖坯→码坯→晒坯2、红砖类砖坯→装窖→烘干→烧制→鼓风→冷却→ 出窖疑点一:根据综合征管软件数据分析整理,对财务状况进行纵向对照分析:产品销售收入产品主营成本毛利率销售收入变动率销售成本变动率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变动率利润2022 年213.4171.924. 14%--------32.9-----7.52022 年193.7148.730.26%-9.25%- 13.45%4536.94%-1.5从图表上分析,该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与上年相比变动率为-9.35% ,产品主营成本与上年相比变动率为 -13.45% ,毛利率比上年增加,管理费用与上年相比变动率为 36.94%,2022 年以来本市的红砖生产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大多采用预付账款的方式,评估人员分析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产成品入库未进行财务核算,销售收入未记账等问题。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37b1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纳税评估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纳税评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家企业的纳税评估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进行合理的纳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纳税评估的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家具产品。
在进行纳税评估时,该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关于资产折旧的问题。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各种设备、车辆等资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折旧,这部分折旧费用是可以在纳税评估中进行合理的扣除的。
然而,该公司在过去的纳税评估中,对于资产折旧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了纳税额的增加。
其次是关于成本费用的问题。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各种成本费用是不可避免的,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
然而,该公司在过去的纳税评估中,对于成本费用的核算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导致了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缴纳了过多的税款。
针对以上问题,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纳税评估调整。
首先,对于资产折旧的计算,该公司重新核算了各项资产的折旧费用,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了合理的扣除。
其次,对于成本费用的核算,该公司建立了更加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对各项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核算,确保了成本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该公司在纳税评估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纳税额的缴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纳税评估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的纳税评估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核算,建立规范的纳税评估制度,确保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纳税评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纳税评估,企业可以降低纳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应该重视相关法规,建立规范的纳税评估制度,确保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希望以上案例分析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行业纳税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讲义
![行业纳税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d99c5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0.png)
行业纳税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讲义行业纳税评估是指通过对特定行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行业纳税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行业纳税分析和行业纳税案例分析。
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讲义。
一、行业纳税评估的方法1. 行业纳税分析行业纳税分析是指对行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获得对行业整体纳税水平的了解。
常用的行业纳税分析方法包括:(1)行业纳税总额分析:通过对行业中各企业的纳税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行业整体的纳税总额。
可以通过纳税总额与行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评估行业的税负水平。
(2)行业纳税结构分析:通过对行业纳税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从而了解行业各项税种的贡献度和优势。
(3)行业纳税悬殊度分析:对行业内纳税额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行业内纳税额的悬殊度,有助于评估行业内企业的纳税质量和公平性。
2. 行业纳税案例分析行业纳税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对具体的行业纳税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常用的行业纳税案例分析方法包括:(1)经典案例分析:选择行业内典型的纳税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中涉及的税务政策和纳税合规问题。
(2)对比案例分析:选择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纳税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企业纳税情况的差异,找出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3)问题案例分析:选择行业内存在问题的纳税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为行业纳税提供参考。
二、行业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进行行业纳税评估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行业,对其纳税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其税负水平和纳税结构。
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和规律:1. 纳税总额逐年增长: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其纳税总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主要受到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的影响。
2. 税负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具有低成本、高利润的特点,其税负水平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