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发《广东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的通知
粤府办72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
广东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广东省发展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纲要》,结合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环境与现状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是科学技术部批准的全国3个产业带之一。其范围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区以及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以及四会、高要,总面积41596平方公里,总人口2451万人(1997年末),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4%和全省总人口的34.9%。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 5359亿元,占全省的 73.2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8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3%。全省10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1家在汕头外,其它全部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内。因此,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
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自1988年国家实施火炬计划以来,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都把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实施火炬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1988-1998年,全省共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881项,其中80%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九五"期间,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平均年产值仍以33%的速度增长。1997年该地区拥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959家,产值1038亿元,年出口值424亿元,年利税1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604家,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43.7万元/人·年。
经济支撑能力较强。1990年到1997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2.18万元。199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达8128.6亿元,对外贸易出口总值550.5亿元,电站装机容量1912.7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68%;公路通车里程达26216公里;港口泊位2202个;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264万门。
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发育较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的同时,培育包括生产资料、资金、劳务、技术、信息、人才、证券、产权和拍卖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逐步探索建立既符合科技自身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新机制。
智力资源相对丰富。全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科技人员80%左右集中在这一地区。1997年该地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10.3万人,占全省从事科技工作专业人员总数的76%;高等院校60所,教职工2.9万人;工程中心70个,占全省86.4%。1998年专利申请量达10534件,授权量9351
件,分别占全省的78%和87.3%。
产业配套环境逐渐形成。珠三角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密集带,一家"龙头"企业的腾飞带动数家相关企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崛起促进一个地区产业配套环境形成的态势已初步实现。
但是,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不大,高新区尚未办出产业特色。199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只占当年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6%,出口额只占该地区工业制成品额的9%,全省大型工业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只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平均年产值仅有1.45亿元。产品出现雷同,产业未形成特色。
风险资本不足,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科技开发投入普遍偏低,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于5%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到1/10;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活力不够,技术开发力量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 11%左右。1998年广东获准10707件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0.72%。企业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风气,活力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以致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偏少。
二、战略与目标
(一)发展战略
积极实施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战略,坚持高新技术自主研究开发与高起点引进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社区产业布局与全局产业布局相结合的原则,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个中心环节,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成为与国际经济技术接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产业带。
1. 2005年达到如下目标:
(1)全省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年总产值达25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一半以上;开发高新技术项目累计超450项;高新技术企业超500家;科技人员占全区职工总数的40%。
(2)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6000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3)产业带内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达1600项,其中60%形成规模生产。
(4)产业带内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45万元/人?年。
2. 2010年力争达到如下目标:
(1)全省10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年总产值超40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总产值的1/4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一半以上,年创汇近100亿美元;力争有5个高新区超400亿元,2个高新区超800亿元。
(2)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平均18~2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超10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5%,其中出口值占高新技术产业年产值的40%。
(3)产业带内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3000项,其中60%形成规模生产,5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40%具有出口创汇能力。
(4)产业带内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500家,其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