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第2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21.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①经济调节。
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并制定和实行各项宏观政策,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市场监管。
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③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是指政府对那些不以盈利为主的行业和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所必需的公共经济活动承担投资的责任,从而营造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平稳定的环境。
④管理国有资产。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而必须依靠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符。
②实行宏观调控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实现按比例地进行资源配置的需要。
a.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失衡往往难以避免,并由此导致经济波动,因而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b.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以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
③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
4创新政府公共管理 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创新政府公共管理,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内容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公共管理创新。
并结合实例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创新,政府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其中,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一、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现况建国时,我国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公共管理薄弱。
改革开放后,经过四轮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工作重心也转向了经济建设。
其中,1998年进行的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将政府职能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来[1]P.255,由此开启了我国公共管理的新局面,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公共行政效率得以改善,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还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密切了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尽管如此,传统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多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员精简、组织结构调整以及组织的自我更新。
然而由于行政组织的惰性,改革往往很难取得成效;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改革由于关注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简化,而忽视了政府与环境的关联,也往往使改革处于不推不动,推亦不动的境地。
因此,我国的公共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2、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4、过于追求效率主义典范,局限性大。
5、在行政执行方面存在缺陷,而行政监督乏力,忽视公共利益。
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政府管理能力虽然相比过去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地方政府学
名词解释:4*5=20分(50字)地方政府制度分类1、纯属地方行政机关行政体地方政府(直接国家任命,漠视民众选举)2、实行地方自治地方政府(民众选举产生,忽视国家利益)3、混合体地方政府(上级国家任命,下级选举产生)地方政府的发展方向(P248)总方向:从管理走向治理理念:“治理”是指各公共或私人机构与个人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互相不同或有冲突的利益得以协调的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含义:1.多元治理,公共机构+其他组织人员合作2.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两者均重视,根据轻重产生次序3.强调市场机制、重视政府固有核心权威和协调合作的网络关系4.基于政治运作系统,考虑利害关系人间权力互动促进自身利益情景(不交给社会精英、管理主义者掌控)历程:20世纪80年代——英国兴起地方治理20世纪最后20多年——地方政府发展特点:社会管理主题超越了地方政府本身1988年奥斯特洛姆指出:地方治理包括政府、私人、资源部门、市民社会以内,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称为地方治理结构。
管理→治理,意味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
价值观:政府强调对地方公众的回应,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
主体角度:地方政府不是传统地方公共权力的唯一中心。
结构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威等级权力体系。
各方所构成合作关系。
权利结构:唯一中心变成地方权力多元主义。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P129)基本模式:(1)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均权型(2)合伙型、代理型、依赖关系型应该是什么模式、什么关系。
通过对立、竞争、合作、分权组合来设想比较好的关系。
1、分权合作2、竞争合作(我国目前需要达到的就是分权合作)Point:我国的整个政权体系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的。
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而言, 中央政府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权威来实现统一领导, 又要保证地方政府应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措施:1、中央下放权力,明确权责划分2、强调完善法律3、构建优势互补关系(财政依赖/立法依赖/行政依赖)简答:5题1、非户籍人口渐进关爱战略意义例子:珠海市教育资源实行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皆免费的政策①带来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统称人力资源(包括人才引进和吸收外来工)②缓解城市老龄化水平③完善城市功能(指非户籍人口从事相关的服务行业,包括保姆、餐饮、清洁等)④提升城市形象,更大限度吸引外来劳动力,减少被其他地区争夺人力资源的危险。
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要和落脚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为此,在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注重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臵,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
充分认识公共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完善的公共服务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经济社会越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就越突出。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当前和未来利益密切相关。
对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产品的分配时指出,“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
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
《共产党宣言》也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这意味着,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是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肩负的天然职责。
在取得执政地位后的经济社会建设时期,不断加强与改善公共服务是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把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持续过程,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并没有忽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公共服务建设,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及其重要作用。
如何加快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
服务供给,提高行业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
案例三
背景介绍
某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推进职能 转变过程中,积极参与。
积极作用
该行业协会通过与政府部门沟通、 协调,帮助会员单位承接部分行业 管理、服务职能,并为其提供专业 支持。
分析总结
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 梁,可以协助政府推进职能转变, 同时帮助会员单位提升服务质量和 管理水平。
资金支持。
分析总结
通过公开招标和合同外包, 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 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同 时降低政府成本。
案例二
背景介绍
01
某政府部门在改革创新中,积极推动职能向社会组织
转移。
实践探索
02 该部门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将部分行业管理、服
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分析总结
03
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可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
加强社会组织治理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规范财务 管理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 力和透明度。
创新转移方式和机制
探索购买服务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等方式,向符合条 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的转移。
推行合同制管理模式
政府可以与社会组织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 约定实现政府职能的转移和管理。
02
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 转移的必要性
提升社会组织的职能和能力
增强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鼓励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独立的决策机制等,以更好地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促进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发展,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等,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包 容性的服务。
社会公共管理及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社会公共管理及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日益迫切,本文主要从社会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角度讨论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正文: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对此很多专家也提出很多的观点: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唐铁汉认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着力点;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审改办主任,李玉赋认为应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培勇认为应取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主要从公共财政入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副区长,孙晓莉则认为应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如此看来,归根结底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完善及改革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而地方政府是中国政府的最基层,也是中国政府的基础,所以,我认为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而从地方政府着手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的关键。
一、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于政府职能之间的关系首先,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关键是完善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以人为本,服务于民,注重民生。
而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是直接服务于大众的政府职能,所以,完善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和关键。
其次,完善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保障公共利益。
完善社会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种突出的社会问题;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政府职能转变难的原因(一)领导者的主观意识。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行政体制免不了还残留些封建思想,更别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思想更是影响着领导者的思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全能型的,管制型的政府,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从管制转向服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心理上还是尚有抵触的。
政府职能
概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本文运用行政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分析政府职能理论着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转变进行了若干的思考,并探讨了一系列对策。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次,阐述了西方社会管理理论——定量分析派、人力资源派、工业心理学思想、系统组织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强化理论、X理论和Y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有效管理者理论、Z理论、学习型企业理论,西方政府职能理论——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西方政府职能理论对我国政府职能研究和实践的参考意义。
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思考——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更有效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government's main function is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arket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service.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the management study elementary theory and the method, begins from the analysis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our country government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has carried on certain ponders to our country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 and has discussed a series of counter measures.This article mainly is divided three parts: First, the question which transformed to under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Next, elaborated the west social management theo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faction, the human resources faction, the industry psychology thought, the system organization theory, the demand level theory, the strengthened theory, X theory and the Y theory, the double factor drive theory, the effective superintendent theory, the Z theory, the study enterprise theory, the western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 state intervention principle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the liberalism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and "the west Marxism"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oundation, explained the western 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to our country government function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Question exists which to our country transform/shif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final, proposed the new ponder - construction service government to our country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Key word: Social management,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government's main function is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market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service. Is thorough and the market economy further developmen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advancement,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 urgently request the government to be able to provide a better public product and a more effective public management, the public service.。
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内容
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内容?
我们从88年进行政府第二次机构改革的时候,就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到93年,转变政府职能仍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98年改革仍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当时大家注意到,我们在98年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以前,虽然在十年之前就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历史性任务,但是并没有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内涵,即政府职能究竟往哪里转?对此在98年以前我们没有明确的说法。
在98年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我们对政府职能的方向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要使我们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这种政府职能最终要转变到三个领域:一是要转到宏观调控方面。
第二,要转变到社会管理方面。
第三,要转变到公共服务领域。
98年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即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三个方面。
我们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中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以及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特征等的分析。
下面重点分析一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制约着转变职能。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牵涉很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如体制问题、机构的设置问题、运行机制的问题。
但是就中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来看,最关键是要处理好四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第四要处理好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只有这四种关系得到很好
的处理,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是:我们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解决了一个问题,即政府职能向哪里转,要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只是解决了目标问题。
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有赖于以上四种关系的合理处理。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杨兴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项永恒主题,又随着历史进程的前进和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从来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任务的提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来自于强劲的消费需求。
但这些年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并逐渐构成对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
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由此导致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不稳,消费倾向下降。
比如,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过快,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相对不足,城乡居民不得不把可支配收入中很大的一部分用于预防性储蓄,从而收缩即期消费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启动国内市场,拉动内需,改变我国当前投资、消费严重失衡的局面,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社会工作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摘要: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工作。
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是追求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平衡发展。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社会工作来有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1.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
当代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既具学科性,又具实务性的专业工作。
同时当代社会工作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一门体系完备的专业,也是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更是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和实现手段,对于调适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一切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生活、预防和克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健全社会制度的活动和措施,都属于社会工作的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
胡锦涛同志就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社会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相当广泛,它倡导服务的人性化、科学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转变。
面对民生问题、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政府需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以此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本文将就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政府职能的演变政府的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的。
最初的政府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而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开始扛起了经济发展的重任。
然而,政府发挥经济作用同样存在问题,比如利益集团的存在会导致政府选择性地支持某些行业或企业,会降低资源的分配公平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职能开始向公共服务方面转变。
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公共服务:政府要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服务,力争让公民享有平等的服务。
2、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需要设施经济发展的平台,提供公共资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3、社会管理:政府也应承担社会管理的职责,包括维持社会稳定、治理环境污染、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不仅是为了让政府职能更为合理,也是为了让社会更好地发展。
通过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能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该着力拓展公共服务领域,覆盖更多的民生需求。
尤其是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政府要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投入更多资源,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比如学校、医院、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3、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应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交流。
通过公开政府各项工作的信息,方便公民了解政府工作情况,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工作的积极性。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
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引职能重心的转变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职能关系的转变1.外部关系2.内部关系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下的政府审计职责重构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竞争力、高效率的政府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职能应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它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具有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平等性及系统性等诸多特征。
分析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分析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职能是指政府所承担的职责和责任,而公共服务则是指政府为满足民众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服务。
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文将对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相互作用和互补性。
1. 政府职能的基本特征政府职能是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
它包括公共安全维护、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资源配置、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等多个方面。
政府职能是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2. 公共服务的概念与范围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以满足民众基本需求为目标,提供各种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行为。
它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交通、文化、社会福利等领域。
公共服务的目的在于增加社会福利,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3. 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
政府需要通过行使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利益。
公共服务又是政府职能的一项具体体现,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服务就是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
具体而言,政府职能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法律、规章和政策的保障。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公共服务提供合法的基础和指导。
例如,政府出台医疗卫生法规,保障民众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确保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实践。
政府职能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福利和保障,而公共服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政府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4. 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的互补性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具有互补性,彼此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政府职能提供了公共服务的保障,而公共服务又是政府职能的应用和实践。
首先,政府职能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通过加强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法律法规制定,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社会环境变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公共行政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
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引职能重心的转变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职能关系的转变1.外部关系2.内部关系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下的政府审计职责重构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建设具有竞争力、高效率的政府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职能应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它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具有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平等性及系统性等诸多特征。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一、行政体制的基本问题: 回答一切问题的基本思路只有先回答了行政体制所包含的基本问题, 才能更好地回答一切有关行政体制的问题。
概而言之,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围绕行政而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 具体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体制、行政运作机制等诸方面的制度构成。
这么说来, 行政体制改革其实就是在处理政府职能范围(市场还是计划)、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社会管理的重点、调整政府机构的设置、数量等方面的。
因此, 回答本题目可以基本上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
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 认识历史和现状以及趋势的基础显然, “改革”必须有个对象, 改谁的革?对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而言, 其实一直处于变革的过程中。
因为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具体历史任务以及高层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同, 我们的行政体制一直在变。
不过, 就本题目而言, 改革的对象指的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因此, 我们在这里先简单谈谈中国行政管个体制的这个背景——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
(一)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几个依据第一, 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产生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党的领导理论都在计划性行政管理体制中有所体现。
尤其是党的领导理论体现的最为明显。
这种特征本无可厚非。
不过需要指出: 党的“事无巨细”的领导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变成了“党政不分”, 遏制了行政积极性。
第二, 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1: 革命政权中的行政实践如, 延安时期、江苏瑞金时期等革命政府在根据地开展的行政管理都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和经验。
需要指出, 由于革命时期情况特殊, 行政管理体制的“集中性”较强, 而民主性相对较弱。
第三, 计划性行政体制产生的经验基础2: 苏联模式这一点最好理解,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管理体制与苏联的“一大二公”性的管理体制几乎无二致。
结合坪山区的案例,论述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结合坪山区的案例,论述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要:政府职能转移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
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政府职能转移与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需要从厘清政府职能转移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承接职能的关系入手,规范政府部门职能移出制度设计,培育职能转移承接客体市场,完善职能转移体制机制,并转变思想观念,合理界定职能转移的责任边界。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政府职能转移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优化政府职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的关键。
自2013年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以来,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公共服务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转移职能的数量上出现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伴随着职能转移数量节节攀升,职能转移也遭到了含金量不高、转移不具有实效的批评。
如何合理、高效、科学地向社会组织转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政府职能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转移主体层面由于转移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市场发育缓慢,因为政策设计不完善致使执行力度不足,因为部门利益阻碍职能转移造成转移成效不足;(2)在转移客体层面则存在社会组织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偏低,社会组织独立性太差、过度依赖政府资源,社会组织承接服务难以获得信任、生存空间狭小等问题;(3)在监督评估层面因为监管机制不健全、评估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转移成效;(4)在观念层面则存在将职能转移等同于降低行政成本,将购买服务等同于全部包揽,认为免费服务就可以免责,认为职能转移就是政府甩包袱等错误认识。
鉴于这些政府职能转移问题的存在,我们有必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合理、高效、科学地开展政府职能转移。
一、厘清政府职能转移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承接职能的关系政府职能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是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与现实起点,它反映政府“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怎么做”等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
准确把握工商联“三性”统一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工商联“三性”统一的基本特征作者:吴跃农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02期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工作全局,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而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应进一步提高对“三性”统一的认识,全面完整地理解“统战性”,准确把握“经济性”,强力推进“民间性”,促使工商联工作方向明确,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尽职尽力。
关键词:工商联;基本特征;“三性”统一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工商联工作一定要继续学习领会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工商联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工商联的基本特征是“三性”有机统一。
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坚持工商联的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有机统一,就是不因经济性、民间性而削弱或淡化统战性,也不因统战性而忽视、剥离经济性、民间性,通过坚持统战性,强化经济性、民间性,确保“三性”有机统一,以保持工商联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独特政治优势和综合优势。
一、关于工商联统战性的理解工商联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织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既具有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又有不同于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
工商联党组成员可以通过参加党内会议,执行党的决议,开展创优争先等方式直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第一,工商联的性质定位就是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其一,统战性最鲜明地体现在工商联主要是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由现阶段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决定的,是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说,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保障性工作。
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强化政府社会服务管理功能,创新管理方法,从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倾力打造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愿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首先要学会总结经验,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务必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经验;二是务必坚持齐抓共管,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方法;三是务必坚持抓好基层夯实基础,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四是务必坚持一切从大庆实际出发,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五是务必坚持创新发展,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宝;六是务必坚持加强政法综治工作保障,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可靠保证。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其次要在深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将之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努力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考虑人民群众各种合理诉求,全面梳理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具体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民生改善,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围绕打造“五和愿景”,以“大民生”观为统领,不断提升“十大民生工程”的普惠性。
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满足基本民生、改善小康民生、建设现代民生。
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步伐,采取奖励、补贴、项目委托等形式,鼓励各类社会组织承接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项目。
合理设置便民、利民网点,实现公共服务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
二是抓体系建设,延伸社会工作手臂。
完善“四级”社会和群众工作网络,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服务管理机制、自下而上的社情反映机制。
三是抓信访稳定,多元化解社会矛盾。
巩固提升现有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市推行信访代理制,注重结合大庆的城市特征、社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妥善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群众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和非正常访。
四是抓公共安全,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危险源、污染源、灾害点和易发事故灾难,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演习、演练,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实际效力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推进应急装备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五是抓社会治安,强化综合治理。
推进公安机关“三基两化”建设,构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合一”大防控格局,保持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高压态势,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感指数。
六是抓虚拟社会,营造文明和谐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管理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不良网吧的治理力度。
七是抓基层基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强化社区、行政村社会管理职能,建好用好群众工作站,配强基层社会管理队伍,抓好农村社区化工作试点,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这次全会,明确提出“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五和’社会”。
这一提法,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群众中引起反响。
“这次会议,把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构建‘五和’社会,创造“五新”生活,让大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作为全会的主要任务,正当
其时。
”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这个“五和”社会愿景,最早是在2009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并成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又以“五和”社会为目标,提出了“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全市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如果所有大庆人都把‘五和’记心间,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愿望就能变成现实。
”
李国昌老人,是我市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老会战。
他对全会提出的努力构建“五和”社会,拍手叫好。
他认为创新社会管理,是关乎千家万户和所有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
怎样把大事办成好事?他说,市委、市政府都要抓好经济工作,有了钱才能实现“五新”,才能达到“五和”。
他说:“所有大庆人应该把‘五和’记在心间,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像当年会战一样,形成热烈气氛,就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他还认为,要抓好典型,树立榜样。
尤其是干得好的单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大力宣传,这也是“五和”社会创建的内容。
“加大‘五和’社会教育力度,核心重在道德建设。
”
让北二小党支部书记李春波接受采访时,很是兴奋。
他说:“身为大庆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重任在肩,加大‘五和’社会教育力度,刻不容缓。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古人讲水滴石穿,教学中我们以传授‘一日不凿,一日不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来提高公民素质,所以说实现‘五和’社会,教育工作者是任重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