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语言成为一种伤害!拒绝语言暴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让语言成为一种伤害!拒绝语言暴力!

有一种暴力,不会给孩子留下伤痕,却能毁掉他们一生,这种暴力叫与语言暴力。

“人言可畏”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来自阮玲玉,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生生被流言逼死,这使世人意识到语言的可怕。

关键词: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生活中,大人们以为骂孩子是为了他们好,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他们以为孩子还小,挨了骂之后不会记在心上,还有一些家长和老师用语言"激将法"来鞭策孩子。

于是"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

这些极端的话语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结束自己年幼的生命。

据专家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很低,他们主要是根据别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师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如此一来,上述这些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使他们深信不疑,并且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觉中按"坏孩子"的标准行事,长此以往,就可能变成真正的"坏孩子"了。

人是语言化的动物,这意味着,语言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价值感、个性特征,以及诸多的心理伤害,很多时候是在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形成“退缩型人格”

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甚至严重抑

郁。

形成“攻击型人格”

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专家建议

语言可以是一种暴力工具,有了话语权也意味着有了一切。一个人既可以用甜言蜜语说服他人,也可以用威逼利诱控制他人,既然语言是一种暴力工具,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孩子的自我,那么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善用语言。

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例外,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避免使用激将法,要多对孩子给予鼓励与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