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如何实现双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如何实现双赢

全国人大代表蔡昉谈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如何实现双赢

新闻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作者:李小彤发布时间:2009-3-4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5%的高速发展,也逐步形成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并且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政府一直坚持了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增长。不过,从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降低,去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尖锐,成为今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就业政策还有完善的余地?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就业到底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应该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就这一问题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认为我国当前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蔡昉: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第一,扩大就业还没有成为各项经济政策首要考虑的着眼点。实现社会较为充分的就业可以从根本上增加人民收入,抑制收入差距扩大,这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因此,扩大就业应该成为制定经济政策时的一个基本原则。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仍然把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第一考虑因素,而这些目标与扩大就业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二,创造就业岗位还没有成为引导投资方向的标准。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全社会投资的方向应该是有利于最大化创造就业,那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动机下,他们更愿意在重化工业领域大规模投资,而这些产业并不是有利于扩大就业的。

第三,很多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行业没有获得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平的政策待遇。例如,第三产业的许多部门以及广大中小企业,应该是就业的主要吸纳力量。但是,它们往往在工商注册和融资环境等方面受到种种限制,以致发展受到抑制,没有发挥出原本应该具有的大量吸纳就业的作用。

记者:刚才您提到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把扩大就业视为制定经济政策时首要考虑的原则。那么,在GDP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越来越不明显的情况下,您认为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蔡昉:人们习惯于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也会随之增长。实际上,经济增长当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就业增长,至少经济增长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一般来说,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会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那些急于赶超经济发达,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就人为扶持重工业或所谓高新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会形成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这种模式就缺乏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就是不利于吸纳就业的。所以说,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增长,甚至名义上关注就业却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就很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误导,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扩大就业的效果,长久来看也不能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记者:您认为中央四万亿元的大规模投资能否对扩大就业产生明显效果?

蔡昉:如果仅仅作为中央投资,也许难以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因为,虽然最近政府出台了汽车、装备制造、纺织等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但这些产业大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振兴规划不可能直接关注或者投向中小企业,而后者正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作为中央投资的延伸,地方的配套投资和民间投资,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明确地考虑扩大就业的迫切需要,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企业延伸。

我们不妨对4万亿元投资做一个模拟,即把按照目前规划的投资结构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与以最大化就业为原则选择投资结构,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相比较。计算的结果是,在后一种结构的情形下,创造就业可以比前一种情形高53.1%。虽然投资原则要考虑到多种因素,而且模型毕竟不是现实,但是,这个模拟结果仍然提醒我们,投资计划是否考虑就业因素,创造岗位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目前,在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我们特别需要警惕一种“无就业的经济复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但失业并没有减少。要想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就非常关键,这要求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纳入经济刺激的计划中,进一步出台配套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要综合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实施更宽松的税收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企业发展、就业增加、税收总量不减的多赢局面。

记者:既然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就业增长或相同比例的就业增长,那么,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使经济既能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呢?

蔡昉:具体来说,政府在制定各项经济政策时,要以就业为标准排定政策取向的先后次序。这包括,在确定一项发展或改革政策实施的先后次序时,以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为优先考虑;在规划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先;在制定有关产业组织政策时,以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优先;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时,将恢复和扩大就业增长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要想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政府需要履行一系列公共职能。政府要利用法律和其他管理手段,防止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扭曲,维护劳动力市场的良性竞争。除此之外,政府要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给予政策扶助,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后一点是,政府应该利用法律手段,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和权益。作为公共政策的供给方,政府应该充当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代言人和执行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