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动器
作动器是实施振动主动控制的关键部件,是主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
作动器的作用是按照确定的控制律对控制对象施加控制力。
随着振动主动
控制技术的发展 ,对作动器的要求愈来愈高。
近年来 ,在传统的流体作动、气体作动器和电器作动器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了多种智能型作动器,如
压电陶瓷作动器、压电薄膜作动器、电致伸缩作动器、磁致伸缩作动器、
形状记忆合金作动器和电流变流体作动器等。
这些作动器的出现为实现高
精度的振动主动控制提供了必要条件。
作动器又名激振器,用于进行动力学试验,是动力学试验的出力装置。
9.2《振幅、周期和频率》习题精选
来源: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作者:时间:2008-11-20 点击:189
习题精选
(一)
1.在一分钟内,甲振动30次,乙振动75次,则()
A.甲的周期为0.5s,乙的周期为0.8s
B.甲的周期为2s,乙的周期为1.25s
C.甲的周期为2s,乙的频率为1.25Hz
D.甲的频率期为0.5Hz,乙的频率为0.8s
2.一个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2cm,频率是2Hz,原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在1s内所通过的路程是()
A.2.56m B.2m C.0.16m D.0.08m
3.一个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质点,振幅为5cm,周期为2s,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25s,它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
A.0 B.5cm C.10cm D.250cm
4.一个作简谐运动的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3s经过某一点M,再经过2s后又经过M点,再经过 s它将第三次经过M点.
5.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用把弹簧压缩x后开始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开始振动,则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
A.1:2 B.2:1 C.1:1 D.1:4
6.关于简谐振动的以下几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从平衡位置起第1次到最大位移处所需时间为(T为周期)
B.质点走过一个振幅那么长的路程用的时间是
C.质点在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恒等于一个振幅的长度
D.质点在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一个振幅的长度
参考答案:1.CD 2.C 3.A 4.14 5.C 6.BC
(二)
1.对于秒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摆长缩短为原来的1/4时,频率是1 Hz
B.摆球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时,周期是4秒
C.振幅减为原来的1/4时,周期是2秒
D.如果重力加速度减为原来的1/4时,频率为0.25 Hz
2.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4 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1.26s时振子做的是.
A.振子正向右做加速运动
B.振子正向右做减速运动
C.振子正向左做加速运动
D.振子正向左做减速运动
3.如图所示,振动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等而反向的加速度经过a、b两点时,历时2 s,过b点后又经2 s,仍以相同加速度再经b点,其振动周期为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振子以振幅A做简谐振动,在质量为M的滑块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砝码,砝码随滑块一起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试求:
①使砝码随滑块一起振动的回复力是______力;
②当砝码与滑块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时,要使砝码与滑块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最大振幅_____.
5.一个弹簧振子被分别拉离平衡位置3cm和6cm处放手,使它们都做简谐运动,则前后两次振幅之比为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回复力的最大值之比为______.
6.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附近做简谐运动,它离开平衡位置向N点运动,经0.15 s第一次经过N点,再经过0.1 s第二次通过N点,则该质点的周期为多少s?该质点再经过多少s第三次经过N点?
参考答案:
1.ACD2.C3.T=8s 4.静摩擦力;μg(M+m)/k
5.1∶2;1∶1;1∶26.0.8s;0.7s
(三)
1.已知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子的最大位移是8 cm
B.从任意时刻起,一个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16 cm
C.从任意时刻起,半个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8 cm
D.从任意时刻起,1/4周期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4 cm
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A′间做简谐运动,测得AA′相距8 cm,则:
①振幅为______
②振子完成4次全振动所经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
3.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从振子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到第15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停止计时,测得这段时间为14s,则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_______,频率为_____.
4.在2题的图中,弹簧振子在AA′间做简谐运动,已知频率为2Hz,若从振子到达A点时开始计时,1分钟内振子经过平衡位置O点______次,经过A′点_______次.
5.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周期为T,若将振幅减小为原来的,那么周期将是原来的______倍,若将振幅增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周期将是原来的______倍.
6.如图所示,振子从平衡位置O点开始向右运动,在AA′间做简谐运动,到M点时速率第一次等于v,经过t1秒通过路程s1后,速率第二次等于v,又经过t2秒通过路程s2后,速率第三次等于v,则该振子的振动周期T等于______,振幅A等于______.
参考答案:
1.BC①4cm;②64cm2s;0.5Hz
2.240;120 1;1 2(t1+t2);
滞回曲线
hysteretic curve
在反复作用下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
它反映结构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能量消耗,是确定恢复力模型和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依据。
又称恢复力曲线(restoringforcecurve)。
看论文时发现有很多的文章中出现滞回曲线,那么滞回曲线是表示的什么呢?各位能否帮帮忙解释一下啊,要是有具体的例子就更好了!
谢谢了!
多用来模拟地震作用中构件的承载力力(大多是框架柱或一榀框架)与水平位移(柱顶)的关系曲线,反应的是构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抗震设计中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延性和耗能能力。
模拟地震作用就是给构件施加往复的水平力,使用的装置大多是液压伺服做动器。
编辑本段1、赫兹(物理学)
hz,即赫兹,是频率的单位。
因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而得名。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
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
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
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
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频率单位
Hz 赫兹,表示频率。
在电脑上表示芯片的晶震频率
1Hz代表1秒钟震动一次,越高速度越快,费电越多。
K,M,G放在单位前面用来简单表示过大的数字(KHZ、MHZ、GHZ),1KHZ=1000HZ 1M=1000X1000,1G=1000X1000X1000
KHz,千赫兹,是频率,也可以说是采样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为这是音乐CD的标准。
KHZ 千赫兹:千赫,缩写是kHZ或KHZ*,它是交流电(AC)或电磁波(EM)频率的单位,等于1000赫兹(1000Hz)。
这个单位也用于信号带宽的度量和描述。
1kHZ频率的AC信号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内。
如果此频率的信号加在耳机或扬声器上,那么出来的音调将会有一个斜度,它会降到所谓的“audio midrange”。
频率为1kHZ的EM信号的波长为300千米,大约是190英里。
标准调幅(AM)广播带宽在535kHZ至1605kHZ的范围内。
某些EM的传输在百万kHZ。
千赫兹是频率的一个相对小的单位,更普遍一些的单位是MHz,等于1,000,000Hz或1,000kHz,还有GHz,它等于1,000,000,000Hz或1,000,000kHz。
千赫常常用来描述数字信号以及模拟信号的带宽。
数字信号的带宽指的是比特每秒的数据速度。
一般来说,数据速度越快,带宽越大。
但是,数据速度和带宽并不是一回事。
速度为28,800bps的调制解调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表面上频率为28.8kHz。
但它的带宽通常要小很多,因为带宽是取决于某个时刻数据字符的变化量,而非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比特数。
KHz:kiloHertz,千赫兹,1KHz=1000Hz,如声音的采样频率有44KHz等。
MHZ兆赫(Mega Hertz, MHz)是波动频率单位之一。
波动频率的基本单位是赫兹,采千进位制;1兆赫相当于1000千赫(KHz),也就是10^6赫兹。
值得注意的是,兆赫只是一定义上的名词,在量度单位上作1百万解。
2、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对物体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称为动力效应;二是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静力效应。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是一个矢量,要确定一个力,必须知道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计量单位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非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作用在1kg物体上,使之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量纲为[LMS^-2]。
力的常用计量单位有:微牛(μN)、毫牛(mN)、千牛(kN)、兆牛(MN)等,其换算关系是:1MN=1×10^3kN;1kN=1×10^3N;1N=1×10^3mN;1mN=1×10^3μN。
拿力来讲,1牛顿力=1/9.8公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