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3-2班级是社会心理共同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3-2:班级是社会心理共同体

二、班级是社会心理共同体

苏联社会心理学区分群体发展水平是以彼德罗夫斯基创立的人际关系的活动中介理论作为依据的。主要指标有二:(1)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是怎样受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与价值意义所制约;(2)这些目的与价值意义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过程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过程。

据此,前苏联心理学把群体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水平:(1)松散群体;(2)联合群体;(3)集体。

以此为背景,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一些典型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班级研究。

(一)“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研究

1、主要依据

(1)维果茨基的“三主体”的教育思想(教育过程不仅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积极作用,还有学生群体这一小环境的“主体”的积极作用);

(2)现代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与个性的理论;

(3)彼德罗夫斯基关于集体的心理学理论。

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维果茨基的教育思想。

2、主要思路

(1)在社会环境、教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形成的关系方面,提炼出较为系统的观点,并以之作为整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2)将班集体建设、人际关系、班集体共同活动、课堂教学这四方面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提出整项研究的基本主张。

(3)从班集体建设操作步骤、目标确立、舆论建设、规范及机构建设、班集体评估等具体方面着手,提出整项研究的实施途径。

3、理论基础

(1)以培养学生个性作为重要目标。

(2)学生个性形成的基本原理。首先,它的自然前提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其次,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它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再次,个性形成离不开外部条件——社会因素。对学生而言,班集体是最重要的微观社会环境。

(3)教学(与“教育”等同使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第一,班集体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对个性的作用。第二,个人对集体的态度对其发展的作用。

4、班集体建设研究的基本主张

(1)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

(2)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依托

对于一个超越松散群体、合作群体的班集体来说,班集体的人际关系有三方面的特点。

①以亲社会的价值定向为基础的强大的凝聚力,是班集体人际关系最主要的特征。②责任依从关系的形成使人产生归属感。③民主平等,人人都有稳定地位的主人翁感。

在班级教育中,应该关注优化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关注情感的作用;同时,应注意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可以采取的教育措施有:①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在班集体中找到满意的角色;②发扬民主,让每个学生在岗位轮换、竞选和非正式群体中主动定位;③加强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自觉自愿为集体服务,体验到自己是集体不可缺少的角色。

(3)共同活动是班集体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要求:①组织共同活动要体现时代精神,使班集体教育从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②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展活动。③要使活动对孩子们具有强烈的情绪吸引力,需要贯彻求新、求知、求实、求趣、求乐的原则。④发扬民主,让学生自己成为活动的主人。⑤安排好活动的各个环节。⑥活动有计划性,要做到经常化、系统化与系列化。

(二)班集体教育实验研究

1、班集体教育实验研究的理论背景

从教育主体的高度改造传统教育学的理论预设,科学地认识班级授课制的班(组织)、课(活动)、书(媒体和对象)与人(集体及其成员)的关系,确立班集体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揭示教学过程中主体(集体)与活动(课)、组织(班级)交互作用的关系及其规律,探索激励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动力机制,从教育社会心理学意义上,重新界定班集体科学范畴的本质内涵及其要素、结构和功能。

2、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想模型

(1)班集体教育实验的定义是: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遵循儿童集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地建设班集体,开发班集体的教育潜能,优化集体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在集体建设中发展个性。

作为其中的核心概念,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教育目标、教学结构、管理规范组织起来的,以课堂教学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以直接性的交往和人际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班集体教育实验的模型。班集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主要、最本质的因素和变量(包括集体目标、组织机构、人际关系、纪律、舆论等)是实验的自变量,班集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显示出的功能(包括组织和管理功能、教育和自我教育功能、个性社会化功能等)是实验的倚变量(应变量),实验旨在揭示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性。

3、班集体教育实验的工具性理想模型

研究者在“理论范型”、“问题情境”和“经验模型”的相互参照、渗透、融合中形成一组可操作、可测评的具有工具性应用功能的理想模型。

这包括6个方面:班集体科学管理实验、教学集体课堂教学实验、课堂集体心理气氛实验、学生集体民主管理实验、班集体社区教育实验、班集体教育实验评价。它们既以班集体建设的经验原型为基础,又是一组可观测、可操作的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想模型。

例如,班集体科学管理实验的主要内容是:

(1)创造性地设计集体目标,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抬起头来走路”。

(2)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共同活动体系,包括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发每个成员的身心素质潜能。

(3)组织交往,设计和构造班集体人际关系的新结构。

(4)指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担当成功的角色。

(5)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使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