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民风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蜜甜城,书画弄乡

——浅谈内江的民风民俗虽不见,黄河之水东到海,但傍沱江水,细流涓涓几千年。虽不闻,钟鼓丝竹乱耳声,且随寺庙香,闻鸡起舞听佛音。虽不尝,饕餮满汉摆全席,只得小吃食,唇齿溢留度此生。虽不藏,伯虎板桥狂世作,而询天下君,敦煌飞天传哪家。虽不酵,杜康美酒解愁苦,因蕴糖得冰,颗粒珍珠消人泪。

引远古时代的奔流而孕育,依四川盆地的庇护而展聚。于崎岖巴蜀通道、波澜沱江中游一段,世世代代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坚信付出就有收获,于是勤恳劳作以至逆来顺受;他们尊奉生活就是享乐,于是恣意休闲以至万金不惜;他们固守安贫可以乐道,于是珍视半亩以至不弃一分;他们执着自我掌控未来,于是独闯四海以至处处为家。这就是内江人,这就是内江情。世人皆道:“粗旷之地,野养之辈”,亦不足为奇。一方水土一方人,内江及其独特旷放的民风民俗以自然真实的风格存于世,由此塑造了一座别样的城市。

一、此“蜜”应是天上有——雅称甜城

内江素有“甜城”美誉,这还要从清朝末年说起。当时流行大规模的移民潮,有歌谣为证:“马儿啷啷(指一连串),骑到内江,马儿嘟嘟,骑到内府。”这首儿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清末

时期大量外来人口迁移内江的现状。在其中,来自福建长汀县的曾姓移民在内江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定居内江梁家坝,带来了甘蔗种子,引入了制糖技术,成功开发出蔗糖,并大规模煮制蜜饯,催生并形成了庞大复杂的蔗糖产业。当然,与之应运而生的便有独特的“糖”民俗。雇工“交定”、吃“起搞酒”、打“牙祭”、糖帮会等等,是蔗糖业发展中形成的生产文化。而在社会风俗方面,更有各种谚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反映“糖”习俗。

“甘蔗不上行,杆小少出糖”、“熬糖煮满酒,称不得老手”

“甘蔗甜呃,人心苦呃,尝不到一口糖啰喂,身穿破烂布喂哟。甘蔗甜呃,人心苦呃,年年卖青山啰喂,剜掉心头肉喂哟。甘蔗甜呃,人心苦呃,肥了糖房主啰喂,瘦了种蔗户喂哟。”

也有传说冰糖起源于内江。多年前内江东兴镇有一大地主兼煮货商(煮货即蜜饯)张亚仙开了一家大糖房。在他雇用的丫头中,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傅香无意间制造了光洁似玉的冰糖。冰糖的生产提高了内江糖业的地位,因此旧时内江的各家冰糖作坊都奉有傅香塑像,以歌功傅香的贡献。

蔗糖文化的兴起繁复可窥见当时“糖”业的是多么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