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高温期、高密度、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水池。
预防:定期泼洒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 8~10 千克;或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每亩每米 水深 200~250 克。
治疗: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每亩每米水深 150~200 毫升,病重时隔日再重复施一次。同 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Vc2 克+复方恩诺沙星 2 克,连投 5~7 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全池泼洒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 30~50 千克,一小时后时后全池泼洒强壳宝每亩 每米水深 300 克一次;同时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虾蟹脱壳素 1~2 克+高稳 Vc2 克+复方恩诺 沙星 2 克,连投 7~1O 天为一疗程。
八、亚硝酸盐中毒症
其病因主要是养殖池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所致。患病的虾主要表现为不摄食,空胃, 游动缓慢,弹跳无力,似缺氧状态或聚集在池中央缓慢游动。病虾尾部、足部和触须发红, 临死时体色逐渐变成青紫色,继而呈灰白色。一般刚脱壳的软壳虾较易中毒,脱壳高峰期 常出现急性死亡现象。
六、固着类纤毛虫病
主要是由原生动物固着类纤毛虫、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寄生所致。它主 要寄生在虾的鳃部和体表,呈灰黑色绒毛状,病虾离群独游,摄食不振,镜检可见大量纤
毛虫充塞于鳃丝之间,严重影响鳃的呼吸功能,使虾对环境的溶解氧浓度要求提高,特别 在对虾脱壳期间造成对虾窒息而死亡。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水质不洁,含有机质多的水体中,虾的越冬、育苗、养成中各 阶段均可发生。
治疗:①全池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其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 1~2 千克,3 天后亚硝酸 盐可绝大部分被降解。②全池泼洒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麦饭石等,其用量为每亩每米水 深 30~50 千克,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同时每亩全池泼洒增氧宁 1~2 千克,增加水中的溶氧,可降低水中有毒因子的毒性。
流行情况:该病发病突然,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全年均可发现,但多发于雨季及 季节交替之际,以 4~10 月份为高发期,对虾不论个体大小均可发病,但以 3~8 厘米幼虾 发病较多。
预防:①经常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 8~1O 千克或强壳宝每亩每米水深 300~ 350 克。②稳定水体环境,定期改良底质。每 10~15 天每亩每米水深 500~1000 克全池泼 洒。
治疗:第一天上午全池泼洒亚硝酸降解剂每亩每米水深 1~2 千克,下午全池泼双季胺 碘每米水深 100 毫升和泼洒型 Vc 每亩 250 克,连泼两天,一天一次;第四天再全池泼洒二 溴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中水 Vc、V E2 克+复方恩诺沙星 1~2 克,连投 5~7 天。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水质混浊、透明度小、池底污染严重的池塘,特别是高密度养 殖的高位池及精养池。大棚培育虾苗时,由于放养密度高,虾的排泄物、残饵量增加,常 造成池水水质指标严重超标,特别是天气转暖时更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
预防: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和有益微生物制剂如活力 菌、亚硝酸盐降解剂等改良池水,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预防:每 10 天左右全池泼洒 EM 菌(每亩每米水深 500 克)及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 30~ 50 千克),达到改良水质及底质环境的目的,同时每 10~15 天投喂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Vc2 克、复合免疫多糖 2 克、FRC-II 型活力源添加剂 2 克的饵料 2~3 天,一天一次。
ຫໍສະໝຸດ Baidu
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50~300 克,连泼 2~3 天,一天一次。同 时按饲料量的 0.5%~0.8%添加 FRC 活力源添加剂和 0.1%~0.2%添加免疫多糖,可增强对 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力;饲料量的 2%~3%添加活性微生物制剂如 EM 菌可有效调节对虾 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同时内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连投 7~10 天为一疗程。
九、应激性反应
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突变,南美白对虾抗应激能力差,引起继 发性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当水体中环境因子突变时,南美白对虾会出现大量死亡,但基 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仅仅表现为触须及尾扇的尖部变红,或有部分虾伴随鳃变黄、发 黑等现象。
流行情况:主要流行于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常发生在气温突变、暴雨或大量排换水 之后,虾的规格大约在 8~10 厘米左右最易发生。
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或溴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50 克一次, 同时每千克饲料内添加肠病宁 5 克和氟哌酸 0.5 克,连续投喂 5~7 天即可。
五、黑鳃病
其病原主要是柱状曲桡杆菌感染引起。病虾鳃呈桔黄色或褐色,后逐步变暗,最后变 成黑色,故称黑鳃病。开始一般由细菌、真菌感染,造成组织病变,呼吸困难,然后水流 带来许多有机碎片附着鳃丝上,加之寄生聚缩虫等,更加重了呼吸困难,使虾体消瘦,游 动停滞至死亡。病虾浮于水面,不久即死,主要危害对虾幼体。
预防:①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②定期泼洒溴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250 克,消毒后 2 天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每亩每米水深 500~1000 克。③经常按饲 料量的 0.1%~0.2%添加 FRC 活力源添加剂和复合免疫多糖、高稳 Vc,可增强对虾的免疫能 力及抗病力。
治疗:①第一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50~300 克,连泼 2 天,一天一次, 下午 4 点左右再沿池边泼洒 Vc 一次,其用量为每亩 250 克。第三天停药一天,第四天再全 池泼洒白浊红体宁,每亩每米水深 250~300 毫升。第七天再全池泼洒活力菌,每亩每米水
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征”)
主要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患病的虾体形消瘦,甲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 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 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甲 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
流行情况:该病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该病发病迅速, 死亡率高,一般虾池发病后 10 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其死亡率高达 40%~60%。发病 对虾规格大约在 5~9 厘米,养殖时间约在 30~60 天,环境剧变时更易发生此病。
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 6~8 月份,一个月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3~10 天内大量死亡, 死亡率高达 80%~90%,甚至 100%,是当前最常见的暴发性流行病。
主要控制技术:该病目前虽然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虾感染该病毒后也要有一定的条 件才会发病致死,对虾是否感染杆状病毒而发病死亡与对虾消化道内微生物群落(细菌群落) 的组成演变和池水中微生物的组成有关。当其原有微生物群落处于生态平衡时,可抑制杆 状病毒的感染。反之,病毒就可能在消化道内增殖感染,进而传播到对虾的其他器官如淋 巴、肝胰腺等,使对虾发生病变直至死亡。所以应进行综合预防。
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复方恩诺沙星 2 克+土霉素 0.4~0.5 克,连续投喂 7~10 天 为一疗程。
四、肠炎病
患病虾主要表现为游动缓慢,摄食不振,肠道水肿变粗、发黑,肌肉发白,肠道内有 大量杆状细菌。
流行情况:该病在对虾幼体阶段(规格 3~6 厘米)极易发生,死亡率较高,5~6 月流 行。
预防:饲料内经常添加免疫多糖和微生物制剂,有助于改善虾肠道微生态环境,可大 幅度减少肠炎发生率,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和生物制剂各 2 克,通常连续投喂 3~ 5 天。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 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 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养殖,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环 境,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饵料和免疫多糖,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同时严格防范、切断病原 体的入池,做到防重于治。下面对其主要病害做一简述。
预防:①养殖水体中经常每亩每米水深使用芽孢杆菌 500 克,既能降低水中的氨氮, 调节水质,又可补充虾体内的各种微量元素,提高机体的抗病力;② 南美白对虾脱壳的时 候,全池泼洒高稳 Vc,其用量为每亩 250 克,可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应激能力,促进虾的 生长;③ 常在饲料中添加 0.1%~0.2%免疫多糖和高稳 Vc 及 FRC-Ⅱ型活力源添加剂,提 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④暴风雨到来之前,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250 克。
深 500~1000 克,保持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优势种群。②外用同时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FRC 活力源添加剂 8~10 克+复方恩诺沙星 1 克+Vc2 克+复合免疫多糖 2 克,连续投喂 7~10 天 为一疗程。
二、白斑病
病因主要是由 HHNBV 杆状病毒和养殖环境不良而引起。病虾离群、不摄食、胃肠内空 无食物,在池边缓慢游动,体色稍变红,头胸甲及腹甲很容易揭开而不粘连,甲壳上可见 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着,严重时白点连成白斑,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 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
三、弧菌病
主要是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病虾活动力减退,游动缓慢或沉于水底不动,食欲减 退,腹部游泳足先变红。以后步足、尾扇也呈红色,伴随有烂眼、烂鳃发生。
流行情况:该病在各养虾区都有流行,放养密度太大、水质腐败的池塘更易发生。
预防:①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高温季节定期泼洒活力菌,每亩每米 水深 500 克。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 8~10 千克)或溴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
预防:经常更换池水,合理投饵,且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甲壳宁一次,每亩每米水深 15O 克。
治疗:全池泼洒甲壳宁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隔天再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每亩每米水深 200 克一次,病情严重,隔天再用甲壳宁一次。
七、蜕壳综合症
其病因是虾苗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 Ca、P 质不均衡及水体理化因 子骤变、水质不稳定等环境变化引起。患病的虾甲壳变软、体色变红、鳃丝发红或发白, 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活力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