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顶层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信息安全问题亦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型智慧城 市建设亦更加重视城市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保障城市各类信息和大数据安全。
“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根本上是 促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因此,新型智慧城市也从过去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 回到“人”这一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建设原则及目标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大数据平台建设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保障措施
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
缺乏有效规划,重复建设
信息化全局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
整合人口管理、社会服务、医疗 卫生等信息资源,建设智慧政务 工程,增强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建设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智慧生 态旅游工程、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基地,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成低碳节能、 绿色宜居的新城区;
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加快智慧产业建设,培育数字
创新优化,示范带动:推进技术应用、商业模式、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促进政 务、民生、城市管理和产业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推广。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把握智慧城市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开放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 引入多方资源,遵循市场规律,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多方共赢。
以城市数据为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 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
2 城市服务模式突破
更精准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和个人,城市的 来自百度文库共服务更加高效,公共资源更加节约。
3 城市产业发展突破
产业AI布局 - 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是重 要的基础资源,对产业发展发挥催生带 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0
新型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方案
概 述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特征与面临的挑战,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 品以及丰富的行业应用服务经验,提出“优政、兴业、惠民”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理念,把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构建智慧城市新生态圈,拓展新 空间,优化新治理,触达新生活,从而重构人与服务、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 资源环境、人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16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意义
环境 监测
Lora网 络
RFID感应器
信号灯检 测
管线 检测
井盖 检测
车辆 识别
停车位检 测
13
建设原则及目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注重实效,惠及民生: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进技术、应用、管理以及体制的创新发 展,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应用,培育产业:大力培育智慧产业,推动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的研发和智慧型信息技术产品在经济社 会各领域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
新型智慧城市“新”在何处?
和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虽然仍然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更为注重的是城 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体现在 个方面:
关键在于打通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 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部门、行业都在信息化,但不能连接起来发挥综合效应
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
缺乏统一的城市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同部门组织制订的信息化标准之间不协调
缺乏合适的运行管理模式
缺乏科学、实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缺乏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
5
城市大脑的使命
1 城市治理模式突破
智慧化城市管理
• 以智慧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作为新型智慧 城市试点工作的重点,建设智慧产业园 区,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培育智慧产 业集群,实现新型智慧城市产城良性互 动发展,为江苏沿海大开发提供智慧产 业支撑。
智慧化产业聚集
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产业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协同;经济发展与居住环境的和谐
11
物联网与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 城市物联神经网络
听觉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
人体大脑
视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 人体中枢神经网络
痛觉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12
“一路一网一平台”新型智慧城市理念
一平台
智慧环保
智慧交通
智慧停车
智慧应急
智慧照明
平安城市
智慧旅游
—网 —路
有线光纤网络
√
移动蜂窝网络
NB-IOT网 络
7
新型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
客观指标
以人为本 惠民便民 绩效导向 客观量化
客观指标
1
重点对城市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特色进行评价, 包括7个一级指标;
3个成效类指标: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旨在客观反映智
慧城市建设实效;
4个引导性指标: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旨在
发现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出版、智能装备、有机光电、
智慧金融等一批智慧产业项目,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10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特色
• 城市资源配置及管理将通过智慧化手 段,立足新城建设实际,紧扣“智慧 的建、智慧的管”的要求,探索城市 资源智慧配置及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实现新区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打造绿 色、低碳、生态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主观指标
2
指“市民体验问卷”,旨在引导评价工作,注重公众
满意度和社会参与。
3
自选指标
自选指标指各地方参照客观指标自行制定的指标,旨
在反映本地特色。
8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模型
9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任务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建设和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建 成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城 市地理信息和建筑物信息数据 库,完成公共信息平台及信息 中心建设;
15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总 体 目 标
1、通过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慧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全覆盖。
目
标 分
2、利用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升智慧应用和管理水平。
解
3、引入智慧化手段,着力改善宜居环境,彰显水绿生态特色。
4、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良性互动发展。
“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根本上是 促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因此,新型智慧城市也从过去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 回到“人”这一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建设原则及目标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大数据平台建设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保障措施
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问题
缺乏有效规划,重复建设
信息化全局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
整合人口管理、社会服务、医疗 卫生等信息资源,建设智慧政务 工程,增强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建设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智慧生 态旅游工程、智慧生态农业产业基地,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成低碳节能、 绿色宜居的新城区;
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加快智慧产业建设,培育数字
创新优化,示范带动:推进技术应用、商业模式、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促进政 务、民生、城市管理和产业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推广。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把握智慧城市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开放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 引入多方资源,遵循市场规律,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多方共赢。
以城市数据为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实现城市治理 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
2 城市服务模式突破
更精准地随时随地服务企业和个人,城市的 来自百度文库共服务更加高效,公共资源更加节约。
3 城市产业发展突破
产业AI布局 - 开放的城市数据资源是重 要的基础资源,对产业发展发挥催生带 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0
新型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方案
概 述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特征与面临的挑战,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 品以及丰富的行业应用服务经验,提出“优政、兴业、惠民”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理念,把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构建智慧城市新生态圈,拓展新 空间,优化新治理,触达新生活,从而重构人与服务、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 资源环境、人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16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意义
环境 监测
Lora网 络
RFID感应器
信号灯检 测
管线 检测
井盖 检测
车辆 识别
停车位检 测
13
建设原则及目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注重实效,惠及民生: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改善,大力推进技术、应用、管理以及体制的创新发 展,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应用,培育产业:大力培育智慧产业,推动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的研发和智慧型信息技术产品在经济社 会各领域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
新型智慧城市“新”在何处?
和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虽然仍然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更为注重的是城 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体现在 个方面:
关键在于打通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 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部门、行业都在信息化,但不能连接起来发挥综合效应
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
缺乏统一的城市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同部门组织制订的信息化标准之间不协调
缺乏合适的运行管理模式
缺乏科学、实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缺乏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
5
城市大脑的使命
1 城市治理模式突破
智慧化城市管理
• 以智慧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作为新型智慧 城市试点工作的重点,建设智慧产业园 区,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培育智慧产 业集群,实现新型智慧城市产城良性互 动发展,为江苏沿海大开发提供智慧产 业支撑。
智慧化产业聚集
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产业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协同;经济发展与居住环境的和谐
11
物联网与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 城市物联神经网络
听觉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
人体大脑
视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 人体中枢神经网络
痛觉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12
“一路一网一平台”新型智慧城市理念
一平台
智慧环保
智慧交通
智慧停车
智慧应急
智慧照明
平安城市
智慧旅游
—网 —路
有线光纤网络
√
移动蜂窝网络
NB-IOT网 络
7
新型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
客观指标
以人为本 惠民便民 绩效导向 客观量化
客观指标
1
重点对城市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特色进行评价, 包括7个一级指标;
3个成效类指标: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旨在客观反映智
慧城市建设实效;
4个引导性指标: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旨在
发现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出版、智能装备、有机光电、
智慧金融等一批智慧产业项目,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10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特色
• 城市资源配置及管理将通过智慧化手 段,立足新城建设实际,紧扣“智慧 的建、智慧的管”的要求,探索城市 资源智慧配置及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实现新区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打造绿 色、低碳、生态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主观指标
2
指“市民体验问卷”,旨在引导评价工作,注重公众
满意度和社会参与。
3
自选指标
自选指标指各地方参照客观指标自行制定的指标,旨
在反映本地特色。
8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模型
9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任务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建设和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建 成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城 市地理信息和建筑物信息数据 库,完成公共信息平台及信息 中心建设;
15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总 体 目 标
1、通过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慧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全覆盖。
目
标 分
2、利用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升智慧应用和管理水平。
解
3、引入智慧化手段,着力改善宜居环境,彰显水绿生态特色。
4、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良性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