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的游记叙事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未庄而带来惊异 ; 第七章因举人老爷的船从城里来到赵 泼的农村儿童 , 善良的六一公公 , 好豆与好戏 , 都已消失
府上的河埠头 “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 第八章因革命党进 了 。这段美好的旅程与其他几次不一样 , 因为 “我”只在
城把小说推入另一高潮 ; 最后第九章阿 Q 被押进城去造成 异地梦游故乡 , 看不见现在的黑暗面 。
·176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灵魂 , 不能单单前往偏远的乡村 去寻找和观察 , 它也存在于城镇和大街马路上 。因此鲁迅 又创作了 “城镇之旅”和 “街头之旅”两类小说 。因为在 城市和乡镇 , 甚至大街小巷 , 都可以找到中国社会及其国 民本质的象征 。在描写城镇的小说中 , 小说焦点同时集中 在城市与乡镇两地 。《一件小事》中的 “我”, 从乡镇到北 京城不久 ; 《风波》中的七斤 , 每天来回鲁镇与城市之间 , 带回来许多有关 “革命”的谣言 ; 阿 Q 的行踪 , 也是来往 于未庄和城里 ; 《离婚》叙述的是爱姑从乡下到庞庄的旅 程 。在街道之旅小说中 , 更集中描写街头小景 。狂人到门 外散步 , 发现众人都与他为敌 , 想要迫害他 ; 《药》中的夏 瑜和《示众》那位不知身份的人在街头被斩首示众 ; 《长明 灯》的年轻人奔走于街头 , 企图格杀一位想吹熄长明灯的 英雄 。这些街道 , 不都是象征着中国社会走向改革之路常 发生的现象吗 ?
中《孔乙己》、《故乡》、《祝福》三篇是最典型的 、最完整
三
的 “故乡之旅”的小说 。《社戏》也是 , 只是小说中的平桥
鲁迅 “故乡之旅”小说中所写的回乡的旅程 , 都具有
村 , 就如鲁迅母亲的安桥头乡下 , 是 “我”的母亲的故乡 , 高度的象征性 。“我”所回去的不论是鲁镇 、平桥村还是 S
不过那也算是半个故乡了 。另两篇《在酒楼上》和《孤独 城 , 都是旧中国的一般农村的缩影 。回故乡去 , 代表鲁迅
态社会 、寻求疗救方法的心灵之旅 。
素 , 它还具有感伤和抒情的笔调 , 因为作者所目击的 , 都
二
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城镇之旅”取消 “我”的第一人称
鲁迅小说中的游记结构 , 大致上可分成三类 : 第一类 视角 (《一件小事》例外) , 改用第三人称 。第三类更像新
是故乡之旅 , 第二类是城镇之旅 , 第三类是街道之旅 。
历 , 而只是虚构的旅程 , 其目的还是一样的 。
鲁迅未开始创作《呐喊》和《彷徨》之前 , 已对游记
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1903 年 , 他翻译了法国儒勒 ·凡
尔纳的科幻游记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 1904 年
又翻译了《北极探险记》。他曾对《月界旅行》评论说 :
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 , 独抒奇想 , 托之说部 。经以科
由此看来 , 如果把上述小说只分成二组 , 即回乡之旅 与城镇之旅的小说 , 也是可以的 , 前者反映旧中国 、旧社 会 、旧人民 、旧知识分子 , 而城镇小说则描写中国革命的 兴起及其幻灭 。
四 鲁迅的小说很多都建立于游记的结构中 , 第一组 “故 乡之旅”小说 , 完全运用自传性 、第一人称手法来叙事 ; 第二及第三组则采用客观的第三人称来叙事 。这些 “旅 人”, 大多是旁观者 , 在熟悉或陌生的旅途上 , 耳闻目睹社 会人生 , 成为 “病态社会”里农民与知识者精神 “病苦” 的见证人 。但这类作品中的 “我”, 又不是一般的旁观者 , 他在讲述他人故事的同时 , 有时也讲述自己的故事 , 两者 互相渗透 、影响 , 体现出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 , 这也正是 鲁迅游记结构小说的独到之处 。比如 , 《故乡》的叙事是从 “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 ,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的 , 小说虚写了这样一个 “我过去的故事”: 当年被 “聚族而 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 , “我”不得不离本 乡 , 逃异地 , 到现代都市 “寻求别样”的出路 。二十年过 去 , 依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 , 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 。此 番归来 , 正是为了寻梦 : 那 “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 像世界里的幻影 。因此 , 整篇小说所写的其实是 “我”的 一个心理过程 。当我回到故乡发现荒凉 、萧索的现实图画 取代了那想象中理想化了的 “神奇的图画”, “西瓜地上的
者》, 都是因回乡才见到多年失去联络的老朋友吕纬甫和魏 要重新认识中国农村 , 甚至整个旧中国社会 。在《故乡》
连殳 , 把小说建立在回乡的路途上 。在这些作品中 , 鲁迅 和《祝福》的旅程中 , “我”看到的是农村的破落 ———“苍
都是重返小时或少年或年轻时住过的地方 , 把它们当作中 黄的天底下 ,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 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取材 ,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 意思是在揭 路上所见 , 像是一篇速写 。
出病苦 , 引起疗救的注意 。”另外 , 他说写小说是要画出
在上述三种小说中 , “故乡之旅小说”除了有自传性 、
“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因此 , 他的许多小说都是探索病 写实性和地方风俗色彩 , 正如传统的游记所具有的重要元
显而易见的 , 作者一开始就以旅行者的回忆语气 , 把事件 “躬行先前所憎恶 , 所反对的一切 , 拒斥先前所崇仰 , 所主
的序幕启开 。不过除了《一件小事》, 其余三篇都不是以第 张的一切”, 借此 “复仇”, 虽 “胜利”了 , 却又真的失败
一人称来叙事 , 也许因为这原因 , 作者就不把这城镇当作 了 (《孤独者》) 。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创
也暗藏其间 。鲁迅利用阿 Q 进城与回乡 , 革命党人进城 , 国知识分子地位与命运的悲剧性与荒谬性 。在一次次的旅
举人老爷下乡逃难等事件把小说情节发展开去 : 第二章由 行中 , 鲁迅唯一看见光明 、欢乐一面的中国社会 , 是在
阿 Q 进了几回城而自负 , 把情节展开 ; 第六章由阿 Q 突然 《社戏》的平桥村里 。不过平桥村是记忆中的地方 , 天真活
闻速写 。
第一类包括《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
《呐喊》、《彷徨》一共有 25 篇小说 , 上面 3 组共计 14
《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六篇 , 都是以回忆方式 , 倒叙已 篇 , 其余小说像《鸭的喜剧》也隐藏着游记模式 , 可见游
发生的一段旅程 。而这个旅程 , 全是说他回到故乡去 。其 记结构小说是鲁迅比较喜爱的叙事模式 。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 是因为走出封建大家庭的大
旧中国去游历和探索 , 因此他的小说绝大多数取自小时绍 门 , 在街上才发现众人都要迫害他 。《药》和《长明灯》简
兴故乡 。他要寻求的 , 就是中国社会的病态症象和中国人 直是戏剧 , 故事情节分别发生在三个不同的舞台上 , 是三
的精神 “病苦”。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写道 : 个不同的地方背景 , 也就是三段不同的旅程 。《示众》记述
小城 , 而这地方并没有点明是他的故乡 , 像《风波》中的 的旅途中 , 所看见的二位反封建的知识分子 , 在强大的封
鲁镇 , 也只是小说中 “我”的故乡 。
建传统压力下 , 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圈子 , 又回来停在原
“游记”结构在《一件小事》、《风波》及《离婚》中是 地点 , 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 (《在酒楼上》) ; 甚至
国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 具有更普遍的社会意义 。
农民的愚昧 、麻木 ———闰土见了 “我”后叫出的一声 “老
第二类具有游记结构的小说 , 包括《一件小事》、《风 爷”、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 , 也就看见了病态
波》、《阿 Q 正传》、《离婚》等篇目 , 作者都是写前往一个 的中国社会和国民的魂灵 。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
《前沿》 2008 年第 12 期
论鲁迅小说的游记叙事结构
张海鹏
(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提 要 ] 鲁迅小说创作明显受到了中外古典游记小说的影响 , 在其《呐喊》和《彷徨》中的诸多篇目 中都采用了游记叙事结构 。鲁迅的游记小说大致上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故乡之旅 , 第二类是城镇之旅 , 第三类是街道之旅 。这不同的旅程都具有高度的象征性 , 从中都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及其国民根性的缩影 。 同时 , 鲁迅的游记小说还有其独到之处 , 那就是在讲述他人故事的同时也讲述自己的故事 , 两者相互渗透 、 影响 , 既揭示了 “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的病苦 , “引起疗救的注意”, 又表现了对现代中国人 (包括自 己) 的灵魂的拷问 。
亦能浸淫脑筋 , 不生厌倦 。彼纤貌俗子 , 《山海经》、《三国 志》诸书 , 未尝梦见 , 而亦能津津然识长股 、奇肱之域 , 道周郎 、葛亮之名者 , 实《镜花缘》及《三国演义》之赐 也 。故掇取学理 , 去庄而谐 , 使读者触目会心 , 不劳思索 , 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 , 获一斑之智识 , 破遗传之迷信 , 改 良思想 , 补助文明 , 势力之伟 , 有如此者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第三类的街道之旅小说包括《狂人日记》、《药》、《长
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回忆《彷徨》出版时 , 又再次 明灯》、《示众》, 虽然旅行的路途不远 , 作者带给我们的所
引用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 。
见所闻所感 , 并不输给前面两种 。
很显然 , 鲁迅写小说 , 往往当作回归到他的回忆中的
[关键词 ] 鲁迅 游记小说 象征意义 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 ] I2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 —8267 [ 2008 ] 12 —0175 —03
一
游记是自古以来文人骚客所喜欢的一种文体 , 文人作
家很少没有写过游记的 。不过当小说家把游记的叙事结构
朝发轫于苍梧兮 , 夕余至乎县圃 ; 欲少留此灵琐兮 , 日忽忽其将暮 。
·175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吾令羲和弭节兮 , 望崦嵫而勿迫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反高潮 。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写于 1911 年 , 从题目就说 明作者把写小说看作是重回过去生活的回忆里去探险 。到 了 1922 年《呐喊》出版时 , 鲁迅写了一篇《自序》, 说明 他写的小说内容都是使他 “不能全忘却的”回忆 。鲁迅的 散文集《朝花夕拾》, 原名就叫《旧事重提》 (在《莽原》 连载时的总题名) , 他在 1927 年写的《朝花夕拾小引》说 得很妙 :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到了 1926 年出 版《彷徨》时 , 鲁迅没有写序 , 只从屈原的《离骚》中引 来以下几句诗作为题辞 :
学 , 纬以人情 。离合悲欢 , 谈故涉险 , 均综错其中 。间杂
讥弹 , 亦复谭言微中 ……
显然 , 鲁迅喜欢的 , 除了科学幻想 , 最重要者还是能
“纬以人情”和 “间杂讥弹”。同样理由 , 他也喜欢中国古
典神话游记及具有游记结构的小说 : ……惟假小说之能力 , 被优孟之衣冠 , 则虽析理谭玄 ,
是故乡 , 虽然《风波》中的鲁镇在《故乡》、《社戏》中都 伤与心理危机 。因此这两次旅行 , “我”所游历的 S 城 , 实
以故乡出现 。
际上是象征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时代彷徨不安的魂灵 。
《阿 Q 正传》从表面看与游记手法无关 , 其实游记结构 在《孔乙己》的所见所闻中 , 作者所着力揭示的 , 也是中
引入小说中以后 , 就已不再是普通意义的游记了 。游记对
小说家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 有些小说家利用游记来加强对
自然风景的精细刻画 , 有些则更借助传统游记 “录见闻”
的结构 , 把作者化身成旁观的旅人 , 置身于生命的旅途中 ,wk.baidu.com
耳闻目睹各种事件 , 作为目击社会变迁的见证人 , 完成
“补史之阙”的使命 。当然 , 有时小说记录的不是真实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