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读音溯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读音溯源
奈何
“大”应当是从“人”演绎而来的,所以讨论“大”需要从“人”开始。
一关于“人”
“人”可能是远古先人出现智力时,最早形成的概念之一。以下是甲骨文“人”字图形的临摹:
(一期.后上三一.六)临
(一期.铁四三.一)临
最初人们称呼“人”的发音,可能是近似于yin的发音,而不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标准注音ren。猜想最初人们用近似于yin的发音称呼“人”,是因为一些以甲骨文“人”字图形为基础图案所形成的甲骨文字,也采用近似于yin的发音称呼,比如甲骨文“身”、“殷”等字。
称呼“人”
音仁。由《康熙字典》可知,“人”字在《唐韵》中的读音声是“如邻切”,由此可知声母可能近似于r,韵母可能近似于in。《集韵》、《韵会》、《正韵》说“人”字读音是“而邻切”,虽然与《唐韵》稍有不同,但认定韵母是近似于in无疑。所以我感觉古音称呼“人”的发声,至少韵母是近似于in,而不是鼻音很重的韵母en。韵母en与in比较接近,用ren的发音称呼“人”,也许是后来在口语应用和传播过程中,随着地域和族群的不同,由近似于yin 的发音逐渐演化的结果。
人们在认识“人”的基础上,对“人”的形态及活动能力等各方面差异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逐渐衍伸形成了“身”、“殷”等概念。以下是甲骨文“人”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以下是甲骨文“身”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以下是甲骨文“殷”字图形的临摹:
从甲骨文“身”和“殷”字图形不难看出,甲骨文“身”和“殷”字,都是在甲骨文“人”字图形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
二用近似于yin发音称呼的“大”
应当就是远古先人从“人”中分离出“身”、“殷”,即“怀孕女性”概念的时候,还注意到体魄强健、威力超群、舒展自信,并且从来不会怀孕生育的“男性”,从“人”中细化分离建立了“大”概念。以下是甲骨文“大”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甲骨文“人”字图形的背景,是一个人双臂略向前自然下垂的侧面剪影。与甲骨文“人”字图形背景的逻辑一样,甲骨文“大”字图形,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岔开双腿,伸展双臂的剪影。由于“大”是“人”概念的延伸和演绎,所以远古先人很可能是用与称呼“人”相同或者近似的发音yin称呼“大”。
A 关于“丁”
远古先人用个近似于yin的发音称呼“大”,还有一个佐证,即用近似于din的发音称呼“丁”。以下是甲骨文“丁”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1548.在解释“丁”字时说:“……..口形乃窗孔,因其位于宫室最上部位,故甲骨文以窗孔之口形表示顶颠之顶,即顶之本字,复借用为天干之丁。…..”“丁”最初表述的,大约是人们定居之初进入半地穴居室的出入口。为什么用近似于din的发音,称呼进入居室的出入口?其实就是源于人们用近似于yin的发音称呼“大”。徐中枢《甲骨文字典》p.3.在解释“天”字时说:“……大象人形,….口像人之顶颠,……。”下图是甲骨文“天”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观察甲骨文“天”字图形典型式样的第一、第二幅,都是在“大”字图形的头部画有“口”。这个在“大”字头部的“口”应当不是“头颅”的表达,因为甲骨文“人”、“大”字图形,都是用短竖画表示“头颅”的。因此,甲骨文“天”字图形中位于“大”上端的“口”形,应当是“大人头顶之上”的出入口“丁”。“丁”是居室圆锥形覆盖上的出入口,因此由“丁”演绎出了表述房顶的“顶”。由于“丁”是由“大”演绎而来的,所以人们用与称呼“大”近似的发音din称呼“丁”
“丁”后来有了两个发展,一是延伸“大人头部之上”的含义,成为“顶”的解释;还有一个就是继承“大”也是“人的本质”,成为“人”的别称“丁”,比如“壮丁、园丁”之中的“丁”都是“人”的意思。
B 关于“堇”
以下是甲骨文“堇”字的临摹:
甲骨文“堇”字的朔义,一时还难以确切,不过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堇”字图形的中下部是典型的“大”字式样。
为了搞清楚“堇”与“大”的关系,不妨看一下甲骨文“引”字和“寅”字图形。以下是甲骨文“引”字图形的临摹:
甲骨文“引”字图形,用“大”旁有一短竖,或者“大”旁是“弓矢”的形态,表达“大”人正在纫箭搭弦准备射箭的意思。
以下是甲骨文“寅”字图形的典型式样:
比较以上的几个甲骨文“寅”字图形,会发现其中三幅就是甲骨文“矢”字图形,另外的几幅可以说是简化了的甲骨文“堇”字图形,与简化了的甲骨文“矢”字图形的组合。由于“引”与“寅”发声相同,又同与箭矢相关,联想甲骨文“引”字是甲骨文“大”与“矢”字的组合,就不难想到甲骨文“寅”字是“堇”与“矢”的组合。也就是说甲骨文“寅”与甲骨文“引”互为别字,图形中“大”与“堇”都是“人”的表达。由于“寅”与“引”在意义上重叠,所以后来“寅”的应用逐渐退化为地支中第三位的专用字,还由于“堇”与“大”在意义上重叠,所以后来“堇”的应用逐渐退化为“谨、勤、難”等字的声符。特别是远古先人称呼“大”与“堇”的发音相同,或者相谐相近,因此说“堇”是“大”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三关于“天”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p.1463.解释“堇”字中说:“…..从(甲骨文‘堇’字图形)得声之字或入真韵,且(甲骨文‘堇’字图形)隶作堇,如谨、瑾、蓳、馑、勤等字;或入元韵,(甲骨文‘堇’字图形)隶作(‘歎’字去掉偏旁“欠”),如暵、嘆、歎、難、漢等字。真元相近,故音得相转。…….。”徐先生在分析由“堇”字衍伸出的字读音韵母分别为in和an时,指出“真元相近,故得相转”。由此可知古音韵母in与an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关联,否则不会由一个“堇”字,分别演绎出真韵母系列的许多字,和元韵母系列的许多字。
以上在讨论甲骨文“丁”字时,得知远古先人是在用与称呼“大”近似的发音din或者tin 称呼“天”的。徐中枢先生在解释甲骨文“堇”字图形时,指出古韵母in与an“真元相近,故得相转”。可见古时先人可能用近似于din、tin的发音称呼“天”,同时也在用近似于tan、tian的发音称呼“天”。非常有可能最初先人们是用近似于tin的发音称呼“大”、称呼“天”,后来在“真元相近,故得相转”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用近似于tan、tian的发音称呼“大”、称呼“天”。用近似于tian的发音称呼“大”、称呼“天”,不仅是语音上对“大”的称呼发声改变,而是“大”从“人”中分离出来之后,不断丰富、充实自身的内涵,确立相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