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模拟试题

高中生物模拟试题
高中生物模拟试题

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选择题

F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甲T乙的过程中,染色质变成了染色体,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在植物细胞分裂丁T戊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

C ?丙T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

B .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C .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3.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

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I称为转录,发生场所可以是细胞质和细胞核

B.与完成过程II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配对的形式是完全一样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II被抑制

4.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萨克斯用饥饿处理后的叶片进行有光无光对照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结论

B .摩尔根(T ? H ? Morgan )对

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温特用胚芽鞘尖端处理后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D .蔡斯和赫尔希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后再分别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

物质

下表选项中.甲、乙两者关系关系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6?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 E 甲生态系统

““一乙生态系统 时间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

气候影响较小 ③乙生态系统在S 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 点后一定经历次

生演替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H 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9. (10分)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一 ATPA"P 十円 “

前的RfSfc

促进

(1)由图可知,胰岛素与 _____ 结合后,一方面促进

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

(2) 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水

平? 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 —

___细胞以调节 胰岛素的分泌。

(4)

如果用药物抑制细胞内

ATP 的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

率。

请结合上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30.

(12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羽毛颜色有芦花斑纹、非芦花斑纹、白色三种。

羽毛的芦花 斑纹由伴性基因B 控制,羽毛的显色需要基因 A 的存在,Z B

W 、Z b

W 视为纯合子;翻毛与非翻毛由 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后者由基因 d 决定。现有非芦花翻毛鸡与白羽非翻毛鸡杂交情况如下,请分析

作答:

非芦花關毛

x 白羽非翻毛 1

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

胰岛索

商豳黠转运蛋白贮存號白贡翊糖原 干细胞内的囊池r

粧葡糖转运墨白

F J芦花轻度覇毛

F,苣连非芦花白羽

90 30 40

个体相互交趾)

谢毛轻度翻毛非谿毛

W S1 40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羽毛颜色这一性状遗传时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仅就羽毛颜色这一性状,亲本雌鸡

的基因型

是 _________ , F1中雄鸡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群体中 B 的基因频率是 __________ ;芦花鸡的基因型有 种,其

中雌雄之比

为 _____________ ;白羽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 。

⑶翻毛、非翻毛这对性状遗传时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欲判断B 、b 与D 、d 遗传时 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观察统计

F2中翻毛鸡(或非翻毛鸡)中的性别比例即可得知: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B 、b 与D 、d 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B 、b 与D 、d 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1. (10分)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

果一草一牧一菌一沼”生态农业模式。

(1)人工构建的 果一草一牧一菌一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

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 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

()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昆虫种类

害虫 害虫天敌 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卵 的百分率(%)

蚜虫 (头/枝)

雌成螨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食蚜盲蝽 (头/枝) 生态果园 39. 3

0. 34

0. 47

0. 29

0. 33

40 ?60 对照果园

79. 1 2. 58 0. 15 0. 26 0. 02

3?6

① 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昆虫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果园中的 ________ 有捕食关系,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形成了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 生存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农药的 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 _______________ 有重要意义。

32. (9分)在黄瓜冬春季生产中,由于光照弱,连阴天较多,温室大棚内易形成弱光逆境。研究人员 研究了蛭石基质含水量

对黄瓜弱光光合适应性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请回答

请分析回答:

,沼气池中的能

t %)

U+的 ± & *

■火Pt 主电Q

i g.Eina-k ITI 1

p

1 IM* ' P

BO 0,004

4-4I&

4 口

c nri7

■AC

a?

4 ifV

13

云丄时却£

(1)选取长势一致的 ___________ 黄瓜品种的健壮幼苗若干株,分成______________ 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

为了保证各水分处理始终保持试验要求,要每日补水,补水时需进行_______ 。

(2)20天后,测定各项指标。测定_______________ 的含量时,一般使用_____________ 作为提取溶剂。

(3)在弱光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 对于吸收光能有更大的作用,C 5最大再生速率下降的原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可以通过方法提高温室大棚内黄瓜的光合效率,其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39.(15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

学甲用A (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糖,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C,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

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 C ,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

用B装置,温度控制

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

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

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

问题:

(1)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研究表明,酵母菌也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

吸作用,说明酵母菌是一种 _____________ 微生物。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 色。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

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

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

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 。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C ,而制葡萄醋时要

将温度控制在30?35C,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

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

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______________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在培养基

中加入__________ 可以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

(6)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 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可筛选出具有耐高糖和耐酸性的高产突变菌株,利用PCR技术可大

量获得突变菌所携带的特殊基因,在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DNA聚合

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15分)【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 )若A、B是动物细胞,通常用 _____________ 处理获得分散的单个细胞。A、B

到C的过程中,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该图是生产抗甲型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A为从小鼠体

内获取的_______ ,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需注射_________________ ,图中B细胞

是小鼠骨髓瘤细胞,符合要求的D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B是植物细胞,则之前已用去除了细胞壁。常用来诱

导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________ 。

(4)若A是番茄原生质体,B为马铃薯原生质体,D要再生出。通过植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V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E.是达到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A.Km值降低,Vmax变大 B.Km值增大,Vmax变大 C.Km值不变,Vmax不变 D.Km值增大,Vmax不变 E.Km值和V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MA大多数在5’端有

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mRNA、tRNA、rRNA三大类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m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E.脯氨酸和亮氨酸 11.下列单糖在小肠中吸收速率最高的是A.葡萄糖 B.甘露糖 C.阿拉伯糖 D.果糖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要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要点(一) 2009-04-12 13:13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

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2015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二〇一五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模拟试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 是() A.48 B.30 C.49 D.51 2.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 B.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C.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3.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不能说明的是() A.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 B.生物膜结构有一定的流动性 C.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 D.分泌物的排出是主动运输 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黑发和卷发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猫的白毛和蓝眼 D.兔的长毛和短毛 5.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生质层的实质就是细胞质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D.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6.以下各项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蜜蜂跳舞 C.昆虫的性信息素 D.萤火虫发光7.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A.氧气、甘油 B.乙醇、水 C.水、二氧化碳 D.K+、氨基酸 8.下图是与人体体液组成有关的概念图。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A. 细胞外液、血浆、内环境 B.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 C. 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 D. 血浆、内环境、细胞外液 9.下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过程②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②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10.人体红细胞和白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 细胞的衰老 B. 细胞的凋亡 C. 染色体变异 D.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1.已知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中YyRr 基因型的个体占总数的比值是() A. 100% B. 1/2 C. 1/4 D. 9/16 12.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经过异常分裂形成一个基因型为AAaX b的精子,则随之产生的另三个精子为() A.AaaX b、Y、Y B.aX b、Y、Y C.AaY、AaY、AaaX b D.X b、AaY、AaY 1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14.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可能含有()A.32P B. 35S C. 32P和35S D. 二者都有 1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可以准确的复制 B.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16.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 (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

生化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 生物化学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A、氢键 B、疏水键 C、盐键 D、二硫键 E、肽键 D*2、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E、溶解度变大 3、下列没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 A、磷酸肌酸 B、谷氨酰胺 C、ADP D、1,3一二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首先合成的是( ) A、IMP B、AMP C、GMP D、XMP E、ATP 5、脂肪酸氧化过程中,将脂酰~SCOA载入线粒体的是( ) 、柠檬酸B、肉碱C A、ACP A E、乙酰辅酶、乙酰肉碱D)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b6 A、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B 、转氨基作用 C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E ) 、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的叙述哪条不正确d7( FADH2 和NADH、产生A B、有GTP生成 C、氧化乙酰COA D、提供草酰乙酸净合成 E、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运转 c8、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 A、HMG COA合成酶 B、HMG COA裂解酶 C、HMG COA还原酶 D、乙酰乙酰COA脱氢酶 E、硫激酶 9、下列何种酶是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 ) 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乳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 E、3一磷酸甘油脱氢酶

高中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题-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遵义县教师继续教育学科知识考试试卷 高中生物 第Ⅰ卷(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 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 1、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不包括() A、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试题与考查 D、知识 与技能 2、下列高中课程新课程不属于的科学领域的学科是() A、高中生物 B、高中物理 C、高中语文 D、高中化学 3、除了那一项外,是高中生物教材突出的核心内容() A、遗传与进化 B、代谢与生殖 C、稳态与环境 D、分子与细胞 4、《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不包括() A、提高人文素养 B、面向全体同学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联系 生活实际 5、高中生物必修3的核心内容是() A、生物科学与社会 B、遗传与进化 C、稳态与环境 D、分子与细 胞 6、下列哪一项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相违背() A、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B、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C、由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D、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 变

7、高中生物选修1的核心内容是() A、生物科学与社会 B、生物技术实践 C、稳态与环境 D、现 代生物科技专题 二、论述题(12分) 1、试述生物模块2《遗传与进化》的功能? 第Ⅱ卷(8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的全部树B.一个公园里的全部鸟 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D.一片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2.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说明了生物具有()A.统一性B.多样性C.适应性D.特异性 3.将北极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培育出在冬天也能长期保存的西红柿。该育种方法属于() A.转基因技术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4.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称为()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试卷

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获取的能量最多 B. 营养级越多,最高级消费者积聚的能量越多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D. 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 ?20% 2.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3. 右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动物细胞有而植物细胞没有 B.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③中 C.结构④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 所有动物细胞都有结构 4.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 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C.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 D. 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5. 下列关于几种绿色植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输导组织,因而适于陆地生活 C.卷柏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花生比蕨菜更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输导组织发达 6.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 °C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及长势的情况分别是 . () A?乙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 B.甲先发芽,甲、乙长势一样好 C.同时发芽,甲长势好,乙长势不好 D.同时萌发,甲长势不好,乙长势好 7.如下图,A、B、C、D依次代表消 化道中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上述器官中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中正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 (3)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模拟试题2 名词解释(5×3) 1酶原 2糖有氧氧化 3底物水平磷酸化 4生物转化 5 DNA变性 填空(50×0.5) 1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 蛋白质胶体稳定存在受------------------,--------------------两个因素影响 3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三 部分 4 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 5 DNA复制的特点有-----------------.----------------.---------------------.------------------- 6 物质代谢调节的三种方式是---------------------.----------------------.------------------------ 7 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 8 糖的分解代谢方式有-------------------,-------------------------,

-------------------- , 9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产物有-------------------,--------------------- 10在糖原合成时形成主链糖苷键是-------------------------,侧链是----------------------- 11酯酰基进入线粒体的载体是-------------------------。 12酰基B氧化可分--------------.-----------------.---------------------.------------------- 14临床氨基酸制剂的种类-------------------------,--------------------- 15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 16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在-------- 合成----------- 17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18氧代谢途径的类型有----------------,------------------,---------------------- 19呼吸链的类型有------------------------,-------------------------- 20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方式有-----------------------------,-------------------- 21生物转化的特点---------------,-------------------,---------------------- 22酸碱平衡紊乱时,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选择题(15×2) 1,维持蛋白质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肽键 B.氢键 C.二硫键 D.离子键 2.100ml蛋白质溶液其含氮量为1.6克那么此溶液蛋白质浓度是() A.6.25 g/L B.62.5 g/L C.10 g/L D.100g/L 3.温度是影响酶反应的因素之一酶在人体内的最适温度是() A.35-40℃ B.37℃ C.25℃ D.25-40℃ 4.重金属元素中毒是因为酶的什么基团与其结合使酶失活()

(完整版)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生物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共分两大题,第一题是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第二题为非 选择题,有8小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有一类生物,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看,它没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从生态系统的宏观 结构看,属于生产者。这类生物是 (A)细菌(B)绿藻(C)真菌(D)蓝藻 2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生物中容易找到的是 (A)水蝸(B)草履虫.(C)芹菜(D)竹节虫 3 .用胰液、肠液处理果蝇唾液腺巨大染色体,得到一连续的细长纤丝,此细丝可能是 (A)多肽链(B)染色质丝(C)DNA 分子(D)染色单体 4 .下列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三项均 正确的是 (A)DNA 、双缩月尿、蓝色(B)脂肪、苏丹ID、橘黄色 (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D)可溶性还原糖、二苯胺、砖红色 5 .正在结番茄的植株,其吸收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茎叶生长(C)果实膨大(D)蒸腾作用 6 .若用质量浓度为0. 3g/mlo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细胞,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A)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B)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C)实验材料是蚕豆叶表皮细胞(D)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7 . 一棵重0. 2kg的柳树栽培于土壤中,三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llkg ,这些增加 的物质主要来源是 (A)大气中的CQ (B)土壤中的水分(C)大气中的02 (D)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8 .盛夏季节,在炎炎烈日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避日的树林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以用来解释其原因的是 ①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②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③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④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 (A)①②(B)①⑧(C)①④(D)②③ 9.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C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 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两片叶重量相等(B)不能确定(C)甲比乙重(D)乙比甲重 10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4种) 器官系统(8个) 3.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6.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8.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血细胞形态结构功能 正常值(个/升) 红细胞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 5.0×1012 女:约 4.2×1012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 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 作用 (4-10) ×109 血小板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 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109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 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高中试卷}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二)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年高二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复习小题1分,共5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有一类生物,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看,它没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看,属于生产者。这类生物是 (A)细菌 (B)绿藻 (C)真菌 (D)蓝藻 2.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生物中容易找到的是 (A)水螅 (B)草履虫. (C)芹菜 (D)竹节虫 3.用胰液、肠液处理果蝇唾液腺巨大染色体,得到一连续的细长纤丝,此细丝可能是 (A)多肽链 (B)染色质丝 (C)DNA分子 (D)染色单体 4.下列前项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项是使用的试剂、后项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三项均正确的是 (A)DNA、双缩脲、蓝色 (B)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 (D)可溶性还原糖、二苯胺、砖红色 5.正在结番茄的植株,其吸收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茎叶生长 (C)果实膨大 (D)蒸腾作用 6.若用质量浓度为0.3g/mI。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细胞,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A)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B)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C)实验材料是蚕豆叶表皮细胞 (D)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7.一棵重0.2kg的柳树栽培于土壤中,三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llkg,这些增加的物质主要来源是 (A)大气中的C02 (B)土壤中的水分 (C)大气中的02 (D)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8.盛夏季节,在炎炎烈日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避日的树林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以用来解释其原因的是 ①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②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③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④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 (A)①② (B)①⑧ (C)①④ (D)②③ 9.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两片叶重量相等 (B)不能确定 (C)甲比乙重 (D)乙比甲重 10.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11.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B)(精)

函授站(教学点) : 海 宁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生物化学》模拟试题(B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 )1.NADH 氧化呼吸链的P/O 比值接近 A . 1 B. 2 C .3 D. 4 E .12 ( )2.骨骼肌和心肌中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 .转氨基作用 B.联合脱氨基作用 C .氧化脱氨基作用 D.嘌呤核苷酸循环 E .以上都不正确 ( )3.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最重要的键或作用力是 A .离子键 B .二硫键 C .氢键 D .疏水作用力 E .肽键 ( )4.一分子CH 3CO~S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一周,产生 A . 3个NADH ,1个FADH 2,1个ATP B . 3个NADH ,1个FADH 2,1个GTP C . 2个NADH ,2个FADH 2,12个ATP D . 4个NADH ,1个FADH 2,1个GTP E .1个NADH ,1个FADH 2,12个ATP ( )5.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A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B .与硫酸结合 C .与谷胱甘肽结合 D .与甘氨酸结合 E .与甲基结合 ( )6.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 A .NH 3 B .尿素 C .β-丙氨酸 D .β-氨基异丁酸 E .尿酸 ( )7.转氨酶的辅酶是 A .磷酸吡哆醛 B .焦磷酸硫胺素 C .生物素 D .四氢叶酸 E .泛酸 ( )8.PCR 技术的基本反应步骤,正确的是 A .退火→变性→延伸 B .变性→退火→延伸 C .延伸→变性→退火 D .退火→延伸→变性 E .变性→延伸→退火 ( )9.G 蛋白的活化型是 A .αβγ三聚体与GDP 结合 B .α亚基与GDP 结合 C .α亚基与GTP 结合 D .αβγ三聚体与GTP 结合 E .以上都不正确 ( )10.组成多聚核苷酸的骨架成分是 A .碱基与戊糖 B .碱基与磷酸 C .碱基与碱基 D .戊糖与磷酸 E .戊糖与戊糖 ( )11.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 B .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 C .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 D .均由亲水氨基酸组成 E .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 )12.合成一分子尿素需要消耗 A .1个高能键 B .2个高能键 C .3个高能键 D .4个高能键 E .6个高能键 ( )13.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 A .乙酰CoA 、甘氨酸、Fe 3+ B .琥珀酰CoA 、甘氨酸、Fe 2+ C .乙酰CoA 、甘氨酸、Fe 2+ D .丙氨酰CoA 、组氨酸、Fe 2+ E .草酰CoA 、丙氨酸、Fe 2+ ( )14.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四氢叶酸 B.二氢叶酸 C.叶酸 D.泛酸 E.硫辛酸 ( )15.苯丙酮尿症(PKU )是由于缺乏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酶 C .酪氨酸羟化酶 D .苯丙酮酸氧化酶 E .多巴脱羧酶 ( )16.原核生物复制时起主要作用的DNA 聚合酶是 A .DNA 聚合酶Ⅰ B .DNA 聚合酶Ⅱ C .DNA 聚合酶 Ⅲ D .DNA 聚合酶δ E .DNA 聚合酶α ( )17.转录调节因子结构中,常见的DNA 结合域结构形式是 A .α螺旋-环-α螺旋结构 B .酸性α螺旋结构 C .亮氨酸拉链结构 D .谷氨酰胺富含域结构 E .锌指结构 ( )18.关于逆转录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以RNA 为模板的dNTP 聚合酶活性 B .有以DNA 为模板的dNTP 聚合酶活性 C .有RNA 水解酶活性 D .有DNA 水解酶活性 E .最开始在RNA 病毒中发现 ( )19.摆动配对是指以下哪种配对不严格遵守碱基配对规律 A .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与密码的第3位碱基 B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1位碱基 C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3位碱基 D .反密码的第3位碱基与密码的第2位碱基 E .反密码的第1位碱基与密码的第1位碱基 ( )20.第三信使负责 A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 .细胞浆内的信息传递 C .细胞核内的信息传递 D .细胞核内外的信息传递 E .细胞膜内外的信息传递 ( )21.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明显的六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γ、δ球蛋白 B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 C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α1、α2、β、γ、δ球蛋白 D .形成明显的五条区带,由快到慢依次为:清蛋白、α、β1、β2、γ球蛋白 E .形成几十条区带 ( )22.关于2,3-BPG , 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 .是2,3-二磷酸甘油酸,是所有组织细胞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产物之一 B .通过降低Hb 与O 2的亲和力,使Hb 的T 构象更稳定,促进O 2向组织释放 C .2,3-BPG 浓度增高时使Hb 与O 2的亲和力升高,提高血液运O 2能力 D .2,3-BPG 存在于红细胞内,对红细胞利用氧进行有氧氧化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E .2,3-BPG 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对细胞的有氧氧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 23.某患者血液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而游离胆红素正常,同时尿胆红素检查阳性, 粪便呈现白陶土色,该患者的黄疸类型最可能是: A .溶血性黄疸 B. 肝细胞性黄疸 C .阻塞性黄疸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出现 E .以上三种都不可能出现 ( ) 24.下列哪一组分子几乎只能在肝脏.. 合成 A.胆固醇、脂酸、初级胆汁酸 B. 初级胆汁酸、酮体、糖原 C .尿素、胆固醇、酮体 D. 初级胆汁酸、酮体、尿素 E. 糖原、胆色素、尿素 ( )25.酮体合成与胆固醇合成都需要的酶是 A .HMG CoA 合酶 B .HMG CoA 还原酶 C .HMGCoA 裂解酶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0172018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2017-2018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本样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分单项选择(42分)和多项选择(8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2分) 1.草履虫具有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的行为,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B.遗传性C.应激性D.变异性 2.下面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A.Fe B.Ca CMg DN 3.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其主要原因是芽和幼叶() A.能进行光合作用;B.能迅速生长;C.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D.能产生生长素 4.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是() A.C、H、O、N、S B.C、H、P、Fe、O C.C、H、O、N、P D.C、H、O、K、S 5.在下列生产实践中,不是利用激素原理而采取的措施是() A.果树修剪B.果树嫁接C.阉割家禽D.棉花摘心 6.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核苷酸B.氨基酸C.核糖D.脱氧核糖 7.能够为泌乳准备条件活动的激素是() A.孕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 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本能 9.在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 A.葡萄糖B.乳糖C.肝糖元D.淀粉 10.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A.两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融合B.两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融合 C.一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融合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 11.玉米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质B.细胞核C.内质网D.核糖体 12.高等动物胚的发育过程中,开始进行细胞分化的时期是() A.卵裂B.囊胚C.受精卵D.原肠胚 13.用克隆技术产生“多利羊”的过程属于() A.基因工程B.营养繁殖C.杂交育种D.无性繁殖 14.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是DNA和RNA C.都是RNA D.是DNA或RNA 15.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A.一个双链的DNA分子B.两个单链的DNA分子C.2个双链的DNA分子D.4个双链的DNA分子 16.一列各项中,与翻译过程无直接联系的是() A.DNA B.转运RNA C.信使RNA D.核糖体 17.某杂合子红花植株为第一代,让其连续自交,第三代中纯合子应占同代个体总数()A.25%B.50%C.75%D.100% 18.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原始生殖细胞B.初级精(卵)母细胞C.精子或卵细胞D.次级精(卵)母细胞 19.基因型DdTT的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执业医师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不含极性链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苏氨酸 C.亮氨酸 D.半脱氨酸 E.丝氨酸 2.能够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构型为 A.除甘氨酸外均为L系 B.除丝氨酸外均为L系 C.均只含a-氨基 D.旋光性均为左旋 E.以上说法均不对 3.有关酶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机化合物 C.酶在催化时都不需辅助因子 D.酶不见得都是蛋白质

E.酶对底物有绝对的专一性 4.酶只所以能加速化学反应,是因为 A.酶能使反应物活化 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酶能降低底物能量水平 D.酶能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E.以上均正确 5.Km值的概念是 A.达到Ⅴmax所需底物的浓度 B.与底物毫无关系, C.酶一底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D.酶在同一反应中Km值随浓度而变化E.是达到会1/2Ⅴmax时的底物浓度6.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哪种效应 A.Km值降低,Ⅴmax变大 B.Km值增大,Ⅴmax变大 C. Km值不变,Ⅴmax不变 D. Km值增大,Ⅴmax不变 E.Km值和Ⅴmax均降低 7.乳酸脱氢酶能够形成几种同工酶 A.5种

B.7种 C.3种 D.4种 E.6种 8.真核生物的mRNA大多数在3′端有A.多种终止密码子 B.一个帽子结构 C.一个起始密码子 D.一个聚A尾巴 E.多个CCA序列 9.关于 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有 mRNA、tRNA、rRNA三大类 B.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C.最小的一种RNA是tRNA D.原核生物没有hnRNA E.原核生物没有SnRNA 10.只有一个遗传密码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和蛋氨酸 B.精氨酸和丝氨酸 C.色氨酸和甲硫氨酸 D.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模拟试题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模拟试题 1.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蓝藻 C. H5N1病毒 D. 噬菌体 2.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 B.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A为C元素 C.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元素,则B为Si元素 D.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则A为蛋白质 3.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 A. 盐汽水 B. 牛奶 C. 果汁 D. 纯净水 4.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斐林试剂处理果糖和蔗糖,砖红色较深的是蔗糖 B. 红糖和白糖都是由蔗糖加工而成 C. 静脉注射乳糖,也可为细胞提供能源物质 D. 组成淀粉和糖原的单体不完全相同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TP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 B.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 少数酶的元素组成和ATP相同 D. ATP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6.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 没有变化 B. 不断上升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7.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8.农业生产中“松土、锄草”的目的不包括 A. 减少流入杂草的能量 B. 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C. 增加农作物的施肥量 D. 改善根细胞的有氧呼吸 9.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 健那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双缩脲试剂——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C. 酸酸洋红——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 苏丹Ⅲ——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10.秋海棠叶子“落地生根”并可发育成完整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A. 细胞的全能性 B. 同源染色体联会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11.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 在BC时期高尔基体活跃并组建形成细胞板 B. 在CD时期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C. 在BC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 D. 导致CD段产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高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个大肠杆菌对应于哪个层次 A.细胞和个体B.细胞C.个体D.种群和群落 2.某一蛋白质分子内共有4条肽链,109个肽键,则此多肽分子中,至少分别含有-NH2和-COOH A.105个,105个B.110个,110个 C.4个,4个D.1个,1个 3.如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如果让该细胞吸收含放射性同位素15N 标记的氨基酸,可以发现,这种放射性的氨基酸首先出现在图中哪一序号所示的细胞器中 A.l B.2 C.3 D.4 4.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细胞的最本质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有无细胞器 5.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 A.物质吸收和分泌B.信息识别和传递C.免疫D.遗传信息的传递 6.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 A.23种B.24种C.46种D.92种 7.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项不会上升 A.线粒体数量B.自由水比例C.DNA含量D.细胞核孔数量 8.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包括 ①构成染色体②构成生物膜③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构成多种酶⑤组成各种激素⑥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 9.在不同的生物体内 A.A TP都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B.ADP转化成A 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相同的 C.ADP转化成A TP的场所是相同的D.ATP水解后的能量用途是相同的 10.欲观察寄生在人体血细胞内的微丝蚴,可把红细胞置于 A.蒸馏水中B.0.1g/mlKNO3溶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